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醫生彭銀華逝世322天:家人的愛與思念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朱瑩 實習生 陳昭琳

  六一剛出生時,皮膚粉嫩粉嫩的,圓圓的臉、小巧的嘴,媽媽鍾欣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哭了,「太像她爸爸了」。

  那天是兒童節。爺爺彭清柏守在病房外,一遍遍地翻看她出生的視頻,緊鎖的眉頭舒展了,露出久違的笑。當天上午,他趕到十幾公裡外的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給兒子報喜,「銀華,你放心,我們會把你的女兒照顧好的……」

  陵園清幽靜謐,翠綠的松柏樹下,是一排挨一排的新墓。其中的一塊,年輕俊秀的頭像,底下銘刻著金色的碑文,「烈士彭銀華,永垂不朽」。

  彭清柏想,等六一長大了,他要告訴她,爸爸是名醫生,2020年2月20日逝於新冠肺炎。

2020年12月初,彭清柏抱著小六一玩。本文除特殊標註外,均為受訪者供圖

  永遠的懷念

  從租住的房子到陵園要轉兩趟地鐵,再換乘公交,車程近兩個小時。這條路線,彭清柏走了許多次。

  56歲的他頭髮花白,鬍鬚、眉毛也染上霜白,眼睛卻總是紅的,似乎有化不開的愁念。老伴禇環香說他,有什麼事都悶在心裡。

  心裡話,他都留著跟兒子講。2020年底,武漢第一場冬雪落下前,他又買了些紙錢,一籃素雅的白菊,裝了幾個蘋果、橘子、梨來看兒子了。

彭清柏去烈士陵園看望兒子。澎湃新聞記者 朱瑩 圖

  「銀華,我們都很想你……小六一會笑了,晚上睡得很好,白天睡20分鐘就醒了,總要人抱著出去玩……」他聲音哽咽起來。

  每次來,說的最多的就是六一。她是家裡的「開心果」,那麼愛笑,張著還沒長牙的小嘴;雖然才半歲,已經很機靈了,玩具放手邊,馬上伸手去抓;她不哭不鬧,吃飯也乖,180毫升的奶粉,咕隆咕隆幾分鐘就消滅了。

  看到她,彭清柏就會不自覺地笑。他恍惚覺得,六一是兒子生命的某種延續,她代替他來到他們的生命中,帶給他們快樂,撫慰他們的心傷。

  生活又有盼頭了。

  2020年7月底,彭清柏在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江夏一院」)附近租了套房,和妻子、兒媳一塊照顧六一。這本是計劃中的事。2019年9月鍾欣懷孕,他們便想著,要來幫忙帶孩子。

  妻子褚環香做得一手好菜,從前幫50人的團隊做過兩年飯。灶臺上的菜熱氣騰騰,褚環香從陽臺往外望,不遠處就是彭銀華生前工作的江夏一院。她常常生出錯覺:兒子馬上要回家吃飯了。

  要是他還在該多好啊……褚環香抹了把眼睛,輕輕地搖著嬰兒床,六一正望著她。「小六一快點長大,奶奶做飯給你吃。」兒子走後,她的頭髮白了大片。

褚環香給六一穿鞋子。澎湃新聞記者 朱瑩 圖

  夜裡睡不著,彭清柏會獨自去到江夏一院,他想知道,兒子以前上班要坐幾站地鐵、出站後要走多久、路好不好走。上到30樓,他一間一間的病房看過去,想像著兒子在這裡工作的情景。下電梯時,眼淚不受控地流出來了。

  去年12月初,彭清柏和妻子回了趟湖北雲夢老家。從前,兒子再忙也會送他們上車。妻子拉著兒子,有說不完的話,他就在一旁靜靜地聽著。

  父子倆最後一次在車站見面是2020年元旦。彭清柏從上海回到武漢,彭銀華接他到鍾欣家,商量結婚的事,兩家約定在正月初六,女方家辦婚禮,初八在男方家辦。

  飯後,兒子陪他們散步,說起自己工作幾個月,病人都很信任他,感覺蠻好。彭清柏和妻子很開心,讓他對病人熱情點。

  1月5日,彭銀華把他們送回老家,只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彭清柏還沒起床,就聽到他在門外說「我走了」,還要趕回武漢上班。

