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一線與三四線房價冰火兩重 三大可能不可不知

2020-12-17 騰訊網

來源:金融界網站

三四線房地產市場高峰期已過,未來將會逐漸下滑,甚至加速下滑,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將會越來越缺乏流動性支撐;準一線與二線城市本來有著持續向好的市場前景,但目前地方政府人為製造的套利遊戲正在迅速透支原本美好的市場前景;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供需嚴重失衡,未來房價走勢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暴漲、暴跌與維持現狀都可能發生。

房地產市場現狀

自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來,房地產行業迅猛發展,成為經濟增長重要的引擎之一。2005年至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迎來了四波顯著上漲,而每次下調的幅度卻非常有限。

這種價格非對稱運動產生了三個政府高層沒有預料到的結果:第一,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與房地產行業深度捆綁,商業銀行40%左右的貸款均或多或少地與房地產相關;第二,居民財富過度集中於房地產,據估算,城市居民的財富大約80-90%都集中在房地產;第三,地方政府嚴重依賴土地財政。

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產生了一個負面後果:中國經濟、商業銀行、民眾與地方政府似乎都難以承受房地產價格顯著下跌所造成的衝擊——經濟增速可能顯著放緩,銀行體系可能出現大量壞帳,居民家庭財富將顯著縮水(甚至破產),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將會顯著萎縮。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房地產價格過高可能產生的種種危害。最近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更是指出「要大力遏制房價上漲」。如無意外,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各類調控仍會顯著加碼。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各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將會何去何從呢?

三四線城市:佳期不再來,未來很兇險

事實上,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一直就不被看好。邏輯很簡單,一方面,全國的人口都在老齡化;另一方面,具有購買力的年輕人口正在從三四線城市流向一二線城市。因此,對三四線房地產市場的前景期望遠遠低於一二線城市。

沒有想到的是,2017年成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最為火爆的一年,沒有之一。問題在於,為何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銷售在2017年能如此火爆?這種火爆的格局能夠持續下去嗎?

其實,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在2017年的熱銷,背後受到了兩個難以持續的因素推動:

第一個因素,是棚戶區改造的規模在2017年達到600萬套的歷史性峰值。而調研表明,在某些地方的縣城,貨幣化補貼可能高達當地一套商品房的50%以上。這說明,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在2017年的熱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人為推動的,其部分目的在於幫助三四線城市去庫存。顯然,這種政策驅動模式是很難持續的。

第二個因素,是三四線城市居民在2017年購房過程中,終於開始大規模加槓桿。在2017年之前,三四線城市居民在購房時要麼不向銀行貸款,要麼向銀行貸款的比例相當有限。然而在2017年,三四線城市居民在購房時開始大規模加槓桿。只不過,三四線城市居民的收入本就偏低,通過加槓桿購房的行為是難以持續的。

綜上所述,2017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熱銷,受到多種不可持續因素的推動,註定是不能持續的。短期來看,三四線房地產市場將會逐漸降溫。中期內,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可能加速下滑。流動性將會是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試想,在老齡化加劇、年輕人流出的背景下,誰再來接手當前購買投資盤的房子?

準一線與二線城市:迅速透支美好未來

此前,很多人還最看好準一線與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前景。這是因為,一方面,這些城市面臨持續的人口淨流入,另一方面,這些城市的房價水平相對於城市的人均收入而言,價格並不算貴。然而,過去一年左右時間內,通過政府人為鼓勵的套利遊戲,準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正在迅速透支原本美好的未來。

這種套利遊戲的核心是,儘管這些地方政府均嚴格控制新房房價,但對二手房價格沒有任何限制,以至於新房價格要比同地段的二手房價格低20-30%。由此造成兩個後果:其一,開發商沒有動力開發新的樓盤,房源供給下降;其二,買到新房併到二手房市場出售,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換言之,房價「雙軌制」加劇房地產供求矛盾,推動真實房價上漲。

本來,由於這些城市已經實施了本地居民購房套數的限制,供求矛盾即使惡化,也不會惡化得太厲害。但沒有想到的是,準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政府,在前段時間紛紛加入「搶奪人才」的大軍。「搶奪人才」政策的本意是好的,然而實施的後果卻顯著加劇了這些城市新房市場的供求失衡,以至於出現了幾萬人搖號搶購幾百套商品房的局面。

儘管地方政府限制新房房價,但供求失衡如此劇烈的格局之下,新房真實價格的上漲不可避免。舉個例子,某二線城市,新房房價名義上是150萬元,但要強制購買80萬的車位費並繳納30萬的茶位費,最終新房的真實價格高達260萬!

