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值錢的三件稀世珍寶,第一件出自遠古,第三件價值24億

2021-01-11 程哥歷史觀

文物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品,其背後往往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能夠折射出當時的社會背景,讓我們了解到更多的關於那個時代的資料。因此文物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更在於它的文物價值。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和先輩們所留下來的寶貴遺產。那麼如果要在這其中選出最為值錢的三樣寶物,又有哪三樣能夠順利當選呢?

首先這第一樣就是賈湖骨笛。賈湖骨笛來自於我國河南省的賈湖遺址,而這也是我國就目前為止最為古老的一個遺址了。因此這個遺址中所挖掘出來的寶物距離我們都非常的久遠,甚至時長可高達八千年左右。但就是這麼一個古老的遺址,在這裡面卻發現了賈湖骨笛這件我國目前最為古老的樂器。

這也就有力地證明了笛子本身就是我國的本土樂器,絕非像一些說法那樣是由外國傳入,同時這還說明了在遠古時期,我國人民就有喜歡用樂器來傳達意思的行為了。因此,極具有研究意義且年代極為久遠的賈湖骨笛,自然也就成了一件價值不菲的珍寶。

其次這第二件寶貝就是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瓷器可以說是中國文明的象徵,有許多外國人在提到中國的時候,腦海中所浮現的第一個畫面便是那些精美的瓷器作品。甚至就連中國的英文名字China也是瓷器的諧音,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的瓷器文化有多麼的優秀。而這件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由於中國的瓷器大多價值不菲,且極具有研究意義,因此大部分的瓷器都是只能被收藏在博物館內而不能進行拍賣的。

但是這隻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卻因為男士私人所藏,因此得以破例拍賣。不過儘管為了這件瓷器,曾經有法國人開出過高價購買,但是瓷器的最主人最後還是以3000元的價格賣給了揚州博物館,將這件文物留在了國內,價值早已過億!

最後第三件寶貝便是金縷玉衣,對於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可謂是最為出名的一件文物了,且在史料中都有所記載,並被賦予了可以使屍體千年不腐,死而復生的功能。當然這後兩種功能實在是太過玄幻了,根本不可能實現。

