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漢字之一,如今每個人每天都在用
漢字是自古以來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是自上古時期唯一傳承下來的文字體系,它無疑是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也無疑是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文字。
關於漢字的起源有許多許多的猜測和記載,有人認為漢字起源於「結繩」,有人則認為漢字始於八卦或者是河圖,最為人所熟知的當屬倉頡造字說,但公認的一點是,漢字作為象形文字是經過一代一代人積累的結果。
據統計如今漢字的數量大約有將近十萬個,但具體到底有多少沒有準確的數字,而人們常用的漢字大約也就幾千個,而一千個漢字就可覆蓋百分之九十二的書面資料,兩千個可以覆蓋百分之九十八,三千個可以覆蓋百分之九十九,也就是說三千個漢字幾乎可以表達出所有人們所能夠想到的書面文章,不管是簡體還是繁體,再對比漢字的總體數量,我們不得感嘆漢字的偉大。
在將近十萬個漢字中,少不了的是前輩們的智慧和努力,不管是在古代還是近代,漢字的創新從未停止過,每一個創新性的文字都是對中國漢字文化的巨大貢獻,其舉動堪稱偉大,有的新創漢字能被人所熟知牢記,甚至人們每天都在使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所創之子無疑又是最偉大的漢字之一,說到此處就不得不提近代的一個人。
劉半農出生於清朝末年,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語言學家和文學家,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而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之一無疑是「發明」了一個漢字,而這個字到了今天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頻繁的漢字之一,這個字就是「她」。
事實上在「她」字出現之前人們對於女性第三人稱的代指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文字,不管男女皆可用「他」代替,而專指女性的「她」正是當時女權運動的深刻體現。
然而「她」這個字並非是劉半農首創,早在我國古代「她」字就有出現,不過讀音卻讀「jie」,是屬於生僻字之一,所以劉半農才會自己以為自己創造了「她」字,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漢字文化的貢獻,一大批著名文學家對劉半農的這一「創造」都是讚不絕口。
劉半農首先提出了用「她」來特指女性第三人稱的概念,又使這個概念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同,真正的推動了「她」字在社會上的普遍運用,不管是出於平等的角度還是對於人們日常的區別來說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而他所發明的「她」字也不負其所望,只是從使用的頻率上就註定了它是最偉大的漢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