相比於這些城市的居民收入,新房真實房價在套利遊戲刺激下的過快上漲,使得準一線與二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顯著上升,部分城市甚至出現了泡沫化趨勢。

一線城市:中期房價走勢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基本上沒有庫存了。長期以來的房地產調控,一方面是大量剛需被限購限貸政策所凍結,另一方面則是開發商沒有能力去開發新的樓盤。未來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價格走勢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至少有三種情景。

情景一:房價再度暴漲。如果宏觀經濟增速顯著下降或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迅速下滑,導致地方政府放鬆房地產調控。那麼,一旦剛需回到市場,卻沒有供給來匹配,這自然會造成房價再度暴漲。然而,房價再次暴漲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無疑是巨大的。

情景二:中央政府未來放大招,房產稅出臺時間可能早於預期,這將有效遏制一線城市房價上漲,但也可能造成一線城市房價暴跌。中央政府已經說過多次「房住不炒」。近期政治局會議為調控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考慮到一線城市房地產供需矛盾如此巨大,如果沒有大招的話,很難逆轉居民關於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而大招,無非一是房產稅,二是顯著增加商品房的供應。

目前,房產稅的出臺可能早於市場預期。當然,短期內中國政府要出臺房地稅的話,最大的顧慮可能是,害怕房產稅的出臺從根本上逆轉了市場主體的預期,由此造成一線城市房價大幅下跌,這不僅可能引發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甚至會引發社會動蕩。因此,相關部門在放大招之前,一定會慎重考慮。

情景三:當前這種壓縮房地產交易的調控做法可能繼續下去。如前所述,一線城市地方政府不敢放鬆調控,因為這可能導致房價暴漲。而中央政府在是否放大招方面仍在反覆斟酌。在這兩方面背景下,一線城市可能會延續當前的對居民限購限貸、壓縮房地產交易的做法。

然而,這種做法終非長久之計,而且可能繼續加劇一線城市的供需失衡,無法一直用下去。未來的某個時候,政府必須在情景一與情景二之間做一個抉擇。

結論:總體來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最好時期已經過去,而且再也難以回來。其中,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的危險程度要超過一二線城市。中小開發商在未來的日子將會更加艱難,房地產行業集中度有望顯著提升。一二線城市未來的租房比重可能顯著上升,商品房的比重有望下降。