  彭清柏叮囑,路上慢點。他說知道了。

  那是父子最後的對話。

  這之後,彭清柏和妻子忙著籌辦婚禮,買菸酒、對聯,紅包裡的零錢換好了,結婚要用的硬幣也存齊了,婚禮上說的祝詞也擬好了……就等著婚禮那天。

  未完成的婚禮

  這場婚禮,鍾欣期待了很久。

  她和彭銀華相識於2015年。那時,彭銀華在江夏一院「120」出急診,她是護士,兩人經常搭檔。

  高大、憨厚、話少,是彭銀華留給她的第一印象。同事們覺得他倆般配,彭銀華也對她有好感,但她覺得他「書生氣重、不懂浪漫」,一開始沒答應。

  讓她動心地是2016年1月那個雨夜。她和彭銀華接到急救電話後趕往江夏殯儀館。車門剛打開,幾十個人圍上來,將一位面色蒼白、七孔流血的患者強行抬上車。鍾欣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愣住了。

  原來,患者已被判定臨床死亡,但家屬認為他還有體溫,情緒十分激動。上車後,鍾欣準備給患者做心肺復甦,彭銀華知道她害怕,說我來。

  這場糾紛鬧到了警局。凌晨三四點,兩人去做筆錄,彭銀華安慰她不要害怕,看到什麼照實說就行。她心頭一暖。

  三個月後,一次出車返回途中,彭銀華買了束香檳色的玫瑰花,把她叫到辦公室,當著同事們的面告白。同事們在一旁起鬨,喊「答應他答應他」。

  在鍾欣記憶裡,那是彭銀華做過的最浪漫的事。玫瑰花鐘欣後來放在臥室,一直捨不得扔。

  兩人是彼此的初戀,感情很好,經常一起逛街、爬山。鍾欣回憶,彭銀華勤勉、上進,備考執業醫師證時,書總是隨身帶著,一有時間就抱著書看;在武漢協和醫院規培學習的三年裡,他利用休息時間兼職跑「120」,有時要跨省、路途遙遠,連著幾晚不能睡。鍾欣心疼他,他說自己年輕,扛得住。她知道,他是想多攢點錢。

  2017年11月30日,鍾欣生日那天,兩人領證了。求婚是逛街時說的,「感情比較穩定了,領證吧」,彭銀華說。他想著,婚禮等手頭寬裕些再辦,辦一個體體面面的。

早在2018年4月,彭銀華和鍾欣就拍好了婚紗照。

  那時,他還在規培,每月工資只有三四千元。他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父母以前在老家擺攤賣乾鮮,父親2014年中風後,左手沒力氣,幹不了活,每天要吃六七種藥,藥費每月上千,母親也有高血壓,在上海幫大兒子帶孫子。

  鍾欣家也不寬裕,鍾父在廠裡打零工,母親幫人做家政,大她一歲的哥哥還沒成家,一家人住在江夏一棟老房裡。鍾欣衛校畢業後,在診所、社區醫院工作過幾年,2014年才去江夏一院,收入也不高。

  他們只能靠自己。彭銀華拼命工作,想攢錢買房,節假日大都在工作中度過。

彭銀華生前發的朋友圈

  2019年6月規培結束後,彭銀華成為江夏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鍾欣懷孕後辭職了,擔心上夜班身體吃不消。

  彭銀華愛熱鬧,想趁過年親戚都在,給妻子一場溫馨浪漫的婚禮。他特意加班,想為婚禮空出假期,2020年1月15日,兩人還在討論婚禮流程和證婚人的事。

  疫情來了。從醫院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到組建隔離病區,彭銀華一直在忙,晚上十一二點才到家,後來乾脆住到了科室。

