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19日消息,美國知名玩具連鎖店「玩具反鬥城(需求面積:700-1200平方米)」(Toy「R」 Us)在當地時間18日晚間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的聲明稱,希望可以藉此獲得30億美元的債務融資來支持財務重組。
按照玩具反鬥城所發表的聲明,除了美國業務以外,加拿大的子公司也會申請破產保護。不過包括亞洲 255 家門店在內的其他業務是獨立的,並不會受到影響。玩具反鬥城收到了來自摩根大通和部分現有貸款人 30 億美元的 DIP 融資(破產程序啟動後進行的融資,DIP 債權人優先級高,破產清算後可最早贖回資產 ),他們將會利用新的融資重組50億美元的債務,而玩具反鬥城的店將會繼續正常運營。
雖然玩具反鬥城暫時還不會倒閉,但這對玩具供應商來說依然成為了經營風險之一,尤其是在購物季快要到來的現在。玩具反鬥城是美泰和孩之寶的三大客戶之一,和玩具反鬥城的生意分別佔到兩家公司營收 10%,而且他們的交易都是以賒帳形式進行,並無擔保。目前玩具反鬥城分別欠美泰和孩之寶 1.35 億美元和 5900 萬美元。
不過,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雖然玩具反鬥城向供應商付錢這事暫時沒問題了,但已經有供應商因為玩具反鬥城的現狀而變得謹慎,減少了運去玩具反鬥城商品的數量,而這肯定會影響到玩具反鬥城購物季的表現。
為了應對危機,玩具反鬥城也做出了相應調整。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玩具反鬥城正在計劃關掉一些業績不佳的門店,而留下來的門店也會進行改造,變得更加重視體驗,比如在店內增設遊玩區域。
玩具反鬥城的董事長兼 CEO Dave Brandon 表示他相信申請破產保護是正確的措施:「今天標誌著玩具反鬥城新時代黎明的到來,我們期待著以一種長久的、有效的方式解決限制了我們發展的經濟制約。」
事實上,該公司破產傳聞早有流傳,因為在過去四年裡,擁有 1640 家門店的玩具反鬥城從未盈利過。雖然他們也有在改善電商網站、調低產品價格來應對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商的競爭壓力,但第二季度同店銷售額還是同比下降了 4.1%。
有分析稱,公司陷入破產困境主要因為面臨線上零售和電子玩具的雙重競爭。2005年,玩具反鬥城就已負債纍纍,當時其市值為66億美元,但債務高達18億美元,私募基金Kohlberg Kravis Roberts、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和地產公司Vornado Realty Trust當時聯合收購了反鬥玩具城。玩具反鬥城目前的負債高達50億美元(約合330億元人民幣),其中約4億美元將在明年到期。而該公司在2017年4月底只有約3億美元的現金。
多家外媒分析稱,玩具反鬥城的困境在於,一方面網絡零售對實體店業務衝擊越來越嚴重,另一方面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越來越受兒童歡迎,兩者共同壓縮了像玩具反鬥城這樣的線下實體玩具店的生存空間。
但令人費解的是,玩具反鬥城在中國市場仍舊快速擴張。據《華夏時報》今年4月報導,2006年反鬥玩具城在中國開出第一家分店;2016年1月反鬥玩具城在中國開出第100家分店;到2017年4月分店數已經擴張到134家。如今據官網顯示,反鬥玩具城在中國的分店總數已為141家,短短5個月內又開出7家。
三年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超越美國;去年,中國在線零售總額達到7500億美元(約合4.9萬億元人民幣),幾乎為美國兩倍。同時,中國也早已是各種電子產品的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在這樣的環境下,玩具反鬥城的門店何以不是面臨更嚴峻的競爭,而是在中國逐步實現「爆炸式」增長呢?
事實上,擴張背後是中國玩具市場消費結構和整體規模的變化。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正在進行的消費升級,在某種程度上「拯救」了玩具反鬥城,或至少減緩了其危機的到來。
「中國是我們增長最快的市場,比世界其他地方的店鋪開放更多,」玩具反鬥城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羅伊•森馬蒂諾(Roy Sammartino)4月27日對媒體表示,「我們計劃每年在中國開設30到40家門店,不僅僅把目光投向一線城市,也會更多關注到二三線城市市場。」
(贏商網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