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阿亮」的故事,一個普通的房產銷售人員,由於受到疫情影響,不得不去做網約車司機,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能夠真實的體會,而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和記錄者,只能儘量用文字來反饋他的思想和情感,讓讀者和我一起細細品味。
這段經歷一共和他見面聊了三次,分別是租車後,開車後,還車後,除了朋友之間的互相安慰外,阿亮只是希望通過我來向大家述說他的全部遭遇,讓其他人少走他的彎路,用他的話說也算是回饋社會吧。
這是一個系列,我將以三次見面為時間節點,將阿亮的經歷寫成租車篇,開車篇,退車篇,歡迎大家閱讀。
這是第二篇開車篇。
開車篇
第二次見面已經是11月的深秋了,我一邊緩緩的走過紅黃相間的杉樹林,一邊思考著阿亮這次會給我帶來多麼精彩的故事,作為一個樂觀主義者,我一直認為開車後的生活可能會更精彩,或許阿亮會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然而事實再一次狠狠的把我的美好願望踩在了地上,並且狠狠的摩擦。
「富人的美好生活總是相同的,但底層勞動人民的苦難卻各有不同」
乘客人物誌
這部分是阿亮談的最多的,也是他最在意的部分,畢竟每天出車12小時,大部分都是在和乘客打交道,社會很大,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所以每天這些來來往往形色各異的匆匆過客成為了阿亮寡淡生活中的一種期盼,有趣的靈魂總會相互吸引,但阿亮發現似乎有趣的靈魂已經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被金錢社會折磨後變得性格暴魘,唯錢是舉,行色匆匆的人。
這部分的內容比較多,我的筆記幾乎記了整整10頁,每一個幾乎都可以寫一個短篇,但是大多數的讀者可能沒有興趣看這種人文氣息很重的生活散文,所以我會用最簡短的語句將一個個事情歸納成一句話,讓大家用最短的時間來感受阿亮三個月的心情。
編者注:社會暖心是我特意整理出來的,畢竟筆者依然相信正能量,依然相信人性總體向善的趨勢,如果你曾遭受社會毒打,請給自己心中留下最後一絲善良,因為這絲善良是留給你自己和家人的,請不要忘記你生而為人的責任,如果完全泯滅,將與禽獸無異。
(1)社會的暖心
上海老阿姨的故事:似乎是上天註定,阿亮在短短三個月的網約車司機生涯中接到過三次這個上海老阿姨,隨機派單的規則讓這種概率真心變的很小,健談的阿姨在了解到阿亮的情況後每次下車都會給阿亮打氣,說的都是同一句話:「人生有起伏很正常,總會有觸底反彈的那一天,好好堅持下去,一切都會好的。」言辭懇切的你,比那些誇誇其談的人更富有人性的光輝。
喜歡自黑的小姑娘:「很久沒有那樣的笑了」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看到了以前我認識的那個阿亮。看到悶悶不樂的阿亮,暖心的小姑娘一路上說著自己因為肚子上肉太多被人當作孕婦讓座的故事。身材豐滿的你,心靈也一定充盈著快樂。
(2)社會的毒打
比起暖心的故事,受氣似乎是每天的常態,為了少走幾步路要求司機進那些幽暗狹小小區的,自己晚出門要求司機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超速行駛的,為了不遲到要求司機闖黃燈的,以投訴相威脅要求減免車費的,坐後座脫鞋腳翹在前排座椅背上的,開門不看後面差點撞到非機動車的,想在車頂放輪椅的,在車內聚眾吸菸的,酒後單獨叫車然後吐在車裡拒不支付洗車費的,帶孩子家長縱容孩子玩車窗開關,腳踩坐墊的,將垃圾隨意丟在車內的,將痰吐在車內的,出口罵人以武力相威脅的,遇見黑社會聚會打車差點被揍,強行要求停在路中央的。
