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SMART原則,完成行動目標確定

2020-12-14 自勝者強Z

個人都有人生理想,人生理想目標的實現,需要對其不斷的分解,細化,然後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

人生理想目標是一個比較概括性地目標,可以不是具體的,但是行動目標必須是可以具體的,可以達成的,務必遵循SMART原則。

SMART原則詳解:

——S代表具體(Specific),指個人行動或者組織績效要切中特定的行為,要制定到動作上面,不能籠統;——M代表可量化(Measurable),指個人行動或者組織績效指標是可以進行量化的,驗證這些目標達成效果的數據或者信息是可以獲得的;——A代表可實現(Attainable),指個人行動或者組織績效指標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是可以實現的,避免設立過高的目標無法實現,或過低的目標無需實現;——R代表相關性(Relevant),指個人行動目標是與要實現的階段目標關聯的,而組織績效指標是與組織工作目標相關聯的;——T代表有時限(Time-bound),指目標的實現是有時限的,需要注重完成行動目標的特定期限。

Specific——目標要具體

所謂具體就是要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明確的目標幾乎是所有成功人士和團隊的一致特點。很多人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為自己的目標是模稜兩可的。

例如,你的階段目標是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那麼行動目標——管理能力訓練。這種對目標的描述就是不明確的,因為管理能力訓練有很多方法,單純的講訓練是不具體的。

有這麼多管理能力訓練方法,是參加培訓,還是自學,所說的訓練到底指哪一種?不明確就沒有辦法執行、評估和衡量。

所以建議這樣修改,參加陳教授的管理學培訓,並且獲得結業證書,同時可以達到自己教學的水平。

Measurable——目標要可量化

可量化就是指目標應該是可以用數字衡量的,而不是模糊的,應該有一組明確的數據,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

如果制定的行動目標沒有辦法量化,就無法判斷這個目標已經實現。

還是拿管理能力培訓的行動目標舉例,如果單獨說通過培訓就可以,那麼是不是睡覺睡過去也算完成行動目標了呢?當然不是,為了避免目標與執行過程中的分歧,就要制定一個可以避免分歧的明確量化數據作為依據。

行動目標的量化,可以這麼說,參加管理學培訓後,結業考試達到80分;完成1篇學習總結,製作1篇授課PPT,一周內進行自己所在企業2次內部培訓。

這樣制定的目標就變得可以衡量了,量化的目標可以使自己在制定目標與執行環節不脫節,組織內部也可以參照統一的組織目標進行寫作。

目標的量化,需要使用統一的、標準的、清晰的標準。

對於目標的量化,應該首先從數量、質量、成本、時間等4個方面來進行;其次可考慮將目標再細化分解,分解後的目標再從以上4個方面量化;如果仍不能量化,還可以將完成目標的進行流程化,通過流程化使目標可量化。

Attainable——目標可實現

自己制定的目標是可以達到的,通過自身努力有實現的可能的。

行動目標的可實現性,就是指依據你現在的水平,在自己將來的計劃時間內,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目標。一個不識字的人,想著要出版一本書,這顯然是不可能。

還可以拿管理能力培訓的行動目標為例,如果想參加培訓,你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培訓期間能夠專心聽課,專心思考,這樣才有能通過培訓來提升自己。

如果在培訓期間工作一直找你,想通過考試就不太現實了,目標就不可達成。

行動目標的確定,要充分考慮自己的目前能力,以及可以支配的資源情況,根據當前現狀制定行動目標。

雖然行動目標也不是非要達成,但是要讓目標的實現自己可以看得見,目標可以較高,但是不要高不可攀,那樣的目標從確定的那一時刻起,自己就放棄了。

Relevant——目標相關性

目標的相關性是指實現行動目標與階段目標的關聯情況。

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行動目標,但是對階段目標沒有關聯,或者關聯很低,那這個行動目標即使被達到了,對階段目標也沒有什么正向促進作用。

行動目標的確定,是階段目標的分解細化。如果想達成管理能力的提升,卻去參加外語學習,這時候即使外語學習效果非常好,也對管理能力的提升沒有幫助。學習外語不與管理能力提升直接相關。

