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聽石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很明顯,夫子在這裡強調做學問要老老實實,不要不懂裝懂。
關於這個問題,比孔子小100多歲的西方先哲蘇格拉底也做出了同樣回答,不過,他用的是他慣用的反問的方式。古希臘有個青年,自認為無所不知,有一天,蘇格拉底問他「世界上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青年不假思索答道「雞是蛋孵出來的,當然是先有蛋了。」「可是,蛋是雞下的啊?」蘇格拉底反問道。青年人想了想說「奧,那還是先有雞。」蘇格拉底問「你剛才說『雞是從蛋裡孵出來的』,沒有蛋,哪裡會有雞呢?」青年人抱怨說「你怎樣問這樣一個問題,那我問你個問題吧。」蘇格拉底說「請提吧!」青年人說「那你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蘇格拉底老老實實地說「我不知道。」青年人一聽,立刻說「你和我差不多嘛。」蘇格拉底說「不一樣,你是以不知為知,我是以不知為不知。以不知為知非知。以不知為不知,非不知。」
你看,雖相隔萬裡,方式不同,關於「知」,兩位哲人是不是驚人的一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