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重慶機電2020年QCC總決賽暨技能大比武頒獎典禮在重慶機電大廈舉行,來自機電集團所屬10家企業的14支QC小組進入總決賽並現場進行了成果展示分享。據悉,今年是重慶機電QCC活動的第4年。4年來該項活動催生了600餘項改善課題,實現600項工藝文件的標準化、規範化,帶來了超過6000萬元的經濟效益。
QCC,即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性質的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小圈團體(又稱QC小組),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是一種比較活潑的品管形式。目的在於提高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
重慶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泉介紹,為了激發全體員工的聰明才智、改善現場管理和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重慶機電做了QCC五年戰略規劃,今年已經是戰略實施的第四年。近年來企業通過QCC活動的舉辦,「質量在心中,機電在行動」主題已經深入人心,已形成了一種企業自發的質量改善文化。以今年的QCC大賽為例,參賽人數達1950人,共有184個QCC小組,覆蓋8個部門。在成果輸出上,QCC教育覆蓋率達55%,QCC小組課題結案率達93%。較去年均有大幅提升。
如今,QCC大賽在助力企業提質增效方面,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例如,2020年,適逢陸上風電搶裝年,為了搶抓機遇,重慶機電旗下重通成飛江蘇公司通過QCC活動,解決提質增效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其中的「提升CGI68.8B鋪層效率」項目,讓風電葉片的鋪層時間從原來的8.5小時縮短到4.9個小時,平均成型周期由此前的48小時縮短至24-25小時左右,效率得到極大地提升,可助推企業年利潤增長約66%。
重慶卡福公司推出的「上汽紅巖國六重卡金屬保險槓設計攻關」課題,則對該車型前保險槓產品進行了全新設計。通過大燈安裝結構的改進,最終使該產品的大燈維護拆裝流程跳過最為繁雜的保險槓總成拆裝步驟,大燈維護時的拆裝時長由原來的10分鐘以上降低至4分鐘以內。此外,大燈通過增加翻轉機構,使大燈內部部件更換可以直接在車身上進行,使內部部件(燈泡、電子元器件等)更換更為便捷。預計在未來十年可以為超過100萬的上汽紅巖國六重卡用戶降低用車成本上千萬元。
據悉,為促進QCC活動的長效推進,切實掌握企業歷屆改善課題的成果鞏固及推廣落地情況,今年,重慶機電還啟動了以「紮實『回頭看』,認真『抓落實』」為主題的歷屆QCC 課題成果回頭看活動。通過復盤檢核2017—2019年企業QCC課題成果是否在崗位工作中得到落實,是否有效推動並形成流程機制,是否推廣並進行持續改善。其中,旗下14家企業2017—2019年總計註冊了265個QCC小組,完成了229個(86%)QCC課題的現場自查,自查結果反饋合計收益達2550萬元。
楊泉表示,在QCC活動助力下,2020年,重慶機電百元銷售收入質量損失率降低了17%,產品交付率和顧客滿意度各提高了1個百分點。其中,顧客滿意度達到了95%。
據介紹,重慶機電集團歷來高度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尤其重視一線技能職工素質的培訓和提升,已連續9年組織開展了職工技能大比武活動,培養了一大批機電技能人才。今年10月,機電集團和市機械冶金工會還共同組織開展了「巴渝工匠」杯第九屆重慶市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機械製造)暨重慶市第八屆機械行業職工(機電集團)技能大賽。機電集團所屬14戶企業108名職工參加大賽,並有24名優秀選手脫穎而出。29日,機電集團也為這些優秀選手頒發了獎章獎狀。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孫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