還有很多,我都不想寫了,車廂就是一個小社會,什麼人你都會遇見,阿亮和我說由於平臺的評判機制絕對偏向於乘客,因此除了忍,似乎並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強烈建議那些非佛系司機,特別是愛打抱不平的千萬不要做網約車司機這行」,這是阿亮的原話。
(3)奇聞異事
有了溫暖和毒打,自然少不了奇聞異事,節選了幾個有趣的。
原配跟蹤小三,總共開了1個半小時,阿亮在原配衝出去打小三的時候默默的離開了。「幸好網約車不需要當場支付車費」阿亮說到。P2P暴雷期間接到個做政策合規的公務員,告訴阿亮儘快撤,否則真的要血本無歸了。「有錢做P2P還開什麼網約車啊」,對阿亮來說P2P是有錢人的遊戲。酒吧街接到的一老外和一個國人,一上車就相擁親親,「當時我真想把後視鏡拆了」,一邊說一邊阿亮下意識的擦了下嘴。金茂接到個做律師的,讓阿亮猜他一個月多少錢,阿亮猜了3萬,那人告訴他上個月拿了28萬。「那時我才覺得我真的很渺小」阿亮悻悻的說。碰到個老阿姨,說她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讓兒子去讀了公用事業職校,現在兒子在煤氣公司工作,兩張工資卡,一個月到手一萬多,好像是倉庫管理,八點半上班,下午四點就下班了,如果有事不去也行,她老婆是電力公司的小頭頭,家裡有關係,一個月到手兩萬多。「好像進體制內啊,工作輕鬆錢又多,人生苦短,何必出來拼社會?」阿亮若有所思的感嘆道。拉過一個快遞小哥,阿亮問他快遞行業今年應該不錯吧,他說:「好個P,往年雙十一起碼爆倉5天,10天左右才能徹底送完所有的包裹,今年3天就結束了」。突然想起今年網際網路公司依舊在螢屏上吹著又增長了多少倍,看來數據造假很嚴重啊。「真正知道真相的人,往往是沒有發言權的」,阿亮默默的說了一句。
美團異聞錄
以下是我根據阿亮非常零散的敘述整理出來的,題目是我自己取得,我並非專業人士,所以有些細節可能描述並不非常準確,各位看官多多見諒。
(1)定位準確麼?
美團的系統還是比較簡陋的,導航定位非常不準,但是經過觀察,阿亮認為那是因為美團的定位點是依據是否可以停車來判斷的,並不是按照乘客實際定位來的,初衷是好的,避免了司機因為亂停車而被罰款,但是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乘客依舊會讓你掉頭去他站的地方接他,結果反而是橫生更多事端。當然在十字路口,特別是一些大型十字路口,定位依舊不準確。
(2)系統好用麼?
經常會卡死,特別是在一些特定區域,比如說上海的陸家嘴核心區域,不知道是那邊網絡的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在那邊接單經常會卡死,不重新啟動手機根本沒有辦法解決,而開過網約車的司機都知道,在上海停在路邊搗鼓手機被拍和被罰的概率有多高。
(3)申訴有用麼?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申訴美團分為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常見的繞路等申訴渠道,如果客人有投訴的話,是能在系統裡面看到的,並且司機是有申訴的權利的,但是需要說明的是,能申訴的非常少,據阿亮說只有兩項。另外一部分是美團所謂的乘客主觀部分,類似客人認為你的車髒,接他速度慢(這項好像叫「司機懈怠」),如果在一定的單量裡面被反覆提及三次就直接扣分,這個是沒有申訴渠道的,只能默默挨扣。但是,阿亮在僅有的兩次申訴中都通過了,他的心得就是在事實為依據的準繩下,必須非常細緻的描寫細節,這會讓判責人員更快更準確的做出正確的判斷。
(4)客服有用麼?
