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免費精彩文章!
精彩文章現在開始
編者按
在前面老爺爺和小指月介紹幾個清熱藥:石膏、知母、蘆根和天花粉,它們都能清洩裡熱,今天要來看具有清心除煩、清熱利尿功能的淡竹葉。
竹葉篇
竹葉與淡竹葉之辨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
小指月正在對比竹葉跟淡竹葉。他問,爺爺啊,為什麼這竹葉跟淡竹葉,都寫著清熱瀉火,除煩利尿,它們功用的都一樣,都是甘淡帶點寒,好像不需要特別去分開。老爺爺點點頭說,沒錯它們確實功用相近。
然後老爺爺便帶小指月到田邊去看淡竹葉,跟小指月說,指月你看這淡竹葉就像草一樣,生得低矮,竹葉呢?小指月說,像樹一樣,生得很高大。
老爺爺又說,你有沒有發現竹葉的藥性裡頭多了點辛散,這是為何?小指月點點頭說,我明白了爺爺,這竹葉體積更大,向高處跟外面開枝散葉的功能更強。一般藥物傾向天者都往外疏散,一般藥物匍匐於地者,大都往下淡滲。爺爺聽後點點頭說,你繼續說下去。
小指月說,這竹子長得高大,很自然地四處疏散,雖然它能清熱瀉火,又能除煩利尿,但這竹葉更偏於走上焦,因為比較高,它能夠涼散上焦風熱,所以銀翹散裡頭用的是竹葉。
老爺爺又說,那淡竹葉呢?哪個名方用到淡竹葉呢?小指月一想,馬上明白了說,導赤散裡頭用到了淡竹葉。
老爺爺說,那為什麼用淡竹葉呢?小指月笑笑說,我明白爺爺,你看淡竹葉生得比較潮溼,而且這淡竹葉長得不太高,沒有竹子高大,一莖直上,相比較而言,這淡竹葉更像匍匐在地上的草。
老爺爺點點頭說,按它這種形象對應到它有哪方面的功能特長呢?小指月說,涼利之藥生溼地,本乎地者親下。這低矮的淡竹葉,以甘淡為常,淡味更能夠走下焦,淡滲利尿,所以淡竹葉更偏重於導熱下行,利尿通淋。所以導赤散治療心經煩熱,口舌生瘡,小便熱赤的時候,必用到淡竹葉。
老爺爺聽後點點頭說,沒錯,淡竹葉跟竹葉兩味藥基本上可以代替使用,都是甘淡偏寒,能清熱除煩,治療心煩口渴,小便赤。甚至心經火熱引起的口舌生瘡。而這淡竹葉更善於利尿通淋,治療溼熱淋證,比如小薊飲子、導赤散用淡竹葉。而竹葉更長於清心胃熱,涼上焦風熱,所以竹葉石膏湯,或者銀翹散常用到它。
小指月又問,那竹葉卷心呢?我看你治療一些溫熱病發燒的娃子,這娃子又不愛喝藥的,你就叫大人們採點竹葉卷心加點冰糖,一熬水味道淡淡的,非常可口,娃子一喝燒就退了,心也不煩了,晚上也不鬧夜了。
老爺爺說,是啊,這竹葉卷心你看它捲成像心一樣,還沒有完全開放開來,它善入心經,清心瀉火的功能更強,常用於治療溫病高燒,心煩躁。所以你看熱陷心包,神昏哭鬧的娃子,在清宮湯裡頭,就用竹葉卷心配連翹心跟蓮子心。
小指月說,我明白了爺爺,宮乃心之宮城,即心包也,用竹葉的心來通人的心,同類相投,以心入心,善清心包之熱,導熱下行。
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寫道:
清心除煩治失眠
有個讀書人,因為長期用心太甚,熬夜看書,思慮過度,最後導致心中煩熱,睡眠不寧,讀書又讀不進。晚上做的夢都是在考試,腦子想停下來卻停不住,這樣搞得白天沒精神,讀書效率大減。
他說,老先生,你看有沒有簡單的偏方,不用煎湯喝藥,就搞點泡茶方或者煮水方,這樣好省點時間讀書。
老先生看了後笑笑說,年輕人別那麼急,跑得快,不如跑得久,有句話叫什麼三更燈火五更雞啊。這讀書人一提到這書裡,他就來精神,隨口吟誦道:
苟有恆,何必三更燈火五更雞。
最無益,莫過一日曝之十日寒。
老爺爺聽了後,點點頭說,你看這弓拉滿了必斷,人過急過快了必生病。欲速則不達啊!你看你想把書讀得快,你這身體一旦吃不消,生病了,反而速度變慢。
這讀書人說,那我該怎麼辦呢?老爺爺說,讀得快,不如讀得久,最後你看龜兔賽跑誰贏,不是快的贏,而是勻速慢慢前行的,才笑到最後。
