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蘇格拉底驚人一致的回答了一個問題

2020-12-13 讓歷史照亮現實

用心聽石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很明顯,夫子在這裡強調做學問要老老實實,不要不懂裝懂。

關於這個問題,比孔子小100多歲的西方先哲蘇格拉底也做出了同樣回答,不過,他用的是他慣用的反問的方式。古希臘有個青年,自認為無所不知,有一天,蘇格拉底問他「世界上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青年不假思索答道「雞是蛋孵出來的,當然是先有蛋了。」「可是,蛋是雞下的啊?」蘇格拉底反問道。青年人想了想說「奧,那還是先有雞。」蘇格拉底問「你剛才說『雞是從蛋裡孵出來的』,沒有蛋,哪裡會有雞呢?」青年人抱怨說「你怎樣問這樣一個問題,那我問你個問題吧。」蘇格拉底說「請提吧!」青年人說「那你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蘇格拉底老老實實地說「我不知道。」青年人一聽,立刻說「你和我差不多嘛。」蘇格拉底說「不一樣,你是以不知為知,我是以不知為不知。以不知為知非知。以不知為不知,非不知。」

你看,雖相隔萬裡,方式不同,關於「知」,兩位哲人是不是驚人的一致啊。

相關焦點

  • 孔子與蘇格拉底
    孔子形容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蘇格拉底自稱無知,然而孔子是中國倫理學的奠基人,蘇格拉底創建了西方倫理學傳統。6月16日(周六)上午9:30,由山東省圖書館和齊魯晚報聯合舉辦的大眾講壇有幸邀請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山東大學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餘紀元,為聽眾帶來題為《孔子與蘇格拉底》的講座,力圖說明並比較孔子與蘇格拉底在建立中西倫理傳統中的理路。
  • 烏利希·道姆:歐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蘇格拉底(18k字)
    他認為一個生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回頭走前人的路是愚蠢的,將給自己帶來不幸。這裡孔子對尋求真理和克服困難的描述,幾乎和蘇格拉底的觀點是一致的:「學習並不意味著是在探索真理,探索真理並不意味著掌握了真理,掌握了真理並不意味著能夠在個別情況下辨別真理。」對於蘇格拉底來說,最高的目的(蘇格拉底相信正確的見解導致正確的行動)是這樣的真理本身,然而對於孔子這位偉大的實踐家來說,真理不是終極目的。
  • 孔子「對話」蘇格拉底
    人類走了幾千年到今天,在遙遠的古代已經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個源頭性的文化起點。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蘇格拉底雖然在孔子辭世10年後的公元前469年才出生,但是他們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時代,都是處於一個戰亂與動蕩的時代。神奇的是兩人都沒有留下任何的著述。由於蘇格拉底沒留下著作,甚至出現了「蘇格拉底問題」:蘇格拉底究竟是誰,歷史上有無其人。
  • 孔子和蘇格拉底(哲學閒思)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的老師。孔子和蘇格拉底時空遙隔,儘管從時間的角度看,有思想傳播的潛在可能,但從歷史的實際情況看絕無可能。
  • 孔子和蘇格拉底大PK,會怎麼樣?
    算一下,兩人活的年紀相差不大,孔子73歲,蘇格拉底71歲,孔子比蘇格拉底多活2年,兩人在古代都是高壽的人。但蘇格拉底在孔子面前是晚輩,比孔子的親孫子孔伋(也叫子思,生於公元前 483年)還小14歲。因此,蘇格拉底見到孔子妥妥地叫一聲孔爺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孔子與蘇格拉底:軸心時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中國的思想家孔子代表文明傳統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精神軸心——人文精神。而西方的蘇格拉底的思想則蘊含著西方傳統文化的主導精神——科學精神。孔子與蘇格拉底都有著深刻而豐富的教育思想,但他們在時代背景、安邦之道、價值取向等方面卻有著不同的表達。
  • 歐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蘇格拉底
    內容提要:偉大的哲學家孔子和蘇格拉底的人格和學說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曾產生過並將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兩位偉人雖然生活在不同的國度,但在思想體系、生活經歷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方面卻有許多相似之處。本文從兩位哲人在對待學習、人與世界的關係、關於聖賢君子、仁和德、音樂和宗教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和分析,指出了二者的異同。
  • 從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啟發方法看中西方教育差異
    所以孔子傾畢生精力,力圖恢復周禮這一基於血親倫理的宗法等級制度,這一政治取向深刻影響了他的教育觀。孔子的問對較少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討論,大多老師講,弟子聽,間或弟子恭敬地提問,老師簡要地回答,基本上一兩個來回便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也就結束了。孔子常常以直接作結論的方式施教,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論語·述而》),但實際上卻扮演了一個全知全能的人。孔子亦以周公的傳人自命,「文王即沒,文不在茲乎?
  • 從孔子「憤悱啟發」到蘇格拉底「產婆術」給我們啟發式教學的啟示
