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看世界;衰落後的大英帝國在海外還有十四塊領地。

2020-10-18 高博新視野

英國衰落之後,喪失了約3000多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地,卻竭盡所能保留了十四塊海外殖民地。

英國這14塊海外領土的總面積共約1,728,000平方公裡,人口共約260,000人,雖然面積狹小,但位置好,質量高。

(比如英國控制的「地中海鎖鑰」直布羅陀,牢牢的控制住了直布羅陀海峽。)

(迭戈加西亞島被譽為印度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英美布置在迭戈加西亞島的軍事力量對非洲,紅海,中東,波斯灣,印度,馬六甲海峽都能發動軍事打擊。)

雖然英國這十四塊海外領地沒有什麼資源,英國在經濟上還需要補貼,但是從地圖上可以明顯看出,這些領地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遍布三大洋,很多領地都位於全球的關鍵戰略通道上,擁有非常大的戰略價值,控制這14塊領地基本上就可以對全球進行控制和布局。

(閱兵式上的英國女兵。)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雖然英國想重現大英帝國輝煌的夢想絕不可能,但英國人看來還是有夢想的。

上圖為1921年英國本土及控制的殖民地,大英帝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統治面積曾達到3400萬平方公裡(當下英國面積243,610平方公裡)。

真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二戰時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紅顏易老,剎那芳華。)

「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強大帝國」;「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不過英國人還是可以在酒吧跟外國人聊天的時候說一聲「我們英國人祖先曾經是世界上最闊的。」

強盛一時的大英帝國為何衰落了,簡單的說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同英國相類似的海權帝國,美國強勢崛起;二戰後大英帝國放棄全球殖民地跟美國有很直接的關係。

(英國在美國和東亞崛起之前,對歐洲列強施展「離岸平衡手」)

(美國崛起之後,仿效英國,對世界"亞歐大陸-世界島」施展大平衡手,美國是一個大一號的英國,取代英國是必然的。)

(二戰中被德國空軍轟炸過後的倫敦)

第二,「英國離天堂很遠,離德國很近」;因第二次工業革命而強勢崛起的德國,對英國在歐洲的霸權發起了兩次挑戰,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雖然英國都是勝利國,但是殘酷的世界大戰,不僅削弱了英國,德國,和法國而且讓遠在大西洋沒受戰火荼毒的美國,大發戰爭橫財,最終在二戰戰後奪取了英國世界海洋霸主的地位,沒有海洋霸權英國,失去遠離英國本土的殖民地理所當然。

(英國伊莉莎白號航空母艦)

「夢想總歸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英國遠徵馬島。)

