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水滸》第348期(文/焦目)
一直以來,水滸中的好漢們都在反抗當時的朝廷,尤其是高俅這樣的奸臣。他們被逼無奈,常常會落草為寇,上山為盜。為了拉攏人心,也為了壯大實力,他們總說上了山可以「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秤分金銀」等。這一點,尤其是梁山好漢說的多,看起來很快活,上了山也的確是這樣。
可是,好漢們大吃大喝分金銀的同時,小嘍囉們日子怎麼樣呢?他們有這樣的待遇嗎?
先說吃喝
嚴格來說,小嘍囉們也不算是梁山最底層的人,那些被俘虜後的老弱病殘之人才是,他們要麼負責餵牛餵馬,要麼負責其他事情,跟奴隸一樣,比小嘍囉慘多了。
小嘍囉們除了日常的看守山寨、操兵演練,以及偶爾的上陣打仗、劫掠商人外,基本就沒啥事了。他們的待遇,類似於朝廷養著的將士。梁山有重大活動時,他們是可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比如林衝火併王倫,推晁蓋為山寨之主時,梁山就慶祝了很多天,大小頭領,山寨嘍囉們也都跟著大吃大喝。
魯智深在桃花山,救了劉太公之女後,李忠帶領小嘍囉,要為周通報仇。兩人後來相認,劉太公也犒賞了小嘍囉,每個人都有兩個饅頭,兩塊肉,一大碗酒。
可見,山寨之外的犒賞,小嘍囉們偶爾也能沾光。
但不論是山寨中還是山寨外,這種機會都很少。其實,從好漢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口號來看,他們之前是沒有這樣生活的。這也難怪,畢竟好漢們多是底層人,小嘍囉更不用多說,他們還不如好漢,偶爾吃到酒肉真的不錯了。
再說金銀
「大稱分金銀」這話不假,好漢們上山立功後,只要有功勞,一般都會分到錢財。小嘍囉也能分,但是分到的要少很多。晁蓋等人上梁山後,曾經有一次劫財事件,當時分金銀時,晁蓋是這樣分的。
眾頭領看了打劫得許多財物,心中歡喜,便叫掌庫的小頭目,每樣取一半,收貯在庫,聽候支用。這一半分作兩分:廳上十一位頭領,均分一分;山上山下眾人,均分一分。——《水滸傳》
假設這次劫掠的錢財價值5000兩銀子,那麼一半收入財庫;剩下一半分給十一位頭領,最後剩下的1250兩銀子才分給山上其他人。當時梁山約有1000人,這麼看來,每個小嘍囉只能分得1兩左右。
頭領們啥也沒做,每人分到100兩還多;小嘍囉冒著性命去劫掠,每人才分1兩。這就是梁山所說的「大秤分金銀」,所謂的大秤是對頭領而言,小嘍囉只能用小秤了。
最後說一下地位
水泊梁山,可以看做一個壟斷階層的社會。最上層就是108將,他們壟斷了所有的職位以及最好的待遇,中間層是大小頭目,最後是小嘍囉和其他人。
這就是說,無論下面的人多努力,也不會進入上層。
軍校道:「俺在梁山泊時,強似你的好漢,被我殺了萬千。量你這等賊官,直些甚鳥?」——《水滸傳》
宋江等人招安後,由於皇帝賞賜的酒肉被廂官剋扣,梁山一個小頭目殺了他。從這個小頭目的話來看,此人功勞不少,但他依舊只是個小頭目,招安之後也只是個小軍校。其實他可能比一些地煞星還強,但他終究不能躋身108將。
所以,無論是吃喝、分金銀還是地位,梁山小嘍囉都不能比其他地方的人強。他們想吃肉分金銀也得冒險幹活,而且即便立了很多功勞,也只能做個小頭目。這一點,梁山倒是和當時的朝廷有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