這讀書人聽了後,點點頭說,老先生所言甚是,晚輩回去後,必當少熬夜,早睡早起,把身體搞好。
老爺爺又問,你平時尿黃不黃啊?這讀書人說,有點黃。老先生便說,那就行了,你回去用點淡竹葉跟棗仁兩味藥煎湯就行。
結果這讀書人用這麼簡單的小偏方,吃上兩天,晚上睡覺就好了,心也不煩了,尿也不赤了。
《本草綱目》曰,淡竹葉去煩熱,利小便,清心。小指月說,爺爺,這小偏方從哪裡來的啊?爺爺說,你去看看《慎齋遺書》爺爺在那裡做了點筆記。小指月打開《慎齋遺書》,發現裡面記載道:
凡人夜間多思,致睡不寧者,淡竹葉、棗仁二味煎服即安。
小兒夜啼
有個兩歲的小娃子,他白天就好好睡覺,一到晚上就啼叫哭鬧,或者時哭時止,有時整夜都哭,既沒有著涼,也沒有挨餓,怎麼會哭得通宵達旦呢?這必是有原因。
老先生問,這娃子面這麼紅赤,尿是不是很黃啊?這家裡人說,沒錯沒錯,從出生到現在,這娃子尿一直很黃,都沒有清稀過。
老先生說,那你奶粉不要搞太濃給他吃哦。這家人說,為什麼,不是濃一點,娃子長得壯一點嗎?老先生說,搞得太濃了,身體就容易有積熱,身體一有積熱,就生病,身體一生病,反而長不好。
這家人說,那該怎麼辦呢?老先生說,給娃子吃淡一點的,奶粉放少一點,搞得清稀一點,這樣清淡一點的食物,娃子吃了後,容易排出來,不容易有積熱,小便也不會那麼赤。
小指月說,爺爺,這娃子晚上啼哭心煩是怎麼回事呢?老先生說,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燥狂越,皆屬於火。諸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小指月點點頭說,我明白了,這小娃子臉上又紅熱,小便又澀赤,心其華在面,與小腸相表裡,這都反映他心胸一片煩熱,所以上面通過臉來散熱,下面通過小便水道來洩熱,但仍然排洩不了,所有晚上就哭鬧不止。
老先生聽後點點頭說,沒錯,那如何用藥,上面透熱外出,止夜啼,下面又能導熱下行,利小便呢?
小指月說,有了,用蟬蛻,能夠散風熱,透熱外出,又能定驚,止小兒夜啼,再加點竹葉來導心經之煩熱,從下面水道利出,這樣上透下利,心胸就不再煩熱鬧夜了。
爺爺聽後點點頭說,沒錯就用這小招法,抓上一把蟬蛻,再採一把竹葉,放在一起,煲水代茶飲。
這娃子一喝,小便馬上清稀了,心也不煩了,所以晚上睡得很安,也沒有再鬧夜了。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寫道:
淡竹葉
【性味歸經】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
【功效主治】清熱除煩,利尿。用於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備註】
(1)淡竹葉(竹葉)與前面介紹的石膏、蘆根、知母、天花粉相似,能清熱瀉火。對於溫熱病氣分熱證可作為清氣分熱的藥物,作用與蘆根、天花粉比較接近,作為輔助。但淡竹葉又歸心經,而其他藥物都只是歸肺胃經(知母又歸腎經)。
(2)淡竹葉更主要的功效是清熱利尿,更多地用於溼熱淋證。
(2)淡竹葉一藥,始載於《本草綱目》。它不是淡竹或苦竹的葉(鮮竹葉),而是另一種草本植物「淡竹葉」的葉。由此可知,在明代以前一些常用的有竹葉等藥所組成的方劑,它所用的竹葉,都是鮮竹葉,不是淡竹葉。鮮竹葉與淡竹葉兩藥都能清心除煩、利小便,但鮮竹葉清心熱的效果較好,且能涼胃,又能用治上焦風熱;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溼洩熱見長。現在一般藥店中大都不備鮮竹葉,如處方只寫竹葉,都配淡竹葉。如需用鮮竹葉,必須臨時採集。淡竹葉的根,據文獻記載,能破血墮胎,有待研究。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