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FM與快手的下沉市場有什麼不一樣-虎嗅網

2020-12-20 虎嗅APP


晚上刷短視頻,沒多久便被一條誘惑性的信息流廣告所吸引,標題名為撫慰你深夜孤獨的心靈,但點開之後並沒有出現蒼老師或小澤老師,只有一個整容臉的姑娘在那裡刺激耳朵模具,隨後發出讓人難以入眠的聲音。


聽的時候,姿勢也要講究,兩隻手不能全放在手機上,聽一會兒就要調整下內褲的位置。如果一不小心進入賢者時刻,那只是你低俗了,平臺沒有。



我一直相信做出這條廣告的人是有文化的。當年香港四大才子中的三位做《今夜不設防》節目時,就總愛用類似的招數佔女嘉賓便宜,林青霞來了緊盯著她的耳朵看,還胡謅女人一些部位和耳朵是相通的,就像男人的鼻子與一些部位相通一樣。


01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能看出,荔枝FM這樣做廣告、鼓勵內容方向,無疑會給平臺帶來極高的內容安全風險,難道荔枝自己就不怕嗎?


當然怕,但沒有擴張急。


因為這些可以吸引一部分用戶同時又存在爭議的內容,光在2019年荔枝FM便被下架了2次,一次是2-3月在Apple App Store中被刪除28天,一次是6-7月在Apple及Android應用商店同時刪除30天。也就是說,在你沒看到誘惑性廣告的日子裡,荔枝FM都是不能被下載的。


激進策略的背後考量,主要源於行業老二想搶在老大前面,赴美上市。


北京時間10月29日,荔枝FM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所(SEC)遞交了IPO申請,對海外上市在線音頻第一股的頭銜勢在必得。


要上市就要有亮眼的數據,既然不能在總體上撼動行業龍頭喜馬拉雅FM的地位,便只好在增長上給投資人講故事。這些獨具誘惑性的廣告及平臺內容,讓荔枝FM在被頻繁下架的情況下,前三季度月活躍用戶照樣突破了4660萬,較上年同期的3680萬增加了26.7%,看來深夜寂寞的人還是蠻多的。


這些挑逗大眾心思的內容,多半是靠各懷心思的小主播們完成的,與用戶增長相伴,今年三季度荔枝平臺月活躍主播達到570萬,較上年同期增加12.3%,且大多以開展語音直播為主。


同喜馬拉雅主打KOL引導知識付費的策略不同,聚焦UGC內容戰略的荔枝,自2013年成立之初便打出「人人都是主播」的口號,不過人人成為主播之後播什麼、靠什麼吸引系統推薦及用戶喜愛,可以再商量。


同在美國上市的陌陌提供了一條路徑,憑陌生人社交、約X神器積累用戶後,直播成為陌陌的主要收入來源。荔枝FM稍加整合,同樣利用語音直播帶動平臺音頻互動娛樂付費用戶大幅增長,進而實現平臺整體盈利。


招股書顯示,2017年荔枝營收4.5億,虧損1.5億;2018年荔枝營收8億,虧損930萬元;2019年上半年荔枝營收4.9億,虧損5600萬,但在衝刺IPO的當季。荔枝單季營收3.3億,同比大增72%,其中向音頻娛樂產品用戶銷售虛擬禮物收入佔比99%,廣告及其他收入佔比1%。



出於好奇,我特別下載了荔枝FM到直播間去轉了一圈,結果發現這個APP的確適合晚上用,連帶貨的都知道在這樣的場景下,瑪卡好賣。


02


荔枝FM的平臺氣質與創始人賴奕龍(當前持股20%)的個人氣質十分吻合。儘管荔枝FM在五環內人群看來難言高端,但它已經是賴奕龍連續創業以來,最「高大上」的項目了。



雖然大眾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在創客圈,賴奕龍還是非常出名的,尤其未同羅振宇決裂前的申音,2012年以一篇教育創業者的博文《W與L》助其成名。


文中的L是賴奕寧,W則是美團創始人王興。不過當年在《W與L》一文引發討論時,王興還被當作不了解國內市場、水土不服的海歸精英創業典型來批判,賴奕寧則被誇贊為深諳用戶之心。


產生這樣的評價也不奇怪,家境優渥、清華畢業、美國留學歸來的王興,自開始創業,從個人到項目均自帶精英光環,被媒體認為是中國網際網路的未來(如今也確實如此),可就是屢戰屢敗,從多多友、遊子圖到校內網、飯否,產品很酷,但均賺不到錢,最後項目所在領域又全部被實力更強的公司吃掉。


