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時候,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家人的心,很多寶寶的第一次都讓全家高興的不行。寶寶的第一次大笑,寶寶的第一次大哭,寶寶的第一次說話等等,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屬寶寶的第一次站起來走路的樣子。
很多寶媽們在寶寶走路的問題上都有很多的疑問與誤區。所以,今天就讓寶媽們測一測自己家寶寶的走路的姿勢是否足夠健康。
1.寶寶的可以走路的時間是否過晚
由於每一個孩子的身體狀況和生長發育的情況都不同,所以,每個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都不盡相同。一般的情況下,孩子通常在15個月左右就可以走的很穩了。但是,如果孩子到了18個月的時候還沒有學會走路,父母就一定要注意了。最好及時的進行就醫,並檢查一下。
2.寶寶走路的時候總是喜歡踮著腳走
寶寶在走路的時候惦著腳走路其實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情況,這是因為寶寶實在太小了,寶寶的身體還在發育的過程之中,類似足跟肌腱等部位還在發育,所以寶寶就會像剛會起飛的小雛鷹。慢慢的就會越來越熟練啦。
3.寶寶走路的時候總是一拐一拐的
這種情況是孩子走路平時非常常見的一種,引起孩子走路時一拐一拐的原因通常有很多種情況。但是導致寶寶出現這種情況的大部分原因都是來自於外部的因素。例如,像是鞋子不合適寶寶的腳,或者鞋裡面有些沙子讓寶寶感到不舒服,才會這樣。所以,寶媽們在平時一定要給孩子買適合寶寶腳型的鞋子。
4.寶寶走路的時候,走兩步就會摔上一跤
很多父母經常害怕孩子經常摔跤是軟骨病造成的。其實,寶寶摔跤很有可能是由於寶寶的腿部肌肉的力量不足,只需等寶寶的腿部力量增強後即可正常行走。
另外,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寶寶是否能站起來,如果是因為寶寶無法站立而摔跤最好需要到醫院進行及時的就診,觀察孩子是否是由於先天性肌肉的問題而造成的走路摔跤。
你記得你家寶寶第一次走路時候的樣子嗎?一起來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