彭銀華在疫情期間的工作照。

  2020年1月21日,他所在的呼吸三病區成為第二批隔離病區,收了30多個病人。這一天,他告訴父母,想推遲婚禮,等疫情結束。彭清柏覺得,什麼都能推遲,結婚不能。到第二天,兒子還是說形勢嚴重,不能結婚。

  鍾欣理解丈夫的決定。但她沒想到,這個延期的婚禮,再也不能如期舉行了。

  那兩天,彭銀華和同事沒日沒夜連軸轉,白天發熱門診湧來300多個病人,需要安撫溝通,晚上回到科室,來不及吃飯喝水,要連夜收治病人,有的病人情況惡化,還要參與搶救。其他科室同事來支援後,他仍然堅守一線。

  最後一次回家是除夕。鍾欣記得,那天丈夫看上去狀態不太好,他說自己發燒了,可能是過度勞累,晚上七八點就一個人鑽進小房間睡了。

  第二天早上7點多,他說半夜燒到了38.8度,要去醫院檢查。鍾欣母親煮了餃子,他沒胃口吃,打包了一份。

  走的時候,他安慰鍾欣,自己很快會痊癒,等好了還要全身心投入工作,讓她好好養胎。鍾欣囑咐他好好休息,「我和寶寶會等你回來。」

  彭銀華穿著那件綠色派克服出門,再沒回來。

  「我一定要活到見他」

  幾個小時後,鍾欣收到丈夫發來的消息,「還是中招了,病毒性肺炎。」

  彭銀華肺部感染,高燒39.6度,渾身酸痛、頭暈、心慌,輸液後體溫才降下來。那天,他說,想看看孩子。鍾欣撥通了視頻,說寶寶現在好活躍。「為了讓小孩接受胎教,我會早點回去的。」彭銀華信心滿滿。

  兩人每天在微信上互相打氣。「你和寶寶是我最大的信念,」 彭銀華說。

  在科室群中,他每天匯報身體狀況,安慰被感染的同事不要害怕,還在朋友圈轉發疫情的新聞,附上留言:「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住院的第六天,病情突然加重,彭銀華連夜被轉到金銀潭醫院。鍾欣知道後哭了,「我好想去看看你。」

  「我都沒有咋樣,哭啥子哦。」彭銀華安撫她,「我會加倍努力,回家跟你和寶寶團聚」,「我一定要活到見他。」

  那晚,鍾欣一夜沒睡,一遍遍告訴自己:轉院後會有更好的治療,他還這麼年輕,四五天就會回來。她照舊讓丈夫每天報平安,寬慰他慢慢來,相信自己。

  彭銀華沒告訴她的是,那一周,他晚上常常感覺氣悶難耐,有時靠激素才能入睡。同病房的一位婆婆去世了,以前對死亡沒感覺的他,「有點恐慌。」

  希望一度離得很近。2月2日,彭銀華血氣分析指標好轉,呼吸也順暢些,晚餐吃了兩份半流質食物和百普力營養液,查房醫生說他治癒希望很大,他自己也感覺「勝券在握」。

  在微信裡,他告訴鍾欣,元宵節後就能回家。兩人開起玩笑,說出院後要開個慶功派對,婚禮和孩子滿月酒一起辦,可以多收點份子錢。

  那天,護士給他拍了張照片,他在病床上伸手比了個「V」。

2020年2月2日,彭銀華在金銀潭醫院,護士為他拍的照片。圖片來自網絡

  「離變好的那一天又近了。」鍾欣憧憬著。

  她夢到自己生了個女兒,「胖嘟嘟的,大高個,神似爸爸。」彭銀華說兒子女兒都一樣,能夠陪著寶寶一起就知足了,「你也要加油,照顧好自己,每天不要忘記胎教故事音樂。」

  他讓妻子申請今日頭條提供的醫務人員救助基金,有10萬元,這是「爸爸能夠留給他的,也提前準備好,讓他出生就不需要像他爸爸這樣招(遭)罪,一定要給他最好的。」

  誰知沒兩天,病情出現反覆,彭銀華感覺頭暈,只能躺著,心態也有點煩躁。

  丈夫沒回消息,鍾欣就知道他不舒服,留言鼓勵他:「老公,我想你的時候跟你發個簡訊,不用回復我,難熬的時候看看,我會一直給你加油打氣,記得我永遠在你身邊陪著你,愛著你。還有寶寶,我們一起等你回來。」