沒用!美團的客服是外包的,幾乎就是人工留聲機的級別,他們沒有權限,也沒有最終解釋權,唯一能做的就是反覆的用套路話來勸退你。申訴的評估是美團公司的工作人員來操作的,他們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你寫的申訴材料,你無法聯繫到他們,連美團的所謂客服也是無法聯繫到美團負責申訴人員的,這也是為什麼你寫的申訴必須要詳盡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美團的外包客服其實就是司機的洩壓閥,除了能讓你傾訴一下外,其實並沒有任何作用,他們能做的只是機械的回答你的問題,連第三部分寫的扣分分成兩部分,有一個部分是沒法申訴的事情他們也不知道,這還是有一次阿亮在和客服的爭辯中客服說漏嘴阿亮才明白的,客服說「我看了下美團司機APP申訴部分的截圖」,所以他們連用都沒用過,更不用說知道了。「有時候那些機械的冷冰冰的回答只會讓你更氣憤」,阿亮憤恨的說到,看得出來給他帶來的創傷確實不少。最後阿亮總結了一句話----雞同鴨講。
(5)訂單多麼?
這個問題阿亮總結了三個字「看運氣」,總體上來說,由於上海一線城市的關係,整體的訂單量還是不錯的,部分時間甚至可以做到一單還沒有結束另外一單就進來的情況,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還是需要等單和掃馬路的,不過時間並不長。美團的訂單還是主要在外環內的區域比較多,一般只要被甩到郊區了,很多時候為了後期接單順暢,只能空車回市區,或者你也可以繼續等,然後被訂單越帶越偏,所以空車回市區的事情時有發生。
同時美團的小單在白天還是佔絕大多數的,小單就是行駛公裡數小於等於3公裡的訂單,按他說的行話叫「毛單」。大單一般在晚上出現,這也是為什麼阿亮一般是開下午一點到凌晨一點的原因,特別是22點後,美團的價格基本可以約合到4元不到一公裡,凌晨的時候大部分的公交和地鐵都停了,這個時候出大單的概率更高,沒堵車更讓這種訂單的單小時收益比大幅提升。
晚上一般阿亮會去酒吧街附近轉轉,那邊一般會有一些去閔行,嘉定,松江的訂單,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喝酒後打車回家。不過在11月底的時候,可能是進入淡季或者疫情導致收入下降等原因,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選擇地鐵+打車的模式,而更多的年輕人在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上選擇了共享自行車。
街頭生存指南
「馬路這口飯很難吃的---65後計程車司機」
由於我是外行的關係,從一個小白的思路出發,我更關心的是最基本的生存問題,所以才有了接下來的這個街頭生存技巧,希望能給一些打算入行的司機一些啟示。
街頭生存技巧
(1)吃飯
做這行的幾乎就是隨著訂單四處漂泊的狀態,所以阿亮的思路就是如果碰到路邊能免費停車,那就好好的吃頓熱的。由於心疼停車費,一般情況下如果在沒法停車的區域,比如說市中心,他就會啃自帶的麵包和水果,他特別喜歡吃一種叫人參果的黃色蜜瓜類水果,說水分多,而且解餓。這種不規律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他在短短1個多月瘦了整整20斤。「挺不錯的,就當減肥吧,效果還奇好」,阿亮自嘲的說著,從他臉上我感受到了一絲酸楚。
(2)喝水與洗手間
人有三急,司機也一樣,由於特殊的出車時間段,因此阿亮的思路是早點起床,早點吃好午飯,然後在家休息一個多小時,在出車前儘量做到「清空」,畢竟路上找衛生間非常浪費時間。即使出車,他也只帶一瓶350毫升的水,大部分時間這瓶水能喝三天。不過即使如此,中間也起碼要去個一到兩次,這個時候阿亮採用的方式如下:(1)如果急的情況下,就關閉接單,然後用百度導航找公共廁所,儘量選擇那些在路邊,然後方便停車的位置,一些明顯在主幹道上的衛生間千萬不要去,很容易被監控拍到。(2)如果不急的情況下,儘量等到每四小時強制休息20分鐘的時候去找,這樣不浪費時間。另外大部分加油站裡面都有衛生間,而且在裡面停車不會被拍違章,因此這些地方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晚上九點後,很多公共廁所都關門的時候。
(3)腰部健康
