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小蠻腰,產後變「辣媽」,岱嶽區婦保院開展腹直肌分離治療

2020-12-20 齊魯壹點

每個產後媽媽都希望自己依然有讓人羨慕的小蠻腰,但很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這個卻成了很多人難以實現的美好願望。例如,大多數的孕婦身上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現象。近日,泰安市岱嶽區婦幼保健院開展腹直肌分離治療,助力產後媽媽恢復小蠻腰,產後變「辣媽」。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腹直肌有2塊,一左一右平行排列在腹前壁正中線兩側,由中間的腹白線連接,懷孕期間內分泌水平改變,腹中胎兒日益成長,腹壁承受的壓力增大,腹直肌被拉長,腹白線被拉伸變薄,導致腹直肌分離。產婦在第二產程中過度屏氣也會導致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以後並不只是小腹突出,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骨盆前傾、臀部無力、腰痛、膝關節痛等一些列的問題。因此,需要運用專業的盆底康複診斷儀進行盆底肌肉功能評估,根據評估報告結果進行個體化一對一腹直肌分離治療。

據了解,產後並不直接開始腹直肌分離的治療,可以通過指導患者做腹式呼吸,減少站立等動作時腹部用力,促進產後腹直肌分離的自然恢復。產後42天複查時,對仍然符合腹直肌分離診斷標準的產婦再進行腹直肌分離的物理治療,如手法按摩和電刺激。

岱嶽區婦幼保健院康復理療科醫生楊華建議,在做腹直肌分離治療前需要先對盆底肌功能進行評估。一般情況下,盆底肌功能達到3級再進行腹直肌治療。不然因為盆底功能受損嚴重,可影響腹直肌的治療效果。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 郭健 通訊員 張曉)