    蘇格拉底曾與一個青年辯論「什麼是善行」,蘇格拉底問青年「你知道什麼是善行,什麼是惡行嗎」,青年人答道當然知道,接著蘇格拉底問:「虛偽、欺騙、偷盜、奴役他人是善行還是惡行」,青年回答「當然是惡行」,緊接著蘇格拉底說,將軍在作戰時欺騙敵人也是惡行嗎,這時青年人陷入矛盾,最後蘇格拉底通過不斷地追問和引導,找到「善行」的共性,歸納出「善行」的普遍概念。
  • 蘇格拉底與孔子的思想竟然不謀而合?
    對比古希臘與古中國的思想家,最出名的一對比較就是拿蘇格拉底與孔子進行比較。一個是西方的哲學先賢,另一位則是中國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身處同一時代但是不同空間的兩個人的思想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蘇格拉底雕刻像都知道蘇格拉底和孔子都投身於教育事業,跟隨在身邊學習的學生有很多,因此他們對於教育有著獨到的見解。
  • 三位同時代偉大思想家的簡介┃孔子、蘇格拉底以及佛陀
    在認識論和知行觀上,孔子雖然承認人有「生而知之」,但強調的是「學而知之」;他既重聞見,兼重思維,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他主張學行並重、學以致用、言行一致。2、理想:「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結構中是核心部分。
  • 蘇格拉底與孔子兩者「說教」方式的不同,及對後世的影響
    蘇格拉底和孔子蘇格拉底和孔子一樣沒有親手寫的著作,都是後人記錄下來的語錄。孔子主張述而不作,但蘇格拉底認為他主要是通過談話的方式啟迪人們的心靈,原因不同。並且孔子和蘇格拉底的言行方式也不相同,主要原因還是兩者的思想方式不盡相同,從這裡出發,便可以領略到中國「言教」式的對話和西方自由辯論式的對話兩種方式的不同,也可以看到中西方哲學的不同之處。
  • 孔子和蘇格拉底,中西方的文化巨匠,造就中西方各異的文化精神
    同時,孔子和蘇格拉底所生活的時期,是東西方的元典時代,當時的人們,思維都還停留在對"宗教""神力"的盲目敬畏中,所以當時是中西方文化核心的形成時期。而他們二人,一個弟子三千,設壇講學,一個從者甚眾,設教布道,都以啟發人民的思想為己任,也都"述而不作",並未有真正的著作傳世,只有和弟子的談話集傳世,卻還是各自對中西方文化的精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孔子與蘇格拉底跨越時空的相知相惜
    1.地位孔子-我國教育史上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蘇格拉底-西方教育史上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2.著作均為述而不作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弟子及再傳弟子的記錄的《論語》中。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主要在其弟子柏拉圖的《對話錄》中。
  • 教師節:孔子和蘇格拉底誰更值被尊為師聖?
    教師節:孔子和蘇格拉底誰更值被尊為師聖?撰文丨墨黑紙白前幾年的教師節,紙白君寫過一篇痛斥教師的文,被不少教師群起而攻,其實不用那麼激動的,紙白君的痛斥,只是希望教師們別再隨意就被戴臭九帽了。至聖先師不是一個牌坊,而是一種思考方式為什麼會如此大相逕庭?需要回歸到本文的題目上,孔子和蘇格拉底,到底誰更有資格被尊為師聖?
  • 2020韶關教師招考知識點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對比
    孔子著作或教育的集中體現:《論語》教育作用:①社會功能:庶、富、教;社會發展了才能發展教育②個體功能:「性相近,習相遠」;強調個性差異教育目的:學而優則仕孔子強調不能悶頭學習,教育最大化教育內容: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教育方法教育方針:有教無類核心--體現平等,全面①啟發誘導
  • 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美學與「西方的孔子」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希臘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被稱作是「西方的孔子」,他不僅是哲學史上極其重要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史意義的人物。蘇格拉底留給後世許多名言並流傳世界。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識」的著名命題。美,希臘語的概念,兼有美和善的意思,既指形體的美,又指好的德性,漢語和英語都很難用一個詞對譯它。蘇格拉底認為,美是相對的,沒有永恆絕對的美。美就是適用,每一件東西對於它的目的服務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蘇格拉底從善或者說是目的論的角度來看待人的美。
  • 孔子PK蘇格拉底 誰收學費多、弟子就業好
    我記得我念中學的時候,一位老師,他教我們教到孔子的一句話,也就是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交多少學費可以當孔子弟子?後來我在念馮友蘭先生寫的中國哲學史,他談到孔子的時候,說他是一位至聖先師,他就拿他跟西方的蘇格拉底加以比較,因為西方蘇格拉底也是備受推崇的一位老師,但是比到最後,馮友蘭先生說孔子還是比不上蘇格拉底。為什麼?因為蘇格拉底不收學費,並且嚴詞批評別人收學費。
  • 蘇格拉底何以被稱「西方孔子」?入獄後用一句話徹底感化隔壁犯人
    有一天,他正在靜靜思考真理的問題,突然從隔壁囚房傳來一陣歌聲,他細細一品味,頓感驚喜:「這首歌之前居然從來沒聽過。」於是他趕緊隔著牆壁問隔壁的犯人:「你可以教我這首歌這麼唱嗎?」隔壁犯人感到很吃驚:「蘇格拉底,你不知道你明天就要被實施死刑了嗎?這個時候你還想著唱歌?」
  • 蘇格拉底方法
    與啟發式教學方法或者教學原則相關的知識是我們教師類考試中經常出現的考點之一,而西方最早提倡啟發式教學的就是蘇格拉底。那麼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到底是什麼?蘇格拉底是古希臘三哲之一,畢生從事教育事業。在教育上,他和孔子一樣實行「有教無類」,以「問答法」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