彭銀華生病期間,和鍾欣的微信對話截圖。

  此時的彭銀華已經用上了鼻罩無創呼吸機,高燒不下,說話都沒了氣力。

  2月10日,在熬過一個兇險的低氧之夜後,他告訴妻子,護士長備了些藥品和物資送到家裡。

  鍾欣隱隱不安,「感覺到你太難受了。」

  「沒事,熬過去就好了,我這麼年輕,一定會健康好轉的。」

  當天下午,插管治療後,他陷入昏迷。

  鍾欣很想去病房陪伴丈夫,在旁邊呼喚他。那天晚上,她做了個夢,在夢裡彭銀華說,再過一個禮拜,他就會醒過來。她等待著。

  「好想擁抱一下你」

  彭清柏夫婦也在等待。

  兒子昏迷第二天,他們接到電話:「彭銀華感染了新冠肺炎,現在插管了。」

  彭清柏一下傻了,說不出話,妻子大哭。

  之前,他們就察覺不對勁,給兒子打電話、發視頻,他總說忙,很快掛了,再打,沒接;給他留言,「你有時間給我們發個視頻,語音。」也沒回復。

  他們不知道的是,兒子怕他們擔心,隱瞞了病情,還讓鍾欣安撫他們,說他上班累,先休息了。

  「有什麼條件儘量提出來。」打來電話的是彭銀華科室主任。彭清柏說,「我們只要他人好,什麼都不要。」

  他們很想去看兒子,去不了,只能每天往金銀潭醫院打電話詢問病情。「銀華,你一定要挺過來,等你好了,我一定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彭清柏在心裡默念著。

  彭銀華沒能等到這個擁抱。

  他的內臟接連衰竭,用康復者的血漿治療也無濟於事。

  2月20日下午3點多,鍾欣接到醫院電話:彭銀華要做最後的搶救了,不知道能否扛過今晚。

  她的眼淚一下湧出來。她想請護士把他手機打開,錄視頻給他聽。那時,護士實在忙不過來。

  電話不要再打來,沒電話就是好事,她祈禱著,丈夫能扛過去。

  但六個多小時後,電話響了:彭銀華走了。

  她止不住地顫抖,腹中的寶寶也跟著顫動。和彭銀華在一起的所有記憶,在那晚傾瀉而下,她一夜未眠。

  「等著他回來結婚,哪曉得,望到的是一把灰灰。」 褚環香想不通,兒子怎麼就這樣「被老鷹叼走了」呢。

  三個孩子裡,銀華是最貼心、最省心的。以前褚環香夫婦擺攤,他會早早喊他們起床,幫忙搬東西。過年時也是他跑進跑出,幫忙做衛生,收拾家裡。

  初二那年,他「開竅」了一樣,衝進年級前一百名,考上縣城最好的中學,2010年考上湖北科技學院,成了家族唯一的大學生。學醫是他自己選的,因為家裡老人有高血壓,他想著當了醫生可以幫襯家裡。大學學費靠拼拼湊湊,最後一年彭清柏中風,他自己申請了助學貸款,想減輕家裡的負擔。

彭銀華生前舊照

  父親住院那段時間,他一有空就去醫院,幫忙拿飯、端碗、擦洗身體、伺候大小便。他自己捨不得吃喝,省出錢給父母買衣服,去年工作後,他把父親一年的藥都買好了……

  兒子走後,褚環香夢到過他幾次。一次,他站在床前,光著身子,一言不發。褚環香哭著從夢裡驚醒,給兒子燒去了幾件衣服;還有一次,她夢到他上了一輛車,門「咔」的一聲關掉,無論她怎麼喊,兒子也不理。