相關焦點

  • 辣媽們聞風喪膽的腹直肌分離,產後該如何正確恢復?
    茉莉媽媽經常聽到剛生完寶寶的辣媽朋友抱怨,明明產後已經及時恢復鍛鍊了,怎麼還是瘦不下來?作為二胎媽媽,茉莉媽媽非常了解產後媽媽們急切想要恢復曼妙身材的想法,但其實大多數媽媽產後都恢復不到產前好身材,只因沒注意到這件事!今天茉莉媽媽分享一下,很多辣媽都在擔心的產後腹直肌分離到底是什麼鬼?
  • 孕前小蠻腰,產後變肉包,那是因為你的腹直肌分離了
    孕前小蠻腰,產後變肉包。怎麼生個孩子,身材曲線說沒就沒了?小蠻腰一去不復返!產後肚子瘦不回,小腹松松垮垮、有褶皺,很多寶媽都以為是孕期多食和缺乏運動所致。但其實,腹直肌分離才是始作俑者。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 明星的小蠻腰與腹直肌分離
    有句話說的好,孕前小蠻腰,產後似肉包。本來好好的曲線怎麼說沒就沒?尤其是腹部,肌肉不知道去了哪兒,肉都變得松松垮垮。 許多人會誤以為腹部的走形只是因為孕期多食和缺乏運動,但其實,腹直肌的分離才是最根本的始作俑者。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辦?教你如何搞定腹直肌,找回產前小蠻腰
    這就是因為我們的腹直肌在生產之後會分離而且這種腹直肌分離是不會自己修復的反而會因為一些日常不當的動作越來越越發嚴重比如(直身起床,彎腰,提重物等,)後半生都要與自己的大肚腩為伴。腹直肌分離出來肚子變大這一個明顯的表現外,還會有很多嚴重的後遺症。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腰酸背痛,小肚子,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這些都可能是產後腹直肌分離導致!夏季的到來,衣服越穿越少,眼看走在路上靚麗的小菇涼穿著清涼的露臍裝,感嘆曾經也擁有小蠻腰的自己,如今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產後媽媽的煩惱:腹直肌分離。 什麼是腹直肌? 在醫學上被稱為「腹直肌」,其實是,體現腹部健美的十塊腹肌,也暱稱為「馬甲線」的位置。最底兩塊因過於脆弱,缺少保護,所以一般只有八塊腹肌。在正常狀態下,兩排腹直肌的間隙不超過2cm。
  • 產後大肚腩,可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如何恢復好身材?
    很多媽媽生完孩子後,都會遇到關於身體恢復的苦惱,特別是很多寶媽,明明不胖的,但卻是大肚腩,而且怎麼也減不下去,這種情況就需要考慮是不是腹直肌分離造成的。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情況會逐漸恢復。如果產後3~6個月還沒有恢復,那就需要一定幹涉或治療。
  • 不做產後小腹婆-談談你的腹直肌
    孕期體重一路飆升,曾經的小蠻腰已經不復存在,連皮膚都變的鬆弛粗糙了。更讓人心塞的是,媽媽們的身材不能立馬恢復,長則數幾年,短則半年一年。產後肚子大有可能是你的腹直肌分離搞的鬼!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症。根據臨床資料顯示70%以上的媽媽,在懷孕後期會患上腹直肌分離症。
  • 產後重塑小蠻腰之腹直肌分離的自我康復(一)
    排除是因為真的胖,還有兩個容易被忽視的原因:腹直肌分離骨盆前傾、腰曲過大這樣的情況即便是「瘦」到極致,也是註定難以擁有小蠻腰的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產後重塑小蠻腰之腹直肌分離的自我康復。造成產後媽媽腹直肌分離的主要原因是:孕期受到鬆弛素的影響,身體為了給寶寶足夠的生長空間,會分泌鬆弛素。
  •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什麼?怎麼判斷?能夠修復嗎?
    寶媽們經歷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那麼你的小蠻腰、A4腰、水蛇腰還安好嗎?如果產後的大肚腩收不回去了怎麼辦?還很可能是與腹直肌分離有關。 腹直肌分離都需要治療嗎?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辦?腹直肌分離該怎么正確修復!
    然而在產後又會出現各種新問題。例如產後身材變形,眾所周知,產後身材變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腹直肌分離。  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寶媽有腹直肌分離現象,1年以後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寶媽存在腹直肌分離問題。產後腹部肌肉鬆弛,腹壁緊張度下降,但又不能很快恢復到原有的位置和形態,多餘的贅肉就會在腹部堆積突起。腹白線被迫橫向拉長,左右腹直肌向左右兩邊分離,就發生了所謂的「腹直肌分離」。
  • 產後大肚腩回不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了
    ,左右兩邊的腹直肌的距離也就變寬,當這距離超過2cm以上,就是腹直肌分離。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順產,都有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據報導,在1462例產後6-8 周的產婦中,順產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60.3%,剖宮產發生率為70.8%,2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90.8%。因此,寶媽們「卸貨」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儘快進行腰腹康復訓練及治療,避免難看的肚腩及背腹損傷。
  • 產後大肚腩多數腹直肌分離惹得禍
    有句話說的好,孕前小蠻腰,產後似肉包。很多寶媽生完寶寶產後大肚腩,遲遲瘦不下來?肌肉不知道去了哪兒,肉都變得松松垮垮。多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孕期隨著胎兒的逐漸增大、激素分泌使肌肉發生鬆弛還有孕期營養過剩,缺乏運動等因素,使腹壁肌肉擴張、腹部肌肉向兩側發生分離,產後腹部可觸及一條深溝。
  • 「建設健康江山」產後腹直肌分離不容忽視
    8月12日,家住虎山街道的朱女士詢問市婦保院醫生。原來,朱女士懷的是雙胞胎。然而生完孩子快半年了,她的腹部松垮突出仍十分嚴重,看著就像懷孕5個多月。在嘗試多種方法無效後,朱女士前往市婦保院就診。經產後康復科醫生的專業測試,朱女士被判斷為腹直肌分離3指。「什麼是腹直肌分離?」朱女士疑惑地問道。
  • 產後大肚子遲遲不消?要警惕腹直肌分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李舜表示,女性產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大部分腹直肌間距不大的女性,是可以通過科學的自我鍛鍊達到修復緊緻「小蠻腰」的目的。 「腹直肌分離」影響身材更影響健康 李舜解釋,女性妊娠時,增大的子宮會使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產後4周—8周,分離的腹直肌會逐漸向中線靠攏。
  • 產後腹直肌分離大肚腩?如何正確認識腹直肌分離?滿滿乾貨!
    懷孕女性,隨著胎兒成長,內臟受擠壓向上 腹部肌肉和皮膚長時間處於超負荷張力壓迫,腹部肌肉拉伸變薄,肌肉彈性下降 使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從而了出現腹直肌分離的現象 什麼時候做腹直肌分離修復呢?
  • 產後腹直肌分離大肚腩?如何正確認識腹直肌分離?滿滿乾貨
    腹白線的位置分開,從而了出現腹直肌分離的現象什麼時候做腹直肌分離修復呢?產後腹直肌恢復鍛鍊建議從產後6周以後就可以鍛鍊了,產後半年之內是一個最佳的恢復期,另外寶媽們要格外注意產後應先做盆底肌康復,再做腹直肌修復,以預防增加的腹直肌力量會對盆底產生過大的腹壓,從而影響盆底功能的恢復,可以在手機上專門下個G動做盆底肌修復,可以有效改善產後漏尿膨出的症狀,盆底肌修復好了再做腹直肌修復,健康科學
  • 剖腹產需不需要做腹直肌恢復
    打扮一下自己,重返職場,你也可以做個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辣媽。  相信很多媽媽產後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生完孩子肚子松垮下不去,腰粗膀圓難解決……產後不做產後恢復,不留產後後遺症很難!產後不運動,想恢復小蠻腰也很難!
  • 腹直肌分離,產後女性的小尷尬,這就教你改善的方法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腹直肌分離是有很大的危害的,而如果你在腹肌空隙關閉前開始做腹部鍛鍊,還會存在損傷這些肌肉的風險。而如果不治的話,腹直肌分離更可能會增加你後背疼痛的機會,而且會讓你的小腹更難恢復平坦。因此今天,就來說說關於腹直肌改善的問題。
  • 產後無憂|為什麼同樣腹直肌分離,她能逆襲辣媽?
    因為距離的原因,產後康復的時候兩個人選擇了不同的康復機構。這才一年不到的時間,原本身材比她還壯碩的趙蕊竟然變身窈窕辣媽,自己卻胖若倆人??李可:小姐姐,看了你朋友圈的照片,現在美的發光啦!!趙蕊:哈哈,有嗎,可算是恢復產前的體重啦。你最近怎麼樣了?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今天由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急診中心主任周曙光教授給大家談談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的相關知識。隨著結締組織的改變和胎寶寶的成長,寶媽的肚子會往外凸,變大的子宮也會將腹肌拉長,腹白線被拉伸得越來越薄弱,導致腹直肌之間的距離變大,到了無法恢復的地步就形成了腹直肌分離。在分娩後,由於腹直肌分開距離過大,無法復原,就導致肚子松松垮垮的,身材難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