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積極心學:刻意練習,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是天才我做主
積極心學開拓者:劉漢洪
1萬小時,成就天才的「黃金法則」。其實,這是一種持久重複練習的形象說法,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刻意練習,才是成就天才的重要工具。甚至可以說,沒有刻意練習,1萬小時也成就不了天才。或者說,刻意練習,可以超越1萬小時天才理論。
思維工具是:刻意練習,我是天才我做主;
行為工具是:刻意練習。
我們先來了解思維工具:刻意練習,我是天才我做主。
關於刻意練習,美國安格斯.埃裡克森和羅伯特.普爾的專著《刻意練習》是這樣描述的:埃裡克森的刻意練習的核心觀點是:那些處於中上水平的人們,擁有一種較強的記憶能力:長時工作記憶。長時工作記憶正是區分卓越者與一般人的一個重要的能力,它才是刻意練習的指向的本質。刻意練習的任務難度要適中,能收到反饋,有足夠的次數重複練習,學習者能夠糾正自己的錯誤。
很顯然,刻意練習是每個人的自主思維和行為,是「我是天才我做主。」
第1,刻意練習,超越1萬小時成就天才。
首先,不同專業領域的技能習得時間與刻意練習時間並不存在一個1萬小時的最低閥值。例如,優秀專業演員的專業技能習得往往是3500個小時;記憶類專家技能的習得也並不需要1萬小時,而是數百小時。網站的讀者們已經整理出的證據表明,不少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專業技能的習得,同樣不是1萬小時。埃裡克森在他的專著中使用的數據也非1萬小時。從事音樂教育的學生在18歲之前,放在小提琴上的訓練時間平均為3420小時,而優異的小提琴學生平均練習了5301小時,最傑出的小提琴學生則平均練習了7401小時。
其次,成功與練習時間並不完全成正比,天賦雖然在其中不起決定性作用,卻也會是一大影響因子。如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指出,優秀科學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同樣,1977年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醫生、律師、會計的智商多數位於中上水平。一些體育項目,更是會對身高和身材有要求,這類身體特點上的差異,更不是時間或簡單的練習可以彌補的。
再次,練習的成果並不是與時間成正相關,這一點,也取決於練習的方法。埃裡克森就在書中舉了很多例子,我們身邊也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實沒有成就的人。練習時,我們是採取階段性進步,隨時間和效果調整策略,有針對性和技巧性,還是機械的每日花上幾小時,只為達成1萬這個目標,卻始終沒能夠發現更為有效的訓練方法,不能辨別並彌補練習當中的漏洞,以取得進步?期間的差別,最終便是「高級新手」、勝任者和專家的區別。
第2,刻意練習,認真練習而非天真練習。刻意練習,它之所以能夠超越1萬小時天才理論,是有其客觀必然和科學根據的。這是與刻意練習本身所擁有的基本特徵相一致、相統一的。
1、刻意練習發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經想出怎樣提高的技能,也是以及擁有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的技能。
2、刻意練習發生在人們的舒適區之外,而且要求繼續不斷的嘗試,那些剛好超出他當前能力範圍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們付出幾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來講,它並不令人心情愉快。
3、刻意練習包含得到良好定義的特定目標,通常還包括目標表現的某些方面,它並非指向某些模糊的總體改進。一旦設定了總體目標,就將制定一個計劃,以便實現一系列小的改變,最後將這些改變累積起來,構成之前期望的更大的變化。改進目標表現的某些方面,使得我們看到我們的表現改進,通過練習得到了提高。
4、刻意練習是有意而為的。也就是說,它需要我們完全的關注和有意識的行動。
5、刻意練習包含反饋,以及為應對那些反饋而進行調整的努力。在練習的過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饋來自於導師或者教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自己就要學會自己監測自己,自己發現錯誤,並做出相應調整。
6、刻意練習既產生有效的心理表徵,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徵。
7、刻意練習,通過著重關注過去獲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於有針對性的提高那些方面,並且幾乎總是包括構建或修改那些過去已經獲取的技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逐步的改進最終將造就卓越的表現。
