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2020-10-03 果媽閱讀


你好,我是果媽閱讀的創始人果媽李璇,很開心能夠與你在這裡相遇。

每天準時為你講述果媽閱讀【家庭教育100講】,希望這美麗的相遇能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美好生活。

上一節我們講到《6—12歲孩子的一些心理特徵》,今天我們就結合6歲的孩子開始進行深入的講解。

6歲是人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年齡,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們就要步入小學了,小學是人生的基礎,一年級又是小學六年的基礎,在幼升小的過程當中,很多的父母都很焦慮,我的孩子上了一年級,我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上學了,家長也要上學,讓我們懷揣著跟孩子一樣的好奇心,一樣的心態去面對。

一、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我想請你先靜心思考一下,在你眼中你覺得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呢?然後來看看我們的理念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講,他核心的學習任務到底是什麼?

一年級的孩子們要開始學習語文、數學,在北上廣這些地區還會學英語這樣的學科,對孩子們來講,開始去學知識了嗎?

其實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要先學習如何當一個學生,並且全然接納自己小學生的身份。

學生的身份是要能夠主動融入學習生活,最好還能夠樂在其中。

而一年級,也是開始培養終身學習習慣的最好開始。

所以,在孩子進入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先不要把眼光只盯在他的成績上,而是要告訴他怎麼樣去學習的方法、怎麼樣去聽課,怎麼樣去預習、複習。而且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特別快樂的事情。

因為在進入一年級之後,他們會慢慢接觸到一些作業,在幼兒園的時候作業不會那麼多,到了一年級的時候可能有些孩子會覺得很反感,有時候老師也會進行一些書寫、抄寫任務的布置。

這個時候他其實特別需要我們父母在身邊全身心陪伴他,一旦他遇到了一些困難的時候,我們不是高高在上的指責,也不是與其他孩子比較,而是跟他一起克服。

二、孩子學習由誰來管比較好?

其實這個也沒有什麼一定之規,因為很多性格不同的父母溝通方式也有所不同,這件事情最好的選擇標準就是誰更願意管孩子,讓更有意願來管孩子的那一方來做管理就好了。

因為有意願他就會更容易找到管理方法,會花更多的時間來觀察孩子,也有更多的耐心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總結規律、技巧,而且每個家庭其實都不一樣,我們需要進行合理的分工。

有的時候媽媽比較感性,能夠體貼孩子的情緒,可是在規則上媽媽可能比較偏弱,對待孩子比較寬容。

所以誰來管學習這件事,一定是我們夫妻之間要進行一個商議的事情,撒手不管是不行的,因為在一年級的時候是孩子要建立學習習慣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

在小學的低年級段你把功課做足了,那麼到孩子進入到了小學高年級段,他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自律,他就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他就能找到一些適合他的學習方法,那麼你就會更加輕鬆了。

三、怎麼做讓孩子在小學時變得輕鬆?

這裡面有三點,其實這三點的目的都是一樣的,要讓孩子能夠發自內心的意願去上學,喜歡去上學,這樣作為家長真的就會輕鬆很多了。

1、合理來看待分數

在剛入小學的時候,其實我們要鼓勵孩子爭取最好的成績,爭取100分,這不是分數論,而是一種有效、有力的激勵手段。

在學習生涯最開始的時候,養好習慣是會嘗到甜頭的方法,因為養好習慣了,學習的過程就輕鬆了,嘗到甜頭了,他就樂於到學校一直甜下去。

所以可以說,在一年級的上學期100分是非常有魔法的,因為孩子在幼升小銜接的時候也做了一些鋪墊,而且剛上小學的時候,這個題也都是很簡單的,所以孩子很容易就能夠爭取到100分。

但是從一年級的下學期到二年級往後,魔法100分漸漸就不管用了。

因為這個時候你不能苛求說讓他每一次都考100分,第一是他做不到,第二如果從長遠的學習生涯來看,分數它不重要,更不用說100,這個象徵意義更大於實際作用的數字,所以在之後它就變成了無用的100分。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說:「那是不是就跟孩子說成績不重要,只要你努力就好了?」

