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農:怎樣更好地指導孩子學習?

2020-09-05 心悅教育智庫

自從有了孩子,一個人基本上就告別了神仙生活,從此與孩子的成長算是終生綁定了。特別是孩子上學以後,一家人的重點基本上就在孩子的學習上了。據說,85%以上的家庭矛盾都或多或少地與孩子的學習有關。而且,現在為了給學生減負,為了尊重學生,很多以前在學校裡完成的任務,現在有很多移交給了家長,成了Homework,家長也就自然而然地扮演了「教師」的角色(這裡的「教師」與平常說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教師」是不同的)。

如果學校裡布置了回家作業,家長就要積極配合,督促孩子完成Homework。如果學校裡沒有布置Homework,那麼,家長就要按照自己的要求給孩子布置作業。有時候,孩子完成了學校布置的Homework後,家長還會布置一些「課外作業」。所以,有不少孩子的「磨蹭」其實是應對家長加碼課外作業的一種策略。(我曾經寫過一篇享受磨蹭的文章發表在父母必讀雜誌上,有些家長就跟我討論孩子磨蹭的事。他們說,「我們家孩子的磨蹭跟您在文章中寫的磨蹭不一樣,ta真的就是在磨洋工,而不是因為沉浸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而忘了時間。Ta總是拖延,直到快睡覺了,才能勉強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其實,學校裡布置的作業一點多不多,只要ta稍微認真一點,很快就能完成的。」而這時,我就會問:「如果ta早早地寫完了學校布置的作業,然後呢?Ta就可以自己安排時間了,還是你會給ta布置其他任務?」坦率地說,不少家長回答的是後者!)


坦率地講,現在課標上規定的內容,對於大部分智力正常的孩子來說,根本就不需要12年就完全可以完成的,也許10年就足夠了。對於智力超常的孩子來說,更是完全可以在8-9年就可以完成並達到優秀高中畢業的水平(這一假設實際上已經被北京八中少兒班30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了。八中少兒班的孩子大部分是八年完成了通常十二年才完成的學業,有少數的只用了七年就完成了。例如,目前在哈佛大學任正教授的尹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北京八中少兒班,還有其他一些超常教育實驗的例子說明,對於一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來說,縮短3、4年時間完成12年的課程根本不是問題。其實,對於智力中等以上的孩子來說,如果學習方法得當,節省1~2年時間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一定要用12年時間來上學的話,學習也可以是非常從容的。也就是說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學校裡規定要學的內容真的不需要那麼費勁的,家長也根本沒必要那麼煞費苦心地跟孩子在學習上鬥智鬥勇。


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孩子學習呢?這裡分享一下有關元認知(meta-cognition)的心理學知識。所謂元認知,簡單地講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實際上就是關於認知的知識和對認知的調控。學習就是一個有目的的認知過程,就是一個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

記憶是學習活動中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認知過程(見圖1)。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就是遺忘和遺忘曲線(見圖2、圖3)。圖1是認知心理學關於記憶的一個基本認知過程模型。這個模型告訴人們,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是怎樣的。在這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中,外界的信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要進入我們的大腦,成為我們的知識,需要通過感覺器官接受信息,被我們注意到(如果沒有被注意到,很容易被忽略,或被丟失),被我們注意到的信息進入短時記憶(或工作記憶)(這個階段,信息很容易丟失,或叫被遺忘),短時記憶中的信息經過我們的主動加工或重複,就可能進入長時記憶。但即使進入長時記憶的信息,如果長期不用,也仍然會被遺忘。

圖1 人的基本認知過程模型


圖2 是比較經典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這條曲線告訴我們,學習新的內容後,記住的比率隨時間而迅速下降的變化曲線。換句話說,學會新的知識後,遺忘會很快發生,只過了20分鐘,就有差不多42%的內容被遺忘了。然後,遺忘的速度會慢慢地下降。到6天後,只能記住四分之一左右了。當然,即使再過很長時間,也不會全部忘記。這遺忘曲線告訴我們,為了能讓新學會的知識更好地保持在頭腦中,我們要及時複習,而且還要多次複習。隨著複習次數的增加,複習之間的間隔可以不斷拉長。

圖2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圖3 告訴我們,雖然我們學會一個新的知識,會很快發生遺忘,但不同性質的材料,我們學會以後,發生的遺忘速率並不是完全一樣的。沒有意義的材料遺忘得快,有意義的材料遺忘得慢。這個規律告訴我們,在學習時要想辦法讓學習的材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意義的。這有兩方面的含義:1)選擇的材料本身最好是對學習者來說是有意義的;2)如果學習的材料本身是枯燥的(事實上,不可能所有的學習材料都是有意義的,特別是剛開始時,多半還不知道它的意義所在呢),那麼,就需要想辦法調用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讓表面上枯燥無味的材料變得有趣,變得有意義。

