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漢字是他發明的,被當時的女性罵了3年,如今所有女人都在用

2020-12-12 騰訊網

中國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漢字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的象形文字。

中國的漢字如今演變成現在的樣子,是經歷了很多個階梯,從金文、大篆、小篆、草書、楷書等等。

這些文字展示出了每個時期的人文特點。

中國的漢字不僅改變了中國的文化水平,還對中國周邊的國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例如韓國和日本,平時在看日語書和韓語書的時候,可以看出很多日語和漢語的書寫,都和中國的漢字很像。

胡適在1917年的時候,就讀於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當時中國的清朝已經在逐漸消退,但是當時的軍閥仍然想要重新開啟紫禁城。

當時中國使用的是文言文,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青年人也在不斷反思。

在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水平低下,人們是否可以正常生活都是問題,但是仍然有人發現,中國當時的文化發展出現了問題。

這個時候,一個名叫劉半農的人出現了,他從小生活在知識分子的家庭裡。

在1917年的時候,他在報刊上發表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名字叫做《文學改良觀》,文章中劉半農主要寫了對新思想的解讀,已經中國當時思想的弊端。

這篇文章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當時文人們的注意。

隨著外國文化傳入中國,在英文裡「he」和「she」分別表示男人的他和女人的她,

但是在當時的中國,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書寫的過程中,全部統一為「他」。這樣的寫法對於人們理解起來就非常的不方便。

為了使「他」和「她」進行區分,很多文人開始集思廣益紛紛獻計獻策,有的文人提出用「伊」來表示女性的她,但是劉半農認為這個字並不能準確的表達女性的意思。於是劉半農提出用「她」這個字來表示女性。劉半農解釋用這個「她」字表示女性,是為了表示對女性的尊重。

這個「她」橫空出世,當時的人們並不了解文字,但是人們卻覺得男女就應該平等,因此在用漢字的時候也應該用同一個字。

當劉半農將這個字發布之後,很多保守派就開始攻擊他,認為發布這樣的字,就是在歧視女性。因為這個「她」字,中國一大部分的女性都在罵劉半農,而這一罵就是3年。

後來劉半農去英國的倫敦大學學習,在那裡他感受了文字的真正魅力,也開始對國內的「她」所引出的爭端做出回應。

他通過一首白話詩闡述了自己的想法與見解,詩的名字叫做《教我如何不想她》,這首詩表達了對一個女子的思念之情。

隨著這首詩被人們熟知,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讚嘆劉半農的多才多藝。現在劉半農創造的「她」已經被人們廣泛認同,再也不會有人去為了一個字而謾罵創造者。如今「她」這個字已經成為了人們廣泛運用的漢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漢字更是千姿百態。每一個中國漢字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靈魂,每一個漢字背後的意義也是不同的。現在的社會,任何的討論都是對時代發展有意義的。

