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學習,領他到以下地方多轉轉,比你磨破嘴皮有用多了

2020-12-16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很早就有句話叫「再窮不能窮教育」,說的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家長們也已經知道,養孩子最該費精力的不是吃喝穿戴,而是孩子的教育。而目前能體現孩子教育成果的,就是孩子的學習。

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家長們自然愁眉苦臉,並自動在腦海裡演繹出一系列後果:學習不好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開啟不了好人生。但如何才能讓不愛讀書的孩子好好學習呢?這恐怕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一件事。

但也不是沒辦法。張雪峰在衡水中學的演講中就指出,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帶給他的震撼會比你磨破嘴皮更有效。是哪四個地方呢?分別是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和飛機場。這四個地方簡直就是不同階層的鮮明體現。孩子看到不同階層的人群現狀,會反思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自然會努力讀書。

這個世界上,是有階層這種東西存在的,階層越高,享受的服務越充足,人也活得越有尊嚴

張雪峰的「四個地方」論,指出了人們社會階層的不同。為什麼老家的人總覺得進入事業單位當個公務員才叫體面?原因就在於,在他們眼裡,那是吃國家飯的,手裡有著「特權」,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不一個階層。哪怕你靠自己打拼身家百萬,還是不如那些公務員「有身份」。

好的一點是,跟之前按出身劃分階層不同,現在的階層是可以突破的。人們努力工作拼命掙錢,無非是為了自己的階層能上一個臺階,看到的東西更多,享受到的服務更充足。

對窮人家孩子來說,突破階層的唯一捷徑就是學習

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學習是突破階層限制的唯一捷徑。俗套一點講,農村出身的孩子進入好大學,就相當於在城市站穩了一半腳跟,等畢業後留在大學所在的城市工作、買房、取得戶口,也就完成了從農村到城市的華麗轉身。等到結婚生子,孩子一出生便算是城市裡的一份子,相當於在階層上提高了一層。

由此可見,對於窮人家的孩子,只有努力學習才能保證「出人頭地」。這也是為什麼家長非要逼著自家孩子用功讀書的原因。

「我不努力我墊底,墊底之人受人欺」

高中時回初中母校,看到學校排行榜上的優秀學生格言,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直記到現在。跟其它「向著太陽奔跑」、「拼搏、努力、收穫」之類的套話相比,這句格言十分樸實,卻極具震撼力——「我不努力我墊底,墊底之人受人欺」。這話無論是用在學生時代的班級裡,還是用在畢業後要入的那個「社會」裡,都十分貼切,簡直是入木三分。經受過不公待遇的人,聽到此話恐怕會有切膚之痛吧。

因此,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家長在帶他去「四個地方」之餘,告訴他知識的力量,自己的遭遇,說不定孩子就會受到刺激,從而奮發努力。