  彭銀華剛走那段時間,彭清柏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腦海裡浮現的都是兒子。他想起,銀華小時候得沙眼,醫生用棉球在他眼睛上刮痧,他說「爸,我不怕。」那時他覺得,兒子長大了;他還想起,他和妻子帶銀華去買衣服,他說紅色的穿著陽光,兒子開心地說:好,我喜歡。

  想到銀華拍初中畢業照時,家裡沒錢給他買新衣服,他就穿著彭清柏的舊衣服去拍,衣服套身上太大了,他也沒有抱怨。一想到這兒,彭清柏就覺得虧欠兒子。

  還有一次,他衝兒子發火,兒子一下跪倒,說你身體不好,別生氣。「當時不該生他氣的。」他很後悔。

  更大的愧疚在於,自己生病後,沒能力幫兒子,讓他早點辦婚禮,沒能看到孩子出生;他生病後,也沒能去看他一眼……

  很長一段時間,彭清柏想不明白,兒子是不是選錯了專業?為什麼突然離開我們?他偷偷上網搜兒子的名字,想知道他生命最後時刻經歷了什麼。

  「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為抗疫犧牲的首批烈士、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這些榮譽給了他些許安慰。他慢慢想通,兒子沒有後退,勇敢地往前衝,是為國家犧牲的,他為他自豪。

  2020年4月11日,天陰陰的,刮著大風,彭清柏穿上兒子的黑色大衣,去送別他。清晨,4輛車駛往九峰山烈士陵園,一路綠燈。當解放軍戰士抱著兒子骨灰和遺像出現時,他終於沒忍住,哭了,「銀華,爸爸好愛你哦,好想擁抱一下你,可是你不在了。」

  生命的延續

  鍾欣決定生下孩子。

  她知道這意味著什麼:29歲的她,將成為單親媽媽。

  這不是一個容易做出的決定。「打掉孩子,重新生活」——有人這樣勸過她;也有關心的網友留言,希望她不要被英雄遺孀的光環所困,做出自己的選擇。

  糾結猶豫過嗎?鍾欣說,沒有。

  彭銀華陷入昏迷之後,他的哥哥姐姐哭著求鍾欣,生下他唯一的骨肉,如果她不想要,他們來帶。鍾欣心想,既然生下來,那肯定是我自己養啊,我必須對孩子負責任。

  孕期她吃胖了60斤,早早開始看育兒書,胎教、聽音樂、講故事。從第16周開始,寶寶在她肚子裡跳動,她感受到母子連心。

  孩子是她和銀華愛情的結晶。他們曾經無比憧憬這個新生命的到來。銀華在世時,很早就在購物車添加孩子的玩具。病重期間也囑咐她呵護好孩子,「寶寶能順利生下來就是最大的回饋。」去世後他出現在鍾欣夢裡,說的還是照顧好寶寶。

  不是沒想過未來會有多難,但她寧願「既當爹又當媽」,把孩子養大。何況,有家人幫忙,「我能夠堅持過來。」

  這場變故之前,她是個喜歡曬美食、風景、自拍,發搞怪視頻,偶爾抱怨、常常自我勉勵的女孩。和彭銀華一樣,她內斂,很少表露思念。僅有幾次:一次是彭銀華去世後第四天,她發了個視頻。視頻裡,丈夫對著鏡頭笑,容貌由年幼變得衰老,文字寫著:「說好一起白頭到老的,你卻食言了,丟下我和寶寶,我永遠的英雄,一路走好。」