但值得肯定的是金縷玉衣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件無價之寶。先不說,這件衣服本身就是由極為貴重的原料構成,單說它的工藝和象徵意義就已經遠超於其他文物,極具有研究價值。不過在本世紀初的時候,也有專家曾經認為金縷衣的市價值大概在24億左右,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恐怕這個數字還要在網上翻上好幾番。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值錢的5大文物,中國就獨佔2件,其中一件出價10億都不賣
    導語:世界最值錢的5大文物,中國就獨佔2件,其中一件出價10億都不賣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阿西講歷史。現在全世界具有很高價值的文物有不少,像馬踏飛燕、金縷玉衣、波蘭的王冠、清明上河圖等等,但你們知道世界最值錢的五大文物是什麼嗎?
  • 世界5大最值錢的文物,中國2件上榜,其中一件出價十幾億都不賣!
    中國自己就有很多的文物,如果上升到世界的話,那就更多了。可以說更是數不勝數,而且是各種文化下產生的寶物,更是有魅力,當然這些寶物都有價格,世界上有五件最值錢的寶貝,中國就有兩件在其中,其中的一件絕世珍寶出價十幾億都不會賣。
  • 中國臺北故宮,大叔實拍20件稀世珍寶瓷器瓶
    我曾經三次到訪中國臺灣省臺北故宮參觀。幸運的是在2019年5月份,竟然被允許和鼓勵使用手機拍攝。所以我才有機會拍攝收集了大量的藏品圖片和視頻,在此之前已經通過圖文圖集和視頻等方式進行了分享,這一篇我將分享20件明清時期的瓷器瓶,件件為稀世珍寶。
  • 「絕代美人」伊莉莎白泰勒,300件天價珠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
    她的丈夫不顧金錢的數額,只為博顏一笑,她甚至會以一個男人送自己多少價值的珠寶為愛她的標準。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一生中收藏的珠寶珍品近有300餘件,其中,包括卡地亞、寶格麗、梵克雅寶等頂級珠寶品牌,而這些被泰勒收藏的珠寶被譽為「全球公認最絕美無價的私人藏品之一」,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
  • 中國歷史上有四件頂級國寶,第一件最具考古價值,最後一件最珍貴
    北京猿人頭蓋骨模型第一件國寶、北京猿人頭蓋骨我們都知道,北京猿人是生活在距今70萬年以前的原始人類,他們可以直立行走,還可以用石頭打磨工具,如果可以找到這個北京猿人的頭蓋骨,對歷史學家研究70萬年前的歷史有很大幫助,甚至可以知道人和猿人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所以說這件國寶是最具有考古價值的。
  • 馬王堆漢墓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它都有哪些珍寶呢?
    考古工作者總共發現了三座馬王堆漢墓,下葬年代基本都在西漢初年。早在1951年,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就發現了長沙東郊的漢墓群,當時只是進行標記,而沒有進行實質性挖掘。1972年,考古研究所開始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發掘工作,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還有很多稀世珍寶,馬王堆漢墓也因此被評選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 被搶走的稀世珍寶「琥珀屋」下落之謎
    1709年,德國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為了效仿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奢華生活,命令普魯士最傑出的建築師興建了一座「琥珀屋」。腓特烈一世特意安排在「琥珀屋」中與彼得大帝共進晚餐,彼得大帝對「琥珀屋」的奢華與精巧設計讚不絕口,為了表示與俄國結盟的誠意,腓特烈一世就將這件稀世珍品贈送給了彼得大帝。彼得大帝當晚在給自己皇后的信中寫道:「我將為你帶回一件舉世無雙的珍寶。」由此可見彼得大帝當時獲贈「琥珀屋」的喜悅心情。
  • 我國的4件頂級國寶,至今還未找到,其中一件也在日本
    古人曾經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稀世珍寶,但有很大一部分都流向了國外,甚至還有一些至今杳無音信,直到現在仍有四件頂級國寶不知身在何處,它們都擁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其中有一個或許輾轉來到了日本,但另外三個卻沒有一點消息。
  • 馬未都從不公開的4件藏品,市價已超過10億!妻子都不知藏在哪
    這幾十年來,馬未都收集了不少好東西,每一件都很值得說道。時間進入到2010年,由於網絡還有各種娛樂項目遍地開花,馬未都經常現身各個節目,講述他與藏品之間的故事。而坊間傳聞,馬未都有4件稀世珍寶藏於某個秘密角落,觀復博物館裡面的東西都是都是泛泛之品,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筆者通過多方渠道了解到的消息,馬未都確實有4件稀世珍寶很少對外公開展示。
  • 東莞小夥繼承姨媽海外遺產,發現家藏十萬件圓明園珍寶,價值百億
