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管理規模再向18萬億發起衝擊!混合型基金貢獻最大,貨幣基金...

2020-12-11 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中基協公布了截至8月底的公募數據,記者注意到,相比於7月底數據,8月底的規模有所增長,合計管理規模達17.8萬億元。

另外,在新基金方面,雖然混合型基金仍在持續地貢獻規模,但近期也出現了部分基金延期募集的情況,基金的兩極分化依然非常明顯。

合計管理規模17.8萬億元

根據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44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85家內資基金公司、1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合計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為17.8萬億元。

這個數據相比於7月末的17.69萬億元,增長了約1100億元。

其中混合型基金增長最多,截至7月底的混合型基金份額和淨值規模分別為2.07萬億份和3.21萬億元,而截至8月底,混合型基金的份額和淨值規模為2.24萬億份和3.46萬億元。

同樣獲得增長的還有股票型基金,,截至7月底的基金份額和淨值規模分別為1.05萬億份和1.75萬億元,到了8月底,基金的份額和淨值規模為1.09萬億份和1.8萬億元。

相比較而言,貨幣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均出現了規模下滑,特別是貨幣型基金規模下滑明顯,7月底時的貨幣基金淨值規模還有7.61萬億元,而到了8月底,貨幣基金的淨值規模降到了7.35萬億元,縮水了約2600億元。

同樣縮水的還有債券型基金,7月底時淨值規模為2.88萬億元,到了8月底時,淨值規模小幅下降至2.82萬億元。

部分新基金出現延募

其實從8月份的新基金髮行情況也能看出,規模的主要增長來自於混合型基金的貢獻。

Wind數據顯示,8月份新基金成立規模達4271億元,今年以來僅次於7月份的5389億元,可以說也是發行非常火熱的一個月。尤其是混合型基金佔據了近一半的份額,單月累計成立規模達2022億元。

也是得益於8月份基金髮行市場的發力,今年以來新基金的累計發行規模首次突破了2萬億元。

此外,截至9月16日,今年以來的新基金髮行數量突破了1000隻,其中混合型基金的發行數量達451隻,成立規模突破萬億,達到1.09萬億元。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近期部分新基金髮行已經沒有之前那麼火熱了,有些基金都出現了延期募集的情況,比如北信瑞豐優選成長、鑫元安鑫回報等。

有基金業內人士也表示:「最近新基金髮行看上去好像是有些降溫了,前段時間一發行就動輒幾百億,確實有些瘋狂。」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近期市場上沒有一些所謂的明星基金或熱門產品發行,而接下來的科創50ETF,很可能會再次引爆基金髮行市場。

