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這個職業,在不少人眼中,一直都是鐵飯碗的工作,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願意然給自己的孩子在高考的時候選擇師範類的大學或者專業報考。
但是我們也能夠發現,一些師範專業的畢業生,在大學畢業之後,會選擇轉行,而不是投身於教育行業。有一部分人是因為,經過大學幾年的學習,認為自己並不適合當老師,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其實教師的工作,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有雙休、法定節假日、寒暑假,還可以比很多行業下班早,工作穩定,薪資待遇也不差,可是實際上,老師是非常辛苦的。
不僅需要及時準備每天需要講的課程內容,各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成績之間也都是在互相競爭,還要忙著教師職稱的評比等。如果是班主任的話,還需要和學生家長定期保持溝通。
並不是所有的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都是輕鬆愉快的,因為不同的家長因為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經歷的事情之間存在差異,所以對待老師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家長要把老師當服務者還是合作者,觀念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你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家長要把老師當服務者還是合作者?
有的家長會認為,老師應該鞠躬盡瘁,應該有奉獻精神,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學習,就沒有自己什麼事了,所以不管是在孩子學習成績上,還是做人做事上,都選擇成為甩手掌柜,完全交給學校和老師負責。
孩子身上一有什麼問題,就想著先從學校和老師身上找原因,用消極的態度去對待,這樣的家長就是典型的把老師當成服務者的人。
當然,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能首先也會想著先從別人身上尋找原因,而且對於學習的態度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消極的,學習成績很有可能也是出於中下遊的水平。
也有的家長會選擇把老師當成是自己的合作者,他們認為,不管是自己還是學校,都是希望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才,所以在平時也願意和老師積極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在家的時候可以做到監督好學生好好學習,在學校的時候,也會選擇相信老師。
也會有遇到問題觀點不一致的時候,但是他們會選擇積極和老師保持溝通,這樣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學生,心態相對來說也會比較積極,對於老師也會表現出很尊重,同時對於學習也會很用心,願意認真去學習,成績大部分也都會比較不錯。
因此個人認為,家長應該和老師保持合作的關係,而不是單方面認為,老師應該是服務者,因為孩子是自己的,他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發展的好了,將來最大的受益人是孩子本人和家長,並不是老師。
家長應該怎樣和老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呢?
1.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
其實作為孩子,很多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因此當家長發現孩子身上有一些不好的地方的時候,在批評教育他們的同時,也需要進行自我反省。
作為學生家長,應該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和習慣,給孩子們起到帶頭作用,成為他們的好榜樣,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有家可能變得更加優秀。家長在和老師合作的過程中,才能夠少一些麻煩。
2.平時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監督好學生們在家的學習
雖然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在學校完成的,但是還是會有一部分的學習任務需要放學之後回家完成,因此,作為家長,有責任也有義務監督好學生們寫家庭作業的習慣。
所以家長們也應該肩負起這個責任,作為家長,至少要監督學生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不應該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老師的身上。
3.和老師保持有效的溝通,遇到問題積極解決
家長與老師在合作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需要可以保持良好的溝通。最好能顧私下解決,尤其注意,不要在班級群裡直接和老師對峙。
因為有的時候可能只是一場誤會,這樣做反而還會讓自己臉上沒有光,還有在溝通的時候,要做到就事論事,心平氣和才能夠讓事情解決的更好。
小編寄語:
家長要和老師建立怎樣的關係,是互相合作,還是把老師當成服務者,其實不同的態度產生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作為家長,其實應該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希望老師和家長都能夠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樣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學生都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成績也會有保障,也更加容易長成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噢!
你是怎樣看待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