彭銀華去世第四天,鍾欣發了一段視頻懷念丈夫。

  還有一次是生產前,她發了個視頻,寫著「生命的延續」,放上她最喜歡的結婚照,音樂聲唱著:「因為我不知道,下一輩子還是否能遇見你。」

  更多的時候,她默默地看他們的聊天記錄、照片,在心裡和他說話。每天帶著他送的手錶、發卡。他的手機就放在床頭,伸手就能摸到的地方,「感覺他人還在我旁邊一樣」。

  她有很多遺憾:那場延期的婚禮,再也實現不了;丈夫離家出門那個清晨,沒能和他多說點話;丈夫住院時,沒能陪在身側;最大的遺憾是,丈夫沒能見到孩子。

  六一出生後第五天,出現吐奶、輕微黃疸,體重降了8兩,被送到新生兒科ICU留院觀察。看不到孩子,鍾欣忐忑不安,一閉眼,都是女兒的模樣。那是她最無助的時刻,只能跟母親傾訴。

  成為單親媽媽後,這樣的時刻越來越多:孩子一出什麼問題,不知道怎麼處理、焦頭爛額時,她只能讓自己堅強,「再辛苦也扛著。」

  她想做個耐心的媽媽。孩子哭,她笑著哄,給她唱兒歌,每頓飯的時間都記本子上,孩子一臉紅、手腳冰涼,她就緊張,一舉一動,她都第一時間去看。

  偶爾的放空是出門給六一買東西,她腳步飛快,留下孤單的背影。

2020年12月初,鍾欣(右)獨自出門為六一買東西。澎湃新聞記者 朱瑩 圖

  丈夫來夢裡看過孩子。第一次是六一一個多月的時候,他站在床邊,慈愛地看著女兒,說的還是那句:照顧好孩子。她一下驚醒,心裡空落落的。

  又有一次,是一個颳風的夜晚,門被吹開一道縫,彭銀華站在門外,穿著她買給他的T恤,對著孩子笑,什麼也沒說,很快走了。「他可能不想讓我看到他,怕我看到了難受。」

  鍾欣覺得,他在另一個世界,陪著她守護六一。

  往後餘生

  彭清柏夫婦打心底感激鍾欣生下孩子。「把她當姑娘一樣對待。」兒子走後,他們挑起他的責任,替他照顧妻女。三個從未一起生活過的人,組成新家。

  剛開始,鍾欣有些不適應,跟公婆的生活方式、育兒觀念畢竟有差異,她試著融入,小心收好情緒,做好本職。有時也會覺得孤獨,沒有共同話題。

  不光孩子,兩個老人也是自己的責任,她感到擔子重大。今年年後,鍾欣打算回江夏一院上班,希望能去個輕鬆點的崗位,兼顧到孩子。而彭清柏希望,她的工作編制問題能解決。

  2020年2月2日,彭銀華發出生前最後一條朋友圈,說想入黨。彭清柏也想實現兒子的遺願。

  兩個老人最大的心願是,陪伴六一長大,看著她上小學,中學,大學……但他們不知道身體能撐多久。

  去年12月的一個下午,彭清柏外出回家,換鞋時一下沒坐穩,「哐當」從椅子上摔下。妻子和鍾欣慌忙跑過去,將他扶起。

  「怎麼摔倒了?」妻子驚魂未定,一個勁嘟囔,「你要是倒了沒人照顧你……」

  彭清柏如今每天出門鍛鍊,希望身體好一點,陪孫女久一點。

彭清柏想陪六一久一點。澎湃新聞記者 朱瑩 圖

  他想過,如果以後六一問起為什麼別人有爸爸她沒有,他會把兒子的烈士證、五四青年獎章給她看,告訴她關於爸爸的一切。

  等她上學了,他還要把爸爸的抗疫故事讀給她聽,別人的也要讀,讓她知道,這場抗疫中,不止她的爸爸,還犧牲了很多人……他希望六一為爸爸自豪,帶著愛,帶著懷念。

  這天晚飯時,彭清柏倒了杯白酒。「兒子在的時候就不讓你喝,小六一替她爸爸來管你。」妻子一把將杯子拿走,鍾欣接過紙杯後扔到垃圾桶。彭清柏無奈一笑。妻子和鍾欣也笑了。

相關焦點

  • 「抗疫英雄」彭銀華的女兒今日在湖北省婦幼出生
    楚天都市報6月1日訊(記者李曼英 王永勝)今日上午8點40分,「抗疫英雄」彭銀華(本報曾報導,點擊連結了解)的女兒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出生,體重6斤9兩,跟著媽媽鍾欣一起,與等待已久的奶奶、外婆、姑姑第一次見面。「辛苦你了,你剛好也很喜歡女兒。」
  • 將要誕生的孩子,是29歲殉職醫生彭銀華生命的延續
    70餘天了。 他是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呼吸內科醫生,疫情之初,他所在的科室成為抗擊疫情的一線。2月20日,彭銀華因感染新冠病毒肺炎不幸離世。病逝時,妻子鍾欣懷有6個月的身孕。 彭銀華離開後,他先後被評定為烈士、追授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抗疫個人。數月來,他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於家人的記憶裡。
  • 抱薪者|彭銀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醫生
    去年12月,彭銀華就在微信群裡通知大學同學,也提前和醫院領導打好了招呼,他當時想,年前多上些班,年後可以在老家有更多的時間辦婚禮、陪家人。科室的同事都在彭銀華帶來的喜訊中等待著春節,他們原本計劃著過完年後,第一場開年酒就是吃他的喜酒。彭銀華的一位同事後來回憶道,這原本是他們工作、生活的日子裡,感受到的「小確幸」。
