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一詞,無疑是生活中太過簡單的一種「狀態」了;有動就要有睡,有勞作必然會有休息。但是就是這件簡單的事兒,生活中卻有很多人並不會「健康作為」。懂得養生的人都知道,充足、優質的睡眠是健康養生的一大基石;如不注意,你就可能受到某些問題的影響,得不償失。通過一些文字和大家聊聊「健康睡眠的細節」,睡夠時間、打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早點入睡,睡個好覺。
每天睡幾個小時更健康?
對於普通人來說,「睡眠」這件事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很難給大家設定一個「絕對的標準」。相比於睡眠時間,更建議大家養成自身良好的「睡眠習慣」,調好自己的生物鐘,按時上床睡覺,按時起床,養成固定的習慣有助於身體健康。
當然,對於成年人來說,每日還是要睡到「足夠的時間」,成年人每日要睡足7—9個小時,6個小時並不能滿足成年人的正常需求。
當然,不同人群也要不同對待,兒童睡眠時間就要稍長一些,一般建議睡到10—12小時;老年人的睡眠時間可以適當減少一些(腦功能衰退、褪黑素分泌減少等問題會影響睡眠),每日的睡眠時間可以控制在6小時左右。
想要睡一個好覺,有幾件事需要各位做到:
適當午睡,很有必要:無論您是哪個年齡段的群體,都建議您為自己匹配適當的午休時間;午休可以緩解身體的疲勞,為新陳代謝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合理的午休,不建議休息太長的時間,避免由於進入深度睡眠期後被強制叫醒出現的頭痛、頭暈以及全身無力等不良反應。最佳的午睡時間是15—30分鐘,「淺嘗輒止」更健康。
睡夠即可,不建議賴床:這是很多年輕人存在的一個「壞習慣」。「睡覺時間越長越好」本就是一個誤區,我們在睡眠的過程中,大腦皮層本處於「抑制狀態」,而賴床就會造成大腦皮層過長時間的抑制,增加大腦供血不足問題的發生風險。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會在賴床之後感覺到無精打採、頭暈腦脹等「不舒服表徵」。
睡前,可以做瑜伽,但不能劇烈運動:很多人認為:睡前做些運動可以促進睡眠。此事應該區分看待,瑜伽、靜坐等運動可以強化我們的睡眠,但劇烈運動只會增加體內內啡肽的釋放,讓人體感覺到更加興奮,不但不會助眠,還會干擾到我們的睡眠。
言於此,睡前兩小時,請不要再用那些「您喜歡的運動」來刺激您的身體。
這些事情會讓你睡得更好:幫助自己建立一個「符合自己生活習慣的睡眠習慣」,養成並堅持。給自己打造良好、舒適的睡眠環境;安靜、無光、舒適、溫暖、溫馨。睡前,不做那些影響睡眠的事情;例如喝咖啡、飲酒、喝濃茶等。睡前,聰明的人一定會少看一些電子產品,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等物品;別分心,好好睡覺。睡前,喝一杯溫開水,聽聽輕音樂,做做瑜伽,與家人聊聊天;不做「傻事」,你會睡得更好。好好睡,睡夠時間;希望人人都有「良好的睡眠」;睡得安好,便是晴天。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