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2020-07-28 孕產康復張小珍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孕育是個非常神奇的過程,隨著小寶寶的長大,媽媽的肚皮也一點點長大,大到後面會肚皮緊繃、會癢、會長妊娠紋……

本想著生完孩子後肚子就會恢復原狀,但總有很多媽媽抱怨說生完孩子,人瘦了但肚皮卻收不回去了。

在產後康復治療室裡,遇到最多的詢問就是:

「醫生啊,我的腹直肌有分離嗎?」


「醫生,我的腹直肌分離嚴重嗎?」


「醫生,我的腹直肌分離要多久能好啊?」

01

小艾(化名),長得好看,身材也好,在遇到丈夫阿和之後,生活重心從職場轉移到家庭。

婚後一年,小艾懷孕,二人世界成了三口之家,她感覺期待的生活一點點到來,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但是,一場「拙劣」的剖腹產,卻改變了小艾的生活軌跡。

2011年8月,30歲的小艾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在醫院緊急剖腹產,順利生下了兒子。

但也是從那一天開始,小艾的肚子就一直鼓鼓的,跟懷孕了一樣,再也從沒有消下去過。

經過檢查,是「腹直肌分離症」,這是小艾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原來小艾在孕晚期的時候,肚子上的肌肉就已經被分離,加上剖腹產手術刀口切斷了肌肉,所以產後肚子這麼大。

為了減掉肚子,小艾不僅節食,還在5年的時間裡一直堅持鍛鍊,一周至少鍛鍊5次,作息時間也進行了調整。

長時間的堅持,體重減輕了不少,四肢也瘦了,但大肚子一直沒有消失,始終有一大塊贅肉。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尷尬的是,每次出門,小艾總被當成孕婦。


去醫院看流感,被當成孕婦;

去超市買東西,熟人見了問是不是有了二胎;

去泡溫泉,救生員專門提醒孕婦不能泡溫泉;

......

每次她都要解釋很久,一度弄得十分尷尬。

明明很努力在鍛鍊,克制飲食,卻一點效果也沒有。

時間久了,小艾常常感覺失落,也莫名滋生了自卑感。不願逛街,不敢照鏡子,甚至不想出門。

「我特別想自己能和普通人一樣,去海邊,去遊泳,不必為外表而自卑和擔心。」

02

另外一位是32歲的美國媽媽Amy,是專業的長跑運動員。

剛剛懷老大的時候,她的身材相當好,生完以後,恢復得也還好。

在懷二胎期間,因為本身比較瘦,加上身體還沒完全恢復,肚子顯得特別大。

但是生完之後,肚子還是鼓鼓的。等到老大一歲半、老二都半歲大了,身材還沒有恢復。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肚皮很鬆弛,上面布滿了妊娠紋的褶皺,下面似乎有個洞,幾根手指頭都可以伸進去。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腹直肌分離症」。

有數據統計顯示:

腹直肌分離的發生率在60%~90%之間,順產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60.3%,剖腹產發生率為70.8%,2次及以上剖腹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更高,為90.8%。

根據診斷時間的不同,在妊娠晚期,約有66%~100%的孕婦被診斷為腹直肌分離。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像小艾和Amy這種情況的,還真不是個例,甚至可以說是產後媽媽的通病。

而腹直肌分離造成的後果並不是僅僅「大肚子減不下來」那麼簡單,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腰痛、便秘、骨盆或臀部疼痛、性交疼痛、起床困難等。

03

所以,腹直肌分離到底是什麼鬼?

