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從小我就朦朦朧朧感覺到自己是個同性戀者

2021-03-02 鳳凰網文化

▲ 《樹猶如此》節選 

理想國叢書《樹猶如此》

白先勇 |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十年樹木,我園中的花木,欣欣向榮,逐漸成形。那期間,王國祥已數度轉換工作,他去過加拿大,又轉德州。他的博士後研究並不順遂,理論物理是門高深學問,出路狹窄,美國學生視為畏途,念的人少,教職也相對有限,那幾年美國大學預算緊縮,一職難求,只有幾家名校的物理系才有理論物理的職位,很難擠進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曾經有意聘請王國祥,但他卻拒絕了。

當年國祥在臺大選擇理論物理,多少也是受到李政道、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的鼓勵。後來他進伯克利,曾跟隨名師,當時伯克利物理系竟有六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教授。名校名師,王國祥對自己的研究當然也就期許甚高。當他發覺他在理論物理方面的研究無法達成重大突破,不可能做一個頂尖的物理學家,他就斷然放棄物理,轉行到高科技去了。當然,他一生最高的理想未能實現,這一直是他的一個隱痛。後來他在洛杉磯休斯(Hughes)公司找到一份安定工作,研究人造衛星。波斯灣戰爭,美國軍隊用的人造衛星就是休斯製造的。

那幾年王國祥有假期常常來聖芭芭拉小住,他一到我家,頭一件事便要到園中去察看我們當年種植的那些花木。他隔一陣子來,看到後院那三株義大利柏樹,就不禁驚嘆:「哇,又長高了好多!」柏樹每年升高十幾呎,幾年間,便標到了頂,成為六七十呎的巍峨大樹。三棵中又以中間那棵最為茁壯,要高出兩側一大截,成了一個山字形。山谷中,溼度高,柏樹出落得蒼翠欲滴,夕照的霞光映在上面,金碧輝煌,很是醒目。三四月間,園中的茶花全部綻放,樹上綴滿了白天鵝,粉茶花更是嬌豔光鮮,我的花園終於春意盎然起來。

一九八九年,歲屬蛇年,那是個兇年,那年夏天……有一天,我突然發覺後院三棵義大利柏樹中間那一株,葉尖露出點點焦黃來。起先我以為暑天乾熱,植物不耐旱,沒料到才是幾天工夫,一棵六七十呎的大樹,如遭天火雷殛,驟然間通體枯焦而亡。那些針葉,一觸便紛紛斷落,如此孤標傲世風華正茂的長青樹,數日之間竟至完全壞死。奇怪的是,兩側的柏樹卻好端端的依舊青蒼無恙,只是中間赫然豎起槁木一柱,實在令人觸目驚心,我只好叫人來把枯樹砍掉拖走。從此,我後院的西側,便出現了一道缺口。柏樹無故枯亡,使我鬱鬱不樂了好些時日,心中總感到不祥,似乎有什麼奇禍即將降臨一般。沒有多久,王國祥便生病了。

▲ 同/性/戀/  /我/想/那/是/天/生/的!

(訪談者:PLAYBOY雜誌,以下簡稱 P)

P:你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有同性戀的傾向?

 

白:我想那是天生的。

 

P:在外國,尤其是在英國,中學、大學的學生之間的同性戀現象相當普遍。在臺灣和香港,由於社會和道德的壓力,這種事至少在表面上不常發生……

 

白:那也不見得。臺灣的中學,因為男女分校的緣故,同學之間有親密感情的也不見得會太少,儘管這種感情是過渡性的。你可以問問臺灣的男孩子,他們在中學時期,大都有形影不離、分不開的好朋友,他們之間的感情也很曖昧,也許是不自覺的。香港的情況不一樣。說到香港,我倒要問,香港到現在(同性戀)還是違法的嗎?

