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發布了「成人、兒童以及青少年藥物過敏診斷與管理指南」,旨在供臨床醫師參考使用。
所有藥物都具有潛在的副作用,或稱為藥物的不良反應,但並非所有藥物都有天然致敏性。藥物過敏的診斷具有挑戰性,體現在多方面,包括如何對藥物過敏進行管理,以及如何根據當地情況給予特定的管理措施。NICE的醫院統計數據顯示,在英格蘭和威爾斯的住院患者中,每年約有50 萬患者被診斷為藥物過敏,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青黴素過敏。自我確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中實際存在過敏的患者數不到10%。導致患者醫療記錄中對青黴素或其他藥物過敏標註不明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患者服藥後出現過敏反應的臨床記錄混亂以及患者信息缺失,而這將影響到臨床醫師日後處方的開具。
對於成人、兒童以及青少年藥物過敏診斷與管理,NICE 主要就以下問題提出了建議:
評估
患者接受藥物後可能會出現由多種原因所致的不良反應。並非所有的反應都是由藥物所引起,因此需要進行仔細的評估,明確真正的原因。
·當對疑似藥物過敏患者進行評估時,應先了解患者的疾病史,並進行臨床檢查。判斷是否為疑似藥物過敏可參照表中所詳細描述的疑似藥物過敏的特徵、過敏情況以及開始的時間。
·若在給藥期間或給藥後出現下列情況,則很可能發生藥物過敏:
- 已知該藥物為此種不良反應的誘因
- 患者以往接受該(類)藥物時曾有相似的反應。
·以下情況表明不良反應是由藥物所引起的可能性較低:
- 患者的症狀發生於非用藥期間
- 患者僅出現胃腸道症狀。
非專業管理措施
概述
如果存在疑似藥物過敏:
·考慮停止使用此引起不良反應的疑似藥物,並建議患者日後避免使用此藥物。
·如有必要,應對此急性不良反應引起的症狀進行治療;患者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須入院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NSAID)
·如果患者在非專業管理條件下接受非選擇性NSAID後出現過敏症狀、血管性水腫或哮喘等不良反應,那麼不應給予患者環氧合酶- 2(COX-2)抑制劑(COX-2)。
·如果患者接受非選擇性NSAID 後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但同時需要接受抗炎藥物治療,醫師應:
- 討論應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的獲益果與風險(包括藥物過敏風險低);
- 如果考慮使用選擇性COX-2 抑制劑,應在第1 天給予患者最低劑量,並以單一劑量給藥。
測定疑似藥物過敏患者的血清胰蛋白酶水平
• 當患者出現疑似藥物過敏症狀後,醫師可依照過敏反應相關建議,取患者的2份全血樣本,檢測肥大細胞胰蛋白酶水平。
• 將採集2份全血樣本的確切時間記錄在下列文件上:
-患者病歷
-病理學申請表
測量血清特異性IgE
若為非專業人員,不應測量血清特異性IgE,以診斷藥物過敏反應。
信息記錄與共享
目前,主要醫療護理記錄已升級為計算機化的管理系統,無法區分藥物過敏與非藥物過敏所致的不良反應。這可能導致藥物過敏誤判,尤其是那些不良反應的記錄過於久遠以及藥物及其不良反應的詳細描述未被記錄或記錄錯誤的情況。
·當患者出現疑似藥物過敏,醫師應採用規範的方法進行記錄,應包括:
- 引起反應的疑似藥物類別與專利藥品名稱,包括其強度與配方。
- 對不良反應的描述(見表)
- 患者接受藥物後的指徵(如果無臨床診斷,那麼就對病情進行描述)
- 不良反應出現的日期與持續時間
- 服用藥物的劑量或患者在接受藥物後至開始出現不良反應間的天數
- 給藥途徑
