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爽之人都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看《水滸傳》梁山好漢,亦或是金庸的武俠小說中,不乏類似的喝酒名場面,英雄豪傑一飲而盡的霸氣豪情,揮灑的淋漓盡致。但是大碗喝白酒,是不太科學的。飯桌禮儀夾雜著酒文化,但是作為社交產品,那些整天嚷嚷著大碗喝酒的人,是不是對酒有什麼誤解?接下來鬼哥給大家說說為什麼白酒要拿小杯喝。
在影視劇裡及各種演義小說中,經常會出現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情景。這種場面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大多數古代人海飲一般喝下的酒其實是度數很低的釀造酒。所謂釀造酒就是不需要經過蒸餾的酒,大家平常所接觸到的啤酒、紅葡萄酒、黃酒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出名的三大釀造酒。古代沒有蒸餾技術,酒的度數很低,所以能大口大口的喝。那時的酒叫水酒,酒精含量低,用大碗才過癮,就像現在的散啤,米酒之類,你也能大口大口拿碗喝。當年武松打虎前喝的十八碗,亦是米酒,度數較低,因此創下了千古傳奇。現今,我們所喝的是蒸餾酒,酒精含量高,俗稱燒酒---可以燃燒的酒。所以,喝酒容器的選擇也得有它的講究。好酒自然需要好杯配,那麼,為什么喝醬香酒需要配專門的小酒杯呢?
小杯宜觀色、聞香、品味
醬香型白酒是色澤微黃透明,用透明無色的小杯子才能更好的用肉眼觀察酒的色調,判斷醬香酒的酒質。這也體現了品酒的第一個步驟——觀酒。對於一個愛酒懂酒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有些人從觀酒就可以大致判斷酒的酒質如何。
便於品酒
醬香酒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用特製的小杯子能聚攏醬酒的香氣,香氣散得慢,便於更好品嘗醬香酒。醬酒中香味複雜,需要細品慢飲,酒體進入口腔鋪滿人體整個舌面後,夠讓讓飲者舌頭和味蕾得到更好的口感體驗:醇厚豐滿、幽雅細膩、回味悠久。
醬酒度數高
在蒸餾酒技術尚未成熟前,度數較低(10度左右),因此,大碗喝酒不足為奇。而醬酒的正常度數是53度,屬於高度白酒。要是按照古人大口喝酒的方式喝酒,或許一碗酒下肚,你就倒下了,完全體會不到喝酒的樂趣(牛人除外)。
含蓄內斂的文化內涵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加上儒學的影響和國人崇尚謙虛、內斂以及低調為人的美好品質,小杯飲酒更符合國人含蓄內斂、溫文爾雅的文化內涵。在儒家文化統領的古代社會,大碗喝酒也僅存在於少數人身上,大部分文人雅士、社會名流更喜歡小杯淺酌。
防止飲酒過量
用小酒杯既方便待人接客,又不失風雅,與客人閒談之中品品小酒,多有雅趣。最重要的一點是使用小杯具喝酒不容易漏酒,減少浪費。還能防止飲酒過快,也能有效防止飲酒過量。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