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閱讀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

2020-12-20 SZNEWS

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讀書日。每年4月,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會圍繞「4·23」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閱讀宣傳推廣活動。對於兒童來說,閱讀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除了成人熟悉的文字閱讀以外,圖畫、顏色、風格甚至成人陪讀的語言和環境都是他們閱讀的對象,是他們文字閱讀的基礎和了解未知世界、培養閱讀習慣的有效途徑。作為孩子的父母,帶領孩子學習閱讀,你也等於是為他開啟了通往書本世界和學習的大門。

「我該如何幫助我的孩子進行早期閱讀呢?」——親子共讀圖畫故事書是家庭中最有效的閱讀方式之一。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發展目標可以發現:早期閱讀不僅僅是早期識字,還包括閱讀畫面、情景體驗;講讀語音辨別、圖文內涵匹配;對語句語意理解、對字體符號了解等多方面閱讀內容。

親子共讀是家庭中最有效的閱讀方式之一,而圖畫故事書(即繪本)則是親子共讀的最佳選擇。孩子有了閱讀的陪伴猶如有了「隱形夥伴」,會增添孩子的快樂和幸福。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曾說:「讀這樣的書(圖畫書)時最好這樣: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你朗讀,那文字和圖畫同時滲入兩代人的生命。」如此溫馨的親子時刻,使孩子受益終生。

「有什麼秘訣可以幫助我在家庭中開展早期親子共讀呢?」請看以下4個錦囊吧。

更多的關於幼兒閱讀的方法、策略,請關注第五屆「育兒講堂」公益活動及家長學校指導用書《認識孩子: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穆文敏)

錦囊一:發現式閱讀,捕捉讀本的有趣信息

利用書籍中的情景,模擬生活中的場景,引導幼兒體會標識、畫面、文字符號的用途。

◆ 讀本舉例:

《兔子先生去散步》:一個小兔子在散步的路上,經過了很多不同的地點,而每一個地點都有一個隱含的符號標記,提示著下一步將要發生的內容。孩子在這個猜想和驗證的過程中,與小兔子一起一步步地向前走。

錦囊二:猜想式互動,激發閱讀的無限遐想

家長應經常陪伴及鼓勵利用圖文信息來大膽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還可以用繪畫、泥塑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或者在成人的幫助下自製圖畫書。

◆ 繪本舉例: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這是一個讓孩子感到過癮並增長知識的故事,以一個有趣的故事從科學的角度來闡釋大小便這個問題,讓孩子學會以科學的眼光來坦然面對本來就光明正大的生理問題。

錦囊三:開放式提問,提升閱讀的實際品質

在給幼兒讀書或講故事時,可先不告訴書名,讓幼兒聽完後自己取名字,並說出這樣命名的理由。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放手自己去讀簡單的圖文,鼓勵自主閱讀,並與成人討論自己在閱讀中的發現、體會等。

◆ 讀本舉例:

《逃家小兔》:這對母子之間的對話圍繞著「逃」和「找」展開,回憶我們的童年,誰沒有想過逃呢,今天的孩子也許更想「逃」,他們的鬼點子就像小兔子一樣層出不窮。

錦囊四:審美式解讀,體驗圖文的藝術精髓

很多經典的兒童作品,都會有歷史的傳承,畫面也多是大師的繪圖作品,孩子可以欣賞經久的畫面,感受畫面的語言。還可以讓幼兒體會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引導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

◆ 讀本舉例:

《母雞蘿絲去散步》:母雞蘿絲悠然自得地去散步了。兜了好大一個圈子,它又悠然自得地回來了。可這位鄉下傻大姐完全不知道,它身後已經鬧翻天了。

相關焦點

  • 閱讀能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想像力,父母如何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美國前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很多方法可以擴大孩子的世界,但是對書籍的熱愛是最好的」,那麼閱讀對孩子有哪些好處呢?1.更好地解決問題人生在世,每天都要作出很多選擇,小到去超市到底是買香蕉還是買蘋果,大到人生的十字路口該往左拐還是往右拐,很多人為此陷入了選擇恐懼症。
  • 家長們怎樣才能更好地成為自己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
    毋庸置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在求學階段陪伴他時間最長的人。因此,哪怕父母對孩子的一個小小的耳濡目染,都可決定性地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當然,每一位家長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力求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最出色、最優秀的作品。而在現實生活中,在不同的方法之下,往往有不同的結果。
  • 如何高效地陪伴孩子?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教育專家聊聊如何陪伴孩子。通過父母的陪伴,孩子才逐漸構建起對自己的認知,判斷這個世界是安全還是冷漠的。首先,孩子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溝通與陪伴。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齡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溝通與陪伴,父母都不能缺位,否則,不利於其人格的形成與完善。
  • 「棉花糖·家庭教育」雙職工父母,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缺席的爸 +焦慮的媽=糟心的娃「全民焦慮」的時代,造就了一大批「中國特色父母」:爸爸們以賺錢養家為由早出晚歸、甚至不歸,孩子普遍缺乏父親的陪伴。我們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如今,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問題隨之而來: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如何兼顧事業和家庭,給予孩子更好的陪伴?其實,對於雙職工父母而言,高質量的陪伴,每周只需要一天。
  • 初心·決戰2019丨李濤:傾心陪伴學生成長 用閱讀點亮孩子的心燈
    今天動靜要講述的,是一位紮根山村十餘載,傾心陪伴學生成長,被孩子們喊做「濤哥」的鄉村教師,他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李濤,正安縣樂儉鎮遼遠小學教師,他一心為了山裡娃,多方協調、爭取公益資助,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他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潛心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成績不斷提高。
  • 閱讀陪伴成長 | 「親子閱讀」如何做?一線語文老師給家長們支招
    閱讀陪伴成長 | 「親子閱讀」如何做?想要了解這些具體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版視頻北京建華實驗亦莊學校小學部重視和回歸教育規律,相信每個孩子擁有多種可能性。一直以來「讀書第一」都是建華實驗亦莊學校秉承的的教育理念,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大家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一種責任,持之以恆地讀書學習。
  • 隔輩帶娃容易出矛盾,爸媽這樣做,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
    這種矛盾頻發、不講道理的家庭環境非常不適合孩子的成長,容易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家庭關係受挑戰在很多家庭當中,兩代人之間原本關係融洽,互相尊敬,一旦夾雜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往往就會引發諸多的矛盾,家庭關係也會受到挑戰。時常會由於一件小事作為導火索而不斷地牽扯開來,釀成大矛盾。
  • 如何讓孩子好讀書,讀好書?用閱讀陪伴孩子成長,點亮美好未來
    當孩子感染到你的那股情緒時,便能更好地激發他的閱讀興趣。根據情節改變表情在共讀的過程中,家長不妨適當地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動作和手勢,讓故事更形象化,以此來刺激孩子保持注意力,讓親子共讀能更好地進行。只要孩子真正地融入進來,就會追著你讀不同的繪本,不同的故事。我們學習親子閱讀的目的不就是這個麼?讓孩子愛上閱讀。
  • 千萬家長想要知道,如何更好地給孩子讀繪本故事?
    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很多關心孩子成長地父母。所以,作為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呢?如何做才能給孩子帶來更好地成長機會呢?如果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就如同我們每天需要勞作休息一樣,周而復始地每天堅持,給孩子帶著滿足感和安全感,每天在充滿感情地朗讀聲中入睡,父母地關愛會留存在心底伴隨著他成長,這份溫暖地記憶會帶給他愛地信心和力量。 假如孩子很喜歡在睡前聽繪本故事,那我們可以把這個作為親子互動時間,讓孩子通過與父母之間語言地交流,感受到來自父母地關心和溫暖。