賴奕龍恰恰相反,國內普通本科畢業,彼時特別愛用1000塊以下的各類山寨機,沒事就喜歡到珠三角各類工廠區或大學城的網吧及便利店轉悠,但他就是有本事讓大量月薪才2000塊的打工仔每月甘願花200塊左右在他所開發的遊戲上,賺得盆滿缽滿。


那面向這類人群做營銷,是投QQ廣告,還是買門戶廣告呢?在賴看來,買什麼廣告都沒有拿下工廠周圍的便利店精準。工廠宿舍裡沒有額外的娛樂設施,手機成為打工仔們消解無聊的重要渠道,而在3G尚不普及的時代,昂貴的流量又促使打工仔們喜歡到網吧下載後用數據線傳導,並不方便,可想要拿下網吧又絕非易事(還是騰訊、盛大、網易攻陷網吧的點卡時代)。


賴奕寧便選擇與工廠周圍的便利店合作,工廠下班後打工仔們向便利店聚攏時,店主免費提供電腦讓打工仔往手機裡複製電影、遊戲、MP3,對更懶些的打工仔,甚至可以用手推車直接送到宿舍門口提供複製服務,拿下市場的效率要高很多。


用這份心思,賴奕寧通過SP應用淘到了第一桶金,2005年創辦手遊網站樂寶遊戲、2010年創立進城農民工移動社區183.cn,荔枝FM則已經是其第5個網際網路創業項目。


03


既然賴奕寧從未將5環內人群當做自己的主要用戶群,那想要完成增長,猛攻下沉市場便勢在必行。


喜馬拉雅及蜻蜓那樣冠名綜藝、籤約名人的路數,賴奕寧是不會選的,更傾向於現金+流量扶持策略。今年6月,荔枝推出「回聲計劃」,所有想成為播客的人,均可享受到扶持。


不過在實際運作中,尤其增加下沉市場用戶數量方面,便利店依舊是賴奕寧的「撒手鐧」。我一直在鄉村生活的父母,換了智慧型手機後均是在超市店主的推薦及幫助下(他們至今不熟悉在應用市場下載APP的操作)下載了荔枝FM,因為聽店主說「裡面有些好玩的聲音,隨便聽,不花錢」。


具備這類推廣功能的超市,下沉市場有N多,如果你實在沒有下沉市場生活經驗,那就去看看《鄉村愛情》中的「大腳超市」,看看劇中有多少信息是通過超市這一載體流轉的。



除了荔枝FM,父母經超市店主推薦下載的還有快手APP,出於產品優勢,快手在村民手機中的普及度及受歡迎程度要比荔枝FM更高(比拼多多也更高,很多老人依然存在怕網絡購物被騙的想法,快手則不存在這方面問題),老人大多晚間休息時才會打開荔枝FM聽點東西,年輕人就算對荔枝FM感冒,每天使用時間也不會很長。


快手則不同,老少一起拍著玩的同時,還成了不少老人(甚至中年人)越過朋友圈的社交工具,他們雖然也有微信,但往往僅限於同子女視頻聊天之用,極少發朋友圈也因為朋友圈中沒有什麼內容而極少看朋友圈。


快手則不同了,由於大家都很喜歡發,所以內容豐富,大家看的時候也都比較有興致。我母親快手帳號關注的人中,一半多她都認識,不是本村人也是不出鎮的親戚,每次看看大家的新動態,都不忘雙擊666。