長時間開車腰痛是不可避免的,雖然阿亮20多的小夥子,也扛不住一天在座位上不動,除了最起碼的休息時間多下車運動外,他的心得就是一定要買一個好一點的腰靠,最好是那種前幾年很流行的太空記憶棉,這樣腰部的壓力會小很多。
(4)路邊停車指南
上海街頭,特別是市中心幾乎滿街的黃線,所以不要說停車,連臨時下客只要被警察看到也是完蛋,所以選個能夠停車的地方尤其重要。這裡分成三個方面講。
第一方面:如果是上下客人,速度比較快的情況下,即使是全黃線的南京西路等區域,一些老舊小區的出入口是不畫黃線的,這些都是可以非常短時間的臨時停靠的,如果一旦在繁華區域接到客人,一定要提前和客人聯繫,然後讓客人提前等,一旦碰到個拖沓的,切記不要傻傻的靠在路邊等,即使繞一圈回來也比被罰款200強。
第二方面:如果需要等待客人一段時間,在布滿黃線的區域,可以選擇黑黃相間的區域短時間停車,一般也就3分鐘左右,這種線大部分在公交車站,儘量停的靠前一點,不要影響到公交車出入,另外公交車站也比較好認,所以可以作為一個合適的停車點。
第三方面:如果是中間系統強制休息20分鐘的情況,由於市中心幾乎就沒有幾個地方能夠給你長時間免費停放車輛,因此必須靠自己慢慢摸索,一般的思路就是路邊如果有其他車輛停放的地方,相對比較安全,但也不完全,儘量選一些小路,上面探頭比較少的地方停車。如果正位於市中心區域,但又不想浪費這種良好的接單區域,那就只能找條堵一點的路,然後慢慢的排隊一起堵著,2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另外如果在學生下課家長接送的時間段,路邊是可以臨時停車的,這個時候可以和那些家長混在一起停在路邊,警察一般是不管的。
(5)交通罰款
正常情況下,一天的純利潤除了租車費和油費外,大致就在200—300之間,所以如果吃了罰單基本就等於一天白做,並且如果還要扣分的話,12分是完全不夠扣的,阿亮就看到和他同一個租車公司的司機,短短二天扣完12分的悲劇,這種提前退車還要被租車公司扣除首個月的租車費,損失巨大。
因此開車一定要仔細,雖然現在有導航,但是由於中國各城市一直處於「大工地」的狀態,所以導航有時候是跟不上路面變化的,因此心態一定要好,類似在左轉道,在無法換道的情況下,突然跳進一單要直行,千萬不要衝動,先左轉,然後掉頭過去。另外在一些有警察的路口,你經常會發現計程車司機會做出一些非常怪異的開車方式,請務必跟著他們做,那些老司機都是久經考驗的,這樣做一定有道理,比如說在一些特別狹窄的路口掉頭的時候一定要彎的大一點,寧願再倒一下車,也不要壓在人行橫道上掉頭,否則罰款絕對逃不掉。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個就是減少罰款的最佳方式,另外「學費」肯定是免不了的,每個網約車司機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所以剛開始的幾個月是很容易被罰的,不要太過於焦慮,多吸取教訓即可。自己開車和做網約車司機完全是兩回事,阿亮作為一個5年的「老司機」,三個月被罰了2800,給你們做個參考吧。
後記
一口氣寫了將近6000字,但這也僅僅只是把阿亮向我敘述內容的三分之一寫了出來,很多內容比較敏感,只能通過你和其他司機聊天的時候慢慢去積累,阿亮的建議是,在車輛去做保養的時候,別光顧著看手機,多和別人聊聊,很收穫很多意想不到的竅門。
談談我的感想吧,網約車司機絕對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是一份簡單的工作,它考驗的不僅僅是司機的車輛駕駛能力,更考驗一個司機的情商,如何與乘客打交道,如何與交警打交道,如何與網約車平臺打交道,每個環節都是一門藝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工作的難度遠比你坐在辦公室每天面對這幾個熟識的同事要高的多。你要在短短幾句的交流中讀懂客人的表情,大致清楚TA心情好不好,然後選擇不同的應對策略,這對情商的要求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計程車司機都是「八面玲瓏」的原因。
在日本這種能力叫能讀懂空氣,在上海這種能力叫拎的清。
下篇是退車篇,外加三個月的收入細節,乾貨滿滿,碼字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