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走路姿勢,暗藏健康信號

2020-12-23 齊魯壹點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有的行為,也是最簡單的一種運動方式。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個人的走路習慣、姿勢、速度,多少都有點差異~

正常步態是用自我感覺最自然、最舒坦的姿態行進時的步態,應該是身體直立,兩眼平視前方,雙臂放鬆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步子穩、全身協調。

但像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喜歡把手背在身後走路;有些人更是喜歡墊著腳尖走路;還有些人則習慣拖著地走……

其實,走路方式是反應身體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正常步態需要神經系統、關節系統以及肌肉組織都要保持在一個正常的狀態。而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得步態發生改變。

今天小編就教大家透過步態看健康~

1

老人習慣背手走路,原因有二

有些老人背著手走路,並不一定是習慣這樣的走路姿勢,而是為了適應身體。

骨質疏鬆、駝背後,身體不平衡

人在上了年紀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慢慢減退,尤其是鈣質流失快,但吸收差,容易誘發或加重骨質疏鬆;加上肌肉的流失,其強力和收縮性會下降,骨骼就會缺乏肌肉、韌帶配合,人體脊柱就可能會不斷地向前傾,也就形成了駝背。

當發生脊柱前傾時,整個身體都會隨之前傾,出現重心不穩的感覺,因此把手放後面有助於保持身體平衡,這是一種發自內心不自覺的行為。

腳掌受力不同

年輕人走路,多是腳前掌受力,加上甩動胳膊來保持平衡;而老年人走路多是腳後掌受力,重心靠後,所以背著手走路就會讓他們覺得更舒坦。

其實,背手走路只能暫時的省力、舒服,時間長了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長時間背手走路、含胸駝背,會使身體的肺活量變差,導致身體供氧不足,從而會影響到心臟、大腦等各個組織器官功能;而且若遇到突發的摔倒,背手會讓雙手來不及支撐身體,受傷更嚴重!

因此,有這個習慣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改正,甩開手臂慢慢走;還要注意多補充鈣質,日常多攝入些牛奶、酸奶、綠葉蔬菜、豆製品等;如果已經有明顯的骨質疏鬆等骨骼問題,也得及時就醫。

2

異常步姿,可能是健康預警

內八字,小心是骨關節炎

內八字除了跟個人習慣有關之外,還可能患有骨關節炎。這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由增齡、肥胖、勞損、創傷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

在關節炎發展過程中,很多人的踝關節外翻,因此在走路過程中除了速度緩慢之外,還容易呈現內八字,甚至會伴隨關節疼痛腫脹、晨僵、關節彈響等情況。

【骨關節炎自測】

①兩腿分開一點站穩,慢慢下蹲,看看自己最多可以蹲到多少?

如果蹲到一半蹲不下去,或者蹲下去很難再站起來,且非常腰疼,那麼多半是骨關節炎所致,而且已發展至活動受限,應及時就醫改善。

②在家坐在椅子上,分別把兩條腿抬起繃緊,觀察膝蓋後方腿內側的肌肉——股內側肌,是否發生萎縮凹陷,膝蓋是否有偏移情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您要注意,骨關節炎已經盯上您了!

間歇性跛行,可能是腰椎管或血管問題

間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休息時沒有不適症狀,但開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後,出現單側或雙側腰酸腿痛、下肢麻木無力的情況;休息後不適感消失,又可繼續走路。但再走一段時間,上述症狀又會重複出現。

間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狹窄症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因為椎管狹窄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肌肉力量下降,進而導致走路功能障礙,不停歇走的路程越來越短,下肢肌肉會發生萎縮,嚴重的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

【自測腰椎管狹窄】

①倒著走比正著走舒服

②騎自行車比走路舒服

③走一段路就想蹲著往前弓背才舒服

④蜷成一團比較舒服

若出現上述徵象,則最好及時去醫院做個檢查。

此外,當下肢動脈血管堵塞程度達到70%時,患者也可能會出現明顯的間歇性跛行。若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說明病情正逐步惡化,下肢動脈堵塞越來越嚴重,患心梗、腦梗、肺栓塞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一定要及時治療。