社交關係的加入,穩固了快手在下沉市場中的黏性。這一點,荔枝FM沒有,其他很多想要獲取下沉市場用戶的產品也沒有。

相關焦點

  • 抖音敗走下沉,快手仙人摘桃?
    火山納入抖音體系,有傳言西瓜也將因循,背後折射出頭條系開始出現戰略轉向。種種跡象表明頭條APP工廠模式在四面出擊後,開始收縮戰線,由攻轉守。根據QuestMobile《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9半年大報告》顯示,2019Q2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單季度下降200萬,各玩家競爭愈發激烈。簡言之,下沉市場還有廣闊空間,而最好的領域就是短視頻。
  • 下沉市場的內容型產品: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最近幾年,「下沉市場」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熱詞,各條賽道上都湧現出了專注於下沉市場的產品,而且在整體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取得了相對亮眼的成績。比如大家熟知的「下沉市場三巨頭PKQ」(拼多多、快手、趣頭條)。
  • 《下沉市場報告》顯示抖音和快手下沉重合用戶增251%;Instagram5...
    ,其邏輯與趣頭條非常相似,用金幣鼓勵用戶登陸、拉新、增加停留時長等行為獵取下沉市場用戶。對此,快手官方表示不予置評。02QuestMobile下沉市場報告:抖音和快手下沉重合用戶大增251%據刺蝟公社訊,5月24日,QuestMobile21日發布《下沉市場報告》,截至2019年3月底,移動網際網路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用戶規模達6.18億,人均使用時長增長迅速
  • 蜻蜓、荔枝、喜馬拉雅:耳朵經濟的霸主之爭
    廣闊的發展前景與龐大的市場規模吸引不少玩家進入在線音頻領域「淘金」,如喜馬拉雅FM、考拉FM、企鵝FM、蜻蜓FM、夜聽、荔枝FM、酷我聽書等。經過這幾年的廝殺之後,如今在線音頻市場基本已經形成以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三強爭霸的格局。在「高手如雲」的在線音頻「江湖」中,是什麼讓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成功上位?
  • 在快手電商一擲千金的都是什麼人?-虎嗅網
    很多人只耳聞過辛巴等幾個頭部主播,不知道這個電商日活1個億的神奇平臺裡面究竟有什麼門道。大家的樸素疑問是:「為什麼要在快手買呢,淘寶京東小紅書它不香嗎?」她告訴朋友,姍姍作為一個帶貨主播的快手粉絲能很快的從100多萬,到現在的300多萬,就是足以說明問題,"大家肯定是認可她的貨和她所在平臺才會來關注她,對吧?"菲菲向朋友反問。 被問及快手和之前的平臺有什麼不同時,菲菲表示快手更方便主播和粉絲連線、交流,"姍姍現在經常和粉絲連麥。"
  • 36氪專訪 | 音頻社區「荔枝」今日納斯達克上市,預計2020年實現...
    賴奕龍:視頻跟聲音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大家都會覺得音頻市場比較小,在美國,視頻的天花板如果是1萬億美元,音頻可能就1000億美金不到。但一旦各種終端被互動覆蓋,聲音就有了視頻不可比擬的優勢,我們一直在等這一天。「力出一孔,利出一孔」36氪:你剛提到荔枝到今天為止,目標也只完成了三成,剩下的七成除了上面說的外部因素之外,還有什麼是荔枝內部需要去做的?
  • 喜馬拉雅、荔枝FM等音頻APP違規被下架,網友紛紛轉移到蜻蜓FM
    喜馬拉雅、荔枝FM等音頻APP違規被下架,網友紛紛轉移到蜻蜓FM.近日,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絡音頻亂象啟動專項整治行動。首批對「吱呀」、「語玩」、「陪我」、「hello語音」、「情咖」、「魚丸空間」、「空耳」、「Soul」、「一說FM」等9款APP採取不限期下架處置。對「網易雲音樂」、「荔枝」、「喜馬拉雅」、「企鵝FM」等4款APP採取下架30天處置。
  • 超6模型助土味快手建下沉市場生態《好戰略,壞戰略》之戰略槓桿
    【戰略支點】下沉市場戰略支點其實就是一個企業的價值觀和使命,對於快手而言,它的價值觀用創始人程一笑的話來說:「快手這家公司為什麼存在,就是希望可以連接社會上被忽略的大多數。快手不是為明星存在的,也不是為大V存在的,而是為最普通的用戶存在。
  • 快手拓展新領域,易店無憂提示下沉電商模式即將爆發
    最近的這些年裡,短視頻平臺已經逐步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之中,這不單單使得各類短視頻崛起,同時也讓電商和直播風靡。截止到目前,電商已經化身為市場最人們的賽道,很多平臺想要在這個市場中站穩腳跟。這其中的競爭非常的激烈。  易店無憂表示,之前線上賣貨主要是基於京東和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為主,可是短視頻背後的資本力量卻並非想止步於視頻行當。
  • 中國播客案例研究——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