 

P:還是不合法的。

 

白:就是嘛,有了法律的規定,就不一樣了。臺灣沒有那樣的明文規定。

 

P:不過,香港的青少年未必都知道有那麼一條法律,他們只是有一種犯罪感……

 

白:但犯罪感還是因為法律而生的,法律上規定不許那樣做……

 

P:在大陸,許多男孩子牽著手在街上走……

 

白:對,滿街都是。

 

P:外國人見了一定會以為他們是同性戀的,但在中國,那卻是很自然的事。

 

白:我覺得那是一種珍貴的感情。人與人之間,發諸自然的感情都是可愛的,自覺地去扼殺這些感情倒是汙辱人性。

白先勇

 

 P:你剛才說,中學生之間近乎相愛的感情往往是過渡性的。事實上,無論過渡是自然而然,抑或是自覺的壓抑,絕大部分人到了一個階段就會改變。

 

白:絕大部分都是如此的。對同性的愛慕是青少年時期的感情,大部分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把感情改放在異性的身上,當然也有人繼續下去。改變的原因複雜不一:對異性的渴求、對家庭的嚮往,又或者由於社會的約束和壓力。美國的情況很有意思,一方面很開放,許多州都取消了反同性戀的法條,但在另一方面,美國社會對這問題的態度雖然比較香港寬容得多,但也要看哪個圈子。文藝界、文化界基本上是相當寬容的,所謂straight society的「端正」人士,卻仍舊相當忌諱這個事情。

我覺得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能容忍別人的不同?為什麼每個人都要一樣呢?人生下來,本來就各有不同嘛,即使是異性戀,每對戀人的愛情都不一樣。我覺得凡人都需要愛,無論是怎樣的人,而且除了在感情的領域之外,同性戀者跟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

 

P:同性戀跟對異性的畏懼有沒有關係呢?《寂寞的十七歲》裡的楊雲峰害怕女孩子,你自己年輕時是否也有過這種心理?

《寂寞的十七歲》

白先勇 | 著

花城出版社

 

白:我想一般年輕的男孩子對異性都有或多或少的懼畏。成熟之後,這種心理就會消失。不光如此,我覺得同性戀不但不怕異性,而且往往能夠與異性結成好朋友,建立很積極的友情,也許那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愛吧?當然,肉體的結合是一種很寶貴的經驗,但有時候,不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超肉體的、精神上的結合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很可貴的。美國詩人Allen Ginsberg(艾倫·金斯堡,「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之一)與他的男朋友……

 

P:Peter Orlovsky。

 

白:對,Peter Orlovsky。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一談就是好幾個小時。Ginsberg後來在回憶裡稱那次交談是soul exchanging,靈魂交換,好像在這世上找到另一個自己。我對同性戀是這樣看:異性戀所找的是一個異己、一個異體、一個other,同性戀呢,找尋的往往是自體、自己、self,在別人的身上找到自己。這是同、異性戀一個基本的不同。

 

P:男女相愛而結婚或同居,生孩子,好歹是一輩子的事,一對同性戀人卻似乎很難保持一生一世的關係。

 

白:那是一定的,因為異性的結合有家庭的鼓勵、社會的保障、法律的約束、對兒女的牽掛等等因素把兩人鎖在一起。感情因素當然很重要,但夫婦關係的維繫並不單只憑感情。相反地,一對同性戀人在一起生活,可以依賴的卻只有互相的感情,而人的感情是多變的、脆弱的,往往禁不起考驗,再加上外界的壓力,就更難長期地維持下去。因此,同性戀人要長久在一起,必須克服加倍、加倍的困難。不過,在同性戀人中也有白頭到老、終身廝守的動人故事。我寫過一篇談《紅樓夢》的文章,文中所論很能代表我個人對同性戀的看法,題目是《賈寶玉的俗緣》,希望你有機會找來看一看。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白先勇 | 著

