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企業的管理工作首先是從戰略及規劃開始的,戰略和計劃有助於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其中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在企業和組織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有效的人力資源戰略和規劃可以預防組織臃腫,使資源的配置達到最優化。
對於華為來說,企業的最低綱領是什麼?顯然就是要活下去,能夠活到最後的企業就是好企業,這個簡單的道理又被稱為企業的硬道理。如果要活下去,就必須不斷的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以企業的最低綱領向下去推導,企業的一切活動都應該圍繞價值創造去展開,實現商業上的成功。而華為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戰略合作部門,其工作核心目標就是使員工全力為客戶和企業創造價值。想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員工成為華為人力資源最關注的核心,當把15萬知識型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人的因素比技術因素,資本因素都重要很多,那麼如何能讓員工全力為客戶和企業創造價值呢?這取決於以下兩個關鍵點:(1)如何評價員工的價值貢獻--解決公正問題
(2)如何分配企業創造的價值和剩餘價值--解決公平問題
人力資源說到底是解決兩個普遍的組織問題:公正和公平。這兩個問題解決好了,員工的目標與企業的目標達成最大程度的一致,全力創造價值的動力也就有了不竭的來源。一個企業的經營機制,說到底是一種利益的驅動機制,企業的價值分配系統必須要合理,而分配系統合理的必要條件是價值評價系統必須要合理,價值評價系統要合理,價值評價的原則以及企業價值觀系統、文化系統必須是要積極的。可見,對於一個企業的戰略性人力資源體系搭建來說,僅制定一個貼近戰略的高層目標是不夠的,當目標出臺之後,人力資源管理者更應該去考慮的是如何搭建完善的可度量,可實施,可落地的配套人力資源價值鏈,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才能更好的服務於企業戰略。在本書的上篇價值篇,通過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三個價值要素全面解析了華為的人力資管理價值鏈。價值創造層面:為什麼創造價值?誰創造了價值?
價值評價層面:如何創造價值?創造了多少價值?
價值分配層面:價值激勵方式?價值如何分配?
如果以上問題要有完美的答案,合理的體系和制度必不可少,華為人力資源實踐中,以戰略為導向,逐步搭建了完善的績效考評制度和薪酬分配製度,建立三維度循環價值鏈,形成了體系上的閉環。上圖顯示的鐵三角結構的人力資源管理價值鏈穩定有力量,因此也被稱之為華為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地圖。價值評價體系是價值分配體系的依據和基礎,通過績效評價使員工獲得合理的回報;員工在獲得回報後,更堅信了「奮鬥者必將獲得回報」的企業文化,從而激發員工更加忘我的為企業創造價值。華為的人力資資源管理的組織體系由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HRMC)牽頭,負責管理、監督公司級人力資源決策與活動,為業務發展提供支持;同時對人力資源領域的戰略問題向EMT提供建議,以支撐公司的增長和公司戰略。華為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的主任由總裁擔任;
人力資源部主管、各大部門主管、華為大學主管、各大部門幹部部主管均為委員會成員;
人力資源部門和各部門的幹部主管共同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負責。
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組織體系也印證了很多專家和老師反覆提出和強調的一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絕不是人力資源一個部門的事,各級業務部門的管理者和負責人也是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成員。華為人力資源管理部是幹部部的業務主管部門,與各幹部部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具體的工作合作流程是:(1)人力資源管理部是公司人力資源政策和制度的 出臺者,建立統一框架;
(2)人力資源管理部將政策下放到各幹部部,並由各幹部部自行細化,把各項政策、制度轉化為與本部門業務特點緊密結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制度及細則;
(3)各幹部部將細化的的部門制度報人力資源管理部審批及備案;
(4)審批通過後在人力資源管理部的監控和指導下實施。
如:人力資源部制訂公司的《中基層員工績效考核辦法》後,各幹部部(處)在此辦法的範圍內,結合研發、市場、生產、技術支援、財經等不同業務的特點,將其細化為可操作性的各部門績效考核規範。各幹部部(處)細化後的政策、制度須報人力資源部審批和備案,在人力資源部的監控和指導下實施。今天給大家分享了華為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地圖搭建的內在邏輯,總結以下幾點:(1)從華為戰略出發,人力資源核心目標就是使員工全力為客戶和企業創造價值;(2)如何能讓員工全力為客戶和企業創造價值呢?取決於以下兩個關鍵點:如何評價員工的價值貢獻解決公正問題;如何分配企業創造的價值和剩餘價值----解決公平問題;(3)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價值鏈從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分配這三個維度入手,以戰略為導向,逐步搭建了完善的績效考評制度和薪酬分配製度,建立三維度循環價值鏈,形成了體系上的閉環;(4)華為的人力資資源管理的組織體系由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HRMC)牽頭,各級業務部門的管理者和負責人全程參與,與業務緊密貼合。《以奮鬥者為本: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思維導圖:轉自公眾號:儒思HR實戰智庫(ID:cuixg111)文章來源網絡,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如果您認為我們有問題,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修改或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