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彥峰 發布時間:
作者:邱彥峰 發布時間:
* 來源:藍象資本,作者邱彥峰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關注短視頻行業,包括藍象也投資了教育+短視頻MCN機構「101名師工廠」,所以也有很多朋友來與藍象交流短視頻的看法。基於此,我們想通過這篇文章系統的表達對於短視頻的看法。
行業關注的幾個點大致是:
先給出一些我們的思考,心急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結論:
第一,網際網路行業爭奪人的注意力,教育行業爭奪人的心智。雖然都對人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教育行為更加複雜。
第二,短視頻才剛剛開始,對於教育行業來說,短視頻是一種新的產品介紹形態,也是用戶注意力所在,所以現階段短視頻對於教育行業來說,最大的價值在於對消費者的「消費教育」,為教育企業創造更多品牌價值、市場價值。
第三,短視頻的形態讓內容消費的空間變得更大,讓教育行業的邊界越來越寬,未來的中小學群體甚至成年人群體都會消費大量的付費內容。
一個基本共識是,網際網路行業爭奪人的注意力,教育行業爭奪人的心智。
短視頻是什麼?表面上看,它是人們休閒、娛樂的一種方式,是一種通過高頻次和高密度信息刺激娛樂化的方式。從本質上看,短視頻是一種信息傳遞,從最早的文字、圖片、社區,再到視頻、短視頻。並且短視頻是一種更加精煉的信息傳遞,如同博客與微博的區別,長視頻與短視頻給人的體驗截然不同。也就是說,短視頻最大的特點是娛樂和信息刺激,人與短視頻之間的互動已經是一種偏向生理本能的反應。目前抖音的DAU4億,快手DAU3億,我們可以預見到,短視頻將會是相當一段時間內,所有人的注意力所在。
再來看教育行業,教育行業本質是服務業,教育是在傳遞一種對用戶的影響。無論是通過內容、工具或者人對人的服務;無論是1對1還是1對100,它其實都是在傳遞一種影響,改變用戶的學習行為。
短視頻和教育都是在對人產生影響,區別是什麼?區別在於影響的程度不同。「短視頻」產品複雜度較低,能對用戶產生的影響有限,而「教育」產品通常複雜度較高,對用戶產生的影響也是多維度的。
這裡回到我們講的基本邏輯,短視頻成功奪走了用戶的注意力,教育將在未來繼續爭奪用戶的心智。
在停課不停學的巨型流量公益中,最有價值的是品牌價值。在短視頻洪流中,短視頻發揮的最直接作用是市場和流量。
剛才我們提到,教育行業本身非常複雜和多樣,教育創業者在早期往往會陷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誤區,其實「讓用戶了解並認可、願意購買你的產品」的過程也創造了價值,但在過去這部分價值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通常,市場和銷售環節創造的價值是通過最後成功售賣產品來實現的,無論是線下通過1對1、1對多轉化還是線上通過社群服務轉化等等,獲客成本都非常高。相比之下,短視頻通過「幾十秒就能學到一個知識」滿足了用戶的目標感和成就感,在短時間內讓用戶意識到這個東西真的「有用」。而短視頻比特式的互動方式,可以讓一條受用戶喜歡的內容在短時間內傳播給更多人,這種1VN的模型明顯是優於傳統銷售模型的。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教育行為都可以在短視頻平臺上完成呢?據我們觀察,目前「短視頻平臺是個學習平臺」的消費者共識還沒有建立,並且短視頻平臺的功能還不足夠支持日常「教學」和「服務」的環節。
所以我們認為,現階段短視頻對於教育行業來說,最大的價值在於對消費者的「教育」,為教育企業創造更多品牌價值、市場價值。
1、知識結構密度低的品類可能短視頻化/娛樂化
我們在「藍象投資筆記第1期」中提出,過去我們對教育行業的認知太狹隘了,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教育,用教育重新思考和定義其他行業,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用短視頻的方式思考教育行業。比如,觀看遊戲直播是一種娛樂行為,但如果直播的內容越來越趨向於「學習」的屬性,會不會有一天他就真的變成了一種「教學」。
其實教育內容不僅僅是K12應試,教育所涵蓋的內容和形式很豐富,不同教育形態對於內容的嚴肅性、系統性、知識密度等要求都不同。
如果拆解來看,我們認為知識結構密度越低的品類,越有可能在短視頻平臺這種娛樂平臺實現「教學」,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教學與娛樂的邊界是比較淺的。把教育和短視頻想像成兩個逐漸相交的環,所以最先被短視頻行業改造的,是離娛樂更近的教育內容和用戶年齡。
2、新的媒介形式衍生出新的教學形式
這個很好理解,短視頻本身就是一種表達形式,教育可以通過短視頻來表達。儘管當下我們看到的教育形態大多是比較嚴肅的,但在未來,或許有可能出現一些對學習效果要求不高,但又有一定學習動機的學科領域的教育產品,甚至有可能出現只提供這類教育內容的公司。
這就類似於我們在微信生態內衍生出來的社群課一樣,在短視頻平臺生態內,也會出現屬於短視頻的教育機構。
3、新的獲客方式和獲客渠道
首先我們需要區分,短視頻和短視頻平臺是兩個概念。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機構,都有自己的銷售轉化閉環。在實操過程中,應該結合自己的特點和目標衡量如何用好這種新的獲客方式和渠道。
對於線下機構來說,我們認為通過短視頻平臺獲取到的用戶無法與機構原有的轉化路徑進行匹配度,即使用戶再多,無法有效轉化便是徒勞。相比之下,我們更建議去學習短視頻的拍攝邏輯和手法,利用短視頻的方式為自己原有的銷售轉化流程做加持,提高銷售轉化率。比如,將原有的宣傳海報、文章拍成視頻,用更加直接的方式觸達用戶。
對於線上機構來說,轉化路徑與轉化流程的匹配度是很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目的是獲客而不是讓用戶在平臺內完成學習,所以更多的應該是品牌和銷售理念的傳遞,而不是單純課程的呈現。
4、教育行業內容消費規模邁上新臺階
過去其實有大量的優質教育內容是散落在各個地方的,這些內容流通差的原因在於沒有人主動去尋找並且尋找成本過高、用戶不了解時購買意願不足等等,而短視頻的觸達方式和銷售優勢能夠幫助充分挖掘和傳遞這些內容,這也會使得教育行業內容消費規模再上一個量級。
具體會有多大規模我們無法準確判斷,但我們預測,未來的中小學群體甚至成年人群體都會消費大量的付費內容。或許在未來,知識付費會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再掀起一波熱潮。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藍象資本」,作者邱彥峰。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
藍象資本;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