第3,刻意練習,既能練能力又能練美德。刻意練習的理論,首先是技能練習的研究成果,實明證明,只要方法得當,真正踐行,效果是極其明顯的。各行各業許多傑出人物的成就,事實上,都是自覺或不自覺重複練習的結果。而那些懂得和應用刻意練習技術越到位的人,成就往往就越突出,人生往往就越幸福成功。而這些成就的取得,既要靠能力和努力,還要靠正確的思維方式和人格美德。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總結出來的成功公式就是很好的證明:成功=思想.人格×能力×努力。一個人一旦缺乏美德,能力越強越危害社會,甚至是反人類的危險人物。再就是,具有美德的人,常常更能夠成就自己幸福成功的人生。從傑出人物的人生實踐來看,他們在刻意練習技能的時候,也同時在刻意練習自己的品格優勢和美德。並且實踐充分證明,美德是可以刻意練習出來的,而且是也必須進行刻意練習的。
現在,我們再來了解行為工具:刻意練習。
也就是把我們對刻意練習的理論認知,變為我們自覺實踐和運用的具體實際行動。刻意練習的行為工具,可以運用到我們人生的方方面面。比如,可以用來練習心靈品質、崇高品格;可以用來練習生命創意、品牌逼格;可以用來練習獨門絕技、匠人精神;可以用來練習口才學識、智慧美德;還可以用來練習強身健體、良好習慣等等……聯繫我們「天才夢想實驗班」的實修實證,我們可以重點在練純粹心靈、練幸福人生、練優勢美得方面下更大功夫。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練習:
一是練每天打卡。我們參加「天才夢想實驗班」實修實證的同仁們,相信一定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堅持每天的學習打卡、實修實證,正在讓我們開啟「生命煥然一新」的全新旅程。這種刻意練習,正在讓我們收穫越來越多的成功與喜悅、希望與幸福。尤其讓我們對熱情與堅持有了全新的認識。就像許多同仁們說的那樣,只要我們付諸行動、堅持下來,學習與成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而且,讓自己優秀地成長,還是一件非常愉快和幸福的事情。所以,即使集中實修實證的實驗班結束之後,我們也要把每天打卡的良好習慣保持下來,相信久而久之,一定會成為我們自然而然的生活必需。我們要繼續堅持每天朗讀,堅持每天做學習筆記,堅持每天進行反省,堅持每天回味三件好事,堅持每天進行感恩,堅持每天寫心得體會。
二是練實操工具。為幫助我們大家更好地刻意練習,我們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陽明心學、積極心理學、一萬小時刻意練習等哲學及科學理論與智慧的指導下,重點研發並為大家介紹了明道、樹德、優術和懂教等四大模塊共20套實操工具,其中20種思維工具和20種行為工具。這20套實操工具,既融會貫通了四大理論基礎,又重點突出了它的工具性、實操性,相信是刻意練習的重要工具和科學方法。但短短的實驗班期間,我們只能是有一個初步了解與嘗試的實操運用。如果我們只在實驗班期間用用過後,忘了和大部分忘了,那就是太可惜了!刻意練習的最大本質要求是,有目的的、認真的、反覆的練習。所以,在以後的人生過程當中,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技能練習還是品格修養方面,我們都要更好地進行刻意練習,都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和用好20套實操工具。尤其要永遠銘記:實操工具是用來實修實證,讓生命煥然一新的,而決不是讓我們僅僅記住某些金句、拿來作為有知識、有水平炫耀的。總之,這些實操工具,就像寶劍一樣,越磨越亮,越磨越鋒利。而一旦不用,便會生鏽,變成廢鐵。
三是練行為習慣。習慣無小事,習慣成自然。因為性格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性格決定命運其實就是習慣決定命運。而且,100減一等於零,小環節是大生產力。哪怕是很小很小的行為習慣,都對我們人生的成功與幸福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的刻意練習,一定要高度重視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刻意練習。例如:抬頭挺胸、見面微笑、點頭問候、真誠讚美、大聲感謝、熱烈鼓掌、熱心握手、熱情擁抱等等,都是讓我們成就幸福成功人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都是細節決定成敗的巨大生產力。而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要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同樣需要我們真正高度重視、不斷刻意練習。
總之,我們堅信,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更多的孩子,也為了我們自己以及更多更多人的幸福成功人生,我們一定能夠成為刻意練習的忠實踐行者、積極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