我們都知道,肚子上有8塊腹肌。在8塊腹肌之間,有一條白色的組織,叫腹白線,就像拉鏈一樣,把肌肉拉在一起。

但是,懷孕的時候,激素會讓肌肉組織變得鬆弛,這個拉鏈就鬆了。再加上膨脹的子宮,直接把肌肉群給撐開,中間就出現了一片空隙。

正常情況下等到產後,腹壁會逐漸恢復,腹直肌會再次向中線靠攏,通常半年到一年可以回到原來的位置。

如果產後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我們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症。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按照分離的位置,腹直肌分離還可以進一步分為:腹中間分離、下腹肌分離、上腹肌分離、腹肌徹底分離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生完孩子後的第3天,60-70%的媽媽,腹直肌的間隙會超過兩指寬。等到產後4-8周,有些媽媽的腹直肌間隙會逐漸恢復關閉。

而有些媽媽,腹直肌不能復位。也就是說,懷孕撐開的肚子,回不去了。

腹直肌分離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對脊柱的承託力越小,腰部、背部的肌肉就更容易受累,從而出現腰酸背痛。

嚴重的,會連起床都變得十分困難。更嚴重的,內臟器官從腹白線脫出,在肚子上鼓出一團,形成白線疝。

04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產後媽媽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

哪些人容易招惹產後腹直肌分離呢?

營養攝入不均衡、身材嬌小的媽媽,腹壁肌肉較弱的媽媽,腹肌容易被撐得更開;


雙胞胎、多胞胎的媽媽,懷得比別人大,腹肌也容易被撐得更開;


二胎的時候,腹直肌分離比頭胎更大一些;


胎兒大的情況,腹直肌分離也更大;


高齡孕產婦,皮膚韌帶和肌纖維的彈力較弱,腹肌力量不足,不易恢復。

可能會有人問,除了去醫院檢查,怎麼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腹直肌有沒有分離呢?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自查方法


①仰臥,兩腿彎曲成,腳掌平放,身體放鬆,露出腹部。


②左手在頭後支撐或往前伸,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保持身體放鬆。


③將一手手指置於肚臍下方。


④採用腹式呼吸,先吸氣,在呼氣同時,將頭和肩慢慢抬離床面,讓腹壁肌肉收縮。


⑤感覺到兩側腹肌後,向腹肌中間擠壓手指。如果感覺不到擠壓,那麼就把手指向兩邊挪動,直到找到緊張的肌肉。


⑥根據腹肌中間能插入的手指數目,來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


⑦重複以上動作,依次檢查臍下、臍上、臍周三個區域。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這三個位置中,肌肉間隙最遠的距離,就是腹直肌的分離距離了。

如果擔心自己做的不準確,可以讓醫生通過體檢,判斷是否存在腹直肌分離。CT檢查可以更準確地測量腹直肌的位置,確定腹直肌分離的寬度和長度。

能不能做些什麼來預防「分離之苦」呢?

孕期控制體重:不管是孕期還是產後,必要的鍛鍊很重要。可以選擇一些輕度的有氧運動,並且選擇適度的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可以幫助產後身體更快更好的恢復。

產後進行必要的複查:可以進行腹直肌分離情況和盆底功能的評估,結合具體情況和醫生的建議,進行適合的產後康復訓練,做好產後恢復的大功課。

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不要隨便做仰臥起坐,小心越練「分」得越狠!

