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例如:一年級成績重要嗎?

2020-12-11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其實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能夠想到大多數人會怎麼說,而且我還有一種很強的感覺——對這個問題有疑問的父母,應該是處於一種非常「糾結」的矛盾狀態。

究竟是一種什麼狀態

有兩種比較典型的可能:

1、孩子成績不好。

本來父母從本心來說是應該去擔憂這個問題的,但是考慮到「有很多事情比成績更重要」就覺得很矛盾——因為如果要去提高孩子的成績可能就不得不去讓那些所謂的「更重要」的東西犧牲一下。所以就會特別的猶豫——不做無法接受孩子現在的成績,做了又擔心那些各種各樣的負面可能。

2、孩子成績非常好。

而且孩子的成績真的是通過努力付出而得到的,但是這個過程也確實是讓孩子犧牲掉了一些玩耍、體驗等等機會。所以父母由猶豫了——是不是可以不用讓孩子這麼優秀,而是犧牲一下成績讓孩子的生活更加「豐富」一些……

當然,還可能會有其他的一些問題,比如這件事兒的本身其實就是在替別人操心……

在我個人看來,「成績」非常重要

說不重要的人只有這麼幾種可能:

1、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得到好成績,所以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不重要」;

2、根本考不出好成績,給自己找藉口;

3、不希望別人認識到成績重要的的人會說;

4、純粹理想主義者——他們會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會拿「個例」和「極端」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例如他們總是會有同學、朋友、親戚等等是那種「低分高能」的人,而且成就相當的厲害……我不否認這種人存在,其實我也認識一些這樣的人,但是你會發現我們幾乎看不到有人說「我」……

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都是再拿「別人」來主觀的去論證「自己」的觀點……可是誰真的明白「別人」內心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怎麼會不重要呢,每一次的成績儘管在多數時候並不能夠決定未來會怎樣,但是卻可以基本反映出過去怎樣。如果你不重視,那麼就等於不重視過去的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那如何能夠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好後面的學習問題呢?

出問題的不是「成績」,而是「人」

我們都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好的成績同樣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的,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人」出現了問題,

例如有些父母可能會過度的去壓榨孩子學習能力,使得孩子長期處於身心俱疲的狀態,或者有的父母過於注重或者說是只注重孩子的「智育」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養等等。

但是這是「成績」的錯嗎?

如果我說,這個孩子不是因為被逼迫、被壓榨的方式,而是通過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好學習習慣而得到的好成績,大家還會覺得這個好成績有害嗎?

所以,「成績」本身沒問題,只不過在提高成績的這個過程中,有的老師、有的父母以及有的學生本人採取了不太合適的方式而已,所以才會導致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

更多的時候,人們只不過是把自己的無能、無力推卸給了「成績」而已。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興趣和習慣的培養

我今天看了一篇關於高一成績重不重要的的文章,給我看笑了。

看完之後給我的感覺真的是……

這麼說吧,你會發現在很多人眼裡,只要是「一」就都不重要……

他們會給「一年級」的孩子父母講「成績不重要,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很重要……」

他們還會給「七年級(初一)」的孩子父母講「成績不重要,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很重要……」

結果他們竟然還會給「高一」的孩子父母講「成績不重要,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很重要……」

我特別想知道,說「一年級」不重要我能理解,畢竟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且這個階段出現一些孩子屬於「提前學」的情況,所以並不能夠完全反映出一個學生的真正學習能力來。但是「七年級」還不能嗎?「高一」也不能嗎?

好吧,「七年級」也能忍,但是「高一」我真的忍不了了!

這麼大的孩子還沒把興趣、習慣養成,你還指望在那種緊張的狀態下培養起來嗎?