    不僅中國大眾對播客一詞理解上存在偏差,國內主流的播客平臺如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也更多的標榜自己為有聲小說平臺而非播客平臺。 到目前為止,國內網絡音頻領域的頭部平臺僅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寥寥幾家。 2.3 中國播客市場現狀 2.3.1 市場規模 目前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用戶規模達4.25億,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線音頻行業用戶規模將達5.29億,在線音頻市場已進入成熟期,儘管仍有增長空間,但增長趨於緩慢,增速到2020年將降為10.8%。
  • 上市後的荔枝FM:「耳朵經濟」叫好不叫座
    而「耳朵經濟」藍海裡湧入越來越多的後來者,在線音頻行業三巨頭中獨樹一幟的走了UGC模式的荔枝,和另一在UGC模式下走出來的B站相比,荔枝營收結構顯得單薄。能否走出自身的光明大道,對荔枝來說是一場大考。「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顯然不適合在線音頻行業。
  • 我在下沉市場賣奶粉
    「如果不提『下沉』概念,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零售圈的。」拼多多、快手、趣頭條這些快速崛起於三四五線城市的獨角獸,讓下沉市場扛起人口紅利的大旗,「五環外」成了所有商業模式尤其是零售業必然要重走一遍的市場。但是1年做1億用戶的淘集集倒下了,告訴投機者們概念需要落地,下沉市場並非遍地黃金。
  • 快手明年2月5日上市,估值500億美元,快手為啥那麼值錢?
    我們看到快手上試的消息已經如今逐漸明確,那麼我們怎麼看待快手對於整個資本市場的影響,快手上試到底意味著什麼? 是因為短視頻如今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一個社交方式,短視頻社交是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老年人和下沉市場人群開始在短視頻上快速社交,這種社交方式是大家以微信為核心的社交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短視頻的社交方式正在變革大家的社交屬性,在這樣的情況下,短視頻正有可能成為一個非常特殊的市場,這種市場具有高粘性的市場特徵,從而具備了進一步改變我們當前所熟悉的微信社交時代的可能性。
  • 荔枝FM產品體驗報告
    根據易觀智庫6月份的數據顯示,荔枝FM與其他競品男多女少的態勢不同,女性用戶佔比達74.7%,這與其節目多為情感治癒系以及從上至下小清新風格的貫徹多有關聯。此時要求電臺內容不影響工作效率,把播放選擇權交給主播或隨機選擇頻道,此時要求能夠推薦不太激烈的頻道。四、荔枝FM手機客戶端體驗(iPhone5c)iOS 8.4APP信息架構:
  • 別急著進「下沉市場」,先想想「下沉營銷」怎麼打?
    「下沉市場」,似乎大有金礦可挖。 但是,「下沉市場」真的是企業獲得增長的新市場嗎?在「下沉」前,我們還是站在岸上,看看「下沉市場」的「下沉營銷」該怎麼打?不要盲目「下沉」,以免被淹死了還不知道是怎麼死的。這就要從對「下沉市場」的兩個認知誤區說起。
  • 在下沉市場背景下,科技該如何發力2B
    而近些年來,快手強勢崛起,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以農村內容為基底,逐漸向抖音所盤踞的城市市場發起進攻,而且攻勢不容小覷;另外則是拼多多,在綜合電商行業原以為淘寶、京東兩家基本穩定的格局下,硬是繞開了他們的馬其諾防線,通過三四線市場擴大份額,直擊淘寶、京東的領地,逼得電商大廠重新掀起一場「百億補貼」大戰。
  • 荔枝FM需要聆聽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由賴奕龍帶領下荔枝團隊所奉行的「做長久的有積累的事」的價值觀所決定的——低調、務實、不浮躁,注重產品和服務,不過於依賴資本,堅持長期主義。2 PGC是一門好生意,但UGC的想像更大但在風雲變幻的資本市場,我們看到更多的故事是對戰略路線的更換。對於中國網際網路而言,UGC的生產模式有著「不可言說之痛」,以隔壁的在線視頻行業為例,優酷們無不拷貝YouTube而生,從最初的亦步亦趨,到最後的漸行漸遠,都從UGC轉向了PGC。
  • 6億的下沉用戶,千億級市場該怎麼玩
    人群說明: 下沉用戶: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移動網民; 非下沉用戶:二線及以上城市的移動網民 01.下沉市場的流量紅利仍存在 1、下沉用戶存在巨大紅利:用戶規模超過6億,佔比超過一半,對移動網際網路人均使用時長超過非下沉用戶,且增長更快
  • 「下沉市場」有哪些生意值得做?
    之前寫的《我在「下沉市場」生活的一個月》受到很多用戶和媒體的關注,也吸引了很多創業者和投資人找我詢問交流。由於時間和精力有限,無法一一回答的很詳細,所以還是寫篇文章出來,說說我認為的一些機會,供大家參考。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我並不喜歡「下沉市場」這個概念。
  • 像監管嬰兒奶粉一樣,監管嬰兒霜市場|荔枝時評
    文/於平(作者於平,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資深評論人;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近期,某網絡測評博主發布了一條短視頻,引發熱議。一個健康的女嬰柚子,在兩三個月之間,變得異常肥胖,而且全身長汗毛,博主高度懷疑是寶寶用的面霜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