1982年4月-6月英國遠隔萬裡,派遣混編航空母艦艦隊遠徵「馬爾維納斯群島」,鏖戰阿根廷,便是想重現大英帝國輝煌的執念。

相關焦點

  • 大英帝國的崛起和衰落
    一個國家的崛起與衰落有其內在的歷史規律。無非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科學技術的水平,地利指適應當時科技水平的地理條件,人和指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集團。以天時、地利及人和這三個因素我們來分析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大英殖民帝國的崛起和衰落。
  • 在香港,柴契爾夫人送走了大英帝國最後的榮光,是歷史的宿命嗎?
    一戰勝利後的1921年,英國奪取德國的前殖民地,領土面積達到3400萬平方公裡,覆蓋了世界陸地的四分之一,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國家,領土遍布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在大英帝國的領土上永遠有太陽照射之地,英國是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那麼大英帝國為何可以成為統治世界300年霸主?是英國的社會體系?
  • 地圖看世界;荷蘭跨歐洲及北美洲
    目前,世界上地跨大洲的國家都是因為地理位置處於大洲的連接處;不像曾經的羅馬帝國、蒙元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大英帝國那樣因強大佔據廣闊的土地而跨大洲連大洋。當前世界依然也有數個國家因海外領地及強大而跨大洲連大洋。
  • 地圖看世界;巴拿馬跨南美洲和北美洲
    目前,所謂地跨大洲的國家都是因為地理位置處於大洲的連接處;不像曾經的羅馬帝國、蒙元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大英帝國那樣因強大佔據廣闊的土地而跨大洲連大洋。當前世界依然也有數個國家因海外領地及強大而跨大洲連洋。
  • 地圖看世界;波蘭立陶宛聯盟、奧匈帝國及歐盟
    該聯盟只繁榮強盛了幾十年,便再17世紀中期衰落,被日意強盛的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三度瓜分,最後亡國。(波蘭名模)b,奧匈帝國。1867年2月,國力日益衰落的奧地利同匈牙利結成二元帝國,帝國由日爾曼人和匈牙利人共同主導。
  • 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實力衰退嚴重,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文/寂寞的紅酒 英國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個強盛帝國,曾稱霸世界二百多年。鼎盛時期的英國控制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可以說在世界上橫著走,根本沒人敢惹他,凡是和他叫板的基本都被他收拾了。俄國、德國、法國乃至美國、日本和義大利,都曾吃過英國的虧。
  • 作為殖民大國:為何法國至今還保留著最多的海外領地?
    曾幾何時,法國是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地保有國。其殖民地範圍僅次於巔峰時期的大英帝國。這是兩個原因造成的:1法國的很多海外領地並不願意獨立。2法國人在歷史上將自己國內的偏中央集權模式,帶到了殖民地和海外屬地。客觀上讓法國的殖民地有很多不具備自立能力。今天的法國,除了本土和科西嘉島之外,還擁有諸如法屬蓋亞那和新喀裡多尼亞這樣的大面積海外領地。
  • 英國貨幣史:大英帝國下英鎊霸權形成記
    工業革命後,英國的殖民擴張加劇,一方面滿足了政治目的(英國海軍對全球制海權的絕對控制),另一方面也滿足了經濟目的(利用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場,加速推進英國的經濟騰飛和財富增長)。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膨脹,共同撐起日不落大英帝國的全球霸主形象。
  • 地圖看世界;丹麥跨歐洲和北美洲
    目前,世界上地跨大洲的國家都是因為地理位置處於大洲的連接處;不像曾經的羅馬帝國、蒙元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大英帝國那樣因強大佔據廣闊的土地而跨大洲連大洋。當前世界依然也有數個國家因海外領地及強大而跨大洲連大洋。
  • 從劍橋大學招生看帝國歷史的興衰,大英帝國能否重獲新生?
    在數百年的殖民外擴時期,來自「大英帝國」海外殖民地的學子,紛至沓來英國的最高學府就這點來說,劍橋的演進其實也是反映著英國這國家霸權起落的歷史,與後霸權時代如何掙扎轉型,重塑自身的世界定位。三、來自大英國協/前英殖民地:如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非、香港、印度等地的學生,顯示帝國的部分影響力如何在殖民歷史結束之後,仍綿長的維持;而英國如何隱約地被視為一種帝國核心朝聖旅程的終點​​。
  • 大英帝國功過:血腥殖民、擴張資本主義
    資料圖還原大英帝國如果把二十世紀初大英帝國的衰落作為這個龐大帝國解體之始,那麼,它的解體已經一個多世紀了。如果把二戰後原大英國協多個國家獨立作為這個龐大帝國的正式解體,那麼,它的解體已經近七十年了。如果把大英國協作為大英帝國的標誌,那麼它今天仍然存在。對於大英帝國,有人贊之為推動了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有人斥之為對落後國家的掠奪、屠殺和剝削。如何看待大英帝國?它從興到衰的歷史告訴了我們什麼?英國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的《帝國》要「還原一個真實的大英帝國」,讓我們更加接近歷史的真實,並得到一些啟發。
  • 地圖看世界;法國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
    目前,世界上地跨大洲的國家都是因為地理位置處於大洲的連接處;不像曾經的羅馬帝國、蒙元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大英帝國那樣因強大佔據廣闊的土地而跨大洲連大洋。當前世界依然也有數個國家因海外領地及強大而跨大洲連大洋。
  • 大英帝國的衰落,始於成文法的盛行
    不成文法也叫普通法,我研究過普通法歷史,普通法是英國強盛以及工業革命的基礎,但後來當英國成文法盛行以後,大英帝國便失去制度創新能力,也開啟了大英帝國的衰落的序幕。所以,我對那種用成文法,特別是立法數量,來衡量國家法制發展程度的做法很不以為然。
  • 探討英國在當今世界上的實力
    一,英國本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裡(包括內陸水域),除本土之外,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 總人口超過6600萬.(英國本土及海外領地;英國現在海外擁有十個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約15,5萬人;英國部隊在全球各地例如:北愛爾蘭、賽普勒斯、德國、直布羅陀、汶萊、及福克蘭群島等均有基地。)
  • 英國最大海外屬地,面積超170萬平方公裡,世界各國至今都不承認
    英國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翻譯過來就是太陽無論何時都不會在其領土上落下的帝國,通常是用來形容繁榮昌盛有殖民地的霸權主義帝國。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大英帝國國力最鼎盛的時期,在伊朗、緬甸、南非、埃及、東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都有侵略行為,佔領了全球高達3367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 地圖看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軍事帝國、那個國家的地緣條件最好。
    人類歷史上能夠真正做到「雖遠必誅」的只有兩個國家:大英帝國和美國。(1921年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a,大英帝國,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托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曾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裡。
  • 地圖看世界;德意志第二帝國為何無法贏得一戰?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當時世界列強之一,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超過英國和法國。 但由於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海外殖民地很少,而且無論是東非的坦尚尼亞還是西非的喀麥隆和納米比亞,甚至於東方的巴布亞和中太平洋群島,都不是很好的地方,且不成體系。
  • 緬甸最強大的朝代,打敗大清滅掉暹羅,最後被大英帝國強行吞併
    貢榜王朝第三代君主孟駁對外還有一件顯赫的武功,就是滅掉歷史上長期與緬甸為敵的暹羅,暹羅正是今天的泰國。當時,統治泰國的朝代叫阿瑜陀耶王朝,已經衰落,而緬甸貢榜王朝正在發展壯大,孟駁繼承了父兄遺志,成功滅掉阿瑜陀耶王朝,把泰國納入緬甸版圖。至此,貢榜王朝發展到極盛,疆域達到緬甸有史以來最大。
  • 地圖看世界;哥倫比亞跨南美洲和北美洲
    目前,世界上地跨大洲的國家都是因為地理位置處於大洲的連接處;不像曾經的羅馬帝國、蒙元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大英帝國那樣因強大佔據廣闊的土地而跨大洲連大洋。當前世界依然也有數個國家因海外領地及強大而跨大洲連洋。
  • 當今世界,哪些國家還擁有海外領地?中國有可能嗎?
    隨著二戰以後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很多殖民地紛紛取得了獨立,殖民國家的海外領地大幅縮減。那麼,當今世界哪些國家還擁有海外領地呢?接下來盤點一下。美國正是憑藉眾多的海外領地建立大量的軍事基地,從而實現全球海上霸權的。2、英國英國是老牌兒殖民國家,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國家都曾是它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