你真的不能這麼說,因為你沒法解釋清楚,努力二字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這樣說了,孩子沒有考到那個成績,那孩子就會告訴你,媽媽我已經很努力了,你是沒有辦法去評估的,所以這個時候需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

如果他考了100分,要告訴他你這次測試不錯,而且你把老師所講的知識點都掌握了。

如果他有扣分的項目,那就要看一看他是哪裡扣了分,是今天沒有掌握紮實,還是看圖寫話有一些困難,或者說他是做數學題的時候沒有讀懂那個題的意思。

還是因為馬虎,總之我們要找到那個原因,然後跟孩子一起去面對。

當我們在孩子一年級的時候,跟他們一起建立起來對待分數這樣良性的態度之後,孩子就會逐漸喜歡上學。

2、讓孩子能夠融入和參與到課堂學習來

這樣的話,孩子就會享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成績也不會太差。

課堂學習是學校裡學習的主要形式,孩子們越早適應,他就越能很快的進入有意思的校園生活。

在這裡和你講一個小話題,如果你的孩子在課堂上不愛發言怎麼辦?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的性格內向的原因,還有一部分原因,其實是因為他之前學習的東西沒有完全掌握,當學新的知識很吃力的時候,越學越沒有把握,所以就不愛舉手發言了。

這個時候作為父母,要想辦法觀察一下,你孩子的問題出現在哪兒,你需要去看一看是不是知識點他沒有掌握。

可以進行一些適當的預習和複習,幫助他愛上發言,敢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問問題,這都是孩子具有創造性的表現。

一個在課堂上樂於積極發言,深得老師和同學互動樂趣的孩子,會非常喜歡去上學的。

當然對於這件事情,你也不需要太過焦慮,因為有的孩子需要慢慢來,可能到了二年級、三年級,他慢慢的融入到了課堂當中,就愛舉手發言了。

3、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班級歸屬感

心理學家阿德勒一直強調,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這樣的話,孩子才能夠在班級當中,感受到我的存在是非常有價值的,別人是需要我的,所以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班級的事務,加入各種競賽的班集體項目去獲得班級歸屬感。

如果一個孩子在班級裡有了一份歸屬感,他覺得自己是這個團隊當中的,他就有集體榮譽感,就願意積極參與到班級當中的事物中來。

而且他能夠感受到在學校裡面,老師和同學之間都是有愛的,都是有著善意和關懷的,這樣孩子就會喜歡去上學。

對於我們一年級的小豆包來講,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他愛上上學,這才是我們一年級的家長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想更深入系統的去了解,孩子在小學的過程當中的一些方法,歡迎加入我們的會員,也歡迎添加我們的微信小助手。


如果你想深入的了解更多,歡迎下方留言。

-作者-

果媽李璇:果媽閱讀創始人&CEO,知名育兒講書達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在讀碩士研究生、正面管教家長認證講師、歐盟認證蒙臺梭利中級教師、平和式教養法課程認證講師、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認證高階講師、家長幫高效閱讀訓練營課程講師。還曾經受邀到中國太平,中國平安、索尼電子,還有各大高校學校、幼兒園、企事業單位開展講座,前後在50餘座城市舉辦了200多場講座。新浪微博@果媽李璇。

