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點擊箭頭所指藍色字,再點擊關注,看下期更精彩的內容.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經典的文章,可以撫慰我們日漸浮躁的心靈,陪我們去思考,去品味人生。讓我們一起打開「清風漫語」,調低音樂,細細品讀,把心平靜下來。
大寒,懷抱數重山色,十裡梅花;卻分明有金石之氣。
大寒的山色,是水墨的;花朵一小朵一小朵。
梅花,水仙,風信子,都差不多的風格,淡泊素淨,小小的瓣兒,像安靜細碎的微笑,又像那一點若有若無的春意思。
大寒,給人的觸覺,卻是金、銅、鐵、石,錯雜冰冷,有硬度。
清早傍晚,一出門,冷空氣迎面裹住,如一記棒喝,一下子就讓你開悟了。節令如人,是有個性的,也是有心計的。
大寒,沉在節令的最深處,厚實又尖銳,像尖新的詩句,讓你難解難懂又戰慄不已。
有位作家說,大寒,它就是用來砥礪精神的。
對於我這樣喜歡溫暖、明亮與柔軟的女人,大寒,真是一道魔咒,無論如何也喜歡不起來的。嘁,何談熱愛?
但它,年年如約而至,在1月20日前後,迎合著太陽到達黃經300°的位置,布置出一派天寒地凍的嚴峻。《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云:「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老天太熟悉四季的謀篇布局了,揮灑自如。
大寒,是那將要戛然而止的興頭高處——壓軸大戲,哪有那麼容易改弦更張的?哪有那麼乞憐憐求你理解、求你懂得求你熱愛的?
這不跟我們一樣的麼?我們做人做事,也不必時時事事求人理解、求人喜歡的哩。
只要不愧天、不怍地,我該怎麼做人,就怎麼做人。
你喜歡,我是這麼做;你不理解不喜歡,我也是這麼做。喜不喜歡,是你的事。
我也不需要你奉贈給我的標籤,它固然能帶來俗世的成就感,但何嘗不是一個框框,給內心添加一層層限制。
身在人群,我努力做好我的人;花兒在大寒,我努力開好我的花兒。足足夠了。
即便,落了,萎了,那又怎樣?也不過,一瓣一瓣,褪掉繁華,回到花心,去面對自己。
我個人對大寒,熱愛不起來,但我知道,大寒的境界,不是吹的,是明白白擺在那裡的。
渾渾茫茫時,不去細想,細細一究:它的格局其實很大,大到可以描畫萬物花開;它的風骨,很硬,硬到你蝸居一隅時,還要硬塞給以前你不曾深想的東西。
比如,再讀《陶庵夢憶》,就不一樣。
以前只想著那張岱攜孤舟往湖心亭自酌去了,無比孤寂,畫面絕美。
但現在聯繫大寒,仔細一想就不僅如此,亭子裡,紅泥小爐煮好了茶,溫熱了酒,偏偏讓他遇著了,這是緣分嗎?不僅如此吧。是他的生活觀引出了這些際遇。
若換作我這一個畏冷畏寒的女子,在這酷寒之夜,定是封門掌燈,足不出戶了:讀一卷書,對一個人,舉一盞茶,凝視一堂山水,從容自在自得其樂。何苦要在那倉皇風雪裡撲進撲出?挨那個凍幹嗎呢?
以前,對於好的東西,不愛,也要強迫自己去愛。
現在醒悟了,實在不必違心去愛,尊重就夠了;譬如對大寒,譬如對張岱的士子之雅,再譬如對一整個世界。心懷尊重,然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兩不相誤,兩不相欠。
人在大寒,慢慢咀嚼出,大寒收藏了萬物生靈,卻開出了最乾淨的花兒;大寒悄悄積攢著力量,也悄悄升騰著陽氣。
大寒的個性,真是豐厚,百鍊鋼也有,繞指柔也有。
大寒的夜裡,外面冷極,靜極;室內,人的心思也敏銳極,微微顫動如風中的觸鬚。在大寒,去想平日想不通的問題,有足夠的餘地,時間,慢慢的,思緒,慢慢的。一盞茶,兩盞茶,啜飲得獨沽一味。
而在你愣神兒、沉思的功夫,忙年的虎虎生氣,呼呼泛起來了。小寒大寒,打春過年。臨窗一看,黎明即臨,鴨蛋青的晨光,分明帶一點春天的神色了。
作者: 苦茶
HOT 未聲明原創的文章均分享自網際網路,部分文章未能獲悉出處和作者,無法標註,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
文字傳承思想,閱讀啟迪心靈
請按如下步驟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