相關焦點

  • 家長多帶孩子轉轉以下地方,想沒出息都難,還不用花一分錢
    看著孩子對電子產品這麼依賴,她就發愁的不行,擔心他會近視,更擔心他因為這樣忽視學習,長大後沒出息。我就告訴他,周末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玩呀,去商場、動物園、遊樂園等。孩子喜歡的同時,也能增加見識。可朋友回答我,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孩子都去過了,就不想再去。特別是特殊期間在家待了那麼長時間,現在根本不想出去。我聽到這裡才明白,這孩子不是想待在家,而是沒地方可去。
  • 天冷娃老咳嗽,兒科醫生磨破嘴皮:帶孩子做好3件事,父母別大意
    這段時間可把家裡的小寶寶給憋壞了,天氣太冷,孩子光想出去玩,每天都不好好吃飯,這不感冒就找上門了。家裡的小寶寶開始感冒咳嗽,每天都咳嗽個不停,讓一家人跟著著急。 閨蜜家的孩子晨晨和我家寶寶情況一樣,最近也咳嗽的厲害,可把閨蜜給嚇壞了,每天忙裡忙外給孩子做好吃的調理身體,咳嗽就是不見好轉。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到這幾個地方轉轉,可比打罵有效多了
    這些名人名言無一不是在說讀書有多重要,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歷經一生滄桑自然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能給今後人生帶來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家長都要求孩子努力學習的原因。 其實,與其和孩子在這苦口婆心的這些,不如帶孩子到一些地方讓他自己感受一下知識的重要性,只有讓他親身經歷過,他們才會明白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 孩子不愛學習,多帶他到這三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管用
    想不到的是,僅僅是四天的時間,默默的內心及行為就發生改變,完全不再是那個叛逆,想要逃避學習的孩子。有助於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三個地方當然帶孩子外出也是有目的和計劃的,要選擇那些可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場所,讓他在這裡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改變內心之前的想法。
  • 孩子不學習被爸爸帶到墓地:講道理磨破嘴皮,不如讓孩子體驗後果
    今天刷到兩個視頻,說的都是孩子不愛學習。兩個家庭裡的爸爸媽媽,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先說反面教材吧,因為動靜鬧得比較大,都驚動警察叔叔了。爸爸:「你不好好學習,對不起把你養大的奶奶」事情要從車窗上出現的SOS開始。話說有熱心群眾看到一輛車的車窗上居然寫著SOS,這可是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
  • 磨破嘴皮卻死活不聽,只有發火才管用?錯!這樣說孩子超愛聽!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吃飯呢,喊不動,寫作業也是稀裡糊塗不好好寫,在學校是三天兩頭跟同學打架,每次你教訓他,他每次都有理,還能和你頂嘴。前兩天就有一個家長對我說,「老師,我家的孩子是真的沒法管了,作業盯著也不寫,網課也不好好上你不給他手機他就鬧氣,氣得你是真想揍他一頓。關鍵是磨破嘴皮子跟他講道理就像對牛彈琴一樣,他一點兒也聽不進去。是不是感覺像在說自己家的孩子呢?沒關係,只有發現問題,我們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 多帶孩子去這些地方「轉轉」,開闊孩子眼界,長大後更容易有出息
    但其實我知道閨蜜除了鋼琴班,一個興趣班都沒給孩子報,孩子會的一切東西,都是他自己琢磨的。或許你不相信,認為這是在顯擺,但這的確是事實。其實她一直都認為對孩子的教育,不在於給他報多少班,而是帶孩子到處去轉一轉。
  • 史上絕種好男人,塗磊磨破嘴皮拼命撮合,節目組都為他改規則
    因為我們社會的發展,大家對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了,有許多的綜藝節目也就出現在了大家的鏡頭前,現在綜藝節目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綜藝節目都呈現在了大家的眼前,接下來我要說的就是《愛情保衛戰》。現在這個社會上的男人,很多都是甜言蜜語,油嘴滑舌的,那些男人當然是非常的有情趣,也很受到女生們的喜歡,但是也有很多的男人就比較呆了,能呆就是他們的特色了,今天我要說的這位男嘉賓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工作是做化學實驗的,這位男嘉賓平常就待在化學室裡面,很少會出來,而女朋友找他的時候,每次都要去實驗室找他才行。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作為成年人,作為家長,大多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學習所能帶給以後人生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但是家長重視沒用,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很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父母就是在給孩子苦口婆心,說一千道一萬,說你不好好學習,今後要吃苦等等,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他不能感同身受家長的想法。
