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議使用1個漢字,卻遭到中國女性痛罵?如今每個女性都在用

2020-12-11 騰訊網

前言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呂氏春秋》

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文字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個有文化有歷史的國家都有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字。在整個社會的發展歷程中,文字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更是文化傳播的載體,不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歷史的記錄。

對於每一個中華兒女而言,漢字都是無可替代的文化瑰寶,歷經了幾千年的變化,從一開始的甲骨文到繁體字再到如今的簡化漢字,漢字也曾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境地,好在,它能夠承載住風雨,隨著時代的變化,漢字也在不斷地被發明創造。

棄戎從文

他叫劉半農,1891年生於江蘇省。他們家不算富裕,但是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思想覺悟很高,所以即便再沒錢再辛苦也會督促他學習,耳濡目染下,他6歲的時候就已經凸顯出文學才能了,已然能對對子了。之後的他學習也很努力,在學校一直都是頂級學霸的存在,畢業母校挽留他任職教書,而他就這麼直接順利地走上了教書育人之路。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辛亥革命爆發後,他便棄文從戎,走上了一條革命路。此時的他是熱血的,為了國家的興亡,他甘願付出血肉之軀。但現實和想像是有差距的,在現實中,他並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所在的部隊非常的混亂,而他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種混亂,無能為力。沒過多久,他又離開了部隊,回到了家鄉,再度拿起了筆桿子。此後的他便一直致力於用文字來改變國人的思想,進行了許多文學創作,也翻譯過許多國外小說。

以筆代武器

他是和魯迅一樣的文人,希望用筆做武器,拯救國人,抨擊混亂的社會現象。文人的革命之路也並非那麼容易輕鬆,他們也很容易受到迫害,但他們始終相信,他們的文字能夠影響國人,能夠對國家的存亡做出貢獻。在英國倫敦大學深造回國後,他去到了北京大學,試圖用自己所學到的先進思想拯救同胞們。在北大,有一群和他一樣志存高遠的人,用新思想碰撞舊思想,幫助更多的人認清現實。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人,就連魯迅對他都是讚賞有加。而這樣一位才子卻不是所謂的迂腐文人 ,相反他十分的有趣。

曾經他為了能夠寫出一本《罵人專輯》,還曾公開徵求罵人語錄,這樣奇怪的要求也只有他這樣有趣的人才能想出來。之後,不僅僅是學校的師生跑來罵他,就連社會上來自各個地方的各界人士都跑來痛罵他,他也沒惱,相反還受益匪淺。可別認為他是個神經病,這是他為了寫出好文章而認真想到的對策。

使用「她」字

他在文學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中包括了如今每個女性都會用到的字,只不過,剛建議使用這個字的三年時間,他卻一直被女性們痛罵著,這個漢字便是女性用的「她」。其實我國古代早已有這個字,讀作jiě,只不過比較生僻罷了。而在當時的漢字書寫系統上,無論男女都共用一個「他」,女性和動物的它在那個時候都是不存在的,但這在文學表達書寫上十分的不便,人們分不清是男是女,參考國外人家的男女都是有單獨的字存在的,所以劉半農也想到了用專門的Ta代替女性,而「他」則專門代表男性,因此,代表女性的「她」字被他提了出來使用,用來指代第三人稱的女性。

初衷很美好,只是很多人卻不領情。當時不少女權主義倡導者對此抨擊得很嚴厲。正值新舊思想熱烈碰撞的時期,女性們認為男女平等,所以為什麼要將「他」分開來使用呢?這難道不是對女性的歧視嗎?所以在這股子風的鼓吹之下,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痛罵起他來,認為他骨子裡是個男權主義者,不尊重女性,蔑視女性的存在。

不得不說,這對劉半農的影響還挺大的,整整三年時間他都沒法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公眾面前。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退步,因為他本意就是好的,所以他也不曾妥協。為了澄清,他還特意發表了文章說明,希望大家不要對他有偏見和誤解。

結語

最後,代表女性的「她」被徵用了,說明他所提出的新改變是正確的,符合時代的要求,而不是所謂的「區別對待」與歧視女性。而當初被女性罵了三年的「她」字卻走進了全中國,每個女性都在用「她」。