- 日後應避免接受何種或何類藥物。
表. 藥物過敏的症狀、過敏現象以及過敏開始的時間
·確保患者的藥物過敏信息能夠被及時更新並使其包含:
-全科醫師轉診信函
-出院信函
·任何衛生保健機構開具的處方(紙質版或電子版)都應規範化,並重新設計處方,以記錄關於避免使用何種或何類藥物以降低藥物過敏發生的信息。提供信息並給予患者支持患者常常對接受藥物後出現疑似的過敏反應困惑不已。由於缺乏相關的信息,患者會害怕遭受更嚴重的過敏反應,這一點在初期反應就非常嚴重的患者上尤為明顯。
·與患者(如方便,可包括患者家屬及護理人員)討論疑似的過敏反應,提供規範化的書面信息(見上文:信息記錄與共享)。記錄內容應包含信息提供者以及日期。
·確保患者本人(如方便,可包括家屬及護理人員)明確應避免接受何種或何類藥物,並建議患者在服用任何非處方藥物前,與藥劑師進行確認。
經專科醫師確認的藥物過敏管理
對於患經專家確認發生藥物過敏的患者,過敏症專科醫師給予患者的書面信息應包含:
-診斷結論:該反應是否為藥物過敏
-藥物名稱及反應描述(見圖)
-用於確認或排除診斷的檢查
-日後需要避免接受的藥物或藥物類型
-可能使用的安全的替代藥物。
轉診至專業醫療機構
通過專業醫療機構的診斷,可確認是否為藥物過敏。如果否定了藥物過敏,那麼患者日後依然可服用同類或相關的藥物。
將所有藥物過敏患者進行轉診的方案不可行,原因在於成本太大,超出了專業藥物過敏管理機構能夠承受的能力。因此,指南制定小組(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GDG)制定了下列相關建議,用於說明疑似藥物過敏的原因,多數情況下發生下述藥物過敏的患者需轉診至專業藥物過敏管理機構接受治療。
• 如果患者出現以下情況,則需轉診至專業藥物過敏管理機構:
-患者出現疑似過敏症狀
-患者出現嚴重的間接性皮膚疾病(如藥物引起的嗜酸粒細胞增多症、史蒂文斯—詹森症候群或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
ββ-內醯胺類抗生素
• 如果患者出現疑似β-內醯胺抗生素過敏並伴有以下情況,則需轉診至專業藥物過敏管理機構:
-患者所患有的疾病僅可通過應用β-內醯胺抗生素治療
-患者將來很有可能需要接受β-內醯胺抗生素(例如患有復發性細菌感染或免疫缺陷)
非甾體抗炎藥
• 如果患者疑似對NSAID過敏,如出現過敏症狀、嚴重的血管性水腫或哮喘,則該例患者需轉診至專業藥物過敏管理機構接受治療。
局部麻醉
• 如果患者疑似對局部麻醉藥過敏不能進行相關操作,則患者需轉診至專業藥物過敏管理機構接受治療。
全身麻醉
• 如果患者在全身麻醉期間或麻醉結束後即刻出現過敏症狀或疑似藥物過敏,那麼患者應轉診至專業藥物管理結構接受治療。
嚴重問題
該指南所確認的嚴重問題包括:
藥物過敏記錄情況較差;
患者信息不足;
基層醫師開具的處方中缺乏藥物過敏相關信息;
當前的臨床信息系統無法區分藥物的不良反應與藥物過敏。
研究者認為,如果採取相應的措施,問題將迎刃而解。這些措施具體包括:
改進臨床管理系統,提供相關的代碼或選項以區別並記錄藥物的不良反應與藥物過敏;
重新設計規範化的處方單以及醫院藥物圖表,使其所包含的藥物過敏信息得到應用,保障患者的安全;
對臨床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完善化有關藥物過敏的記錄文檔。
(《大查房》原創作品,未經書面授權,其他公眾號及網站等禁止轉載。任何投訴、建議、投稿等事宜,請申請加微信號EBC0002為好友進行溝通!)
請長按上面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直接關注大查房微信公眾號(woaidachafang)。
請長按上面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申請加醫生及出版人YU為好友,會有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