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12月16日下午2點半,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三院院區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剛和科室醫生討論了住院病人診療方案,重慶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黃勇小跑著去參加倫理委員會評審會議。
忙得沒有午休的時間,黃勇卻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這不叫忙,這叫我們拼命搶回來的正常生活。」
322天 從緊張的「初見」到準備充足的「研判」
2020年12月11日,重慶市衛健委對外通報,彭水縣報告一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當天早些時候,作為重慶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黔江片區重症組組長的黃勇,就接到了彭水縣衛健委的電話,在詳細了解該病例的情況後,為診斷和劃定該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範圍提出了建議。
此時,離2020年1月24日(除夕),黃勇在璧山區人民醫院見到當地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過去了322天。即將走完的2020年,在黃勇看來,是他和他的同道們從遭遇戰打到阻擊戰,又從阻擊戰打到守衛戰的一年。
永川、墊江、萬州、黔江,幾個月時間裡,黃勇輾轉在重慶市內多個定點救治醫院,在墊江,他的工作從醫院的改建開始,在萬州,他不僅是普通組的組長,還要幫助研判疑似病的確診標準,「最開始是一場遭遇戰,大家都不清楚敵人的底細,就拿著所有身家上戰場!」
超過99.7%用戶的飛行裡程 他在繼續打好「守衛戰」
伴隨著全國的努力,3月,全國的疫情都基本控制住了,用黃勇的話說,「我們從遭遇戰打到狙擊戰,現在,要打一場持久的守衛戰。」萬州清零、重慶清零,黃勇一步步回到了正常的醫生工作,但疫情的日常防控還在繼續。
除了不時參與到境外輸入病例的研判,黃勇在日常工作以外,時常需要重慶各地、全國各地進行疫情防控的指導。在他日常查詢航班信息的APP上,他的裡程數顯示打敗了該APP99.7%的用戶,成為了飛行最繁忙的那0.3%,「打好守衛戰最重要的,是要準備充分,醫院和個人,都要做好日常的防控工作。」除了給醫院培訓,他還時常在網絡上、電視上進行科普。
「我希望能改變人們的觀點,防控不僅是要戴口罩、勤洗手,人們還要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有了解,提升健康素養。」黃勇說,讓人們從了解自身健康開始防控,是他為自己的2021年許下的願望,也是他現在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這場守衛戰,自己的身體也是戰場,我們要成為一個了解自己的士兵。」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 攝影 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