【參考資料】:《上清寶鼎詩》《叫我如何不想她》《新青年》《我之文學改良觀》

相關焦點

  • 這個漢字由他發明,卻被女性連續罵了3年,如今大家每天都在用
    全文都是用一個發音來敘述一件事,由此可見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精妙絕倫。不過漢字並非都是一成不變的,歷代都有許多新造的字被收錄使用,最終成為如今我們所看到的這樣。除了武則天造的「瞾」字和清代翻譯元素周期表所造的字外,還有一個民國時期造的字非常有名,發明者被當時的女性口誅筆伐整整三年,而這個字如今卻已被每天使用和提起。
  • 當年他發明了1個漢字,被女性罵了3年,今所有女性都在用這個字
    直到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中,明確推薦砼和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應用到了建築工程上。由此看來,文字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蔡方蔭教授發明的這個詞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他發明的這個詞卻被過去的女性辱罵了三年。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劉半農先生。
  • 民國大師劉半農:發明1個漢字,被女性罵了3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該詩篇是劉半農在上世紀20年代於英國倫敦大學留學期間所創作,最初詩名是《情歌》,後來又改為這個名字。「劉半農剛開始推廣「她」字時,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1920年初,一位筆名為寒冰的人就在上海的一個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這是劉半農的錯》的文章,強調新創「她」字毫無必要,因為第一、第二人稱已經有「我」、「汝」等字。
  •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全國女子罵了3年,今天人人都在使用
    漢字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瑰寶,今天漢字更是被十幾億海內外華人所使用,很多外國人也對漢字興趣濃厚,不惜排除萬難也要學習它。在中國古籍記載中,漢字是倉頡創造而來,傳說倉頡造字時驚天地泣鬼神,雖然只是神話傳說,但是漢字的偉大毋庸置疑。
  •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女性罵了三年,現在「真香」
    就像歌曲裡面所唱的,「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漢字正在面向全世界。「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整個世界逐漸掀起一陣「漢語熱」。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故事是發明了一個漢字,反倒被罵的人。
  • 北京大學一號教授發明了漢字,被中國女人罵了三年,現在
    眾所周知,文字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歷史都具有重要意義,文化是通過文字傳播的,語言對各國人民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對我們來說中國人,漢字是我們的財富。我們現在的漢字是簡化的,是開創新文化運動的文人勞動的結果,當時,北京大學的劉半農教授發明了漢字,結果,他被中國女人罵了三年。
  • 劉半農:因發明一漢字被女性痛罵3年,如今這個字被國人廣泛使用
    由於經常翻譯外國作品,劉半農就發現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在英文單詞中,「she」專指第三人稱的女性,「he」專指第三人稱的男性,但在當時的漢字中,「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不過劉半農對這個字還不是非常滿意,「伊」在古時,既可以表示第三人稱,也沒有分男性與女性,而且還可以表示第二人稱,相當於「你」,所以劉半農並不覺得「伊」最合適。劉半農繼續思考,決定發明出一個新字代女性第三人稱,他盯著「she」看了看,又瞧了瞧「他」,靈光一現,單人旁的「他」可代男性,那么女子旁的「她」便可以專指女性,一看就知。
  • 北大教授曾創造一漢字,被中國女性謾罵3年,現如今卻人人都在用
    — 《舊唐書·魏徵傳》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我們的漢字也由繁體變為簡體,給人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對於以前的文字我們仍在探索中,而這些文字的發現會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歷史。那我們今天所要說的主人公,就是因為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雖然他沒有像陳楠一樣破解甲骨文,但他所創造的一個漢字至今人人都在用,這位主人公身上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 他曾發明一個字,惹得女性痛罵,如今這個字卻被廣泛使用
    他曾發明一個字,惹得女性痛罵,如今這個字卻被廣泛使用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漢字,已經走過了幾千年的漫長歲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相信大家都使用過《新華字典》,其中記載的都是許許多多的中國漢字以及釋義,但其實中國的漢子要遠比字典之中記載的多。古代的時候,古人們都是用文言文的形式交流寫作。到了民國,新文化運動之後,大家都開始習慣使用白話文交流了。而在當時,還產生了一場關於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的辯論賽。由於白話文更加的簡單明了易懂,所以現在我們講的都是白話文。
  • 劉半農:因發明一漢字被我國婦女罵了三年,如今仍被國人廣泛使用
    漢字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了,這一時期也發生了很多與漢字有關的事情,但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卻只有幾千個,據相關統計,1000個常用字可以涵蓋文字的92%,2000個常用字可以覆蓋98%以上,像「旱獺、黃鱔、黃鱔、黃鱔、黃鱔、黃鱔」等都不是常見的字。
