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清夜

2020-12-12 林下煮酒

在現代文明已經取代農耕文明的現在,故鄉的清夜依舊如兒時一般靜謐、安詳,有著最閃亮的繁星和最純粹的黑暗,有著最溫情的月亮和最婉約的夜風,但再也沒有了繁星下的暢想和月光下的嬉戲;沒有了黑暗中的想像和夜風中的情話。

上周和先生驅車回了一趟娘家。姑嫂姐妹們契闊談宴,其樂融融。下午,又一起去西溝探訪了彼岸的親人。不知不覺,暮色依稀,但相見容易,別離實難,故而和先生留宿在了久別的故鄉。

冬日的夜來得特別早,加之是個陰天,才六七點鐘,夜色已完全漫過平野村莊、山林高崗。和兒時寧靜的冬夜倒也有幾分相似。

村莊裡的青壯年大多出遠門打工去了,只剩下老弱婦孺的鄉村之夜,少許帶些寂寞和膽怯。八點鐘不到,家家都已經封門閉戶,進入人定狀態。因為少有人動,連狗兒也顯得特別文靜,不吵不鬧的。雞棲於,鴨歸於舍。鄉村的夜捧出處子般鮮潤的黑暗,和禪定一般的寂靜。

唯有狹窄的鄉間水泥公路,猶如喧囂的溪流,呼嘯而過的車輛猶如囂張的浪頭,一下一下地拍打著寧靜的鄉村冬夜,扯開了夜晚密實的黑暗,劃破了鄉村小夜曲一般的寧靜。給桃源般的鄉村帶來了現代文明的震顫和慌亂。

每一扇緊閉的門後,是電視和手機聲色陸離的世界。外部世界的多姿多彩和短視頻的粗俗荒誕,霸佔著大大電視螢屏和小小手機頁面,吸引著成年人的目光,也俘獲了小孩子的眼球。

好多村民熱衷於拍抖音,刷抖音,為了吸粉,互關互贊互相評論。夜色闌珊刷不停,挨個點讚入夢鄉;旭日東升忙評論,堪比皇帝批奏章。帶累得孩子們也跟著刷抖音,不愛看動畫片,不愛看故事書,惟喜「醜男娘娘跑」,酷愛「麻子配口型」。

鄉村的夜,安逸中透著頹廢,靜謐中帶著荒涼。

這令我懷念起兒時鄉村的清夜。彼時的清夜是時間對勞作了一整天的大人們善意的獎賞,是造物對鄉野孩子們慷慨的饋贈。

無月的夜,鄉村的夜盛放為燦爛神秘的星空,濃縮為昏黃如豆的油燈。在文化匱乏的上個世紀的鄉村,聽著鬼故事長大的孩子們,即使是最膽大的,也不敢走出大門外,凝視天上如眼的星星,擁抱門外鬼魅的黑暗。

圍著油燈吃罷晚飯後,為了節省煤油,孩子們早早被母親趕上床,心有不甘地狠心掐滅自己想要出去玩的衝動,和姊妹兄弟磨牙打屁一會兒,也就在呼呼鼾聲中,安放了自己瘋跑了一天的身體和靈魂。

有月的夜,鄉村變得無比的喧囂和歡騰。大人們端著飯碗,湊在飯場裡一邊喝湯(即「吃飯」,故鄉俗稱為「喝湯」)一邊瞎拍,一碗飯能就著千言,一頓飯能和著萬語。

明明老早就擱碗了,就是不起身往回送碗,一直拍話,拍個不停。惹得在家立等刷鍋的女人們大聲怒罵各自的男人 ,嬌嗔中透著溫情;樸野中帶著浪漫。

早上一睜眼就期待著晚上這頓湯麵條的孩子們,可無心聽大人閒扯,狼吞虎咽,風捲殘雲,三五分鐘,就喝個肚圓腸滿。然後就呼朋引伴地開耍了。

兒時的我們沒有漫畫書,沒有故事本,沒有電視和手機;我們有的只是月亮和月亮下的歡聲笑語。

三五一派, 隨便一個旮旯,就能盛滿快樂;五六成幫,任意一個犄角,也能製造歡暢。開闊空地,即為遊戲的樂園;傾圮牆圍,就是對壘的戰場。

「星星過月月」;「野雞翎砍大刀」;「千皮蘿蔔紫皮蒜」;「捉老貓」;「丟手絹」;「蹦繩」;「蹦房」;「踢毽」;「抓子兒」;「抽麻稈」……多姿多彩的遊戲,歡樂了鄉村的月夜,豐富了單調的童年。