腰痛、便秘、小腹凸起:產後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太糟心了

希望媽媽們在產後正確地進行收腹運動,早日恢復小蠻腰。

——

我是孕產康復師張小珍,你出現腹直肌分離的情況了嗎?或者是遇到了哪些產後問題?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孕前小蠻腰,產後變肉包,那是因為你的腹直肌分離了
    這對年輕貌美的媽媽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啊!產後肚子瘦不回,小腹松松垮垮、有褶皺,很多寶媽都以為是孕期多食和缺乏運動所致。但其實,腹直肌分離才是始作俑者。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當肌肉組織被垂直撐開時,中間就出現了一片空隙,這就是腹直肌分離。
  • 陳彥州:產後媽媽腹直肌分離成普發性困擾
    陳彥州:產後媽媽腹直肌分離成普發性困擾 時間: 2019-11-27 16:0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其根源在於因為腹部核心肌群無法收縮造成小腹突出,外觀看起來還像懷孕一樣,腸子堆積在下腹部,導致消化不良及便秘,長期以來影響到自身彎腰駝背及下背痛。  陳彥州指出,很多女性在懷孕過程中腹內壓力會逐漸變大,而腹直肌中線為結締組織,此組織承受不了懷孕期間上升的張力,開始變薄且漸漸分開,因此在腹直肌中間產生很大的空隙,最後產生懷孕後腹直肌分離的病症。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辦?
    >分離,腹直肌分離早期與產前受荷爾蒙激素的影響有關,但一般產後3-4個月內,腹直肌會恢復到原有的位置;不過由於現如今,生活習慣的改變,辦公習慣的形成以及交通的便利,導致人體恢復能力的變差,即使產後超過半年還是存在的大部分女性媽媽還是腹直肌分離的。
  • 產後腹直肌分離這樣訓練
    一、什麼是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其實是有兩個概念。一種是生理性的,就是當孕婦在懷孕的過程當中,前腹壁肌肉會正常的生理性的進行分離,來適應接下來懷孕、妊娠和產後的康復情況。但是如果在產後6個月到1年之內,並沒有恢復到正常狀態,就叫腹直肌分離。
  • 恢復小蠻腰,產後變「辣媽」,岱嶽區婦保院開展腹直肌分離治療
    每個產後媽媽都希望自己依然有讓人羨慕的小蠻腰,但很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這個卻成了很多人難以實現的美好願望。例如,大多數的孕婦身上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現象。近日,泰安市岱嶽區婦幼保健院開展腹直肌分離治療,助力產後媽媽恢復小蠻腰,產後變「辣媽」。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怎麼修復和預防腹直肌分離?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新晉媽媽們的常見問題。生完寶寶,肚皮鬆弛,長時間不能回到原來的形態和位置,不僅影響身材外形,還常常出現腰痛肚子痛甚至呼吸困難的問題。很多媽媽為了儘快恢復,盲目地嘗試各種腹部訓練,反而還加重了症狀。美媽咪今天來說下怎麼預防和修復腹直肌分離?
  • 產後肚子大收不回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為什麼產後媽媽肚子還是那麼大?孕期隨著胎兒的增長,媽媽的肚子也會慢慢變大。大多數剛剛生完的媽媽,腹部依然會比較鬆弛和腹圍較大,肚子看起來仍像懷孕5個月時候一樣,這是因為子宮還沒有恢復,屬於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女性產後恢復的快慢都是因人而異的,總體來說,通常女性產後6周左右,腹部能夠有較為明顯的收縮。
  • 比起大肚腩、妊娠紋,產後腹直肌分離更可怕!很多媽媽卻不知道
    那到底什麼是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有什麼危害?如何改善呢?小脈今天就和我各位媽媽講一講幾乎每個人都會到腹直肌分離。什麼是腹直肌分離?此外,高齡產婦產後腹直肌分離症的發病率更高,分離程度也更嚴重,產後身體恢復更困難。
  • 比起大肚腩、妊娠紋,產後腹直肌分離更可怕!很多媽媽卻不知道
    通常,從孕中晚期就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剖宮產也是產後腹直肌分離症發生的高危因素之一。此外,高齡產婦產後腹直肌分離症的發病率更高,分離程度也更嚴重,產後身體恢復更困難。除了懷孕,肥胖、腹水等導致腹腔內部壓力增大的情況,也是導致腹直肌分離的危險因素。
  • 產後腹直肌修復看這篇就夠了!腹直肌分離自測+修複方法
    有的媽媽甚至還會有腰痛的症狀出現。出現這樣的情況,老一輩的婆婆或者媽媽就會說是你的月子沒做好,是落下了月子病。其實科學的來說,這是因為懷孕的時候腹直肌發生了分離所導致的!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腹直肌修復乾貨!快收藏起來吧!
  • 「產康課堂」產後一年腹部還是松松垮垮,腹直肌分離真心傷不起