  •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客觀來看,劉半農的觀點也有失偏頗,但咱們結合當時以新換舊的潮流來想,倒也不難理解劉半農為啥這麼說。雖說劉半農一度反文言文過了,但在漢字發展這方面,劉半農成就很高。 劉半農曾經因為「創造」了2個漢字,被許多守舊派、以及女性罵了10年,但如今這2個漢字早已廣泛使用,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為啥創造兩字要打引號?因為這兩個字一直被誤以為是劉半農發明的,但實際上,劉半農只是把它們從生僻字變成了常用字。
  • 此人寫了「一個字」,被女人罵了3年,魯迅也罵他,後卻誇用得好
    此人寫了「一個字」,被女人罵了3年,魯迅也罵他,後卻誇用得好我們中國的漢字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這種歷史長度在全世界都是少見的。現在我們使用的漢子,以及說的話,都已經和古時候有了很大不同,因為隨著時間的流轉,人們行為習慣的改變,大部分的漢字都已經簡化了,說的話也更加口語化了。這其中少不了一些語言學者的付出,因為有他們,所以我們如今使用漢字更加方便了。劉半農就是一位很有名且很有作為的一個語言方面的學者。他曾經為了總結各地罵人的方言,於是到處去找人用當地的方言「罵他」,十分有趣。
  • 他因發明一個漢字,而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文/仗劍走天涯他因發明一個漢字,而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人類的文明和歷史之所以可以得到記載,很大的原因就是人類發明了漢字,用漢字的方式將人類曾經的那些過往得到了記錄而漢字對於中華民族的文明來說,也是起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你能夠想像嗎?在近代有一位男士發明了一個漢字,卻被已婚女性謾罵了超過三年,而如今人人都在使用,他究竟是誰?他就是劉半農,他發明的漢字就是女字旁的她。劉半農是中國近代歷史上非常知名的一個文學家,並且受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他立志於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作用的文化人。
  • 他提議使用1個漢字,卻遭到中國女性痛罵?如今每個女性都在用
    對於每一個中華兒女而言,漢字都是無可替代的文化瑰寶,歷經了幾千年的變化,從一開始的甲骨文到繁體字再到如今的簡化漢字,漢字也曾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境地,好在,它能夠承載住風雨,隨著時代的變化
  •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絕不僅僅在漢字的種類繁多和結構複雜,更重要的是,文字能夠深刻影響思想。二十世紀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曾經說過:「我們每天說話寫字,都需要有意無意地使用到文字。人類在說出或者寫下一個文字之前,他的意識中一定會快速加工他想要說出的東西,有時候這個過程人們能夠意識到,有時候不能。
  • 劉半農:發明一個漢字,被罵整整三年,如今幾乎所有女性都在用
    或許有許多人對他很熟悉,或許有些人對他很陌生,但說到中國漢字的「她」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個字就是近現代史上著名教育家劉半農發明的。新文化達人劉半農劉半農的背景可謂是順風順水,他出生在江蘇江陰的一戶人家,從小便展現了異於常人的天賦,主要表現在文學方面。
  • 他發明了1個漢字,卻被中國女性怒罵性別歧視!如今每個人都在用
    這一消息的流出讓網友門都激動不已,紛紛表示要組隊發家致富。但是甲骨文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既然國家能拿出一個字十萬元的獎勵,其破譯難度也可想而知。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也是關於文字的。據說這個人因為發明了一個字,就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不過現在基本每個人都在用。究竟是誰又發明了哪個字呢?一起來看看!這個人就是劉半農。
  • 他「發明」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漢字之一,如今每個人每天都在用
    他「發明」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漢字之一,如今每個人每天都在用漢字是自古以來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是自上古時期唯一傳承下來的文字體系,它無疑是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也無疑是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文字。據統計如今漢字的數量大約有將近十萬個,但具體到底有多少沒有準確的數字,而人們常用的漢字大約也就幾千個,而一千個漢字就可覆蓋百分之九十二的書面資料,兩千個可以覆蓋百分之九十八,三千個可以覆蓋百分之九十九,也就是說三千個漢字幾乎可以表達出所有人們所能夠想到的書面文章,不管是簡體還是繁體,再對比漢字的總體數量,我們不得感嘆漢字的偉大。
  • 一個所有女性都用的漢字,創造者卻背了3年罵名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傳承,可以說是這世界最複雜的文字,漢語言文化發展至今博大精深,也是因為無數前者對漢語言不斷的更新的結果。最早的漢字可追溯到商朝後期的甲骨文,也是世界上少數沒有斷過傳承的語言文字之一。在傳承中漢字是不斷演變的,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 他創造了一個漢字,被全國女性罵了十幾年,現在每個人都在用
    歷史在發展,漢字也在發展,從傳說中的倉頡造字開始,一直到近現代都有人在創造新的漢字,比如民國時期就有個人創造了一個新的漢字,雖然當時被全國女性痛罵,可是現在每個人都在用,這是個什麼字呢?不妨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