白天常玩的是「丟手絹」,「抓子兒」,「蹦房」,「蹦繩」,「踢毽」「抽麻稈」等;夜晚,便是「捉老貓」,「過月月」,「野雞翎」,「紫皮蒜」的主場了。

那時候,莊戶人家普遍缺吃少穿,但沒有哪家缺少小孩,怎麼也得有三四個,大部分人家都是五六個。數量龐大的孩子,分成幾個對立的小團體,把鄉村的月夜鬧騰得熱烈而歡暢,簡約而豐富。

月亮仿佛善解人意,總也不忍離去,把鄉村的夜照得澄澈如水,水中荇藻參差 ,斑駁弄影。像是描畫給鄉民們的一幅寫意畫,又像是彈奏給孩子們的一首歡樂歌。

月影西斜,夜已深沉。勞累了一天的大人們,玩鬧了一晚的孩子們,枕著溫柔的銀輝沉入安謐的夢鄉。鄉村睡去了,在鼾聲中疏散著疲累的筋骨,在夢囈中描繪著明天的希望。

故鄉的夜給過我歡樂和熱烈,也給過我寧謐和安詳。我多想讓而今的大人們關掉電視,放下手機,帶著孩子們走出戶外,去感受鮮潤的黑暗,去領受璀璨的星光。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吹一吹溫柔的夜風,用潔淨的月色,洗一洗心靈的塵埃。

千年不變的夜風吹過故鄉的林梢,風中還能流淌出鄉鄰之間親密的「情話」嗎?舊時如銀的月色轉過朱閣綺戶,還能照亮孩子們清澈快樂的童年嗎?