【自測下肢血管問題】

摸摸腳,感受腳上的溫度是否不同,尤其是有症狀的那一側。再摸一摸腳上的脈搏跳動好不好。足背動脈在腳背,脛後動脈在腳的內側面,手輕輕放在脛後動脈,就能感覺到脈搏跳動。

如果腿腳是好的,會摸到強有力的脈搏,而且隨著心臟有規律地跳動。一旦發現怕冷的腳摸不到脈搏,另一隻好的腳卻能摸到,很可能是下肢血管出現了問題,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3

企鵝步、凍結步,需懷疑帕金森

企鵝步即不敢大步流星,總是小心翼翼地邁著小碎步前行。

帕金森患者全身肌肉僵硬、平衡協調能力差,走路時很容易摔倒。出於自我保護,往往會不自覺的走小碎步,以縮短步幅的方式來保持身體平衡。此外往往還會伴隨手腳哆嗦、面無表情、駝背等徵象。

要注意的是,還有部分帕金森患者會出現「凍結步態」——走路過程中兩隻腳突然像被膠粘住、被磁鐵吸住一樣,無法起步,靜止在原地。這種現象一般持續數秒,但可能也會長達幾十秒甚至幾分鐘。

【自測帕金森病】

坐在椅子上,從起立開始計時,繼續朝前行走,走完三米後,折返回來再坐下,計時結束。如果是正常人,完成整個動作的時間應該在10秒以內,而假如你的用時超過30秒,就說明行動過於遲緩,可能就是帕金森病的前兆。

