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7月8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科技時代下,手機成為孩童最熟悉的玩伴。臺灣風神寶寶兒童劇場創團以來,致力推廣傳統戲曲文化,以逗趣輕鬆的故事吸引孩童走進劇場世界。團長陳昭賢表示,對表演者而言,手機就是最大的敵人,而劇團歷經多年嘗試,也逐漸摸索出一套捉住孩童目光的表演心法。
吳米娜(右)此回飾演活潑機靈的風神寶寶。(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提供)
陳昭賢表示,創團以來,團隊不斷觀察什麼樣的方式能最吸引小朋友。若與小朋友互動太頻繁,小朋友可能會忽略故事本質,但若不互動,自顧自的演出,又會擔心不能捕捉小朋友的反應。幾經調整後,才發現不用刻意打破與觀眾的第四道牆,只要演出內容夠精彩,小朋友的眼光自然會緊盯不放,也會在表演後自動跑來與團隊互動。
《風神寶寶與悟空叔叔的地府歷險記》將由新銳小生吳米娜等演員,呈現活潑繽紛的地府冒險。(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提供)
她舉例,風神寶寶是以推廣傳統戲曲為宗旨的兒童劇團,但在節目中也不會強加「長大要演歌仔戲」片段,而是讓擁有深厚表演藝術底子的演員們,藉由表演方式讓小朋友自然而然引起興趣,「曾經就有小朋友表演結束後跑來問我們,為什麼鐵扇公主要比特別的手勢呢,我們就會告訴他,這叫蘭花指,而蘭花指也代表旦,如此讓小朋友建立對傳統藝術的印象。」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新作《風神寶寶與悟空叔叔的地府歷險記》由吳米娜(左)飾演風神寶寶,林東緒(右)飾演牛魔王。(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提供)
陳昭賢表示,手機可說是表演者最大的敵人,現今許多家長會讓小孩看手機、玩平板,多是自己比較沒空的時候,小孩久而久之可能也漸漸習慣屏幕裡的世界,減少與人互動的機會;若能抽出一段時間,親子一起進劇場看表演,會對互動有很大的改善,孩童也能提高專注力。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與紅孩兒,皆以調皮靈活的形象深植人心,而當他們倆碰在一起,甚至是要直闖地府時,可想見場面會多「失控」。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新作《風神寶寶與悟空叔叔的地府歷險記》,取材自《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地府的故事,準備讓小朋友一起跟著來趟奇幻旅程。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風神寶寶之火焰山》,結合歌仔戲、現代舞、現代劇等元素,為孩子們說《西遊記》故事。左前為團長陳昭賢。(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提供)
《風神寶寶與悟空叔叔的地府歷險記》以風神寶寶(即紅孩兒)的父親牛魔王過世,拉開故事序幕,在一陣哀悽的氛圍中,風神寶寶看到鐵扇媽媽崩潰的樣子,他靈機一動,希望借用孫悟空叔叔的地府經歷,幫忙一同把爸爸牛魔王救出來,讓媽媽不要再深陷悲傷,也讓家庭再次團員。(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