相關焦點

  • 一年級語文補習到底補什麼?四大能力最重要
    學好一年級語文的重要性絕不只是體現在成績上,更是體現在孩子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上。語文成績差的孩子往往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也會遇到困難。很多家長從一年級開始就會送孩子去補習語文,但效果並不理想。那麼,一年級語文補習到底需要補什麼呢,哪些能力更為重要呢?
  • 小學一年級很重要,但孩子跟不上,父母怎麼辦?
    一年級學生,是幼兒園學生到小學學生的過渡期。一年級是小學的起始階段,是整個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一年級基本上是語文和數學,小學一年級語文學得東西可不少,分上、下學期的.上學期主要有習慣,拼音,識字,閱讀等內容,下學期主要是詞串、識字、課文等.看圖寫話,課文包括故事、兒歌、古詩等。
  • 家長們要幫一年級的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竟然是這個?!
    身邊很多家長問我,除了幫孩子調整作息,準備學習用品以外,還有沒有什麼要幫他做的呢?當然有。一年級是小學的開始,也是小朋友們進入正規學習的第1年,非常重要。這是一個新的階段。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一切。用以終為始的態度來找一年級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學習的方法,是和別人相處的方法,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一種能力。總的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呢?是喜歡學校,喜歡上學。01 爭取考個100分。你們肯定會問,為什麼要考到100分?這樣不是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嗎?
  • 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上學校
    九月份入學季,又有一批小朋友順利升為一年級的「小豆包」了。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在一年級打好基礎,讓以後的學習更加順利,可是這個基礎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來聽聽北京四大名小之一的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卓立老師怎麼說。
  • 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上學校
    九月份入學季,又有一批小朋友順利升為一年級的「小豆包」了。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在一年級打好基礎,讓以後的學習更加順利,可是這個基礎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來聽聽北京四大名小之一的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卓立老師怎麼說。
  • 「大語文」時代: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學會閱讀比成績優秀更重要
    最近,「大語文」這個詞經常出現在我的私信中,很多家長都想讓我好好說說到底什麼是「大語文」?現在語文真的比數學和英語重要了嗎?那我今天就說一說:「大語文」時代對孩子真正的考驗是什麼?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大家都認為語文是三大主科中最不重要的,班級幾乎所有同學都報過數學、英語、奧數之類的補課班,但從來沒聽說過誰補過語文,頂多有幾個同學學過書法而已。而近些年,課改的走向越來越重視語文,「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先生說:「語文考試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 一年級的學生學什麼最重要?不是拼音也不是生字,而是行規教育
    和幾位有過一年級新生教育的班主任們交流,我們發現,大部分家長其實過於關注孩子的學前教育了。這個學前教育體現在拼音、識字、算術等文學課的學習,也就是提前讓孩子把一年級的課學了。更有學習天賦極佳的孩子,連二年級的課程也學了,越來越多的一年級新生,他們的學習品質非常高。可是作為班主任我們也高興不起來,帶一年級新生,要事無巨細地管理學校生活和教育,其實班主任也比較辛苦。
  • 孩子快上小學一年級了,家長該注意什麼?
    「孩子開學就上小學一年級了,該準備什麼?」「孩子是否能適應與幼兒園迥然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會不會輸在一年級的起跑線上?」「他每天就是看電視、玩兒,感覺都是當家長的著急?這可怎麼辦?」對此,深圳市優秀校長、深圳市後海小學原校長袁曉峰表示,學習是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對孩子而言,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是習慣養成,而並非提前對小學課本和知識點的學習。
  •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說過,影響他一生的人,是母親: 母親教會了我什麼是大愛和親情,什麼是寬容和理解,什麼是憐憫和同情,什麼是誠實和恥辱,什麼是堅強和不屈,什麼是人生和處世,什麼是學習和生活,什麼是夢想和志遠。