  • 【教學札記】陪伴孩子走過的成長歲月
    遠航的船隻需要燈塔的指引,高飛的雄鷹需要風浪的磨礪,而孩子們在校園裡的每一次成長,都離不開老師們的陪伴和奉獻。湖州帕丁頓開學半年來,老師們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和收穫寫進了教學札記。在新的一年,小編帶領大家走進歲月的長廊,去看看湖州帕丁頓園丁們的辛勤耕耘。
  • 如何陪伴孩子讀書?避開親子閱讀常見誤區,讓孩子愛上閱讀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長都願意花錢給孩子買書買玩具,報各種早教班,但是往往卻忽略了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早期教育更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參與,比如親子閱讀就是對孩子進行早教很好的方式。美國著名詩人史斯克蘭·吉利蘭也曾這樣稱讚親子閱讀:「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通過親子閱讀,父母與孩子可以增進感情,共同學習,一起成長。不過看似很簡單的親子閱讀,卻容易走進一些誤區。
  • 親子朗誦,閱讀陪伴孩子成長
    臺上的朗誦,或活潑俏皮或情意濃濃,每位家長都聲情並茂地和孩子一起誦讀,親密配合,讓在場的每位觀眾感受到朗讀的無窮魅力,以及親子共讀帶來的幸福和感動。親子朗誦讓公眾感受知識的力量「親子閱讀,精彩紛呈;金口璣珠,書香滿堂。」
  • 陪伴閱讀共成長 | 親子閱讀網絡公開課第一講
    在疫情期間,我們中心從2月2日開始的家庭教育公益課程受到到11萬多家庭的積極響應,親子閱讀已經成了很多家庭中每天進行的活動。當然,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的家庭也出現了一些現象,例如父母總是玩手機,孩子總是玩iPad。和這些場景對應的,是經常收到朋友們的留言:孩子喜歡看電視、玩手機,不愛看書怎麼辦?我記得一位老師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 繪本故事正確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愛不要成為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但也因為愛,一些父母及孩子的照顧者經常會遇到的「愛的誤區」,這些誤區,打著愛孩子的口號,實際上卻無益於孩子的發展,甚至成為了孩子成長發展中的絆腳石。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好的繪本故事不僅可以滋養孩子的內心,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同時也是一種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方式。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給孩子挑選繪本故事呢?
  • 如何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從穩定自己的情緒開始吧
    ,或許更能夠自然地表達情感,有利於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如何做到這一點,家長們需要用心地去經營好這個家,讓孩子從小就能感受到愛的滋養。01 不要在情緒激烈的時候與家人及孩子溝通父母之間,甚至是父母與老人之間,常常會因為「如何教育孩子才是對的」這樣的話題發生爭吵。
  • 父母成長系統 | 如何高效陪伴孩子?
    但是不管是在哪個年齡層,身為父母在孩子還沒有獨立之前,我們必須要做的就是陪伴。今天就來跟大家來談一談如何高效陪伴孩子。 所謂高效陪伴孩子,這裡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高效,一個是陪伴。首先是「高效」,即速度,有效。
  • 親子閱讀好去處—知閱兒童繪本館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原標題:親子閱讀好去處—知閱兒童繪本館陪伴孩子快樂成長作為拉近親子關係及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方式,親子閱讀近幾年備受推崇。據2017年北京圖書訂貨會公布的消息,近幾年來,童書銷量一直呈現持續堅挺的上升趨勢。
  • 推薦閱讀|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聽聽老師們分享的妙招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懂孩子,就是要了解孩子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採取適當的教育方法,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要研究和思考孩子成長路上遇見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陪伴孩子中,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周麗娜父母要學會少說多聽,品一品孩子的話外音。
  • 家有5-8歲的孩子,閱讀習慣如何更好的養成?
    導讀:家有5-8歲的孩子,閱讀習慣如何更好的養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有5-8歲的孩子,閱讀習慣如何更好的養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陪孩子更好的成長
    也就是說孩子在上學前這幾年的與父母(廣義的父母,也可能是被隔代撫養的)相處,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將來的生活、情感、人際狀態。而在這幾年中,前三年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國內孩子們的成長現狀是,孩子往往是在一種生理、物質得到充分滿足,但父母很少知道如何去滿足孩子人格發展需要的狀態下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