4

剪刀步,當心腦梗

剪刀步和羅圈腿有些類似。走路時兩條大腿夾緊,兩膝蓋經常貼在一起,走起來一隻腳容易踩到另一隻腳的腳背。

腦梗的發病機制是給腦組織供血的某一根血管完全堵塞,造成腦組織壞死的一類缺血性的疾病。而腦神經系統受損,就無法控制肌肉,自然會影響關節活動。

【血管病變的前兆】

①突然出現睡眠障礙,入睡難、過早醒,醒後並無恢復感,經常打哈欠,精神狀態不佳。

②出現短暫性的看東西模糊,亦或是眼前突然發黑,幾秒後恢復正常。

③突然出現言語障礙、突然性跌倒等情況。

④有明顯的噁心嘔吐症狀,並且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反覆的鼻子出血。

⑤說話的時候流口水、話說不利索。

若出現上述不適,預示著血管發生病變,一定要及早就診。

相關焦點

  • 走路內八字易患骨關節炎 走路姿勢暗藏疾病
    (Gettyimages供圖) 彎腰駝背、內八字、外八字、一瘸一拐這些走路姿勢或許都是某種疾病的表現,需警惕 仔細觀察行走的路人,會發現有些人走路姿勢不太美:或者左右搖擺,或者「內八步」,或者「外八步」。
  • 走路的姿勢,居然也暗示著健康問題?
    2、走路喘息 走路與跑步不同,它不屬於劇烈運動,而是一種有氧的低強度運動。如果一個人心肺功能良好,即便是八九十歲,依然可以走的很好,但如果你有嚴重的肺功能下降或者心功能不全,那麼可能走兩步就會氣喘籲籲。 3、走路不穩 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身體健康的人,每一步都走的特別穩,但如果一個人走路的時候踉蹌不穩,甚至需要人的攙扶,那麼就要及時就醫了。
  • 外八還是內八、側頸還是斜肩...走路姿勢影響健康!告訴我,你會走路~
    你會走路嗎?  也許你會說,小編在開玩笑嗎?哪天不走路?從小到大,從爬到走,不是蓋的好嗎?
  • 你的走路姿勢正確嗎?(組圖)
    老年人大多做不了劇烈運動,平時鍛鍊身體的方式大多是到公園走走路、散散步。  鍛鍊身體固然對健康有益,但是錯誤的走路姿勢同樣會有損健康。到底,老年人常見的錯誤走路姿勢有哪些?
  • 寶寶剛學會走路,這幾點測測你家的寶寶的走路姿勢是否健康?
    寶寶的第一次大笑,寶寶的第一次大哭,寶寶的第一次說話等等,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屬寶寶的第一次站起來走路的樣子。很多寶媽們在寶寶走路的問題上都有很多的疑問與誤區。所以,今天就讓寶媽們測一測自己家寶寶的走路的姿勢是否足夠健康。1.寶寶的可以走路的時間是否過晚由於每一個孩子的身體狀況和生長發育的情況都不同,所以,每個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都不盡相同。
  • 身體好不好,看走路就知道?走路出現這6種情況,小心是疾病的信號
    走路是最普通的運動方式,一歲半左右就已經開始會走路。每個人的年齡以及體質不同,走路的步態和速度也有很大差異。其實走路能透露出健康信號,當走路出現以下6個情況時,說明疾病將要來臨。 身體好不好,看走姿就知道?
  • 獨家 | 內八外八是爹媽造的,低頭駝背卻是你自找的~(正確的走路姿勢)
    沒搞錯吧,走路也得講究姿勢?!
  • 要走路就這個姿勢才正確!
    走路作為一項運動,不僅不受場所和時間的限制,還對腰部和關節的健康有幫助。國際納恩醫院院長鄭炳周表示,走路不僅能夠增加脊椎的骨密度,還能強化腰部、膝蓋和大腿部分的肌肉。但是,正確的走路姿勢是起到效果的關鍵。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或者過量的運動都會給腰部帶來負擔,誘發腰部和關節疼痛,甚至使疼痛加劇。那麼,你的走路姿勢正確嗎?如何走路才能護好腰腿健康?看完今天的分享你就明白了。
  • 趣味測試:走路的各種奇怪姿勢,正揭露我們的各種個性
    2017年,一位名叫健康專家Caleb Backe進行了一項特別研究,分享並比較了走路速度和走路風格與「五大」人格特徵之間的潛在關聯性。這些特質包括開放性、親和性、神經質、外向性和責任心。 而最後研究的結果表明不行模式與某些人格特質職期間存在某些相關性。
  • 正確的走路姿勢是什麼?
    一千個人裡面可能有一千種不同的走路姿勢,正如一句話在一百個人理解裡可能有一百種觀念一樣。當然,還有很多種走路姿勢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只要你們記住這些個走路的姿勢都是不正確的,或者說是不得體的。因為如果你是男生,走起路來得得瑟瑟或者歪歪斜斜一副喝醉酒的樣子,那麼你很有可能惹來一頓胖揍,因為這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看人不慣就使用武力的人;如果你是女生,走起路來躡手躡腳,或者是低著頭垂著胸,給人看起來的感覺總像是含胸駝背一樣,這樣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為沒有人喜歡跟一個畏畏縮縮、扭扭捏捏,而且看起來還駝背的女生進行深入的交流,除非你長了一副絕世容顏,那樣還有可能受到異性的關注。