    有相關數據表明,產後腹直肌分離(DRA)是產後女性最常見的「產後創傷」,在懷孕期間的發生率為66%-100%;順產腹直肌分離的發生率為60.3%,剖宮產為70.8%,兩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90.8%。面對如此高的產後腹直肌分離發生率,寶媽們有很多疑問。
  • 產後不做小腹婆,腹直肌分離這些後果你能承受嗎?
    生完孩子的媽媽都會有這樣的感慨,不擔心自己的體重回不去,而是擔心自己的身材回不去。生孩子之前沒有做成小富婆,生完孩子之後反倒成了小腹婆,看著肚子上松松垮垮的肉,穿衣服都走樣,再也找不到美感。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產後腹直肌恢復
  • 產後塑形儀器?產後腹直肌儀器?教你如何在產後有效塑形
    當產後的身材發生了微妙變化,可以選擇一些專業產後塑形儀器來幫助恢復身形。產後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後會擔心身材走樣,妊娠紋無法消退等問題。然而這確不是跑幾圈步,練一練瑜伽就能恢復的哦。為什麼有些女性產後身材恢復的如此之快,有些女性恢復產後身材已不如前??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這種現象被稱為腹直肌分離。
  • 「超全脫水乾貨」腹直肌分離修復——產後大媽變辣媽!
    很多媽媽生產完之後很久身材都沒有恢復到孕前狀態,即便是已經管理好飲食和進行全身運動減脂之外,小肚子還是肉多突出,這可能就是腹直肌的分離還沒有恢復導致的。什麼是腹直肌分離?孕期不斷增大的肚子會把腹直肌拉長,使得腹肌被迫向兩邊分開。
  • 告別產後「小肚腩」,腹直肌分離修復必不可少
    腹直肌分離並不只是小腹突出,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骨盆前傾、臀部無力、腰背痛、膝關節痛等一些列的問題。今天,帶你深度了解產後腹直肌分離。01什麼是腹直肌分離?妊娠時,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宮會使腹壁擴張延伸,兩側的腹直肌會從腹中線——也就是腹白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正常情況下等到產後,腹壁會逐漸恢復,腹直肌會再向中線靠攏,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症。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今天由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急診中心主任周曙光教授給大家談談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的相關知識。只要身體狀況允許,產後媽媽就應該儘早開始產後修復鍛鍊,每天適當鍛鍊,可以促進子宮早早恢復。(剖宮產媽媽視傷口癒合情況進行)02腹直肌分離所謂「腹直肌分離」,是指我們緊緊圍繞在腹部中線兩側的肌肉,在懷孕過程中,子宮不斷增大,導致從原來的位置向兩側延伸分離開來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恢復方法和訓練禁忌
    腹直肌分離可以說是產後媽媽們最常見的問題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主要來談談腹直肌分離的問題什麼是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在醫學上的定義就是腹部白線距離兩側腹直肌>3cm。絕大多數發生在生育過後的媽媽身上,且以二胎媽媽居多。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辦?腹直肌分離該怎么正確修復!
    然而在產後又會出現各種新問題。例如產後身材變形,眾所周知,產後身材變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腹直肌分離。  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寶媽有腹直肌分離現象,1年以後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寶媽存在腹直肌分離問題。產後腹部肌肉鬆弛,腹壁緊張度下降,但又不能很快恢復到原有的位置和形態,多餘的贅肉就會在腹部堆積突起。腹白線被迫橫向拉長,左右腹直肌向左右兩邊分離,就發生了所謂的「腹直肌分離」。
  • 產後腹直肌修復的四大誤區,第二個錯誤,90%的媽媽都會犯
    雖然現在很多媽媽都開始做產後修復,但是你們可能並不知道,你們所了解的產後修復知識可能是錯的。比如說做腹直肌修復,很多媽媽都認為人體有自我恢復的功能,腹直肌自己會在生產之後慢慢的恢復。其實不然,產後人體自我恢復的黃金時間段是產後的三個月,一般過了這三個月之後,所有的恢復將會慢慢消失,甚至停止。而在三個月後,依舊還有很多媽媽會有腹直肌分離和盆底肌鬆弛的現象,所以必須要主動去修復,才能夠讓它們回到孕前狀態,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媽媽忍受著坐月子的痛苦,帶孩子的不易,產後恢復的煩惱,而看著自己產後留下的松垮大肚子,心情更加煩悶了。為什麼明星產後的身材都是光速恢復,自己的肚子怎麼就像撒了氣的氣球一樣松松垮垮,產後大肚腩收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