參考資料:《集韻.上聲.馬韻》

《她字的研究》

《「她」字問題》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此人發明一個「漢字」,遭到女性痛罵,如今每個人都在使用
    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以及中國近代的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享譽全世界的語言學家,卻因為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很多女權主義者所痛罵許多年,而這個使他受人詬病的漢字,表示我們如今用來指代女性的「她」字。
  • 劉半農創造了一個漢字,遭到女性鋪天蓋地痛罵,如今大家都在使用
    「她」,這個漢字代表女性,這早已成為大家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觀念。中國漢字源遠流長,可「她」這個字卻在近代才被發明,而且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無數女性走上街頭痛罵這個字的發明人,認為他對女性充滿了歧視,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他曾發明一個字,惹得女性痛罵,如今這個字卻被廣泛使用
    他曾發明一個字,惹得女性痛罵,如今這個字卻被廣泛使用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漢字,已經走過了幾千年的漫長歲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相信大家都使用過《新華字典》,其中記載的都是許許多多的中國漢字以及釋義,但其實中國的漢子要遠比字典之中記載的多。古代的時候,古人們都是用文言文的形式交流寫作。到了民國,新文化運動之後,大家都開始習慣使用白話文交流了。而在當時,還產生了一場關於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的辯論賽。由於白話文更加的簡單明了易懂,所以現在我們講的都是白話文。
  • 他「創造」2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2字每個女性都用
    劉半農曾經因為「創造」了2個漢字,被許多守舊派、以及女性罵了10年,但如今這2個漢字早已廣泛使用,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為啥創造兩字要打引號?因為這兩個字一直被誤以為是劉半農發明的,但實際上,劉半農只是把它們從生僻字變成了常用字。
  • 他創造了一個漢字,被全國女性罵了十幾年,現在每個人都在用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最開始是圖形,後面演變為筆畫,從複雜變得簡單。漢字的數量接近十萬個,可是日常所使用的常見字只有幾千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在歷史上深受漢文字的影響,所以仍然存在著借用漢字的現象。
  • 他造了1個漢字,被中國女性足足罵了3年,如今每個人每天都會用上
    在數千年的文化變遷中,人們日常使用的漢字也在不斷地改變,從繁體到簡體,從文言文到白話,漢字不斷革新,不斷變遷,直到如今被大眾所認同。而在漢字的演變中,有一個人從中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他就是新文化運動先驅之一的劉半農先生。
  •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絕不僅僅在漢字的種類繁多和結構複雜,更重要的是,文字能夠深刻影響思想。二十世紀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曾經說過:「我們每天說話寫字,都需要有意無意地使用到文字。人類在說出或者寫下一個文字之前,他的意識中一定會快速加工他想要說出的東西,有時候這個過程人們能夠意識到,有時候不能。
  • 此人為寫詩,創造一漢字,遭到全國女性痛罵,如今被中華字典收錄
    諸如日語、韓語等文字,都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而成,中國文字有很強的可塑性,這也是各國願意用漢字為基礎創立自己文字的原因。中國文字是經過長久演變而成,具有很深的意義,而且結構性很強,包含的意義也很多,比如「好」:有女有子便為好,比如「歪」:不正是為歪,還有「福」:一口田,衣祿全便是福。
  • 劉半農:因發明一漢字被女性痛罵3年,如今這個字被國人廣泛使用
    不常見的或是人們不熟悉的漢字,則稱之為生僻字,又稱冷僻字,在《中華字海》中,便收錄了許多歷史上存在過,但今天已經極少用的字。而「她」字在現今是常見字,被國人廣泛使用,不過在五四運動之前,「她」字是一個生僻字。「她」字從生僻字到常見字的變化,要源於我國新文化運動先驅劉半農。
  • 他造了1個新字,被中國女性罵10年,如今這個字卻被女性廣泛使用
    在人類社會上,每一項變革,都面臨著強大的阻力,而在百年前,有一名學者,僅僅是因為創造了一個漢字,就被女性所罵了10年,這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在中國古代的社會,無論男女都使用「他」來作為第三人稱的代詞,然而對於翻譯者來說,西方人經常使用到「she」這個單詞來區分性別,為了能夠儘量符合文章原意,有人開始使用「那女的」
  • 這個漢字是他發明的,被當時的女性罵了3年,如今所有女人都在用
    中國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漢字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的象形文字。 中國的漢字如今演變成現在的樣子,是經歷了很多個階梯,從金文、大篆、小篆、草書、楷書等等。 這些文字展示出了每個時期的人文特點。
  • 他發明了1個漢字,卻被中國女性怒罵性別歧視!如今每個人都在用
    這一消息的流出讓網友門都激動不已,紛紛表示要組隊發家致富。但是甲骨文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既然國家能拿出一個字十萬元的獎勵,其破譯難度也可想而知。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也是關於文字的。據說這個人因為發明了一個字,就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不過現在基本每個人都在用。究竟是誰又發明了哪個字呢?一起來看看!這個人就是劉半農。