房地產市場未來可能發生的調整,中國政府、金融機構、相關企業應提前做好預案。而居民在財富配置上也需要及時調整,以免在房地產市場下行過程中遭遇重創。

相關焦點

  • 近六成重點城市二手房價下跌 一線均價達三四線5倍
    一線城市均價是三四線的5.34倍  從百城二手房掛牌均價情況來看,深圳以65845元/平方米位居榜首,其次為北京和上海,掛牌均價分別為63517元/平方米、58902元/平方米,TOP3城市二手房掛牌均價均超5.8萬元/平方米。
  • 樓市冰火兩重天:去庫存該區別化對待
    樓市冰火呈現兩重天,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未減地方政府想要造城,前提是有充足的土地供應。在中國,你可以看到最奇特的一幕——土地供應和城市的真實發展需求背道而行,「一線城市吃不飽,三四線吃不了」。根據經濟學家陸銘的研究,雖然也會考慮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差異,但是為了平衡區域發展,我國政府更多地將建設用地指標給了中西部地區,希望通過更多的土地供給來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發展。
  • 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現「原形」,一個標誌顯現,房價會降嗎?
    如果說一年前,當看著三四線城市市場火熱而一線城市冷清甚至房價還有所下跌時,很多購房者來問,到底該不該買房?該在哪裡買房?我就已經非常明確,一切都是假象。不要被一線城市房價下跌嚇到,也不要被三四線城市火熱而蒙蔽雙眼,一切都要理性對待。如今,讓我看到了市場的冷靜和理性。
  • 別砸鍋賣鐵買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房子更適合大部分工薪族
    別被誤導了,其實三四線城市房子可以買,並且早買早好這些年雖然房價水平越漲越高,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也讓人形成了對於房子的理財觀念,放在20多年前可能部分人有錢也不會去買房子,因為他們覺得房子不便宜,而且房子在生活當中起到的作用僅僅只是居住而已,
  • 一線城市的「消費降級」VS 三四線的「消費升級」 | 獵雲網
    那些從二三四線中產甚至普通家庭投奔到北上廣深的80-85後們,曾經趕上房價起步階段買了一套面積經濟的剛需房。結婚生子後亟待改善住房條件,於是一咬牙也就高額貸款買了新房,背負兩三百萬的貸款。壓力最大的,可能是那些90-95後的這一批,他們面對的購房市場已完全不同於80-85後的那一批人。
  • 報告:2021年三四線城市房價以下跌為主
    12月24日訊 緯房研究院23日發布的2020年11月緯房指數與住房市場綜述(下稱「報告」)預計,2021年我國房價以穩中趨降為主,少部分城市仍可能較快上漲。其中,一二線城市以上漲為主,部分一線城市及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可能出現較快上漲,三四線城市以下跌為主。
  • 在一線城市打拼,回三四線城市去買房,是當下年輕人無奈的選擇
    我們且不說在北京、上海這些城市買房了,畢竟難度太大,動輒幾百上千萬一套的房子,就憑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一輩子都是買不起的,所以大多數在這裡打拼的人都是蟻居在狹小的出租房裡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再怎麼樣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回老家三四線城市買套房。
  • 全國房價此消彼長 調控如何跳出「打地鼠」遊戲?
    房價不漲了,中介降費了,人心更穩了。有統計數據為此提供了佐證:第一季度,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下降16.3%,北京從「317新政」出臺一個月後,房價出現18個月來的首次環比下跌。頗具戲劇性的是,一二線城市房價開始「退燒」,三四線城市房價卻開始「發燒」。第一季度,三線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長了35.84%,多個三四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大漲。
  • 高考成績警告:賣掉三四線,置業新一線!
    名牌中學拼「重本錄取率」,普通中學比「高考升學率」,中學之間的競爭遠比高校殘酷。昨天,我一個的朋友老李(目前任職某18線小縣城重點中學副校長),在群裡訴苦。稱今年全校最好的尖子班,全班48人,考上一本的學生3個,二本10個,理科一本分數線452分,學校考的最好的,也是縣城理科狀元,才考了473分。
  • 網曝三、四線城市房價全面開始下跌,手頭的閒置房是現在賣還是再...
    三四線城市這兩年房價飛漲,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炒房客們,早在15年下半年一二線樓市冰封,樓市熱錢紛紛湧入小城市去炒短線。加上棚改的原因,造成了過去的兩年三四線城市房價飛快上漲,過快上漲的房價也透支了未來幾年房價上漲的空間。
  • 房價只準漲不準跌?曹德旺戳破房價真相,老幹部開出管用「藥方」
