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和老師建立怎樣的關係,是互相合作,還是把老師當成服務者

2021-01-13 芃芃聊教育

教師這個職業,在不少人眼中,一直都是鐵飯碗的工作,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願意然給自己的孩子在高考的時候選擇師範類的大學或者專業報考。

但是我們也能夠發現,一些師範專業的畢業生,在大學畢業之後,會選擇轉行,而不是投身於教育行業。有一部分人是因為,經過大學幾年的學習,認為自己並不適合當老師,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其實教師的工作,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有雙休、法定節假日、寒暑假,還可以比很多行業下班早,工作穩定,薪資待遇也不差,可是實際上,老師是非常辛苦的。

不僅需要及時準備每天需要講的課程內容,各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成績之間也都是在互相競爭,還要忙著教師職稱的評比等。如果是班主任的話,還需要和學生家長定期保持溝通。

並不是所有的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都是輕鬆愉快的,因為不同的家長因為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經歷的事情之間存在差異,所以對待老師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家長要把老師當服務者還是合作者,觀念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你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家長要把老師當服務者還是合作者?

有的家長會認為,老師應該鞠躬盡瘁,應該有奉獻精神,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學習,就沒有自己什麼事了,所以不管是在孩子學習成績上,還是做人做事上,都選擇成為甩手掌柜,完全交給學校和老師負責。

孩子身上一有什麼問題,就想著先從學校和老師身上找原因,用消極的態度去對待,這樣的家長就是典型的把老師當成服務者的人。

當然,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能首先也會想著先從別人身上尋找原因,而且對於學習的態度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消極的,學習成績很有可能也是出於中下遊的水平。

也有的家長會選擇把老師當成是自己的合作者,他們認為,不管是自己還是學校,都是希望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才,所以在平時也願意和老師積極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在家的時候可以做到監督好學生好好學習,在學校的時候,也會選擇相信老師。

也會有遇到問題觀點不一致的時候,但是他們會選擇積極和老師保持溝通,這樣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學生,心態相對來說也會比較積極,對於老師也會表現出很尊重,同時對於學習也會很用心,願意認真去學習,成績大部分也都會比較不錯。

因此個人認為,家長應該和老師保持合作的關係,而不是單方面認為,老師應該是服務者,因為孩子是自己的,他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發展的好了,將來最大的受益人是孩子本人和家長,並不是老師。

家長應該怎樣和老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呢?

1.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

其實作為孩子,很多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因此當家長發現孩子身上有一些不好的地方的時候,在批評教育他們的同時,也需要進行自我反省。

作為學生家長,應該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和習慣,給孩子們起到帶頭作用,成為他們的好榜樣,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有家可能變得更加優秀。家長在和老師合作的過程中,才能夠少一些麻煩。

2.平時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監督好學生們在家的學習

雖然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在學校完成的,但是還是會有一部分的學習任務需要放學之後回家完成,因此,作為家長,有責任也有義務監督好學生們寫家庭作業的習慣。

所以家長們也應該肩負起這個責任,作為家長,至少要監督學生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不應該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老師的身上。

3.和老師保持有效的溝通,遇到問題積極解決

家長與老師在合作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需要可以保持良好的溝通。最好能顧私下解決,尤其注意,不要在班級群裡直接和老師對峙。

因為有的時候可能只是一場誤會,這樣做反而還會讓自己臉上沒有光,還有在溝通的時候,要做到就事論事,心平氣和才能夠讓事情解決的更好。

小編寄語:

家長要和老師建立怎樣的關係,是互相合作,還是把老師當成服務者,其實不同的態度產生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作為家長,其實應該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希望老師和家長都能夠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樣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學生都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成績也會有保障,也更加容易長成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噢!

你是怎樣看待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噢!