  • 壽命長短和走路姿勢也有關嗎?研究表明:用一種走法,走出健康
    走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動作,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仔細觀察過人走路時的姿勢,其實從一個人的走路姿勢中,我們也能看出他的健康情況。有人曾提出,壽命長短和走路姿勢也有關,這是真的嗎?那麼生活中怎麼走路對身體才是最好的,今天帶大家看一下。
  • 寶寶學走路需要學步車嗎?暗藏殺機的學步車到底「坑」在哪兒
    很多寶寶經歷幾個月的爬行,開始躍躍欲試,想要自己走路去探尋這個世界的美好了。多數8個月大的寶寶就開始扶著沙發或者桌子站起來,嘗試挪動腳步了。到了孩子學走路的月份,很多人都會想起學走路神器——學步車了。那麼學步車用還是不用呢?很多父母都在反覆思考這個問題,一個粘人好動的寶寶確實讓父母難以應對,要是老人帶娃就更招架不住了。
  • 心理學家:走路姿勢看透你的性格,最好走路方式是這種
    走路的姿勢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走路姿勢一模一樣的人,這不僅是身體上的差異,也是性格的差異,從前曾國藩看人必看就是走路,通過走路選擇自己合適的將領,是他看人主要方式。現在看下有幾種類型主要走路姿勢:1、標準步姿走路腰板非常挺直,步伐且很有彈力的人,手臂也很自然的擺動,眼睛平視前方的人,這類步姿的人往往性格較為中庸,樂觀自信,對人友善,並且有遠見。
  • 讀懂男人的十種走路姿勢,你就能俘獲他的心
    走路姿勢三:走路垂頭喪氣的男人,膽小、懦弱,遇事畏畏縮縮,不敢輕易得罪人,所以很難成大事。走路姿勢四:走路貓著腰的男人,謙虛,性格溫柔,做實事,有修養,承諾的事往往能對現。走路姿勢五:走路健步如飛的男人,性格豪爽,心直口快,做事雷厲風行,天生就是做大事的料。
  • 貓咪總是踮腳走路?貓咪的奇怪走路姿勢
    大家印象中都知道貓是來無影去無蹤的,走路時根本不會發出聲音,因為他們一般正常的時候都是踮著腳走路,就像是穿著高跟鞋走路一樣,而除了這樣的姿勢外,貓咪走路還有哪些姿勢呢,又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那是一般正常的時候主子是這樣走路的,如果你看到尾巴無力下垂,走路感覺有氣無力、懶懶散散時,代表他身上有不舒服困擾著他,或是說他用腳跟走路而不是踮著腳走,那也是身體出現狀況的警訊,可以想像當你身體已經不舒服時,哪有其他氣力去管外在是否優雅。
  • 走路姿勢可預測疾病:走路慢壽命短?
    還記得春晚小品中那個「踮腳」走路的大忽悠嗎?其實,踮著腳尖走路也是疾病向你發出的信號!不僅是踮腳,像走路時手臂不搖、步幅小、內八字等,在一定程度上都預示著疾病即將發生,要防患於未然。  走姿一:走路速度很慢  疑似症狀:壽命短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
  • 正確的走路姿勢可影響跑步成績
    接下來要說明正確的走路方式,指的就是用正確的姿勢快步走路的方式。是一種使用身體核心肌肉群,不對身體造成負擔的走路方式。而且是可以強化血管,維持健康的走路方式。在這個走路方式裡,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正確的姿勢。
  • 刺激戰場:學會這個最火走路姿勢,你就是遊戲中走路最拽的人!
    《刺激戰場》突現一個非常火的走路姿勢,這樣二百五的走路姿勢讓大頭君想起了《唐伯虎點秋香》中兩個傻子少爺的姿態,真的是非常拽,賊欠揍。這種走路姿勢是非常高難度的,要把身體往一個方向用力,然後全程保持這麼一個動作走路,真的是非常不容易。而且這個走路姿勢極易招來別人的針對,所以不想樹大招風的玩家還是不要學會了。
  • 骨盆歪看走路就知道?矯正骨盆、瘦腿先練正確「走路姿勢」
    每天走路、卻都走錯了!很多人走路姿勢不正確,不僅一直在對錯誤部位的肌肉施力,讓大小腿越來越粗壯,還可能讓腿部錯誤的施力而骨盆代償、讓骨盆越來越寬導致歪斜,一起看看骨盆歪斜自我檢測及模特兒親授「走路姿勢矯正」運動,練出正確的走路姿勢,光走路就可以瘦。
  • 寶寶學走路:走路姿勢、經常跌倒等常見問題,你知道答案嗎?
    導語:寶寶在學走路的階段,很多的新手媽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1)寶寶什麼時候走路正常?(2)寶寶走路姿勢?(3)寶寶走路經常跌倒該怎麼辦?(4)什麼方法可以讓寶寶更快學會走路?一起來了解下。我家寶寶學習翻身、爬行、走路等大動作,根本就沒有讓我費心,你可能不信,全都是淺淺自己練的,最開始的時候姥姥給她買了一個圍欄,那時候就把她放在圍欄裡玩,她到了什麼年紀就自然而然的會了什麼本來,而且自己越練越熟。走路真是省心啊,沒用我扶過,自己會站立後,慢慢自己就會走路了。而且會走之後,也沒挨摔,真是個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