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梅童魚嗎?雖然個頭小,但肉質細嫩有賽黃魚之稱!

2020-12-20 吃貨少女聊美食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吃貨少女,烹飪美食並品嘗它,是我最喜歡的時刻!

梅童魚又俗稱大頭、細眼,顧名思義,它的頭大而圓鈍,眼睛卻較小。上海人教訓讀書不開竅的小孩,常常說「黃魚腦子。」原因是黃魚腦袋裡有一塊耳石,堅硬不易碎,它所比喻的意思便是「榆木腦殼」。

梅童魚棲息於近海、河口和港灣的泥或沙泥底質水域,不作長距離洄遊,為溫水性魚類。東海水產研究所水產專家稱,野生梅童魚是長江口較重要的小型經濟魚類之一,上世紀80年代最高峰時年產量超過200噸。不過如今野生梅童魚的產量急劇下降,估計目前年產量只有10多噸。

梅童魚富含磷質,是養腦的滋補品,新鮮的梅童魚在暗地裡能發出螢石的光亮,白白的,像銀子般。你啊別看梅童魚個頭非常的小,但肉質細嫩有賽黃魚之稱!美味的同時更滋養補益清蒸、酥炸都不錯的。吃到嘴裡會化開來,嫩如豆腐,鮮甜的滋味只有懂的人才知道。

在我國江浙一帶的海邊,每公斤價格接近兩百元。梅童魚且做法簡單,紅燒、油炸、燙麵都好吃,不過我最愛的吃法便是清蒸。一般以新鮮清蒸為佳加點黃酒,薑絲、鹽,有時也可以加點醬油,這樣做出來的梅童魚鮮肥細嫩,味道之鮮爽、肉質之細嫩。魚到嘴中還帶有一絲絲的甜味,可謂海鮮之最高境界——鮮甜。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吃過梅童魚呢?