其實在我看來,除了小學一年級可以說培養興趣、習慣,到了初一和高一的時候就要再說「培養」了,其實更多的應該是「調整」——調整自己的學習習慣、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學習計劃……

所以,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成績可以不用太好,當然好總是沒壞處的,但是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成績重要,但是這個階段的成績沒有那麼的重要——因為它隨時都可能被超越,這不怪孩子,要怪也只能怪學校的考試內容太簡單了,以至於有的孩子稍微一努力就會趕上。

最後送給所有認為成績不重要的父母們一句話

自己都不重視,孩子如何能夠重視?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
    如果,沒有良好的個人素質,完整的人格,即使成績再好,走向社會也是白費。 家長的關注點不應過分放在成績上面,成績很重要,但成績背後的能力更重要,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最重要。如果,有兩個選項,一是孩子的成績,二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我認為所有家長都會選擇第二個吧?孩子取得成績的背後,是相應能力的支撐。
  • 孩子的成績重要嗎?
    孩子的成績重要嗎?這個問題問的比較籠統,我們默認為是孩子上學時的考試成績吧。即使是學習考試成績,我覺得也應該是分階段辯證地來看。首先是小學低年齡段,是興趣和習慣養成期,不應該過分看重成績。這個階段一般指小學三年級前,這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好的學習習慣。
  • 孩子的成績重要嗎?家長應該批改作業嗎?政協委員有話說
    中國青年網記者宋繼祥 攝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1日電(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盧冠瓊 宋繼祥)「孩子作業做不好,家長可以替他們做嗎?」「讓家長幫孩子批改作業,還需要老師做什麼?」「成績這麼差,孩子竟然一點兒也不著急,氣死我了!」……一些在朋友圈經常可以看到的「討論」,折射出不少家長的焦慮和困惑:孩子的學習到底管不管?
  • 家長,期末成績拿到了!應該如何評價孩子的考試成績?
    很多家長都明白,成績只是代表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學習成果,要合理地看待,但此時此刻,當孩子的成績擺在眼前時,家長的情緒卻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被成績所牽絆。1、好成績=物質獎勵小明:「媽媽!我考了第一名!」媽媽:「哎呀,真棒,這就帶你去買變形金剛!」下次考試前,小明:「媽媽!這次你給我買什麼玩具?」
  • 好成績=好孩子?專家為你解讀如何看待孩子成績?
    所以說一次成績並不能說明一切,家長不要指望一次考試能發現孩子有多少問題。 有的家長也許會說:「只有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才會怕考試,說成績不重要。」 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盡然,我有一個朋友,成績一直很好,順利地進入大學,又讀了研究生。 我問他,你是不是特別喜歡考試?他說,我喜歡讀書,卻不喜歡考試,如果沒有考試,我會更喜歡上學的。
  • 「大語文」時代: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學會閱讀比成績優秀更重要
    現在語文真的比數學和英語重要了嗎?那我今天就說一說:「大語文」時代對孩子真正的考驗是什麼?「大語文」其實就是「全科語文」,是將中華文化、人文思想及自然百科能全息化、無縫連結化,使認知超越學科的完整認知體系。
  • 深圳初中生應該按照成績分班嗎?
    部分小學生家長為避免自己孩子就近入學被分到普通班,開始加大送孩子去各種學科補習班的力度,最誇張的一個一年級小學生,每天要上數學、語文、英語三個補習班,剛開學就把本學期內容學完了。為了減負提前放學的小學作息表,成為了各種輔導班吸金利器。小學生的負擔減掉了嗎?家長的減負減掉了嗎?
  • 孩子一年級平常考試老師不讀題造成孩子成績很差,期末考試怎麼辦
    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全國中小學將陸續進入期末考試,而最受家長關注的當然還屬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的考試成績,畢竟學習之初,家長都對孩子抱著極大的希望,希望孩子能考個好成績,但是像題主所說的因考試時老師沒有讀題,孩子很多字都不認識導致考試成績一塌糊塗的說法,小徐老師是不敢苟同的。
  • 學生的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更重要的其實是...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每個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每次考試結束以後,家長們總是忍不住詢問孩子的成績和排名,甚至要求老師把名單發到班級群……可是對於要不要公布孩子的成績,爭論聲就沒消停過。近日,微博上一則#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的話題被頂上了熱搜。
  • 孩子一年級成績不好怎麼辦?
