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寶,教育多費心。你們是怎麼教育的?

2020-10-31 知心小姐姐愛談心

男孩子在八歲之前,處於情感的完全依附期。0-8歲期間,男孩子覺得自己和媽媽應該是一個整體,他是媽媽的,媽媽是他的,不可分割。這個時期的男孩子和媽媽很親。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網上的小視頻:爸爸和媽媽故意親熱或者吵架時,男寶寶通常都會奮起而攻之,堅決保護媽媽,推開爸爸,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個時期的媽媽在他們眼中,是他私人獨有的,其他人不可侵犯的。所以0-8歲的男孩子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迎合媽媽,他們認為媽媽應該因為他們做的事而高興,一旦媽媽不高興,他們會害怕,會想方設法讓媽媽高興。非常會察顏觀色。

到了八歲以後,男孩子就有了獨立的意識。他們知道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並且會形成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他們很有自己的主見,和媽媽也漸漸在情感上分離開來,分清你我。於是也就進入了所謂的叛逆期。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方式是強勢獨斷,進行打壓式教育,那麼男孩子就會出現兩極分化:

一種是變得懦弱沒有主見。凡事逆來順受,被動接受安排。這種教育帶來的後果有兩種:1.成年後不然仍舊在父母的情感依附期裡出不來,為父母情緒買單,思想上完全離不開父母。也就是所謂媽寶男。2.和父母越來越疏離。成年後與父母情感淡薄,沒有感恩心。

一種是更加叛逆和想要逃離。你越管他,越暴力管教,他越不受束縛,甚至完全站在你的對立面,故意激化矛盾。根本無法管教,無法溝通,很容易偏離正常成長軌道。

所以男孩子的教育比女孩子更費心。因為每個成長時期,男孩子的思想是在不斷變化的。每個階段的教育方式有區別,前提一定是正確引導,非暴力溝通,平等身份。

我的大兒子在六歲前,非常依賴我。他常常說:「我最愛媽媽,因為我是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我怎麼打他、罵他,他都會抱著我黏著我,生怕我離開。我的心都要暖化了。

現在,大兒子馬上六歲了,已經有開始進入叛逆期的跡象了。比如沒經過他的同意,拿他的東西他會生氣。比如你強迫他做他不喜歡做得事,他會和你頂嘴,反問你:「我不喜歡做得事憑什麼強迫我?」比如有些事不願跟父母一起做了,寧願自己獨自摸索,哪怕最後失敗都不願意我們幫忙。有些事不願我們插手了,讓我們不要管他。有些事還要背著我們做,不讓我們發現了。

我在感慨他慢慢不再依賴我,變得獨立的同時,也惶恐他終將長大,漸漸離我遠去。當然,教育也成了頭等大事。

最基本的,就是學會好好說話。也就是非暴力溝通。把吼叫、威脅、貼標籤的說話方式去掉,變成:觀察,感受,需求,請求。舉個例子:當他晚上九點半了,還在看電視不願睡覺時,通常我們會炸毛,直接吼道:「你搞什麼!這麼晚了你再不睡我就揍你!一天就知道看電視!」這句話裡,「你搞什麼」就是我們情緒的爆發。「這麼晚了還再睡我就揍你」這句話是威脅。「一天就知道看電視」就是貼標籤。可能孩子就是今晚稍微貪玩看晚了些,但是你給他貼上了一天就知道看電視的標籤。這種暴力溝通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孩子的心裡有怨氣,他可能照做了,但是不服氣,或許他會以後都不再看電視,但那是因為他心裡種下了一根刺。或許他以後更叛逆,非要看電視看得更晚。

假如我們注意引導,平等身份,平等對話,非暴力溝通,即用觀察,感受,需求,請求來溝通,效果會比較好。比如,先告訴孩子自己觀察到的客觀事實:現在已經晚上九點半了。讓孩子知道,確實是的,有點晚了。然後說出自己的感受:我覺得你睡晚了,明天可能會起不來,那麼上學可能會遲到。接著告訴孩子你的需求:我需要你儘快睡覺了,媽媽也困了。最後說出你的請求:關掉電視吧,有時間再看。這樣的對話,孩子更容易接受。