管理能力提升,正確的行動目標是參加管理培訓、購買管理書籍進行閱讀,與團隊進行磨合。

Time-bound——目標是有時限的

目標的時限性是指目標的達成是有時間限制的,不能一直的執行或者等待下去。

例如,行動目標是將在4月份進行為期5天的管理學培訓,這個具體的時間點就是目標的時間限制。沒有時間限制的目標是沒有動力的,將來帶懈怠。

當過一段時間後,自己對目標的實現就會淡化,消耗自己的執行熱度。

行動目標設置要具有時間限制,根據需要達成的目標重要性、目標的達成難易程度,擬定出完成目標的時間要求。

定期檢查行動目標的完成進度,及時跟進執行過程中的變化情況,以及根據異常情況及時地調整行動行動計劃。

綜上所述,個人行動目標的確定,需要符合上述SMART原則,五個原則互相支撐,缺一不可。

階段目標到行動目標的轉化,是目標具體化的過程。根據自身能力與資源情況,參照階段目標的優先級,把階段性要達到的目標進一步明確為自己的行動目標。

然後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行動目標的達成累積,才能達成自己的階段目標,進而實現人生理想目標。

還有很多方法能夠完成人生目標到行動目標的分解,使用哪些方法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你要主動地去思考,去計劃,去執行。