相關焦點

  • 名字裡有「花」的魚,肉質細嫩,南方很常見
    名字裡有「花」的魚,肉質細嫩,南方很常見魚類是一種很好的食材,魚肉的肉質非常細嫩,同時還富含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多種營養物質,卻又不容易讓人發胖。如果不是因為魚類有刺,還有腥味這些「缺點」,魚肉簡直就是最理想的食用肉類了。小編以前不喜歡吃魚,因為覺得魚肉裡面有太多刺了,吃起來很麻煩,不過後來因為魚肉太好吃,漸漸的對魚肉改觀了。魚的種類有很多,有大型魚也有小型魚,對於不喜歡魚刺的小夥伴,大型魚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不過小型魚雖然個頭比較小、魚刺比較多,也不是一點優點沒有。
  • 東北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你吃過幾種?全吃過的人不多
    本期導讀:東北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你吃過幾種?全吃過的人不多東北的淡水魚品種豐富,主要以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流域為主,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查幹湖等大型湖泊,魚類品種有「三花五羅十八子」之說,東北水資源很豐富,所以野生的河魚很多,隨著環境的改變,水質的汙染,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漸漸的淡出了人們視野,市場上賣的都是人工養殖的魚了。今天分享下東北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下面一起看看這些野生魚你吃過幾種?
  • 吃魚別忘「嘎牙子」,肉質細嫩無刺,味道鮮香,做出來鱸魚都輸了
    本期導語:吃魚別忘「嘎牙子」,肉質細嫩無刺,味道鮮香,做出來鱸魚都輸了。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與食為伴,我要開始叨叨啦(哈哈)!若說吃魚,很多人首選鱸魚,大概是因為鱸魚的肉質潔白肥嫩,細刺少,也無腥味,並且極其鮮美,對於家裡有孩子和老人來說食用更為合適,不過下面小編推薦的這種魚,是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魚類,在本地平常買的人也不多,它比一斤鱸魚價格多2元,肉質也是非常的細嫩而且無刺,在口感上不輸給鱸魚。
  • 此魚全身光滑,幾乎不長鱗片,肉質細嫩,口感好,釣魚人最喜歡
    此魚全身光滑,幾乎不長鱗片,肉質細嫩,口感好,釣魚人最喜歡生活中喜歡吃魚人並不在少數,魚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價值高,品種也極為豐富,不一樣的魚口感味道都不同。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口味也越來越挑剔,現在人們吃魚都挑選味道最好的吃,比如三文魚,長江刀魚,桂魚,芝麻劍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味道極好的魚,這種魚全身光滑,幾乎不長鱗片,肉質細嫩,口感好,而且釣魚人最喜歡它。這種魚在我們當地叫做野鱗。
  • 這種淡水魚,遊速較快,肉質緊密細嫩,用來清蒸非常美味!
    翹嘴魚的學名叫翹嘴紅鮊,俗名大白魚、翹嘴巴、翹殼、白絲、興凱大白魚、翹鮊子、翹白、白魚等。是一種淡水魚,但是它為什麼叫如此奇怪的名字呢?因為這種魚體型細長,側扁,呈柳葉形。頭背面平直,頭後背部隆起,眼大而圓,鱗小,前部略向上彎。
  • 這個魚經常成群遊弋於淺水區上,肉質細嫩,用來油炸非常美味!
    這個魚經常成群遊弋於淺水區上,肉質細嫩,用來油炸非常美味!白條魚遊速很快,喜風浪與高溫,炎熱的夏天是釣白條的旺季。這種魚性情很躁,出水後很決就會死掉。其形體細長、側扁,白色,個頭小,單尾重小則數克,大則200克左右,白條魚的生活習性是喜群聚群遊,尤其喜風浪,常常隨風波覓食。
  • 非常適合孩子吃的魚,幾乎沒什麼小刺,肉質細嫩營養價格也不貴!
    魚的營養價值十分的高,這些大家都知道。魚肉一般都十分的鮮嫩好吃,所以很多人也喜歡吃這道營養價值高的美食,但是吃魚最麻煩的就是有魚刺,大人還好,在吃的時候會小心一些,但是小孩子,一沒看住就自己急戳戳的開始吃了,然後就可能會出現被魚刺給卡住的現象。
  • 東北口感最好的7種魚,圖1肉質細嫩潔白,圖7刺很軟又很香!
    東北口感最好的7種魚,圖1肉質細嫩潔白,圖7刺很軟又很香!第一種:狗魚, 狗魚是在北半球寒帶到溫帶裡廣為分布的淡水魚。口像鴨嘴大而扁平,下頜突出,不過這樣的的魚也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也是屬於食用魚的一種。它肉厚刺少,肉質細嫩潔白,味道極佳,是產區的主要經濟魚類之一。
  • 這魚被譽為魚中貴族,全身只有一根刺,120元一斤,吃過都說好
    馬友魚只有一根骨刺,肉質細膩嫩滑,適合各種烹飪手法。它們主要分布在廣東沿海一帶,由於產量稀少,在內地非常罕見,每斤價格120——200元不等,妥妥的魚中貴族。 馬友魚被譽為「魚中千層糕」,它的肉質分層,宛如千層蛋糕,口感細嫩如豆腐。魚身中間只有一根大骨,幾乎沒有小魚刺,適合不會吐刺的人食用。
  • 這魚碰上多貴都買,肉質細嫩養分足,醬燜嘎嘎香,暖胃又驅寒