  • 29歲醫生彭銀華感染新冠殉職70多天後 他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鍾欣說,彭銀華的離世帶給自己最大的遺憾在於:即將為人父的彭銀華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想到同為父親的彭清柏從此痛失愛子,她也心痛,「(彭銀華)出生在農村,大學讀出來了,才出來工作半年,人就沒了。」 29歲的醫生彭銀華離開70餘天了。
  • 致敬犧牲的抗疫英雄:很遺憾以這種方式認識您,讓我再看清您的臉
    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哀悼抗疫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下半旗誌哀:是一個國家對逝者最高的尊重和禮遇。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多次為逝世的領導人下半旗誌哀:1976年下半旗沉痛哀悼周恩來總理毛澤東主席、朱德元帥。之後,胡耀邦、李先念、鄧小平、楊尚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逝世時,都降半旗哀悼。
  • 大學室友憶醫生彭銀華:他樂於助人多次獻血,是考證一次過的學霸
    2月21日凌晨兩點,王瑞波看到群裡有彭銀華病逝的消息傳來,心裡一驚,他不確定這是自己的大學室友。「當時不敢相信,還給他打了幾個電話,打過去都是關機。」直到看到新聞,他看到了彭銀華的照片。2月20日,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29歲的醫生彭銀華因感染新冠肺炎,於21時50分不幸去世。
  • 共事醫生憶彭銀華:對病人有耐心,主動加班讓同事回家過年
    2月20日凌晨1點,曾與彭銀華共事過的醫生張任在朋友圈緬懷。2月20日,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彭銀華因感染新冠肺炎,於21時50分不幸去世。彭銀華2017年就與妻子領取結婚證,因為培訓學習及工作太忙,本打算正月初八舉辦婚禮,疫情發生後,他選擇延遲婚期堅守一線。
  • 從90後到年逾古稀,這34個生命,這樣定格在抗疫一線
    29歲的彭銀華,原本要在今年大年初八和心愛的人舉行婚禮,卻因疫情主動要求推遲,最終卻在一線工作時被感染。1月30日,彭銀華因病情加重被緊急送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雖然醫院全力救治,終因病情惡化,彭銀華於2020年2月20日21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他的愛人,已經懷孕6個月。
  • 抗疫中最深情動人的一首歌精彩問世!(MV視頻)
    抗「疫」戰鬥中又一位醫生犧牲。2020年2月20日,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發布《公告》稱,該院醫生彭銀華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於1月25日入住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1月30日病情加重,醫院緊急將其送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治療。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月20日21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年僅29歲。
  • 李文亮去世第126天,兒子出生,妻子一條朋友圈惹哭全網……
    今天,是李醫生離開世界的第126天,他的遺腹子在武漢出生了。6斤9兩,母子平安。早上七點,他的妻子發出朋友圈:「老公你在天堂看到了嗎?2月7日凌晨,武漢中心醫院微博發布消息,李文亮醫生因感染新冠肺炎,經搶救無效去世。那一夜,很多人痛哭。他的家人更是悲痛欲絕。當時李文亮的妻子付雪潔已懷有身孕,悲痛之下出現了低血壓和出血等症狀,不得不住院保胎。
  • 疫情以來已至少59名醫務工作者逝世,請記住這份名單