相關焦點

  • 家長是把老師當作合作者還是服務者,觀念不同,學生的教育也不同
    家長是把老師當作合作者還是服務者,好的教育,需家長與老師合作。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細心教導,學生的教育自認也是離不開老師的精心栽培。所以在學生的長道路中,家長的教育與老師的教育都至關重要。對於學生而言家長的教育思想上,道德上的教育,更是學生的三觀教育。當然老師的教育不僅體現在知識的教育上,更是體現在學生的道德思想上的教育。
  • 安排,家長和老師這樣「合作」!
    延遲開學,家長和老師需要合作 不論何時,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 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從來都不是「丁是丁,卯是卯」,而是協力合作,因為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核心都是孩子。
  • 老師和家長從來都不是對立面,家長要學會,如何有效地與老師溝通
    其實孩子的老師是個很負責任的人,同班的其他幾個學生家長都覺得是朋友太敏感,而且對孩子的過分關注已經對老師產生了困擾。朋友卻覺得自己的行為很正常:難道我把孩子交到學校,交到老師手中,老師不應該負責到底嗎?家長和老師的關係不是對立,而是合作常聽到一些家長說:「老說讓家長監督孩子作業,到底是我教還是老師教?」、「我要是什麼都會,還送孩子上學幹嘛」。
  • 開學季,家長該如何主動建立和老師溝通的橋梁?
    孩子上學了,想必很多家長都會很關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主動建立和老師溝通的渠道。好的教育一定是「家庭、學校、孩子」三位一體,形成合力的,因為和老師的關係也非常重要!,有效溝通是為了互相提高效率。「老師,你們去操場玩的時候應該多看著點我兒子」,這句話的火藥味就很重,不妨可以這麼說「老師,我挺擔心我兒子每次操場自由活動時間都玩瘋了磕碰,是不是......」效果就會好很多。當我們用「我」開頭時,我們傳達的是,我作為家長是第一責任人,我是來尋求合作共同幫助孩子,而不是指責問題。
  • 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你是會和老師溝通的家長嗎?
    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家長和老師溝通需要什麼技巧?家長和老師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才有利於孩子?你是會和老師溝通的家長嗎?大量研究證實家長與學校建立協作關係將幫助教師增進對孩子的了解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也將有助於父母教養知能的提升,最終有益於孩子的發展。而這一切,始於開放、真誠、高質量的溝通。
  • 教育是一場愛的修行,老師和家長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每年期末,總有一批家長會帶著各種各樣的困惑或者焦慮找到我。我把歷年家長朋友們共同關心的幾個問題整理出來,不是給大家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希望大家在遇到問題時,能聚焦教育本質,有效溝通,避免焦慮。最重要的是,家長要保持對老師的信任感,學會與老師合作,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促進班級和自己孩子的發展。
  • 培訓機構老師,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課外培訓機構每次考試都是有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情況,考的不好的學生家長就會質問培訓老師,是怎樣教自己孩子的。因為很多人,包括學生家長和學校老師都有這樣的想法,培訓機構的老師是非正規軍,所以培訓老師,就很難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了。
  • 我是怎樣和家長、學生交往的
    因此,我非常注重與家長的聯繫,利用家長的有力配合來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讓孩子在家庭和學校兩個環境中都能健康和諧發展。我和家長的交往主要採用以下形式:1、召開學生、學生家長、任課老師聯席會議。2、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
  • 教育是一場愛的修行,老師和家長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頭條
    期末將至,我把歷年家長朋友們共同關心的幾個問題整理出來,不是給大家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希望大家在遇到問題時,能聚焦教育本質,有效溝通,避免焦慮。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保持對老師的信任感,學會與老師合作,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促進班級和自己孩子的發展。
  • 教育是一場愛的修行,老師和家長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 頭條
    每年期末前,總有一批家長會帶著各種各樣的困惑或者焦慮找到我。期末將至,我把歷年家長朋友們共同關心的幾個問題整理出來,不是給大家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希望大家在遇到問題時,能聚焦教育本質,有效溝通,避免焦慮。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保持對老師的信任感,學會與老師合作,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促進班級和自己孩子的發展。
