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動作,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仔細觀察過人走路時的姿勢,其實從一個人的走路姿勢中,我們也能看出他的健康情況。有人曾提出,壽命長短和走路姿勢也有關,這是真的嗎?那麼生活中怎麼走路對身體才是最好的,今天帶大家看一下。
壽命長短和走路姿勢也有關嗎?
走路時手臂不搖擺,後背健康受損
我們正常人走路,兩個手臂會前後搖擺,但是如果在走路的時候不搖擺了,可別認為是文雅的表現,可能是後背出現了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醫生指出從生理學角度分析人走路搖擺手臂的原因,當一隻腳朝前邁出去,骨盆會隨之移動,脊柱跟著向對面運轉,手臂受到帶動產生擺動,通常來說這是一套連貫流暢的動作。如果違背這個現象就會同手同腳,讓人看起來很彆扭。
不管是膀臂揮動的幅度大,還是小幅度的擺動,這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在走路的時候出現手臂不擺動,這時候說明後背的移動受到了一定限制,可能在擺動的時候出現拉傷,肌肉酸疼,因此人就不擺動手臂。
當然醫生也指出,如果當腰部出現損傷,也會出現走路不擺動手臂的情況,這時候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理,儘早恢復健康。
走路時腳掌先落地,可能是有中風
國外疾病協會負責人曾今提到過,正常健康的人在走路的時候都是腳跟先落地,然後是腳掌跟著落下去。但是如果有人在走路的時候出現腳掌先落地說明腳部肌肉力量控制力比較弱,極有可能會是患上腰椎疾病或者是中風過。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我國醫學者的認同,因為大多數中風患者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傷,對於肌肉的調控能力降低,在走路的時候會出現腳掌先落地的情況。
如果發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做治療,早點治好中風,以免日後受到疾病的困擾。
走路步子小,膝蓋健康亮紅燈
根據骨科醫生的介紹,走路步子小的人說明膝蓋關節運動幅度受限,可能是關節退化的表現,應該儘早檢查膝蓋。平時要注意保護膝蓋,多補充鈣質,減少膝蓋關節問題。
根據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走路姿勢異常也說明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應該重視起來,如果不當心很容易導致壽命縮短。在走路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姿勢行走,對身體才是最好的,才有可能延長壽命。
間歇性走路
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可以不用一次性連貫走半小時這樣,可以在走了十分鐘以後停下來歇歇,然後再走十分鐘,這樣連續四次達到每天四十分鐘的運動量。這樣間歇性的走路張弛有度,不會過量消耗氧氣,也不會對膝關節造成持續的損傷,對身體更好,因此大家可以試一下。
走路雖然是小事,但是如果姿勢不正確也會引起大的健康問題,因此大家要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