    駁斥:短期確實如此,但房地產帶動經濟增長是抑制新動能、新產業的增長,是累積結構性矛盾的增長,長期必然不可持續。美、日已有前車之鑑;二、專家觀點:城鎮化推進中,會釋放大量購房需求,支撐房價上漲。駁斥:未來農民進城並非唯一選擇,利用「剛需說」為高房價辯護,是在逼著農民放棄進城;三、專家觀點:地方財政對土地財政依賴較大。
  • 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還值得買嗎?剛需買房的不用考慮了
    相對而言,小縣城的房價能讓人承受得起,於是在不少剛需在解決自住問題的情況下,選擇購買三四線城市老家的房子。那麼這些房子值得買嗎?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還值得買嗎?剛需買房的不用考慮了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觀點,那就是房住不炒,所以如果是想在三四線城市投資房地產,那麼我覺得完全沒必要,因為三四線城市本身沒有太多的大企業、工業,對於當前城市的經濟帶動力度,也會比較小,那麼,房價,也就很難提升上去,一旦想投機買房很有可能被套牢。
  • 寧在一二線買張床不去三四線買套房?購房者理智選
    隨著樓市調控的深入實施,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在慢慢回歸理性,三四線某些城市卻受到追捧,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不禁要問,將來終老的房子應該在哪裡買?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可望而不可即,三四線城市紮根又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 真相大白,社科院預測三四線房價將迎來大跌,無房剛需有福了?
    房價處於最低水平時賣不掉的房子,房價一漲,庫存倒是輕鬆消化殆盡,所有的經濟學常識,在中國房地產面前都是笑話。這難道不是千古奇葩嗎?三四線城市還有多少上漲空間?關於這一點,奇哥一直強調,雖然三四線城市乃至五六線及其很多小縣城,去年一年受棚改貨幣化補償政策影響,後發補漲,甚至很多地區出現了暴漲、搶房現象,但是對於這些地區的未來奇哥依然不看好。
  • 中國一二三四線城市房價為何呈排浪式上升?這篇長文講透了原因
    儘管中國仍然是一個中高收入國家,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房屋價格卻已趕上和超過許多高收入國家的水平,引發對於房地產泡沫的深切憂慮,並造成代際之間嚴重的財富鴻溝。但與此同時,大量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卻維持在相當合理和可以負擔的水平上,從而與一線城市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和巨大的反差。普遍的分析將此歸結於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政府為刺激經濟而採取的其他一些措施。
  • 國內房價「最低」城市,一座新一線城市,一座淪為「空城」
    當然這是題外話,除了物價上漲之外,房價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一個話題,可能每個人的願望就是家裡的牆上能有個「拆」字,這樣似乎後半輩子就能衣食無憂了。如今全國的大城市,房價高到讓人窒息,哪怕是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在上漲。但是一些特殊的地區,那裡的房價卻能讓人接受。
  • 今年,這7個城市的房價最有可能下跌!
    首先,一線城市已經發展成熟並形成一定規模。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常住人口已經超過1千萬,大量的人口規模代表著大量的住房需求量,也就表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一線城市的房價仍會保持著現在的房價水平,甚至個別城市還會因為本身可供應土地有限,而流入人口激增,造成房價上漲。北上廣保值,深圳增值。其次,二線城市正值成長期。 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高速增長。
  • 深圳樓市領漲一線城市,北京房價卻紋絲不動
    2020年12月第二周一線城市樓市數據出爐,這周的四個一線城市之中,深圳、上海、廣州二手房掛牌價均有所上漲,其中深圳二手房掛牌價漲幅最高,為263元,廣州二手房掛牌價漲幅最少,為77元。四個城市之中,僅有北京一個二手房掛牌價下跌。
  • 一線城市房價全面停漲 短期房地產市場退熱
    報告認為,一線城市房價全面停漲,二線城市中房價均相對穩定,熱點三四線城市也趨於停漲。報告分析認為,國際經濟形勢不明朗造成經濟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金融市場實際利率居高不下等,構成了短期房地產市場退熱的基本面因素。
  • 新一線城市房價?年輕人表示壓力太大了
    [導讀]新一線城市房價現在真的是太高了,年輕人表示壓力太大了,雖說近年的房地產行業受疫情的影響有些低迷,但是房價依舊是非常高,來吧!  新一線城市房價   最近,全國各地房價下跌的信息多了起來,其實三四線城市真不用太關注的,因為沒有產業做支撐,我老婆老家的房子,從去年年中開始就陰跌,因為沒什麼產業支撐,政府還在不斷的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