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我覺得人性是一個非常複雜、非常神秘的東西,古往今來,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真的百分之百了解人性。人性中有許多可能性,男女之間的關係也一樣,一百對男女有一百段不同的愛情故事。儘管在法律上可以規定一夫一妻、結婚年齡等等,人的感情卻不可能因此而理性化、制度化。同性戀,同性之間所產生的愛情也許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同性戀不是一個「突變」,而是一種超文化、超種族、超宗教、超階級、超任何人為界限、自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的現象。其實我也不懂得其所以然,只知道它的存在。世俗的法律規定只是為了方便於管理一群人,這些規定往往能夠適合大部分人,但不一定適合其餘的那一小部分。法律如是,社會的習俗也一樣。社會上大多數人是異性戀——金賽報告說,人類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異性戀——因此也難怪全世界都以異性戀為正常,世界各國的法律都以異性戀為標準。然而,從來沒有一套法律、沒有一個社會能夠消滅人性中同性戀這個部分。

 

對於同性戀,像對人性中其他的因素一樣,我們應該深入地去了解,了解也許可以助長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容忍。同性戀者也有權去表達他們人性上的需求,因為他們也跟任何人一樣,都需要愛情、友誼和溝通。我的看法是這樣。我並不同意美國同性戀解放運動中某些人的言論,他們走到另一個極端,認為同性戀者高人一等。我並不認為有特別抬高同性戀的必要。其實,大家都是人,平等的人,最要緊的是互相了解,了解之後就會產生容忍。

 

P:雖說人人平等,但在實際的社會裡,人卻並不平等。在世人——社會上的大多數——的眼裡,同性戀始終是一種異端邪行。你小說中的人物,就往往處於「邊緣人」的位置。

 

白:我就是覺得marginal man最有意思。我最不會寫中產階級、「典型」夫婦的生活,可能我不擅於描寫「大多數」。

白先勇書籍封面

 

P:在西方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之中,同性戀多得不可勝數,有人甚至認為同性戀是藝術家和作家的「理想人生」!

 

白:其實那也有點道理。同性戀一向是社會上的少數派,社會的道德習俗都不是為他們而設的,有時甚至是反對他們的。因此,他們不從俗,對事物有獨特的看法。那的確是思想家和藝術家的材料。藝術家不能自囿於成例、俗見,必須有獨往獨來的感性。處於「邊緣」的個人以及民族,如猶太人、愛爾蘭人等,有大成就的著實不少。這同時也因為他們受到中心社會的排斥,經常要提高警惕,注意四周,因而對人和事物往往都比較敏感。

 

P:但被排斥、受壓力,長期處於社會「邊緣」的處境是不好受的吧?你從來沒有想過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隨俗而安?

 

白:我當然體會到、感受到外界的壓力。不過我想我自小便是一個蠻能保持自我的人,即是說,我不會因外界而改變自己,也不會有任何外來的壓力足以改變我。

 

PLAYBOY中文版,一九八八年七月號

 

 

▲ 同/性/戀/ 這/個/事/情/ /我/一/向/不/認/為/是/種/羞/恥


(訪談者:劉俊,以下簡稱劉)

