孩子怎樣學習

2020-08-29 司馬直白

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這樣來詮釋學習:能夠幫助我在無法找到「直接解決問題的方法時」進行「冷靜的思考」。教育,特別需要方法又特別缺方法。如果教育方法再多一些,好一點,那麼教育效率就會高很多,相同的教育時間就會有不相同的教育成績。向和諧的師生關係要質量,注重的是希望有更多的提高教育質量的手段、途徑和方法,而不是有了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自然有了教育質量的持續提高。但無論是師生關係的不斷改善還是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都離不開教師的改變和創新。為此,「老師需要學習」應該成為教育面向未來的共同認識和「規定動作」。只有閱歷積累到一定的時候,昔日的辛苦和困惑才會變成今天工作的動力和「顯而易見」。

《未知主導這個世界》中引用多位名人的話,以呼籲謹慎來強調學習。「2000多年前,蘇格拉底宣稱,唯一真正的知識就是知道自己無知;400多年前,培根警告:當心我們被自己思想的絲線束縛。」一位老師,能切實做到有經驗而慎用經驗,有結論又懷疑結論,不說氣話,不發脾氣,不以「才氣、底氣」的武裝是不可想像的。而學習的態度,既是尊重教育的態度,同時也是尊重學生的態度,更是教師尊重自己的態度。我們是學生的「先生」,但不等於學生有什麼,我們也有什麼;學生要什麼,我們就有什麼。而教師的學習應該是與工作結合最為緊密的學習,所以其學習方式和內容都有其自身特點。

一、學習方式。教師的學習應該是以自學、隨時為主。自學越充分,對於教育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對於學生的同感、共情越到位,與學生溝通時共同語言也就越多。學生一般情況下更樂意與新教師交談,就是一個佐證。因為,一個剛剛從學生過來的老師,崗位換了,角色意識還未全部換,換位思考就容易。自學並隨時進行的學習習慣,不光讓教師擁有更多的學習時間,尤為重要的是使教師有機會和可能體驗到「學」與「教」的不同。《孫子·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如果我們教師記著的只是教育的複雜和艱辛,而沒有學生學習的困難和辛苦,那麼「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就會變得很難、很難。對於學生如果我們沒有同情哪來理解,沒有理解哪來愛,哪來堅持和執著;沒有堅持和執著又哪來探索、改變和創新。所以,老師需要學習,為的是今天做了老師,不忘昨天是學生;今天從事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學生,不要忘了自己的經歷,不要忘了研究自己。

二、學習內容。第一,老師對於學生的所有「不理解」都是首要的學習內容,因為「陌生」的就是我們沒有的,而沒有的又怎麼能來解讀沒有的「陌生」,並最終解決問題。第二,對於眾多的不確定,這樣可以說,那樣也可以說,需要通過大量的學習以明確自己究竟該怎樣說。面對學生,不能簡單地認為老師就是對的,只是在相對意義上是正確的。這樣,雖然我們做不到百分之百正確,但至少講錯更少。第三,緊扣學生和學習,探索教育方法和藝術。這方面的書籍有:1、《傑出的頭腦》2、《基因的力量》3、《生命是一個奇蹟》4、《感悟童心》5、《我們是怎樣成為高考狀元的》6、《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7、《猶太人的家庭教育》8、《和孩子交朋友》9、《請你這樣教育我》10、《怎樣培養高情商EQ的小孩》11、《成長談判桌》12、《挑戰父母》13、《命好不如習慣好》14、《不再怨天憂人》15、《做父母不頭痛》16、《誰影響孩子的未來》17、《孩子、父母和孩子》18、《挑戰謊言》19、《積極心態的力量》20、《你的孩子屬於世界》21、《學習的革命》22、《脊梁式教育》23、《思考和成功》24、《父性》25、、《體態秘語》26、《如何改變世界》27、《可能性的藝術》28、《信任》29、《說出你的優勢》30、《成功特質》31、《處世教育》。

學習是以探索的複雜贏得問題解決的簡單,因為「任何捷徑都是一種騙人的東西」,口感好的農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生長期長。對於教育,個人有限的理解和建議是:時間永遠是一個方法;改變永遠是一個選擇;關係永遠是一個基礎;雙贏永遠是一個原則;快樂永遠是一個目標。