    小學階段一年級是起點中的起點,其實一年級也就是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一個興趣。廣泛的來說就是,不討厭學校,不討厭學習就可以了,成績方面有點差,還可以接受,畢竟只要不討厭學習,只要認真學,只要想學總有機會抄上去的。
  • 一年級語文怎麼學,孩子的成績才能脫穎而出?這2點了解一下!
    一年級語文怎麼學,孩子的成績才能脫穎而出?這2點了解一下!一年級的孩子,剛從大班的懵懂無知中一下子晉升為小學生,很多孩子都無所適從。孩子的學習,一個不慎,就可能會產生「高耗低效」的現象,甚至厭學會如影隨形。
  • 成績不是孩子的唯一,比起成績習慣更重要,抓住小學就抓住了關鍵
    而孩子的主要任務,則是好好學習,掌握全面的科學知識,獲得良好的成績,考上名牌學校。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主要的任務並不僅僅是學習這一項,身體的健康發育,個人習慣的培養等等,都是重要的任務,這些任務之間本身就是平等的,不存在孰重孰輕的說法,甚至有些時候,孩子們的習慣培養相比成績來說會更重要一點。
  • 一年級孩子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一年級的孩子們要開始學習語文、數學,在北上廣這些地區還會學英語這樣的學科,對孩子們來講,開始去學知識了嗎?其實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要先學習如何當一個學生,並且全然接納自己小學生的身份。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說:「那是不是就跟孩子說成績不重要,只要你努力就好了?」
  • 小學一年級學生成績差老師有權利讓轉學嗎?
    學生成績差,老師你分析過了嗎?他為什麼成績差?是全科成績差還是單科成績差?很多時候,學生成績差只是因為他可能接受能力弱,知識理解、做作業的速度比別的孩子要慢,怎麼能夠成為孩子轉學的藉口?而且學校是公立學校,一年級還是義務教育階段。義務教育階段的目標是要保證所有的孩子有學上,有書讀。
  • 家長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才會讓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好(建議收藏)
    考試成績好的孩子開心,家長臉上有光;考得不太好的,孩子心煩,家長煩心。實際上,對於孩子考試的考試成績,家長和學生不需要過度緊張,要正確看待。,表現出來:因為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而躁動不安。假如你將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負面情緒表現出來了,必然影響孩子的情緒。
  • 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成績重要千百倍
    好的習慣,孩子受益終生!父母必須明白: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學習成績重要千百倍。小學階段,家長們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以下習慣:1.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3.獨立閱讀及思考的習慣。這些學習習慣的養成比你單純關注孩子成績更重要。
  • 孩子對老師有看法,影響成績,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有的孩子會有偏科的情況,而仔細詢問之下就知道,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孩子對老師的看法也有關係,如果孩子喜歡這個老師,相應的科目成績就會比較好,因為他們發自內心地想要學習。但如果不喜歡這個老師,這個科目的成績可能就受到影響,成績不佳甚至不及格。
  • 孩子的學習成績真的很重要嗎?
    今天在頭條上看了一段父親對女兒的訓話視頻,女兒估計也就是十來歲左右,因為我是頭條新手還不知道怎樣添加視頻所以只能書面的敘述一下視頻的內容,原因是因為女兒學習方面不夠努力導致成績不理想而引起的,引用父親的一段話:「女兒你的人生的控制權爸爸非常認真負責地問一句,你想要你的人生控制權嗎?
  • 拉開一年級學生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
    分數,對一年級的孩子,真那麼重要嗎?最簡單不過一年級,如果連一年級都拿不了滿分,還有什麼時候能夠考100?在很多家長的意識裡,分數往往與孩子的智力畫上了等號。特別對於一年級學生,每個家長都充滿了期待,他們很難接受自己的孩子從一開始就落於人後的現實,由此產生焦慮,就怕孩子跟不上學習,差距越拉越大。那麼,分數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100分,真的就代表了孩子的智力水平?其實不然。一年級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一年級學生被老師叫去上補習班,家長應該怎麼辦?有必要補習嗎?
    很多剛上小學的孩子就要進輔導班、補習班,家長和孩子都為此忙得不可開交。那麼小的孩子就如此著力的培養,孩子們真的吃得消嗎?話說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就被老師叫去上課外補習班,這是讓人很難為情的:去的話要花費不少的錢,孩子也累,還不一定有效果;不去嘛,又是「得罪」不起的任課老師。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