  • 一年級孩子上高二化學課:執行力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品質
    這名學生上小學一年級,早上媽媽上班前,跟他提前交代好了,按順序打開電視就可以上課了。結果,可能是電視自動更新導致頻道變了,孩子打開電視時,頻道裡正在播放一個高二選修四的化學課。孩子看得也是一臉懵,這麼多黑白點到底是啥意思?
  • 一年級學生學什麼最重要?不是拼音也不是生字,家長要清楚這件事
    和幾位有過一年級新生教育的班主任們交流,我們發現,大部分家長其實過於關注孩子的學前教育了。這個學前教育體現在拼音、識字、算術等文學課的學習,也就是提前讓孩子把一年級的課學了。更有學習天賦極佳的孩子,連二年級的課程也學了,越來越多的一年級新生,他們的學習品質非常高。
  • 一年級英語100分,居然考默寫字母!爸爸:孩子,打好基礎很重要
    今天是周末,出去玩了一圈後,我讓孩子做了一份一年級英語試卷,孩子得了一百分。這份一年級英語試卷我個人覺得有點偏,一年級不要求寫字母的,而這份試卷上不僅有默寫字母,而且還有默單詞,不過還好,孩子都做出來了。孩子的爸爸說:孩子,打好基礎很重要啊!希望你繼續加油!
  • 孩子要上一年級,你該準備些什麼?丨家教公開課第5期預告
    第一次坐在教室裡上課、第一次寫作業、怎麼回答老師的問題、上體育課是否知道脫外套、放學老師交代了什麼事情……懵懵懂懂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對上學的具體要求並不清楚,一切都需要從頭學習。如何與人共處,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表達想法,如何解決矛盾衝突,學會體諒他人,學會分享、合作,都是孩子學之初的重要功課。有的家長認為上學開好頭就是抓分數,天天督促孩子學習,考試扣一兩分就著急上火,是因為不知道一年級起步的重點不在分數而在適應,不知道好習慣比好分數重要。
  • 一年級,那些我們忽略掉最重要的部分!
    現在回頭看看,我只想笑笑,我們忽略了好多好多東西,幸好我們只是一年級。。。     過渡好一年級,建議從二個方面幫助孩子來進行幼小銜接:心理與物質。    而其中心理準備是很關鍵的,因為幼兒園有專門的生活老師,而去到一年級以後,需要孩子們更加的獨立處理事情。
  • 父母給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一個民族的未來。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不光是學校老師職責,更是家長一生的重任。把孩子培養成身心健康、具有獨立人格、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家長的的迫切要求和目標。那麼父母能給予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是言傳身教、用心陪伴!
  • 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例如:一年級成績重要嗎?
    究竟是一種什麼狀態有兩種比較典型的可能:1、孩子成績不好。,所以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不重要」;2、根本考不出好成績,給自己找藉口;3、不希望別人認識到成績重要的的人會說;4、純粹理想主義者——他們會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會拿「個例」和「極端」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 如何助力一年級孩子語文(下)基礎,熟記識字寫字、讀《西遊記》
    一年級的孩子,走進學校,從懵懂到適應,是一個過程。因為很多孩子有學前教育的過程,基本都能適應。整個一年級,我想和各位家長分享我的觀點,就是幫助孩子做好語文學科的啟蒙。我對啟蒙的理解就是,助力孩子知識的普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 一年級考試,平時表現最差的孩子得了A,說明什麼問題?
    昨天考數學,兒子回來和我說,總共4個孩子全對了,得的是A加,他錯了兩道題,得了A,得A加的小朋友老師給了禮物,但是,某某也是得A,老師也給了一個禮物,因為他進步了,平時他都表現最差。但這個不是今天的重點,今天的重點是為什麼平時表現很差的孩子,聽我兒子說,他上課還老說話,不好好聽,每次作業都不會,小測試都是最差,然後每次都把試卷撕掉,這樣一個孩子為什麼考試的時候能考的很好?有人會說肯定是考前家長加強複習了,有可能。也有人說,平時都是假象,說不定人家在家裡學得很好,這不可能啊,假象給誰看,沒必要啊!
  • 教會一年級孩子這些,勝過給孩子百萬錢財
    學習更是如此,一年級打好基礎,在以後的學習生涯過程中,越如魚得水,事半功倍。由此可見,一年級是學習的關鍵時期。但,很多家長卻最容易忽略一年級對孩子的管理,這個時候的孩子剛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很多習慣還在慢慢培養和摸索。現在素質教育,孩子滿六周歲就可以上小學,接受國家提供的免費教育。
  • 一年級孩子報課餘班,選擇老師是關鍵,把握好這三點很重要
    選擇課餘班,比品牌重要的是什麼?對於大多數一年級的孩子來講,課業壓力是不大的,這正是培養孩子業餘愛好的好時機。從愛好到變成特長,甚至成為優勢,需要的是時間的累積。因此,千萬不要以為,所有的特長都是天賦,除了極少數天才外,大多數人都靠努力和累積。而對我們的孩子來講,能有時間的量的積累,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