今夜,故鄉清夜無塵,赤子不寐。

相關焦點

  • 詩·十首丨淡煙剪作羅裙帶,清夜留存皓月家
    淡煙剪作羅裙帶,清夜留存皓月家。  麗質何須施粉黛,秋波一閃自飛霞。
  • 故鄉故鄉我夢中的天堂
    >時光如白駒過隙,無論歲月怎樣流逝,總會時不時的,讓你在某個時刻想起故鄉,故鄉,喚起了心靈深處最美好的回憶。在對故鄉的思念中,又仿佛回到了那單純無邪的童年時代,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身心的創傷得到了撫慰精神的空虛得到了充實……什麼是故鄉,故鄉就是爹娘。
  • 故鄉
    關於故鄉的文學、藝術作品有很多,但對於我們來說,也許最為難忘的當屬魯迅先生的作品《故鄉》。《故鄉》作為初中語文教材,不但為我們國人所熟知,在日本也是家喻戶曉。因為自1953年起,《故鄉》被選入日本初三國語教材後,就一直為日本人所熟讀,迅兒和閏土,宏兒和水生,還有楊二嫂是中日兩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共同的人物形象。《故鄉》其作品本身也已成為中日兩國共享的教科書範本。
  • 特區夢:故鄉與第二故鄉
    從稚嫩到青少的歲月,我踏著田野的青草與稻香成長,故鄉也在成長。如今每次回家,都驚詫於故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故鄉的血脈長河依舊洶湧,富有生機與力量!故鄉在成長,特區也在成長,以特區之為謀未來之變,汕頭未來的「一二三五九」、「五大工程」、「四大高地」將讓故鄉真正發揮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和擔當。從青少到青壯,只是被日子攆著長大,終於到了需要離家闖蕩的年紀,我背著簡單的行囊,一疊發表的文章,在深夜踏上長途巴士,將我的童真年少留在了故鄉。2013年我來到珠海經濟特區,在這裡,我完成了大學學業至今在此謀生。
  • 我的鄉愁,是故鄉的郎酒,故鄉的美食,故鄉的油菜花,四川古藺!
    所以啊,我的鄉愁是故鄉的美酒,是故鄉的美食,是故鄉的風景……出門在外,看到故鄉的特產總會忍不住買一些,喝酒總會喝故鄉產的酒,看風景時總會覺得故鄉的美,心心念念的始終是故鄉,也許這就是我的鄉愁,我的故鄉!
  • 初中生我的故鄉作文:故鄉的雨
    事實上,我的故鄉在南方。小城,下起雨來總是會勾起一些回憶,雖說平淡得像南村的古樟,北山的風鈴,卻在星星點點之餘,帶著氤氳的雲霞,悠然降至心頭。春季,雨總是喜歡光顧故鄉的,它常常與心中期盼的外出不謀而合。
  • 故鄉的錐慄
    隨著大面積的種植,故鄉的錐慄加工產業也蒸蒸日上,還註冊了許多全國知名品牌。故鄉的慄子每年都給妹夫家帶來好幾萬元的收入,在故鄉幾乎家家都種錐慄,家家都因為有它,增加了不少的收入。它真成了故鄉人奔小康的好項目。可是,今年卻是不嘉年辰。上個月的一天傍晚,家鄉突然遭遇龍捲風襲擊,家鄉的錐慄樹正在開花呀,結果花粉被風魔帶走了,可想而知,家鄉人又要白忙活了。
  • 回想小時候的作文,描述我的故鄉與我對故鄉的理解
    他是這樣描寫自己的故鄉的。他說,我的故鄉四面環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站在家門口被眼前的大山阻隔了。但我卻知道這只是我眼前的看到的。其實後面還有很多大山。這就是我的故鄉。其實這個是很寫實的。但如今回想起來,其實這裡包含了很多東西那時候說真的我也不知道這個有什麼好的。但是他卻說出了一個鄉村人的出路和人生的機遇因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就像故鄉一樣。
  • 故鄉:每一個生長記憶的地方都生長故鄉
    當孟慶楠採訪齊峰,齊峰說:有歌聲的地方,就有草原,就是遊牧民族的故鄉。一句話,頓時讓我百感交集,如同突然間打開的泉眼,汩汩噴湧著情感;又如突然拎起的一個線索,將所有不關聯或者關聯不緊密的東西聯繫起來。那,就是故鄉:每一個生長記憶的地方,都生長故鄉。
  • 童年故鄉
    儘管老家離我現在工作的城市不遠,但已有相當一段時間沒有回去了,我急切的心好像早已穿過車窗,飛到了故鄉,仿佛看到村頭母親叫著我乳名喊我回家的身影,那身影是那麼熟悉、親切。只是身在城市,繁世浮華淹沒了春光無限,歲月滄桑怎也融不進春華秋實……而在故鄉,那裡有我記憶中最美的春天、春天映照在童年心靈裡最萌的幻想。那時的我像所有童年時的小夥伴一樣,對世界萬物到處充滿著孜孜不倦的追問與好奇,尤其到了春天,總會在我的靈魂深處喚起我對人生無限的美好憧憬。春天,當柳樹剛剛長出嫩嫩的小黃芽時,我們幾個小夥伴便跑到村頭的水塘邊削柳笛。