  • 會和老師溝通才是好家長,家長如何與老師溝通?這些技巧要知道
    當用我開頭時,我們傳達的是我作為家長是第一責任人,我是來尋求合作,共同幫助孩子的,而不是來指責命令老師的。場景二:當孩子在校犯錯、闖禍,老師找家長時談話時,家長該怎麼說?舉例:老師打電話告訴家長,孩子在校不遵守紀律,和同學打架。
  • 家長和老師應該為合作關係為何成了對頭?
    上網搜索「家長與老師」,總感覺家長與老師的衝突沒有中斷過,其中最突出的是「老師體罰學生而家長鬧老師和學校」,「老師布置作業引家長不滿」,「老師群發信息引家長不適」等等。當然,老師的初衷是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好,但是家長也各有自己的事要忙,於是矛盾便自然發生了。但還是提醒家長一句,對孩子還是應該多付出一些,如果對自己孩子的學習當個甩手大掌柜也是說不過去的,如果時間允許還是要多關心一下孩子的作業吧!至於家長群的事。前段時間一家長退出家長群被某些人炒得轟轟烈烈、沸沸揚揚。
  • 學生手機被沒收,家長醉打老師,莫讓老師操心又傷心!(家校關係如何處理?) 特別關注
    信陽老師被家長毆打一事,不僅給教師維權敲響警鐘,也為家長吹響警笛。學生家長黃某甲身為公務人員,居然在醉酒的情況下來到學校,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角色和身份,滿嘴髒話,甚至對老師拳腳相加。學生、家長和老師,本該互幫互助、和諧共處,為何暴力相見甚至警方介入?家校關係該如何處理,是一門大學問。
  •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如何讓老師更喜歡你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如何讓老師更喜歡你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把孩子送進學校之後,學校的老師變成了他們真正的教育老導師。在孩子的教育成長中,家長與老師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聯繫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樣可以讓你們互相交流彼此的信息,更全面的掌握孩子的狀況。
  • 開學不久即遇「教師節」,家長要不要藉機與老師建立良好關係?
    那麼,家長要不要借教師節的機會與老師建立良好關係呢?如果需要,又該如何藉機與老師建立良好關係呢?客觀而言,家長與老師建立了比較好的關係,孩子通常更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從這個角度看,家長很有必要藉機與老師建立良好關係。不過,建立關係的過程一定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不是只讓對方看到你的勢利。
  • 老師來家訪,家長們一定要避開這4個雷區!
    家有新入園、新入學孩子的家長們,孩子的學校定了,現在就等著老師的第一個家訪了。家長們都不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印象不好,不如「這個父親太挑剔了!」「這個媽媽太固執了!」而一個老師的看法也會影響其他老師的看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呢?有4個雷區,家長們一定要避開!
  • 一個優秀的家長怎樣和老師做好交流
    做為一名家長,關心孩子的學習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如果和老師溝通不暢,會影響到交流,還會起到反的效果,那樣的溝通不如不存在。那麼怎麼才能和老師溝通好呢?首先,要和老師平等交流。好多家長害怕老師批評,對老師畢恭畢敬,太過客氣,老師都不好意思實話實說了。要麼有些老師也是看人做事,會瞧不起你的。這樣都是不好的,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 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最近幾年,家校關係的情況並不樂觀,有時會有惡性事件發生。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但她又想到自己是一位中學校長,曾經無數次在講臺上分享:「家長一定要支持老師!學校是孩子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家長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代替老師。」這次到了自己身上,應該怎麼辦?
  • 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最近幾年,家校關係的情況並不樂觀,有時會有惡性事件發生。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但她又想到自己是一位中學校長,曾經無數次在講臺上分享:「家長一定要支持老師!學校是孩子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家長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代替老師。」這次到了自己身上,應該怎麼辦?她連夜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不是寫給老師,而是寫給自己的女兒:孩子,你見過磨刀嗎?
  • 為何現在師生關係如此緊張,老師和家長的關係也是相互缺乏信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作為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有不忘教育的初心,對孩子有寬容和耐心,再加上專業的學識,才能教好學生。但有,有的家長認為把孩子放在學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了,但是,當孩子出現問題,老師嚴於管教的時候,家長卻又不理解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