    澎湃新聞統計發現,59人中,有12名女性,年紀最大的72歲,至少有20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至少有53人是在抗疫一線犧牲。4月4日是清明節,為哀悼為戰疫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全國舉行哀悼活動,讓我們一起致敬和緬懷這些逝去的醫務工作者。
  • 天津市網上「抗疫思政課展館」開館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了解新冠肺炎知識,學習疫情中的自我保護和救助常識,觀看抗疫思政公開課,傾聽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近日,天津市網上「抗疫思政課展館」正式開館,成為全市大中小學生暑假裡進行網上學習的新場所。
  • 抗疫烈士彭銀華的孩子在武漢出生
    >  母女平安   推遲婚期,主動請纓上一線  彭銀華生前系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  2017年11月,彭銀華與妻子領證結婚,由於工作等各方面原因,他們一直沒有舉辦婚禮。彭銀華一直記掛著,要為妻子補上一場婚禮。最終,他們選擇了2020年2月1日這一天。  沒想到疫情來得如此突然,彭銀華推遲了原定於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動請纓上一線。
  • 抗疫年終報導①丨黃勇的戰疫322天:從緊張的「初見」到準備充足的...
    △黃勇12月16日下午2點半,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三院院區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剛和科室醫生討論了住院病人診療方案,重慶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黃勇小跑著去參加倫理委員會評審會議。322天 從緊張的「初見」到準備充足的「研判」2020年12月11日,重慶市衛健委對外通報,彭水縣報告一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當天早些時候,作為重慶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黔江片區重症組組長的黃勇,就接到了彭水縣衛健委的電話,在詳細了解該病例的情況後,為診斷和劃定該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範圍提出了建議
  • 藝術再現14位抗疫英雄烈士風採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我不懂醫療技術,無法衝上前線為國報效,只能用尚顯拙劣的筆法,以愛研墨,提筆戰鬥,通過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形式,創作飽含情感的作品,向為恢復社會安寧不分晝夜、負重前行的人們致敬,向世界各地的愛心人士和嚴格律己、安守家中的人們致敬。用畫筆展現抗疫戰場上的愛與美,歌頌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無私與奉獻,用書畫作品傳遞正能量,用藝術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 寫抗疫主題作文,這40段人物素材不可錯過!
    記者採訪她所在病房,請她通過鏡頭給家人報個平安,她拒絕了。她的眼淚在眼睛裡打圈,卻說:「我不想哭,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4.兩次出徵的抗疫「高齡」戰士在援鄂北京醫療隊當中,有這樣一位43歲「高齡」的護士。她叫蔡衛敏,曾經作為北京急救中心朝陽分中心的一員,全程參加過2003年北京抗擊非典的醫護工作。
  • 抗疫200天!烏魯木齊醫生田原:歡迎大家來新疆
    歡迎大家來大美新疆領略不一樣的風景」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心內一科主任田原雲淡風輕地說著這幾句話,她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從國內武漢疫情出現以來,自2月13日,她就前往烏魯木齊國際醫院,和來自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的的醫護人員組成一個新團隊,加入抗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