相關焦點

  • 朦朦朧朧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朦朦朧朧,指人意識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1回:「走了一五更,天色朦朦朧朧,尚未明亮。」近義詞有:迷迷糊糊,朦朦朧朧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人或事物等。朦朦朧朧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朦朦朧朧(méng méng lóng lóng)成語釋義:指人意識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1回:「走了一五更,天色朦朦朧朧,尚未明亮。」近 義 詞:迷迷糊糊成語用法:可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人或事物等。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朦朦朧朧的例句:1、原始山野的夜晚很闃寂,遠處朦朦朧朧,混混沌沌。
  • 面試技巧:讓名言警句的重要性不再朦朦朧朧
    面試技巧:讓名言警句的重要性不再朦朦朧朧 http://gongwuyuan.eol.cn  來源:中公教育  作者:  2020-03-02  大 中 小
  • 航拍烏蘭布統草原的清晨,馬兒在朦朧的晨曦中吃草,宛如人間仙境
    清晨,航拍烏蘭布統大草原,陽光透過雲層的縫隙灑落到草原上,馬兒在朦朦朧朧的晨曦中悠閒的吃草,宛如人間仙境。航拍烏蘭布統草原的清晨,馬兒在朦朧的晨曦中吃草,宛如人間仙境。航拍晨曦中的烏蘭布統草原,朦朦朧朧猶如一幅水墨畫。
  • 朦朧造句和解釋_朦朧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1、白樺)4、對於現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詞句的、無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6、憶讀書)5、即使是濛濛細雨的夜晚,也有一隻兩隻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 狗狗用窗簾把自己的眼睛蒙上,然後站在窗邊看風景,喜歡朦朧美?
    有這麼一句話,叫做距離產生美,那種朦朦朧朧的感覺,讓人會有美好想像的空間,所以就有美的感覺。不過這種事情好像多存在於人類之間,對於動物們來說,它們可能體會不到這種意境吧。不過有時候它們的舉動,也會讓主人很疑惑。
  • 白先勇:我不為我父親講話我為誰呢
    白先勇:大家都是學者,我一方面很高興,覺得這次研討會意義重大;另外一方面,多少有點意外,很多問題是我自己沒想到的,他們問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我聽著蠻有意思的。我覺得這個會開得挺成功的,老中青三代有各種不同的觀念。在歷史方面,大家暢所欲言,蠻具有破冰的意義。問:在您早已被高度經典化之後,只有新鮮議題和角度的引入,才可能拓展和提升關於您的評述和研究?
  • 隱形王國依然是同性戀者現實的選擇
    同性戀是指一個人在性愛、心理、情感上的興趣主要對象均為同性別的人,無論這樣的興趣是否從外顯行為中表露出來,那些與同性產生愛情、性慾或戀慕的人被稱為同性戀者。由於世界各國文化、宗教的差異,導致世界各國至今對同性戀人群還存有爭議。現在人(尤其是年輕人)一般接受,同性戀是一種性取向,不應劃入精神疾病的範疇。在荷蘭等國,法律已經開始逐漸承認同性伴侶的合法地位。
  • [面對面]白先勇:青春念想
    白先勇:多少出意料之外。    記者:大家覺得這個戲成功就是一個奇蹟?  白先勇:我想這個戲,本來這個崑曲就應該是一個這麼美的東西,只是我們自己做得很用心是真的。等於說是這個是很不平常的一件事,是兩岸三地的文化精英、戲曲精英共同打造的一個大文化工程。
  • 樂華七子:集體換上朦朧濾鏡,撲面的魅力擋不住,哪一個最戳你?
    上面的這些的就是黃明昊了,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可愛的人,說話的時候也是很搞笑的,等他換上了這一款濾鏡以後,看起來朦朦朧朧的,也是非常的好看。上面的這一個就是我們的小倉鼠李權哲了吧,本來他的臉上就是有點兒嬰兒肥的那種,看起來軟軟的,非常的可愛,他的這個照片上,耳朵上別著一朵粉紅色的花朵,加上這個朦朧的濾鏡,看起來竟然有點仙氣?