家有男寶的你們,有什麼好的教育方式分享嗎?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重要還是學校教育重要
    教育孩子是家長一生的事業,但教育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每位家長。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會對老師說:「我們不懂教育,孩子就交給你們,你們多費心,辛苦了。」其實,教育不只是取決於學校老師的教育,更取決於家裡面家長的教育。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學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家有男寶 關注"雞雞"也別忘"蛋蛋"
    專家提醒家長,家有男寶,除了關注「雞雞」外,也應該關注一下「蛋蛋」,隱睪、鞘膜積液等都是較為常見的男寶「蛋蛋」問題,他向家長們提供了「眼看」、「手摸」、「燈照」三種家中自查方法。絕大多數患者表現為睪丸無痛性腫塊,腫塊質地比較硬,光滑度、彈性與正常睪丸有區別。」鄧軍洪說,這本是一種良性的腫瘤,一般在單側,不會影響發育和生育,但如果繼續增大,患者會有墜脹感,正常睪丸生精組織受到壓迫容易萎縮。更關鍵的是青春期後睪丸畸胎瘤有30%的惡變率,因此外科手術是治療的首選方法。兒童患者手術後無需其他治療。
  • 孩子這4個年齡段的學習,家長要區別對待,填鴨式教育危害很大!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同事小王家的男寶剛滿五歲,小王夫婦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在男寶上幼兒園的課餘時間,給男寶報了很多輔導班,比如美術班、演講班、架子鼓班。小王夫婦一心想把男寶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小通才,但讓小王夫婦感到失望的是,在上了一段時間各式各樣的輔導班後,男寶不僅沒有掌握所有所學課業的技巧,就連男寶最感興趣的架子鼓也退步了不少。小王夫婦想不通為什麼原打算讓男寶全面發展的初衷學到最後怎麼事與願違呢?
  • 家有男寶 小JJ護理知識要知道
    所以,對於包皮手術,家長別盲目跟風,別人家小孩割了包皮並不是給自己小孩也割包皮的理由啊。  2、寶寶總摸小JJ怎麼辦?  這個有點「羞羞」的現象,確實比較讓人困惑。  之前我家樂樂也有段時間特別喜歡摸小雞雞,而且還喜歡像揪橡皮筋那樣揪著玩兒。
  • 家有男寶,鍾南山父親的育兒經值得學習
    家有男寶,我也曾被他倆的父子關係搞得焦頭爛額,好像「一山難容二虎」似的,家裡這兩個雄性生物,怎麼就這麼難相處呢?仔細查閱了他家的教育方式後,我發現,原來鍾南山兒時也是個「頑童」,是鍾爸爸獨有的教育方式,把這個調皮搗蛋的男孩,養成了今天這位
  • 家是教育的根!
    因為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你們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們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01教育的根到底在哪裡?——家一提起教育,我們都自然地想到了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其實,孩子從呱呱墜地起,就欣喜地來到了他們的學校,那就是他們幸福的家,我們父母就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要把孩子教育的大廈建牢,就要打好教育的地基,紮好教育的根,那麼我們追問——教育的根到底在哪裡?其實,教育的根不在學校,也不在社會輔導機構,教育的根就是家。
  • 家,是教育的根
    因為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你們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們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家一提起教育,我們都自然地想到了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其實,孩子從呱呱墜地起,就欣喜地來到了他們的學校,那就是他們幸福的家,我們父母就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要把孩子教育的大廈建牢,就要打好教育的地基,紮好教育的根,那麼我們追問——教育的根到底在哪裡?
  • 未來教育家|夏丏尊與愛的教育
    夏先生歷時21年的教育實踐和體現在其著作中的教育思想,其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愛」,我們不妨把他的教育思想稱之為「愛的教育」。1920年,夏丏尊在湖南第一師範教書。一天,他漫步長沙街頭,購得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教育小說《愛的教育》日譯本。
  • 是教育改革家,也是教育實踐家
    首先,李金初有深厚的教育情懷。他有一句名言,平生只想辦好一所學校。他其實辦了兩所學校,一所是北京市十一學校,一所是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他對教育充滿了夢想,也有自己的思想,我覺得這是做校長最重要的事情。我去過許多學校,見過許多校長,有些校長沒有思路,按部就班,領導怎麼布置就怎麼做,這樣的學校很難發展。但是李金初不一樣,他充滿了激情,很有理想。其次,李金初有創新的改革思想。