圖3 不同性質材料的遺忘曲線


在這裡,知道這樣的基本認知過程,知道人類遺忘的特點等就是元認知知識。而利用這規律和特點來進行學習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等就是認知調控。這兩者合起來就是元認知。了解了這些科學規律以後,作為家長就可以跟孩子一起設計學習計劃,科學地安排學習和複習時間,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自然會讓孩子的學業成績更上一層樓了。


作者介紹

施建農

世界天才兒童研究協會亞太理事會主席;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中科青雲實驗學校校長;北京豐盛公益基金會 心悅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怎樣教育孩子,能讓孩子有更好地學習?
    關於怎樣教育孩子,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根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我認為,家長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從孩子能看圖書起,就應主動陪孩子看書,給孩子講書中的故事,再引導孩子講給自己聽,也可以看自己的書,目的是使孩子不排斥書本
  • 施建農:如何促進青少年創造力的發揮
    搜狐教育記者張文強 孫靖 張豔 劉傑現場報導  10月21日科普與創新教育論壇上,中科院教育心理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建農的發言:  現在教育隨著科技、經濟的競爭,慢慢地這種競爭也開始延伸到教育,因為教育是培養人才的主陣地。
  • 招募|如何更好地在自然中指導兒童——營隊引導員研修工作坊
    無論在孩子面前有多少種角色,他們都是「教育工作者」……然而很多引導員們都曾表達過這樣的困惑:孩子不聽我們的話該怎麼辦?應該怎樣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應該怎樣對孩子進行引導,才能真正「點燃」孩子的內心?...
  • 為人父母,怎樣更好地應對孩子「可怕的兩歲」?
    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是最麻煩的時候。這時他們處於人生的的第一叛逆期。因為這個叛逆期最典型的時期出現在兩歲,所以也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為人父母,怎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孩子的「可怕的兩歲」階段呢?
  • 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正確地幫助孩子做得更好
    晚飯後,大步媽媽像往常那樣打開學習英語的視頻,按計劃,大步每天需要複習單詞和學習新的單詞,複習的時候大步很準確地說出了每個單詞的發音和漢語意思,媽媽很高興,說了句:大步真棒,說得很好。小丹吃飯也沒有胃口了,匆匆地扒了幾口飯就回屋寫作業了,一直到11點才寫完。可是第二天媽媽還是收到了作業不認真的反饋。小丹媽媽一直在說孩子不對的地方,可是並沒有幫助小丹找到原因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讓孩子很困惑。
  • 也許,我可以幫您的孩子更好地建立生活與學習常規
    ),分享了我在家中怎樣使用一個小工具,幫助孩子們建立生活與學習常規(詳細介紹請查看文章)。有姐妹說,因為孩子常常聽我的故事,我的聲音對她有特別的功效,所以,請我把我們所用的鬧鐘音頻分享給她,這樣也許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建立生活與學習常規。
  • 感恩阿卡索菲教老師 幫助我更好地學習英語
    在線跟著外教學習純正的英語已經成為了眾多家長和孩子的選擇,這種新的英語學習方式,在外教的指導下,加上侵入式的英語學習氛圍,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英語。  歐美外教與菲教,孰優孰劣?
  • 復盤最近的家庭教育指導學習——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助力成績提升
    文|花姐姐有小夥伴問,花姐姐,考了家庭教育指導師是否就可以做諮詢了?我地回答是,從業很簡單,想要專業則一條比較漫長的路,需要持續不斷地學習,下面是跟一位老師的交流,這個老師更狠,說要天天學。因為在過去近兩年的從業過程當中,家長問到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如何幫助孩子提升成績的問題,那麼,如何幫助到家長,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更好的指導孩子呢?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我很久,也經常跟同行業的朋友探討這個問題。
  • 父母應怎樣引導孩子學習
    全天下的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棟梁?但很多家庭並不真正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孩子成才。首先,父母應該知道怎樣引導孩子學習。一、布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歡讀書,那麼,家中應該有書、雜誌、報紙。孩子在書香環境中成長,自然會喜歡接近書,喜歡看書。
  • 如何更好地輔導孩子的作業
    怎樣改變輔導作業的困境首先,你要和孩子共情怎樣共情呢?你家輔導作業的那位,去網絡上找一段新知識的教學視頻,這個知識一定要是你不了解的。比如文科的同學找個區塊鏈,理科的同學找個什麼中西方文學研究。然後你看一遍,再回顧,您能回想起多少內容。做完上面這件事,再想想孩子,你眼中很簡單的知識,對孩子也許很難。當你內心真正認可孩子確實不那麼容易做到時,這就是共情。
  • 孩子戴助聽器怎樣聽課更清晰,學習成績更好?
