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
我國以鵝為食,歷史悠久。自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用鵝調製的名餚很多,而到了明清時,鵝饌更加豐富多彩,逐漸成為人們飲食中必不可缺的食物。清代乾嘉年間,市肆家食中鵝饌品種更多,如燒鵝、罐鵝、鵝脯、糟鵝、鵝酥卷、鵝油酥、風鵝等。鵝肉除了鮮美可口,對人體的健康也是具有很大的益處。鵝肉非常滋補,可健脾、益胃。這樣一種健康美味的食物,在《紅樓夢》中又是怎樣烹飪的呢?
1.胭脂鵝脯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提到,廚娘柳嫂子專門派人給寶玉的丫頭芳官送來了一個食盒,裡面裝著各種好吃的,一碗蝦丸雞皮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碗醃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奶油松瓤卷酥。
說起「胭脂」,那不是化妝品嗎?其實在這裡的「胭脂」是指鵝脯經過醃製而形成的顏色,呈現出粉紅色。
鵝脯即鵝的胸脯,肉嫩,將其洗淨,先用鹽醃,後烹製,鵝肉呈紅色,故名胭脂。民間俗語:「食禽鵝為先」意思是說鵝肉營養豐富,比牛羊肉、雞鴨的蛋白質含量高。鵝肉本身有補脾益氣的功效,中國清代著名營養學專著《隨息居飲食譜》中說:「鵝肉,補虛益氣,暖胃生津。」
製作方法
《紅樓夢》中芳官愛吃的胭脂鵝脯在明代即是一道名餚。蘇州人韓奕《易牙遺意》云:「鵝一隻,不剁碎,先以鹽醃過」,由於硝酸鹽的作用,其肉呈鮮紅色,故又稱胭脂鵝,然後再將鴨子斬為大方塊,用酒半斤,醬油一杯,再用筍、香菇、蔥燜熟,收汁起鍋即成。
2.松瓤鵝油卷
賈母陪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時候,由於走得時間長了,於是下人便送來些點心,僕人們送來的點心種類豐富,有藕粉桂花糕她、蟹肉小餃和奶油炸的各色面果子,看著眼花繚亂的點心,賈母偏偏只選了一塊名叫松瓤鵝油卷的點心。
「松瓤」其實就是松子仁。松子在中國古代,民間稱他為「長壽果」,松子仁具有養顏美容的功效,松子中含有大量的亞麻酸,它可以使皮膚光澤,具有潤膚功效。很多人會認為松子所含的脂肪較多,因此會不會油脂高導致人的膽固醇變高?實際上松子所含的油脂是不飽和脂肪酸,不會對人體有傷害。而鵝油中脂肪酸構成和橄欖油相似,含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理論上對降血脂有一定作用。這道美食製作工序繁複,因此部長就不想您介紹具體做法了,其實可以直接食用松子即可。
3.糟鵝掌鴨信
《紅樓夢》第8回裡記載,賈寶玉去梨香院看薛寶釵,隨後薛姨媽留了寶玉吃飯,在招待寶玉的餐桌上,出現了一道名叫糟鵝掌鴨信。
鵝掌就是鵝的腳掌,而鴨信其實是鴨子的舌頭,鵝的鴨掌和鴨子的舌頭做的菜,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這道菜在古代是一道美味。這是一道南方的下酒菜,就像北方喝酒吃串有著同樣的意思。廣東坊間有句俗語:「鵝掌、雞翅、鴨舌頭」意思是說,禽類最好吃的部位就是這三樣。
鵝掌本身既具有鵝肉的滋補功效,同時又有滋補皮膚的功效,鵝掌富含大量膠原蛋白,可以增加皮膚彈性。但鵝肉本身偏熱、偏溼,而鴨信本身偏寒,兩者相合可以更好地起到美容護膚的作用。糟酒,可以使食物香氣濃鬱、味道甘甜,常見的有糟魚、糟肉、糟豆腐。糟酒在閩菜以及江浙菜當中是經常使用,它不僅僅是一味調料,更是營養豐富的保健品,其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
製作方法
鵝掌與鴨信一同入鍋煮,倒入料酒去腥,10分鐘之後撈出放入冰水中備用,鵝掌、鴨信、蔥段、薑片放入鍋中,倒入糟酒,用保鮮膜密封,醃製12小時。
看完這篇文章,您不妨在家嘗試製作《紅樓夢》同款鵝饌美食吧!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者關注部長,訂閱獲取更多精彩內容。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或感想,歡迎評論下方留言,我會及時一一回復,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