    這魚碰上多貴都買,肉質細嫩養分足,醬燜嘎嘎香,暖胃又驅寒冬至節氣,三九寒天,正是滋補的好時節。天氣越來越冷了,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還要多吃一些溫和滋補的食物。冬季滋補吃什麼?當然是魚啦,一定要吃。冬季吃魚是進補良方,魚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多吃魚不僅可以補充營養,還能滋潤皮膚,增強抵抗力。魚的類型也有很多種,每個季節可以吃的魚不同,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道冬天再貴也要吃的魚,肉質細嫩養分足,醬燜嘎嘎香,暖胃又驅寒,這魚就是嘎牙子,最適合老人孩子吃。
  • 吃海鮮,我只服清蒸!這15種最好吃的清蒸海鮮美食你吃過幾樣
    禁漁期沒有梭子蟹吃的時候,石蟹、花蟹也都不錯。但最適合蒸製的,還是梭子蟹,整個蒸熟了,趁熱邊挖邊吃,肉質特別鮮嫩甜美。2、蒸帶魚東海的小眼睛帶魚體型雖然比其他帶魚略小,但肉質特別細嫩鮮美,富含油脂,清蒸帶魚特別好吃。
  • 江浙人的吃魚時間表,什麼季節吃什麼魚,安排的明明白白!
    這種魚樣子不好看,巨口細鱗,色黑尾圓,頭大而多骨,鰭如蝶翅。喜歡藏於水底,附土而行,又懶動如痴,所以又被人叫作「痴虎」「土附魚」。雖然體型較小,但卻肉質細嫩,極為鮮美,袁枚說塘鱧「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醃芥作湯,作羹,尤鮮。」
  • 減肥別只吃水煮雞胸了!不如試試這種魚,低卡低脂,肉質真細嫩
    龍利魚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而且龍利魚肉多刺少,也沒什麼魚腥味,口感上非常的細膩,很多人都喜歡吃。因子還喜歡用龍利魚來做番茄魚片、酸菜魚,它的肉質比黑魚、草魚的更細嫩。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減肥期食用龍利魚也是不錯的選擇。
  • 上海朱家角有一種魚叫「花骨魚」肉質細嫩,沒有一點土腥味
    上海朱家角有一種魚叫鯽格郎魚(雞格朗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沒有一點土腥味,非常贊。回頭查相關資料,居然無細考。花骨魚體長,背鰭起點顯著隆起,腹部圓,體側和背部青褐色, 腹部白色,體側中軸有數量不等的黑斑塊,吻圓鈍,口下位呈馬蹄形, 口角有須一對,眼突出。
  • 嘎魚燉豆腐,豆腐嫩滑,湯汁鮮美,肉質細嫩,全家人都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嘎魚燉豆腐,豆腐嫩滑,湯汁鮮美,肉質細嫩,全家人都愛吃,而且對身體很有益處!吃了這麼多年老媽燉的魚,鯽魚,桂魚,草魚基本都吃過了,最近想吃點不同品種的魚。媳婦早上買來的2斤嘎魚,嘎魚又稱黃顙魚、黃臘丁,有的地方稱為黃辣丁,嘎魚的種類比較多,常見的有長鬚嘎魚、瓦氏嘎魚、光澤嘎魚等。主要生長在長江流域的自然水體中,屬於地層魚類,它的食性比較複雜,其中包括小動物的屍體和苔蘚植物。
  • 經常吃魚,你知中國最名貴的10種魚是哪些嗎?吃過3種都是王者!
    而且有很多的魚類也都是非常的名貴,為什麼名貴呢,那是它非常因為的珍貴稀少,且營養價值也極高。那對於經常吃魚的你來說,你又知道哪些名貴的魚種呢?有沒有有幸吃過那麼一兩種呢?據說能吃過兩種以上的都是王者級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咱們中國最名貴的10種魚吧!
  • 新疆有很多種魚,你知道在哪裡嗎?來了一定要吃什麼魚?
    要說新疆的魚類,大多數不知道新疆會有魚,不是我在這裡亂說,是好多人問過我?新疆有魚嗎?這樣的問題,特別是不太了解新疆的,沒有來過新疆的,幾乎不知道新疆會有魚,會有海鮮。其實,新疆有近10個野生土著魚。喬爾泰、五道黑是兩個野生魚大品種,現在還在疆內形成規模化養殖。昌吉、阿克蘇、和田、沙灣等地均有喬爾泰養殖基地,烏魯木齊的新市區、安寧渠,巴州地區的希尼爾水庫也已開始大規模養殖五道黑。
  • 網評最好吃的「5種魚」,吃過三種的是吃貨,全吃過的沒幾個
    小編第一次買一點紅魚的時候,都鬧出過一個笑話,當時買時是有點好奇,覺得一點紅這個名字挺好聽的,而且自己也沒有吃過,所以想買一條回家嘗嘗,回家網上查了一下做法,才知道一點紅是一種有爭議的魚,有人說它是觀賞性的,認為不能吃,而且我也沒有找到關於一點紅魚的做法,所以找老闆退去了,老闆笑我說,這種魚市場很少碰到,別人想買有時還找不到,說我不識貨啊,最後還是老闆教了我一下烹飪方法,沒想到味道還是挺不錯的。
  • 喜歡浮在水面的小河魚,個頭雖小卻肉質細嫩,煎一煎比小雜魚好吃
    導讀:喜歡浮在水面的小河魚,個頭雖小卻肉質細嫩,煎一煎比小雜魚好吃。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的不斷關注,農村河流裡沒有被汙染的淡水魚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常常看見有人拿著魚竿圍在小河邊垂釣。大家吃魚總喜歡吃肉質肥美的大魚,但是也有一些長不大的小河魚也是非常的鮮嫩,比如小餐魚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雜魚。小餐魚體積較小,身長大約在7到8釐米左右,常吃可以為身體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和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