    金銀財寶,文化珍寶。搶得到的就搶,搶不到的就打砸,燒毀。 圓明園中的珍寶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到底有多少寶物被搶,因為他們將圓明園的陳設以及帳目都燒毀一空,所以已經永遠無法確認。
  • 64件藝術珍寶 讓人醍醐灌頂
    這是日本醍醐寺收藏的雕刻和繪畫等藝術珍寶首次來華;這是醍醐寺文物除赴德國以外,第二次走出日本向世界展示……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的「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藝術珍寶展」,展出醍醐寺文物64件,其中6件日本國寶,24件日本重要文化遺產。這是一次怎樣的展覽?都展出了哪些文物?珍貴的文物背後都有怎樣的藝術和文化價值,跟中國的淵源又在哪裡?展覽為何歷時5年漫長的籌備?
  • 黑水城雙頭佛:流失海外的華夏文明和稀世珍寶,展西夏190年歷史
    在俄羅斯冬宮,保存著1件非常精緻的被稱為「佛教中絕無僅有稀世珍寶」的雙頭佛。這尊黑水城雙頭佛本是一件屬於我國的珍寶,它的不幸流失讓國內無數專家學者扼腕嘆息。西夏王國大力提倡佛教,修建很多寺廟和佛塔,並在佛塔內放置了這件形象傳神的泥彩塑雙頭佛,以寄託對佛祖的忠誠信念。
  • 《如果國寶會說話》送給青少年的一堂課:這些稀世珍寶你了解多少?
    《如果國寶會說話》送給青少年的一堂課 這些稀世珍寶 你了解多少?快來測試!秦始皇陵銅車馬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禮制最高形象最完整的古代車馬不計工本地用金屬代替真實原型訴說了始皇帝的勃勃野心那麼秦始皇陵銅車馬當時走的路是什麼路
  • 全國保存最完整古代衙署 藏70多件稀世珍寶 門前對聯至今無人會念
    來到葉縣,最值得一看的景點,莫過於坐落在東大街上的葉縣縣衙,它也是目前中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縣衙建築。葉縣縣衙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6848平方米,不但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還是國內罕見的正五品縣衙。按照歷史常識,古代縣令一般都是「七品芝麻官」,而葉縣縣衙的品級卻為「五品」,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地處南北交通要道,經濟地位十分重要。
  • 世界上價值最高的5件文物,我國獨佔2件,還有一件非地球所有
    文物是反映一個國家歷史和文明的最好載體,就在當今世界上,有五件最值錢的文物,據說其中有一件的製造材料還並非地球所有。在這五件文物中,中國就獨佔兩件。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五件文物都是什麼吧。第一件便是漢謨拉比法典了。
  • 陝西文物修復大師 穿越時空對話稀世珍寶
    16年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保護修復師宋俊榮就是這樣,安靜地坐在修復臺前,與一件件稀世珍寶「對話」。她用一雙巧手還原青銅器千年原貌4月18日10時,宋俊榮一如往常般坐在修復臺前,修復一件前不久出自宜川蟲坪塬遺址的銅戈。顯微鏡下,宋俊榮用手中的三稜刮刀一點點清除銅戈上的鏽蝕。
  • 揭露馬未都的真實家底:觀復博物館內四大珍寶,第三件古人經常用
    那麼很多人就會好奇像馬老都這樣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珍寶才能入其法眼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領略觀復博物館四大珍寶,看看馬未都的收藏家底。第一件是荷花紋瓷器。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瓷器燒制的歷史上乾隆年間是一個非常鼎盛的時期,而這尊位於博物館內的瓷器就是乾隆時期的代表作品,首先瓶身繪滿了荷花,深藍色的底料延續了元明時期瓷器的顏色風格,不僅如此瓶身上荷花製作的也是繪製的也是極具立體感,是一件御窯出產專供皇家使用的精品。
  • 海底發現大寶藏,花費3億巨資打撈,8萬件稀世珍寶重見天日
    從秦朝漢朝時期,中國就開始同亞洲以及世界其他各國進行貿易往來,中國把自己國內盛產的茶葉、瓷器、絲綢等物品賣到國外,然後換回一些國內沒有的東西,而雙方彼此往來的通道,則成為了著名的「絲綢之路」。據不完全統計,自從宋朝和元朝以來,我國南海海域,就有超過2000多艘的各國商船(大部分還是中國商船)在此沉沒。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就會在不經意間發現位於海底的沉船。話說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荷蘭的一家博物館,委託英國一家打撈公司,尋找一艘東印度公司的「萊茵堡」號沉船,該沉船位於我國廣東陽江附近海域,於是中英就組成了一個考察團,尋找這艘船。
  • 曾侯乙墓開棺:墓主從頭到足布滿玉器珠飾,528件稀世珍寶亮相
    僅是塞於口中的「飯玉」,就有21件之多,雕刻成豬、羊、牛、雞等動物造型,栩栩如生。 據統計,曾侯乙墓出土的稀世珍寶多達528件,並且絕大多數都出自墓主棺,具體有哪些震驚世人的文物發現呢?下篇文章將繼續為您解密。
  • 清朝瓷器底部寫6個大字,身價翻無數倍,存南京博物館作稀世珍寶
    清朝瓷器底部寫6個大字,身價翻無數倍,存南京博物館作稀世珍寶文丨溫馨說史在南京博物館有一隻清朝年間的青花貫套紋酒杯,這件瓷器做工非常精妙,無論是杯胎的色澤還是瓷器表面繪製的紋路都非常的讓人驚豔,其價值自然也是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