思考與行動,比空想和迷茫更有價值。

相關焦點

  • 利用smart原則設定工作目標
    咱們之前已經聊過很多關於目標設定的話題(點擊下方菜單延伸閱讀),也專門講過smart原則(延伸閱讀《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標》),這裡就不再做普及了。熟悉smart原則的朋友,就當是複習吧。如果你已經有了目標,也不妨套用smart原則再做一番檢視。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目標是無效的,人們就沒有為之努力的方向和意願。
  • 使用SMART原則,設立可完成的目標
    如果我們沒有目標就會像是隨波逐流的落葉一樣,任由家人、朋友或同事將我們推向未知的迷霧當中。多數人很難完成目標斯克蘭頓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設定新年目標的人中只有8%的人能夠實現,而92%都失敗了。這是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理設定一個目標是輕鬆簡單的動作,只需要用大腦想一個就行。但事實上那隻我們渴望不付出行動就能得到結果的願望,這些所謂的目標很快就會被瑣碎的生活事件所淹沒。使用「SMART原則」可以幫助我更好地建立和實現目標。什麼是SMART原則?
  • 目標設定的SMART原則
    這個算是老生常談了,不過還是發現很多企業在設定績效目標的時候並沒有按照這個原則來設定。看個例子吧,「我要成為一個好人」,這個目標就太虛了,什麼叫「好人」,一個無法明確定義的目標不是具體的目標。而「成為一個能經常陪孩子的父親」,這個目標就比較具體。Measurable可衡量目標如果不能衡量,那你怎麼確定你完成了呢?
  • 自我管理 目標設定的SMART原則
    這個算是老生常談了,不過還是發現很多企業在設定績效目標的時候並沒有按照這個原則來設定。
  • 如何達成目標|你還在用SMART法則嗎,試試我的WC法則
    他的朋友告訴他,你用smart原則制定目標、分解目標,這樣有助於你實現。二來,員工為了生計,有意願按照上司的指派行動,按照上級的指示行動會得到獎勵,違反上級指示會得到懲罰。在組織當中,行動者是被動激勵的。可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你的個人目標,並不隸屬於公司目標。你的目標完成進度,和其他人關係不大。你是否完成任務,並沒有他人獎勵你,你不再是被動激勵,而是自我激勵。在這樣的情景下,意願不強,再詳細的步驟也無法開始。現在回到smart原則的缺陷。
  • 目標的設定——SMART原則
  • 1.1節:採用smart法則確定大目標是否正確
    標題1.1節:採用smart法則確定大目標是否正確編輯||小張1.1.1閱讀事項一:本文章屬於專欄,有一整套方法論,最好從第一篇文章開始讀起。當然了,文章關聯性不大,讀者朋友們也可根據自己較弱的部分挑選閱讀。
  • 考研複習使用SMART原則,確定有效目標比埋頭苦幹效率更高!
    A同學已經完成「考研沙盤」的製作。對於一本超厚超難背誦的《外國新聞史》,她打算從這本書開始背。她制定了下面幾個「作戰計劃」,請你來看看哪個計劃比較好?借用公司企業的管理的辦法,用到個人目標管理上。因為我們每個人在學習上就好比一家「創業公司」,考試只是這家公司的階段目標而已。一、什麼是真正的目標?衡量一個真正的目標,我們常用到「SMART 原則」。
  • 拆書:SMART原則目標管理
    R(原文部分)SMART原則是由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為了考察管理者對員工實施績效考核和對目標進行管理而提出,它來自《管理的實踐》這本書。SMART原則五個字母分別包括:S(specific)績效目標,應該是具體的。
  • 設定有效目標的SMART原則
    假如你想系統了解目標管理,仔細研讀前面介紹的兩本書就可以了。假如你沒時間細看,那往下看看就能幫助你快速了解什麼是有效的目標。SMART原則在目標設定中,SMART原則被普遍運用。如果制定的目標沒有辦法衡量,就無法判斷這個目標是否實現。比如前面的例子可以進一步細化,讓目標可衡量。
  • 減肥追班花/我要學英語/SMART原則,讓你做事更有目標感
    博恩·崔西說過:要達成偉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訣在於確定你的目標,然後開始幹,採取行動,朝著目標前進。(能夠看到目標在慢慢進階,在前往目標的過程中,能夠即時反饋,得到一個快感。)       由此可見,當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並且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加以對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進行速度和與目標相距的距離時,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人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       如何制定切實可行並能夠實現的目標呢?
  • 設立目標的smart原則
    當我們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目標以後,可以用SMART原則來幫助我們檢驗和衡量自己的目標,當然,SMART也可以用於設定階段性的目標。SMART原則來源於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管理的實踐》,有五個基本的原則(SMART是下面5個原則的英文單詞的首字母):1.
  • SMART原則-設置聰明的目標
    如何設置正確的目標?什麼樣的目標有效?目標設置應該符合SMART原則,這樣的目標才能夠有效管理。
  • 詳解目標設置的SMART法則
    1981年,喬治杜蘭在《管理評論》中發表論文,提出設定管理目標的五個原則,簡稱SMART原則:S代表具體(Specific),指制定目標要切中特定的計劃指標,不能籠統;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目標是數量化或行為化的,驗證這些目標達成的數據或者信息是可以獲得的;A代表可實現(Attainable),指目標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避免設立過高或過低的情況
  • SMART原則——執行力提升300%的成長利器
    小夏在2019年底寫下了2020年的目標,信誓旦旦地準備大幹一場。然而,4個月過去了,他一項也沒有完成。因為小夏不知道用SMART原則來分解目標,進行目標管理。通過SMART原則分解後的目標是清晰明確的,對於你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結果,或是否在截止日期前達成都一目了然,能夠調動我們的積極性去達成目標。舉個例子,我想進行一段時間的斷舍離。首先我們可以通過5W1H來具體我們的目標。
  • OKR文化:用SMART原則量化目標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說過這樣的話「企業管理需要一個管理原則。這一原則能夠讓個人充分發揮特長、擔負責任,凝聚共同的願景和保持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起團隊合作和集體協作,並能協調個人目標與共同利益。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做到這一點的管理原則。」
  • 如何用SMART原則創建項目目標?
    SMART是一個目標設定原則,能夠幫助我們設定理想的項目目標。原則上來說,所有項目的目標都應該滿足SMART原則,即符合下面五個原則: 具體性(S) 、 可衡量性(M) 、 可實現性(A) 、 相關性(R) 和 時限性(T) 。這五個原則既能幫助管理者設定目標,還能夠提供結構性指導,幫助他們實現目標。Gorge T.
  • 2016考研目標制定SMART原則
    管理學上有著名的「SMART原則」,用於制定並考核員工績效,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2016考研路上,制定計劃並實現目標,有如員工完成績效,需要一定的標準來進行框定和衡量,SMART原則是很好的借鑑。
  • 德魯克目標管理 制定目標的SMART原則
    德魯克說:「企業管理需要的就是一個管理原則。這一原則能夠讓個人充分發揮特長、擔負責任,凝聚共同的願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起團隊合作和集體協作,並能調和個人目標與共同利益。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做到這一點的管理原則。」
  • 有目標不代表就有進步,「SMART」原則,讓孩子遠離「假目標」
    為了讓孩子能夠真正的進步,就要為孩子設立"真目標",而設立"真目標",我們可以遵循"SMART"原則。二、如何利用"SMART"原則為孩子設立"真目標""SMART"原則是於1954年,彼得·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一書中首次提出的。它是進行目標設定和目標管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Smart,意為"聰明的、敏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