原版不易 轉載註明

相關焦點

  • 怎樣巧妙引導學習走神的學生?怎樣教育孩子專心學習?
    【專心致志地學習】有的父母問道,為什麼他們的孩子每天都坐在書桌旁苦苦學習,卻絲毫沒有長進呢?而又為什麼有些孩子看上去並非很用功,卻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這些父母對此產生深深的疑問,他們在想:自己的孩子如此勤奮,但仍沒有好的成績,是否因為他太笨,而那些成績好的孩子太聰明呢?
  • 父母應怎樣引導孩子學習
    全天下的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棟梁?但很多家庭並不真正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孩子成才。首先,父母應該知道怎樣引導孩子學習。一、布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歡讀書,那麼,家中應該有書、雜誌、報紙。孩子在書香環境中成長,自然會喜歡接近書,喜歡看書。
  • 怎樣才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怎樣才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從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歷,我覺得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激發內在學習動力學習是長時期的活動,必須要有積極的目的指引。首先,應該想清楚孩子學習為了什麼?咱們都是普通人,不妨想得現實一點,比如盡孩子所能考一所更好的大學,這樣,孩子的平臺能高一些,起點就領先一點;如果不甘平凡,也可以志存高遠,比如周總理年少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咱們也可以告訴孩子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中奮發讀書。激發內在動力,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來思考。努力讀書,實現了既定目標,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 怎樣合理的引導孩子學習?
    我幾乎都沒有辦法了,不知道怎麼去引導她學習了。解析……當父母把握父母的身份,做到父母該做的事兒的時候,孩子才會去做屬於孩子自己的事兒。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兒,我相信父母和老師都會認同的,那麼,為什麼卻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發展要幹涉,而不是支持和陪伴呢?這種幹涉已經是控制了,而且已經超出了孩子承受的範圍,有的孩子直接反抗,無論是言語還是行為,都會表現出來對父母對於學習的幹涉,這種情況被父母們定義為「叛逆期」,而且除了學習這件事兒,別的都不重要了。
  • 家長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家長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呢?孩子對富有情感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家長應該通過帶有濃厚情感色彩的事物來感染孩子,從情感上引起孩子對學習的需要。第三、成功激勵法。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其獲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滿足,這樣也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幫助他克服困難,當孩子有微小的進步時,就予以肯定,使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 怎樣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呢?
    現在的孩子,真正喜歡學習的越來越少了,相比於學習,他們都更喜歡玩兒,那我們要怎樣才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呢?我們最好先搞清楚他們為什麼更喜歡玩兒,而不是更喜歡學習。很多家長就會說,那肯定更喜歡玩兒啊,玩是孩子的天性,誰又喜歡學習呢?好像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事兒。都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嘛,這個苦字就說明學習是一個痛苦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就認為痛苦不快樂是學習本身的屬性。
  • 怎樣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動力?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就是不喜歡英語學習。其實孩子對英語學習並不像父母們想像得那樣討厭。只要經過合適的引導,很多孩子會轉變對英語學習的態度,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是很容易喜歡上學習英語的。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怎樣才能正確引導孩子,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呢?
  • 施建農:怎樣更好地指導孩子學習?
    自從有了孩子,一個人基本上就告別了神仙生活,從此與孩子的成長算是終生綁定了。特別是孩子上學以後,一家人的重點基本上就在孩子的學習上了。據說,85%以上的家庭矛盾都或多或少地與孩子的學習有關。北京八中少兒班,還有其他一些超常教育實驗的例子說明,對於一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來說,縮短3、4年時間完成12年的課程根本不是問題。其實,對於智力中等以上的孩子來說,如果學習方法得當,節省1~2年時間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一定要用12年時間來上學的話,學習也可以是非常從容的。也就是說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學校裡規定要學的內容真的不需要那麼費勁的,家長也根本沒必要那麼煞費苦心地跟孩子在學習上鬥智鬥勇。
  • 怎樣教育孩子,能讓孩子有更好地學習?
    關於怎樣教育孩子,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根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我認為,家長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從孩子能看圖書起,就應主動陪孩子看書,給孩子講書中的故事,再引導孩子講給自己聽,也可以看自己的書,目的是使孩子不排斥書本