  • 民國大師劉半農:發明1個漢字,被女性罵了3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我願以憤火照出他的戰績,免使一群陷沙鬼將他先前的光榮和死屍一同拖入爛泥的深淵。」——魯迅·《憶劉半農君》很多人都學習過詩篇《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因詩《教我如何不想她》,以及我國社會支持與反對「她」字的熱烈討論,「她「逐漸被普遍使用,成為了女性人稱代詞,魯迅對此則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劉半農)」活潑、勇敢,打了幾個打仗,比如『她』字的創造,現在看起來,自然是瑣屑的很,但那是十年前,單是提倡新式標點,就會有一大群人,如喪考『妣』,恨不得『食肉寢皮』,所以的確是大仗
  • 他因發明一個漢字,而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文/仗劍走天涯他因發明一個漢字,而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人類的文明和歷史之所以可以得到記載,很大的原因就是人類發明了漢字,用漢字的方式將人類曾經的那些過往得到了記錄而漢字對於中華民族的文明來說,也是起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你能夠想像嗎?在近代有一位男士發明了一個漢字,卻被已婚女性謾罵了超過三年,而如今人人都在使用,他究竟是誰?他就是劉半農,他發明的漢字就是女字旁的她。劉半農是中國近代歷史上非常知名的一個文學家,並且受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他立志於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作用的文化人。
  • 當年他發明了1個漢字,被女性罵了3年,今所有女性都在用這個字
    並且每一次的改革都是要面對困難和障礙的,包括語言也是這樣,畢竟這是和每個人生活都息息相關的一件事。說到漢字,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倉頡。倉頡收集民間流傳的文字,以規範的方式進行整理和使用,所以才讓中華民族的文明至今仍在傳播。雖然倉頡創造了文字,使我們的中國文化得以流傳,但在那個時候,大部分是象形文字,很多東西都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 此人發明了一個漢字,當時遭到女性集體反對,現在人人都在使用!
    文字的形成與使用,才標誌著人類進入了文明社會。從上古時期倉頡造字開始,我們的漢字歷經了象形文、甲骨文、篆體等的演變,延續至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關於漢字的起源,至今依舊有爭議,除了倉頡造字之外,也有學者認為是結繩記事演變而來的。《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 這個漢字由他發明,卻被女性連續罵了3年,如今大家每天都在用
    全文都是用一個發音來敘述一件事,由此可見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精妙絕倫。不過漢字並非都是一成不變的,歷代都有許多新造的字被收錄使用,最終成為如今我們所看到的這樣。除了武則天造的「瞾」字和清代翻譯元素周期表所造的字外,還有一個民國時期造的字非常有名,發明者被當時的女性口誅筆伐整整三年,而這個字如今卻已被每天使用和提起。
  • 北大教授曾創造一漢字,被中國女性謾罵3年,現如今卻人人都在用
    — 《舊唐書·魏徵傳》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我們的漢字也由繁體變為簡體,給人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對於以前的文字我們仍在探索中,而這些文字的發現會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歷史。那我們今天所要說的主人公,就是因為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雖然他沒有像陳楠一樣破解甲骨文,但他所創造的一個漢字至今人人都在用,這位主人公身上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 劉半農創造了一個漢字,被女性痛罵,現在人人都在用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30,閱讀約3分鐘「她」,這個代表女性的漢字,早已是大家心中根深蒂固的概念。漢字源遠流長,但「社」字是近代才發明的,並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無數女性走上街頭大罵這個詞的發明者,認為他對女性充滿歧視。怎麼回事?「社」字的發明者是劉半農。劉半農,原名壽朋,江蘇江陰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劉半農是國學大師。他是一位新銳詩人,語言學家和教育家。他是個真正的牛。魯迅在《憶劉半農王》中特別提到劉半農發明「她」字。
  • 他「發明」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漢字之一,如今每個人每天都在用
    他「發明」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漢字之一,如今每個人每天都在用漢字是自古以來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是自上古時期唯一傳承下來的文字體系,它無疑是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也無疑是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文字。據統計如今漢字的數量大約有將近十萬個,但具體到底有多少沒有準確的數字,而人們常用的漢字大約也就幾千個,而一千個漢字就可覆蓋百分之九十二的書面資料,兩千個可以覆蓋百分之九十八,三千個可以覆蓋百分之九十九,也就是說三千個漢字幾乎可以表達出所有人們所能夠想到的書面文章,不管是簡體還是繁體,再對比漢字的總體數量,我們不得感嘆漢字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