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為人母的快樂體驗下總會藏著一絲絲淡淡的憂傷。孕期體重一路飆升,曾經的小蠻腰已經不復存在,連皮膚都變的鬆弛粗糙了。更讓人心塞的是,媽媽們的身材不能立馬恢復,長則數幾年,短則半年一年。
「為什產後都這麼久了我肚子沒有收回去?」
媽媽們!
產後肚子大有可能是你的腹直肌分離搞的鬼!
別再把鍋甩給脂肪啦~
腹直肌分離是什麼
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兩側,被包埋於腹直肌鞘內,為上寬下窄的帶狀多腹肌,左右腹直肌內側以腹白線相隔,自上而下被3~4個橫行的腱劃(緻密結締組織索)分隔,腱劃與腹直肌鞘前壁緊密癒合,起防止該肌收縮時移位的作用。此肌起自恥骨上緣(恥骨結節與恥骨聯合之間),止於第5~7肋軟骨前面和胸骨劍突。
腹直肌分離:妊娠時,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宮會使腹壁擴張延伸,兩側的腹直肌會從腹中線——也就是腹白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導致腹直肌分離。
正常情況下等到產後,腹壁會逐漸恢復,腹直肌會再向中線靠攏,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症。根據臨床資料顯示70%以上的媽媽,在懷孕後期會患上腹直肌分離症。 如果腹直肌分離不及時修復,以後就會給媽媽帶來很多後遺症,例如:腸疝(小腸從腹壁突出到體外);身材變形(腹部怎麼都瘦不下去);臟器的移位(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症狀)。
如何自查?
每一位媽媽產後42天左右都有必要自測一下 ,或者到醫院做檢查。
自測方法:
仰臥,兩腿彎曲,暴露肚子,抬起上身,腰部用力屏氣。用右手的手指並齊探入腹部中間,慢慢能感受到兩邊腹肌往中間擠壓手指,計算感受到兩邊肌肉距離大小。
正常情況:左右兩側腹直肌中間只有1-2指,這樣才能縮緊腰腹尺寸,分擔腰背的負擔。
必須改善:左右兩側腹直肌中間2-3指,注意不能進行軀幹彎曲和扭轉的負重練習,會加重分離。
必須就醫:左右兩側腹直肌中間3指以上,屬於比較嚴重的腹直肌分離,可能會引起疝氣。
腹直肌分離危害有哪些?
1、引起腰酸背痛,容易疲勞,做一點事會感覺力不從心。
2、盆底肌的肌群薄弱,導致婦科疾病。
3、軀幹和骨盆的穩定性下降,引發各種疾病,如骨盆疼痛,尿失禁,子宮脫垂。
4、肚子回不去,影響整個人的氣質形象。
如何改善?
當分離寬度超過3指,且產後1年仍不能縮小恢復的,需要在專業的醫生診斷及指導下,進行腹直肌康復訓練或者其他治療,促進其恢復。
產後一年之內腹直肌分離的寬度小於3指之內的,可以通過正確的腹部鍛鍊、儀器輔助、手法按摩來恢復正常。
注意:做腹直肌恢復前一定先恢復你的盆底肌哦!!
下面為寶媽們提供幾個改善腹直肌實用有效的方法:
1、腹式呼吸:
以膈肌運動為主,配合腹部運動。主要是鍛鍊腹橫肌,以從內部收縮腹部。
2、電刺激:提高腹部肌肉的興奮性,通過持續的被動收縮,喚醒因分娩而受損的腹部肌肉,達到改善腹直肌分離的目的。
3、手法按摩:手法按摩最好去專業產康門店,請專業老師來做,手法配合電刺激效果更佳。
各位寶媽,產後腹直肌分離不可忽視,這不僅關係到我們美麗的外在形象也關乎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做好產後恢復工作,早日擁有「A4小蠻腰」,快來做一個亮眼的迷人辣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