  • 孩子怎樣做,才能愛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會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我們的孩子是屬於21世紀的,他們的未來將依賴於他們一生中掌握的概念,作出新選擇,不斷學習,不斷適應的能力。要想在21世紀嚴酷的知識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要求孩子學會學習、學會選擇知識、更新知識。否則,將會被社會所淘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局長保羅.郎格郎強調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 怎樣引導孩子音樂入門學習並保持他的學習興趣
    ,一旦失去興趣他的學習就成了痛苦的事情,所以引導他入門並保持他的學習興趣是能讓他堅持學習的重要環節。初學任何樂器之前或未能確定孩子學什麼樂器之前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孩子先學一個階段鍵盤樂器,多聽一些鍵盤樂器的發音(因為它有標準的音高)和認識、了解鍵盤對學習其它任何樂器都是有益的。孩子長大一些後要逐步增強他的欣賞能力和擴大知識範圍,除了他自己所學樂器的音樂作品外還要讓他接觸和了解其它各種樂器的音樂作品,並儘量多聽一些交響樂作品,讓他有從「點」、「線」到「面」的感覺。
  • 媽媽怎樣和孩子談學習?孩子才願意聽、願意學!
    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在一個學期的開始和孩子談談這個學期的學習目標是非常有必要的。媽媽怎樣和孩子談學習?孩子才願意聽、願意學!下面就跟著楊帆老師去看一看......學習不僅是指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學習考試的內容、生活中、遊戲中同樣有需要孩子掌握的知識,比如:如何走親訪友?如何和同齡人建立友誼?如何在遊戲闖關過程中和戰友並肩作戰衝出突圍?其實在這些活動裡同樣有孩子成長所必備的知識。當我們能從廣義上來理解學習,就不會把眼光局限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僅僅局限在孩子的作業上書本上了。就會從孩子日常話語中看到有利於孩子成長的點。
  • 別人家的孩子:江蘇數學滿分學霸,究竟是怎樣學習的?
    別人家的孩子:江蘇數學滿分學霸,究竟是怎樣學習的?牽動萬家的高考成績陸續公布,江蘇無錫天一中學的時鵬揚同學強勢奪得江蘇理科第一名。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績好不好在於有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很多時候孩子看似非常努力了,但是他們沒有正確的方法作為根本,往往考不出理想的成績。那麼家長們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呢?不妨看看這3點。
  • 怎樣零基礎學習日語
    一、怎樣零基礎學習日語說明怎樣零基礎學習日語,日語是流行的語種,基本上培訓班的講課周期有半日制等,對於不同水準的學員,課程內容價位在1830-48581
  •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毛主席的這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我們非常的著急,孩子卻一點也不急,根本不把學習放在心上,磨蹭半天。我們經常因為起床,因為吃早飯,因為學習,因為作業.....而產生矛盾。父母付出了很多,孩子卻不領情,學習本來是孩子的事情,卻變成了父母的事情。在談判中有個規律,誰先著急,誰就輸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一樣,父母著急,父母首先就輸了。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
  •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只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定會非常優秀的家長在家對孩子的監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確保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不為外界幹擾孩子寫作業、學習時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家長不要大聲的交談,也不要看電視、玩手機,最好是全家人一塊在學習。如果孩子在學習,而家長則在一邊肆無忌憚的上網、玩手機,很容易招致孩子的嫉妒和不滿。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什麼樣的小學生學習成績好
    老師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把這些問題總結為「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夠好」。讓家長苦惱的是,這些壞習慣想要糾正過來,難度不小。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意識到,好習慣對於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多麼重要,比如閱讀習慣、整理習慣、衛生習慣等等。但是,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 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家長記住了,學會專注很重要
    為了能讓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得更好,家長們總是想盡了各種辦法,為孩子報名參加了許多教育班。除此之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總是花費了許多精力與時間,每天下班後早早回家,陪在孩子身邊,為他們輔導功課。然而儘管如此,孩子的學習成績仍舊不盡如人意,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首先,家長朋友們要知道的是,在很多時候,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與他們投入的時間多少,其實並不是完全成正比的。
  • 怎樣點燃孩子內心努力學習的熱情?家長不妨看看
    「為什麼要學習?」跟孩子交流「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明確地告訴孩子,學習是你的責任,不是父母的責任;你為自己學習,不是為了父母學習。學習成績出來後,一起分析問題出在哪、怎樣改進,直到孩子自己會做總結,有心去改,就好了。
  • 繪本怎樣讀?——《如何開發孩子的閱讀能力》學習筆記
    剛開始,我以為不停的給大川小朋友買繪本回來讀就好了,買越多讀越多就越厲害,從來沒有想過繪本怎樣讀的問題,也沒有考慮過閱讀能力培養的問題。後來朋友推薦了周育如的《如何開發孩子的閱讀能力》課程,我已經反覆學習了兩遍,頗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