  • 關於教育的謊言,你有必要知道!(謊言1)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特點,教育行業也不例外,不過相比於其它行業,教育行業又有著其特殊的一面,那就是教育的普及面廣,你可以一輩子都不買奢侈品,一輩子不去高級餐館,一輩子不買車,或者買不起房,但是沒有人敢說自己一輩子都不被教育。教育和醫療一樣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是社會發展的最後道德底線。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去了解這兩個行業。
  • 高齡產婦想要生兒子,二胎男寶出生後,卻永遠失去大女兒
    小娜今年35歲了,有一個6歲女兒,小娜始終想生一個男寶,老公不同意,他覺得家裡面有個小公主就挺好的,可是架不住妻子的軟磨硬泡,最後同意了,三個月後她成功懷上寶寶,女兒是特別開心,她跟媽媽說:「要是一個弟弟,她就把家裡面最好的洋娃娃送給他」
  • 男寶出生率提高,是「重男思想」的又一波高潮嗎?答案是否認的
    文 | 齊麗娟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非法轉載如果大家平時有留意生育率方面的相關問題的話,部分人可能就會發現,國內這幾年的出生率中,男寶出生率開始出現增幅,儘管其增幅波動還比較小,但總體而言有上升的趨勢。
  • 家庭教育:家,是教育的根
    沒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長早早就把孩子送進早教機構,希望能「贏在起跑線上」,他們將孩子送進最著名的學校,為孩子請最好的家教,承包下一切家務甚至包括幫孩子清理書包,希望為孩子創造最好的讀書環境…… 可是事情常常事與願違,再好的學校再優秀的老師也不如父母的家庭教育更重要。因為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你們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們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
  • 孕期有以下反應,多半是懷了一個「小調皮」,孕媽以後要多費心了
    一開始可能是一些微妙的提示,寶寶告訴媽媽「我來了」,緊接著受孕激素影響,會出現一些不適的反應,之後隨著寶寶的不斷增大,會有胎動……每一個階段的變化,都讓我們一點點有了做媽媽的感覺。而一般來說,孕期有以下反應,多半是懷了一個「小調皮」,孕媽以後要多費心了。
  • 馬雲回母校談教育:教育沒有懲戒,就如同汽車沒有剎車
    話說最近,我們頭條號:學習充電注意到,我國著名企業家馬雲同志,回母校杭州師範大學,參加馬雲鄉村教師鄉村校長結業儀式,在儀式上,馬雲說:教育有油門,有油門的東西,就要有剎車,懲戒,就是教育的剎車,老師沒有懲戒的權力,就如同讓老師,去開沒有剎車的汽車!
  • 我是怎麼教育父母的
    可是,你可千萬別忘咯,自打你出生起,你就已經開始教育他們倆「該如何做父母」了。無怪乎有些父母常常肉麻地給孩子寫信(其實是為了噁心朋友圈的其他同齡人)說:「寶貝,是你教會了爸爸媽媽該怎麼做父母。」瞅著了沒?
  • 父母成長課堂|中國式隔代教育的這些矛盾,你們家有嗎?怎麼解決
    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在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 因為時代不同,兩代人往往對教育孩子存在認識上的差異。老人跟父母在育兒方面難免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分歧。 有時候看待問題比較死板,採用傳統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的思維受到局限,缺乏創新。
  • 上萬寶媽拼命「接男寶」,愚昧又落後的生育觀,讓多少人「中毒」
    就是在生下男孩的寶媽帖子後,跟帖回復「接男寶」,主要目的就是借著別人的好運,希望自己同樣生下男孩。這樣的跟帖有上萬多個,不少已生下男孩的寶媽還在網上分享生育心得,引發眾多人的點讚,可見,寶媽們對生育男孩的迫切心情。
  • 三十而已:孩子的教育,幼兒園應該怎麼選?未必頂級就是好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劇中有關於女主顧佳為孩子的教育配置頂級幼兒園引起很多媽媽的不同說法。網友認為:真實存在的,上層社會的樣子真實寫照。現實哪有那麼誇張?咱沒錢,不懂。也可能是我見識短淺吧。家長在選幼兒園時,怎麼選?挑選時注重點是什麼?作為家長應該更做什麼?今天,我也來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 男寶對粉色情有獨鍾,會影響到他的性格嗎?父親要參與孩子的成長
    男寶喜歡粉色的行為,家長需要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在男寶長大之前不要刻意要求他去做顏色上的選擇,更不要嘲笑他,我們可以順其自然先觀察他們的喜好,否則可能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陰影。家有喜歡粉色的男孩兒父母大可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