而從渠道方面來看,對於這些熱門的產品,營銷還是非常賣力,甚至已經在提醒客戶很可能會出現配售。可見,延期募集的背後,其實反映的還是新基金髮行的兩極分化。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基金行業與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
    從規模演變趨勢來看,2016年四季度之前,專戶業務在基金行業中居絕對主導地位,其規模由2012年的不足萬億元快速增至2016年三季度的17.39萬億元(同期公募基金規模僅為8.83萬億元),佔整個基金行業資產管理規模的2/3。
  • 公募基金規模再超17萬億,環比收縮1393億,固收類規模縮水成拖累...
    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基金業協會6月18日晚間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64萬億元,相較4月底環比減少1393.04億元,不過依舊站穩17萬億元大關,整體規模僅次於4月的歷史高位。而從今年前五月來看,七大類基金規模也均出現全線增長態勢,股票及混合型基金規模增長幅更是達到60%以上水平。
  • 季度發行規模創歷史最高——公募基金三季度報告解析
    公募基金的持股資金正逐漸向各行業龍頭企業集中。  一、規模篇:總體規模創出新高,混合基金增幅最大  1.新發行數量及規模均為歷史最高  2020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共發行759隻,當季發行規模達到歷史新高的12746.7億元,較上季度提升132%,高於2020年前兩季度發行總規模(10667億元)。
  • 印證「贖貨基、購股基」說法,6月公募基金內部大騰挪:貨幣基金規模...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14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國內129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4家取得公募資格的資產管理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6.90萬億元,環比5月降低7391億元。其中貨幣基金大降8543.66億元,而混合型基金大增2616.63億元。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8月26日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7月份公募基金市場數據,129家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69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吸金能力強勁,規模繼續上升,達4.97萬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增長5402.1億元,環比增幅超20%。
  • 公募基金為何突然火了
    從內部看,在市場各參與方支持下,公募基金行業的整體專業形象充分傳遞給大眾,並得到投資者的廣泛認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產品共有7682隻,對應資產淨值合計為18.31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14.77萬億元增長了3萬多億元,這是公募基金資管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元,也是我國資本市場創立30年來公募基金數量首次突破7000隻大關。
  • 2020公募基金之年:新基民紛紛湧入,財富管理平臺解決痛點
    但對於公募基金來說,2020年卻是一派紅火。這一年,公募基金延續了2019年「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行情,無論是資產管理規模、產品數量,還是新基金髮行情況都達到了歷史巔峰。2020年,無疑是公募基金之年。隨著越來越多「基民」湧入,也給基金公司的服務能力帶來考驗。
  • 美國養老金體系及公募基金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養老金資產的最大組成部分是IRAs和DC計劃,資產規模分別為7.9萬億美元和7.0萬億美元。在DB計劃中,私營部門、州和地方政府及聯邦政府發起的DB計劃資產規模分別為2.9萬億美元、3.9萬億美元、1.6萬億美元。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臨近年末,公募基金新產品發行依舊持續發力。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8.31萬億,這也是公募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超過1330隻,合計發行總份額突破3萬億份,刷新往年記錄。
  •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超前三年之和 達3.04萬億元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超前三年之和 達3.04萬億元 2020-12-18 11:14:02
  • 新基金首破3萬億 報團票再度起飛?
    也就是說,年內新發基金絕大多數都實打實的流入到市場中去了。據中基協數據,截至2020年10月末,公募基金規模為18.3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14.8萬億增加3.5萬億元。此外,根據公募基金2020年3季報數據顯示,截至3季度末,股票資產為4.2萬億元。
  •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什麼區別?四大基本區別一定要清楚
    根據最新統計,我國私募基金的規模超過14萬億,達到14.34萬億,私募基金進入越來越多投資人的視野;同時公募基金也取得了創紀錄的發展,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規模第一次突破18萬億元,創造了公募基金規模最新紀錄;截至11月底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1282隻,新成立基金髮行份額2.85萬億份,雙雙創年度新基金髮行數量和新基金髮行份額歷史最高紀錄;截至11月底,首發規模超100
  • 「炒股不如買基金」理念深入人心!十大關鍵詞盤點2019年公募基金業
    一、貨基「剎車」2019年無疑是貨幣基金黯淡失色的一年:貨幣基金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首次落後於全市場基金的整體規模增速,貨基相對於全市場基金的佔比也首次出現下滑,七日年化收益率也開始以2打頭。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兩大方面:一方面,利率並軌趨勢加強,貨幣市場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差距會更加縮小,貨幣基金收益率相較於銀行理財和其他存款類創新產品越來越無優勢,對個人投資者的吸引力會進一步減弱;另一方面,從2019年其他市場「資金分流」效應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也對貨幣基金產生較大影響。
  • ...它的管理體系類似公募基金,業務性質和操作策略接近私募基金...
    9隻產品中最低參與金額只需5萬元的2隻產品募集規模較大,最低參與金額100萬元的3隻產品募集規模較小,可見投資者參與門檻高低對規模有一定的影響。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在市場調整的情況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中投資於股票市場的絕大部分未能實現正收益,並且大部分產品的業績落後於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但與公募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相比,淨值損失相對較小。
  • 權益基金賺錢大年!2021能不能衝擊「三連勝」?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止至今,公募基金市場上的基金產品總數達7293隻,資產淨值高達18.65萬億元,相較於去年年末增長了近3.8萬億,增速高達25.57%。基金市場上的基金產品總數達7293隻,資產淨值高達18.65萬億元,相較於去年年末增長了近3.8萬億,增速高達25.57%。
  • 2020年公募基金半年報點評
    安信現金增利B、富國天時貨幣D(詳細,購買)、諾安聚鑫寶C利潤居後,主要是由於其規模過小,總利潤均不足100元。 1.5 另類型基金 / 管理費率)。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天弘基金所管理的貨幣基金——天弘餘額寶佔了天弘基金總管理規模的85%,因此天弘基金的管理費、客戶維護費等費用,要低於股混型基金佔比更高的易方達基金;而銷售服務費則高出非常多,銷售服務費佔天弘基金公司總費用的36%。
  • 「公募一姐」 王茹遠離任 寶盈基金格局或生變
    據傳,王茹遠工作的下一站或是私募,公募的激勵機制以及監管環境對她來說缺乏吸引力。  王茹遠出走之後,其原來所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寶盈策略增長以及混合型基金寶盈核心優勢混合分別由彭敢和張小仁接任。而無論是王茹遠,還是接任的彭敢與張小仁,三人均有出色的過往業績。
  • 跨越百億規模盈虧門檻 「80後」基金公司脫貧
    基金管理公司在為投資者賺錢的同時,總是想迅速做大做強,一些近兩年內才成立的基金也是使出渾身解數,這些基金由於在證監會發布的《基金管理公司、取得公募資管的資產管理機構名錄》中排在第80位之後,因此被稱為「80後」基金或「90後」基金。  不可否認的是,管理資產的規模無疑是衡量基金管理公司成功與否的最直接的指標。
  • 世界三大資產管理公司「前輩」對我國公募基金的啟示
    自上市以來,資產管理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1.14%,增長勢頭極為迅猛。截至2019年底,公司管理資產規模約7.43萬億美元[1],其中,權益類資產佔比51.35%,債券類資產佔比31.08%,貨幣類資產佔比僅為6.76%。
  • 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基金投資品種更豐富
    在MOM基金相關操作指引發布1周年之際,全市場首批5隻公募MOM日前正式獲批,投資者資產配置再添新工具。MOM(Manager of Managers),即管理人中管理人基金,是海外發展非常成熟、規模體量很大的一類資產管理產品,具有「多元管理、多元資產、多元風格」的特徵,既可以實現管理人大類資產配置的能力,又能發揮不同資產管理機構在特定領域的專業投資能力。建信基金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公募MOM主要具備三大優勢:一是資產類別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