  • 萬人大合唱許巍的《故鄉》,但有妻子的地方,才是許巍的故鄉
    故鄉對每一個人來說,肯定都是最特別的地方,尤其是傳統的中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故鄉情結。老一輩總說落葉要歸根,要榮歸故裡,不管你走多遠,都到哪裡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裡。故鄉就是我們的「心安處」和「種花家」。
  • 我與故鄉的距離
    這幾年做還鄉計劃,我們發現參與者有這樣幾種情況:有明確的故鄉地點,有故鄉歸屬感 有明確的故鄉地點,歸屬感很模糊 (想要在這個地點找尋歸鄉感)有明確的故鄉地點,完全沒有故鄉歸屬感 無明確的故鄉地點,但有故鄉歸屬感的需要(需要找尋故鄉地點)無明確的故鄉地點,歸鄉感概念模糊(故鄉,歸鄉感都需要找尋)無明確的故鄉地點,完全不需要歸鄉感
  • 故鄉造句和解釋_故鄉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冰心《我的故鄉》:「我生於一九零零年十月五日(農曆庚子年閏八月十二日),七個月後,我就離開了故鄉——福建福州。」]故鄉在教材中的例句:1、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3、月是故鄉明)7、我在故鄉只待了六年,以後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3、月是故鄉明)8、至於水,我故鄉的小村子裡卻到處都是。
  • 書訊|《馱起故鄉前行——彭繼文詩集》:寫給故鄉的情詩
    詩歌創作多以故鄉為主題,綿延沉默的大山,彎彎的鄉村山道,肥壯的水牛,滿園的雞鴨,滿倉的穀物,金黃的山菊花,貨送的杜鵑花,小河撈蝦,對故鄉往事的回憶和美麗風景的書寫構成了彭繼文詩歌創造的主要畫面。相較於其他詩人不同,彭繼文並不僅只停留於客觀描寫,也在描寫景色的同時自覺地運用批判的眼光和理性的精神,對當下鄉村生存的運命進行著獨立思考。
  • 故鄉的土 - 故鄉的土-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駐馬店唯一...
    記得小時侯,我一直不明白一件事,當家中的一個成年人外出時,老人總是捧一把故鄉的土,用一塊紅布包起來,裹得嚴嚴實實,然後裝進早已打好的背包,好像是什麼值錢的寶貝,生怕路上被小偷偷走了。它不僅分為黑土、黃土、沙土等,更主要的是故鄉的土曾經埋葬了一代又一代親人的屍骨和靈魂,故鄉的土浸透了祖宗的血汗和淚水,故鄉的土永遠包含著父老鄉親的殷殷眷戀。我是在故鄉黃土地上長大的孩子。故鄉的土既是我兒時樂園,又是我醫治創傷的良藥。
  • 《中國式家長》故鄉作文介紹 故鄉作文寫法是怎樣的
    導 讀 中國式家長故鄉作文怎麼寫?
  • 故鄉的小山坡
    故鄉的小山坡   成都市鐵路中學2014級4班黃荷  我的故鄉在川東,被沱江、涪江相擁懷抱。那兒的山逶迤連綿,融入天穹,如雲如煙、如詩如畫,宛如人間仙境。  位於兩江分水嶺上的山,其實不應叫山,因為它們沒有泰山的高度,也無華山的險峻。
  • 魯迅《故鄉》:「我」回到了故鄉,卻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在故鄉的日子裡,他親眼目睹了農村的破敗與農民的悽苦生活,心裡感到十分悲苦,於是就在1921年1月以這次回鄉的所見所聞為題材,寫下了這篇《故鄉》,並發表在1921年5月的《新青年》上。在這篇小說中,「我」回到家鄉,發現家鄉與之前大不相同,早已失去往日的光彩,變得蕭索落敗起來。
  • 作家筆下的鄉愁:中國人的故鄉是母親,西方人的故鄉是戀人
    有人說:「長大後,鄉愁就成了一張藍藍的車票,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離年前抱怨七大姑八大姨的時間還不遠,但真要分別時,又有無盡的情味在心頭。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作家筆下、口中的故鄉。他們之中,有人對故鄉「深惡痛絕」,也有對鄉土的無限想念,文字話語之間,作家筆下到底有怎樣的故鄉?
  • 回歸故鄉,與文學重逢
    導演張同道和他的團隊跟隨莫言、賈平凹、劉震雲、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回到他們出生的村莊,回到文學創作的現場,為我們講述這些作家如何將生活的故鄉轉化為文學的故鄉。有網友評論,「《文學的故鄉》將故鄉的山水化為了作家文字中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