  • 中國大案:「朦朧」中勒死女朋友?殺人動機到底是為何?
    警方(來源於採訪錄音):(何永新)這個人說話也是反反覆覆,他說他產生了殺人動機的時候,也就是把女孩帶到他們家以後,他說才突然萌發出了殺人的念頭,他說我就想殺人,他說過今天晚上要是來個別人的,那死的就是別人的,他沒有說今天我必須想把陳某某殺掉。
  • 《喜歡你我也是》大結局高能來襲 於朦朧逆風翻盤
    今天中午12:00,《喜歡你我也是》收官之戰,敬請期待。 戀愛嘉賓夢想中的婚禮大曝光 於朦朧竟然想在動物園舉辦婚禮在最後一期,節目組為九位素人嘉賓們準備了伯爵旅拍的驚喜大禮,特意換上了禮服的各位小屋嘉賓一亮相就驚豔全場。
  • 【解析】白先勇《花橋榮記》
    《花橋榮記》作為白先勇短篇小說集《臺北人》系列之一,側重展現了以盧先生為代表的由大陸遷移到臺北的一群小人物的悲劇命運。白先勇以細膩寫實的筆觸深入到人物的現實生存空間、深入到人物複雜微妙的內心世界,通過人物的今昔之變和靈肉之爭,多方位地呈現出在時代變遷中失根的一代人悲苦飄零的處境以及與命運抗爭的內心掙扎。
  • 旗袍開衩有講究,朦朦朧朧格外吸引人,不然怎生曼妙情?
    旗袍的美有四個地方,小而圓的衣領,經典而簡單的線,優雅而優雅的門襟,性感的狹縫,這些總是描繪女性的風情。許多女人穿旗袍時有點保守,所以很難接受臀部開口。然而,旗袍開衩是有原因的。它是朦朧的,特別迷人和誘人。由於旗袍的開放,它優雅的風格更加令人興奮。
  • 認清欲望,認識自己(內附觀法)
    ——《詩經》三千年前的詩經中,記載了很多男女之情的詩篇,這些詩篇總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美感。這種美感就好似人們的初戀,懵懂無知中對「愛與喜歡」的感受最為深刻,反倒是什麼都真正經歷了,也就變得索然無味了。可你知道為何朦朧的美最美好深刻嗎?其實這裡隱藏著一個驚天秘密。
  • 痛苦自述:婚後才發現自己是同性戀者
    同性戀越來越年輕化,對於他們來說越早發現自己的真實身份其實對自己的人生越有利,但對於一些「老同志」來說就很不幸了,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同性戀者在30歲左右才發現自己的真實身份,相當部分是在婚後並且有了孩子後才有所發現的,小李就是這樣一位中年同性戀者,他的痛苦可能很多已婚同性戀者都經歷過。
  • 如何抽吸雪茄 說說自己的體會
    如何抽吸雪茄 說說自己的體會很多剛接觸雪茄的朋友,基本上知道抽雪茄是不過肺的,但在不過肺的情況下,該如何抽吸,還是朦朦朧朧的。那麼我就說一下,我的體會。當你掌握正確的抽雪茄的方式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煙霧量的大小。抽吸頻率,絕對不能快。抽吸快了,會影響雪茄的味道。一般在間隔五秒以上為佳。這樣它的味道不會受到影響。
  • 借夢寫思念,這首詞的朦朧之美,很像李商隱的《無題》
    夜半來,天明去」中的「花」和「霧」是一樣的,都是詩人茫茫愁緒中夾雜著幻想的歡喜,甜蜜處如花之絢爛,傷情處如霧之迷濛,每當午夜輾轉難眠的時候,就會襲上心頭,朦朦朧朧中似夢似幻,待到醒覺,已經天亮了。倘若現實中多愁緒,就會期待入夢。愁緒與夢也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未睡時是愁緒,入睡後則化作夢,夢醒後又還原為愁緒。
  • 月色真美:真實純情的讓人落淚,網友:仿佛看見了曾經的自己
    我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純愛番劇也就叫《月色真美》。《月色真美》是一部令人淚目的純愛番,比起《你的名字》、《秒速五釐米》來說也毫不遜色。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真實,用真情實感來打動觀眾們的心,引起觀眾們的共鳴,讓觀眾們覺得這是在講自己的故事一樣,很容易就被代入了進去。
  • 阿姨爺叔請提問|防霧霾,這些操作保護自己!
    今天一早起來,大家應該會感覺到,天空朦朦朧朧的,能見度不高。預計24日白天至25日持續出現PM2.5汙染過程,其中今天上午和夜間短時可達到重度汙染。從今天早晨8點開始,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