    尤其是作為聽損兒童的父母,要擔憂的事情更加多,怕孩子戴助聽器不適應,上課聽不清楚,影響學習成績和智力發展等等。孩子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上,聽不清老師講課的確對成績影響很大。今天我們就分享一些提高孩子聽課效率的方法,幫您解解憂。
  • 【學習指導】高一新生,要怎樣學習高中知識?
    【學習指導】高一新生,要怎樣學習高中知識?1、知識量變大總體來說,初升高知識跨度非常大。4、學習方法不同初中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於「聽、背、默」,習慣於書面作業,習慣於依賴教師。高中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方法要求靈活、多樣,並要防止和克服單純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讀書、重計算輕概念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 讓孩子學習的同時,別錯過了愛,這種愛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
    ,甚至是逼迫著孩子學習,卻忘記好好地去愛孩子了,這樣做到底值不值?所以大人急切地讓孩子去學習,目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能讓自己的孩子將來過上幸福的生活。遺憾的是,這個道理孩子懂麼?作為孩子,他們才不懂得知識的重要性呢,他們也不懂得為什麼非要學習知識呢,他們更不懂得什麼叫做生活的壓力。
  • 心理學家:怎樣培養出一個面向未來的孩子?
    因為這些行為習慣養成以後,他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能夠更好地被其他人所接受。 關於社會性方面,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怎麼去養成良好的習慣等等,這個不僅要有意識,而且還要有一些系統的方法,同時需要堅持。 因為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做一次動作,或者做一次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很多次。
  • 雙語採訪:怎樣更好學習口語
    我們就口語學習專題專門採訪了IDIT,請她就中國的口語教學以及怎樣更好地學習英語口語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SAYBOT:在中國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英語,但是有許多人學了許多年卻仍然不會說英語,您覺得最大的問題在哪裡?  IDIT: 為了更好地學會說英語,人們應該堅持練習英語對話。許多中國學生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口語練習,因為他們沒有好的內容。
  • 孩子怎樣做,才能愛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會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我們的孩子是屬於21世紀的,他們的未來將依賴於他們一生中掌握的概念,作出新選擇,不斷學習,不斷適應的能力。要想在21世紀嚴酷的知識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要求孩子學會學習、學會選擇知識、更新知識。否則,將會被社會所淘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局長保羅.郎格郎強調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 「不學習時母慈子孝,輔導學習雞飛狗跳」,該如何指導孩子學習?
    大家都了解,孩子的學習問題既關係到孩子的前途和發展,也關係到家庭、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學習是孩子未來成功的起點,幫助孩子邁向成功,就應該指導孩子把學習搞好。越來越多的父母把孩子的學習作為家庭的第一件大事來抓,動腦筋,想辦法,也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有些父母費了不少心,出了不少力,可孩子的學習仍然問題很多,因而很著急,很苦惱。
  •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成長不容易,養育孩子更難。成長是自己主動的過程,會有一些主動權和控制感。養育孩子是在關注和引導間找到微妙的平衡,稍不留神就會轉為控制,所以難上加難。父母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育兒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 孩子學習很費力?家長運用「泰勒效應」,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
    相信許多家長都遇到過自家孩子存在著這樣的情況,明明孩子學習很認真,但是成績卻仍舊無法提升。一些家長總認為是孩子不努力所導致的,但實際上一味的學習,也同樣對孩子存在著影響。一味的學習對孩子有著怎樣的影響?1、精神壓力也大如果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那麼孩子的精神壓力反而會非常的大。
  • 怎樣指導孩子學好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涉及的知識都是基礎知識,其難度並不大,具備中等以上智商的孩子都能學得會,如果老師多用些心或者家長稍微懂些指導方法,大多數小學生都能把數學這門課學好。穩定優秀的數學是怎麼學習的?我對此也進行了認真思考,終究有一些心得。不上任何數學補習班、提高班、培訓班、培優班,給孩子一個認識,就是數學並不難學,只要課堂上認真聽講聽懂了,數學就能學好。如果在聽懂的基礎上適當做些題目鞏固一下,可以保證好成績。孩子在學習數學時,信心很足,有信心是做好一件事很重要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