  • 「最嫩老爸」比女兒還年輕,常被認為是情侶,父女倆解釋磨破嘴皮
    但是現實生活中就是有很神奇的這一類存在,同是孩子的父母,但一些家長看起來甚至比孩子還要年輕,簡直是羨煞旁人。對於此種看法,父女倆解釋磨破嘴皮,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女兒反倒還會因此為榮,畢竟自己老爸年輕帥氣啊。
  • 當孩子有厭學情緒時,多帶他到這三個地方轉轉,遠比直接打罵有用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義務教育普及之後,我國越來越多的人擺脫了文盲的標籤。新一代的年輕人更是從三、四歲就進入了學前班,投身知識的海洋。對此,父母是萬分欣慰的,但是有時孩子會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有一大堆「詭辯」——「讀書有什麼用?
  • 磨破嘴皮跑斷腿 終於迎來放心水
    但是,其中一些樓門的一樓居民怕影響自家屋內地面,不同意更換自來水管道,這一拖就是5年。今年8月,在寧城社區黨委的多方調解下,之前有顧慮的居民終於同意更換自來水管道,解決了該小區的一個難題。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程光裡居民馬國明家,打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流了出來。馬國明告訴記者,以前他家的自來水中常能見到一些水鏽。之前該樓門一樓的居民不願破壞自家地面,不同意更換自來水管道。
  • 孩子學習精神不集中,教你一個辦法搞定!
    遙望回校學習的時間還遙遙無期,家長們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家長遇到這種問題該怎麼辦?相信這個話題是很多家長都迫不及待想知道的問題。首先要想讓孩子能自主的靜下心來好好學習離不開家長的溝通,我所說的溝通可不是用命令的口氣讓孩子必須這樣必須那樣的。
  • 李玫瑾:若娃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作為成年人,作為家長,大多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學習所能帶給以後人生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但是家長重視沒用,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很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父母就是在給孩子苦口婆心,說一千道一萬,說你不好好學習,今後要吃苦等等,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他不能感同身受家長的想法。與其家長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說這麼多,不如帶孩子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一下,只有他親身經歷經歷的一切,還會變成他人生刻骨銘心的印記。
  • 搞笑段子:為了讓老公給我買愛馬仕的包包,我嘴皮都快磨破了……
    編輯來自期待與你的重逢:一位先生在餐館吃完飯,結帳後準備起身離去。站在一旁的侍者見他無意付小費,忙說:「先生,昨天坐這張桌子的一位顧客,給了我50元的小費。」先生:「是嗎,那你再等等,也許他今天還會再來。」
  • 孩子不愛讀書?帶他到這三個地方走走,李玫瑾:比說教管用多了
    一、孩子為什麼會牴觸學習?有一個媽媽就曾反饋,她有一個八歲半的孩子非常討厭學習,父母拿他沒辦法,就去詢問心理醫生,醫生建議他們與孩子多溝通,尋找不愛學習的原因。原本孩子怎麼都不肯說,拒絕溝通,結果多次嘗試孩子終於鬆了口。
  • 哈佛唯一女校長:多帶孩子到陌生地方,將來其格局和成就超乎想像
    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有些事只有身臨其中,親身經歷才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穫。就比如教育孩子,很多家長都知道讓孩子多讀書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待在教室裡和家裡死讀書,那麼他會懂得很多,但是卻不能真正感受自己所讀到的內容,只有親眼見到,親身經歷,孩子才能有不一樣的收穫。
  • 喜歡啃指甲、撕嘴皮,孩子這些不起眼的小行為,實則隱藏著大問題
    我以為是孩子的嘴巴太幹了,還讓朋友多給孩子喝水,沒想到朋友說,沒用的,孩子好像染上了撕嘴皮的壞習慣。每天只要一閒下來,就開始撕,好好的嘴巴被撕得鮮血淋漓的。但是,怎麼管也管不了......所以,當部分家長看見孩子有啃指甲等行為,可能只會認為孩子不講究罷了,並沒有深想,但是如果孩子喜歡啃指甲、撕嘴皮,這些強迫行為,可能有更加複雜的其他原因。
  • 在中國,不好好讀書的孩子究竟有多傻?
    但是你只看到了這些名人的冰山一角,卻沒了解到他們付出過的多番辛苦!愛迪生的智商遠超普通人,小時候的木訥只是他思考問題的方式,如果沒有前期的知識儲備根本不會有後期的偉大發明。莫言的在家鄉生活和從軍期間,一直書不離手,白天幹活晚上寫作。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吃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曾經在網上做出的講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同時,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