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鋼琴兩年多,女兒練琴一直充滿動力,說說孩子學琴那些事兒

2020-09-10 王塞的空間

1、

女兒彈琴的時間比較晚。六歲多一點,一年級上學期開正式始。

我做過功課,彈琴最好是四至六歲開始,太晚開始學琴,孩子後期手指靈活度會受限制。

我的觀點是,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興趣課的學習宜晚不宜早。儘量晚一點開始學琴,孩子坐的住,領悟能力比較強,學起來不會那麼痛苦,當然晚點開始也能給孩子節省出一部分時間。

女兒彈琴兩年多來,雖然也遇到過磕磕絆絆,但是總的來說,一直對於彈琴充滿動力。現在女兒三年級,每天回家都會主動練習彈琴,每天練習的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

我認為孩子能一直堅持彈琴,主要取決於兩點:

首先在於,家長能用藝術的眼光引導孩子看待音樂學習,並且調節自己的心態,能夠多鼓勵和認可孩子,並引導孩子養成好的練琴習慣。

第二是取決於有個好老師。 好的老師更能理解孩子,能教會孩子如何欣賞和演奏音樂,並找到適合孩子的練習方法。

如果沒有這兩點保障,對於孩子來說,彈鋼琴就會變成痛苦的煎熬,自然不容易堅持。

2、

我們中途換過一次老師。

打罵孩子或者特別嚴肅的老師,根本就不在我們的選擇範圍。我們原來老師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辦法向孩子展現音樂的美。

每次上課,這位老師和孩子的交流都很少,都是在指導具體每一個小節應該怎樣練習,音應該怎麼彈,手指怎樣擺放。上了幾個月的課,這位老師從來沒有完整的給孩子示範過一首完整的曲子。

我不知道現在有多少老師是在這樣教孩子彈琴。我認為,這樣的方法,也許可以帶孩子彈琴、考級,但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於樂曲沒有完整的感知,感受不到音樂的魅力,其實就是在做苦力。

所以我堅決換了老師。

孩子現在的老師對孩子有要求,性格很和藹,對於音樂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老師每次上課都會給孩子講解示範應該怎樣理解曲子,還有曲子應該彈成什麼樣子。

果然孩子的興趣慢慢被提起來了。因為孩子每次上課都能聽到老師的示範演奏,知道自己努力之後也能彈奏這麼優美的樂曲,孩子能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樂趣,彈琴的動力大大增強。

家長和老師需要幫助孩子了解,學習彈琴不只是對於手指或者大腦的訓練,更加是表達自我的一種途徑,是對於藝術和美的追求和欣賞。

另外,家長要想方設法為孩子創造一個藝術的環境。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音樂啟蒙類的書籍和資源,孩子一兩歲時其實就可以帶孩子開始音樂啟蒙,也就是帶孩子多接觸多了解音樂,家長可以找相應的音樂碟片早晚或者吃飯時播放,條件允許的話多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這也是讓孩子對於音樂有更好的認知,為孩子學習樂器打造一個良好的基礎。

3、

每個家長在孩子練琴時都有情緒暴躁的時候。

很多父母無法理解,剛開始明明是孩子提出來要彈琴的,怎麼遇到一點困難就不想彈了呢?

孩子排斥彈琴,有我們前面說過的孩子不能體會音樂魅力的原因。此外,家長是否能控制情緒、調整心態,對於孩子能堅持彈琴這件事來說,至關重要。

彈琴是一件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事。而且大多數時間,練琴是枯燥乏味的。

其實,孩子每一次坐在鋼琴前,都是在突破自己的舒適區。

就算是孩子一時沒有達到老師或者家長的要求,也不代表孩子沒有努力。如果家長這時斥責羞辱孩子、甚至是棍棒拳腳相加,那麼孩子就會把彈琴和這種負面情緒結合在一起,更加排斥練琴。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寫過。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孩子不認真,往往是一念之差,因為家長更加容易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孩子沒有做好的事情上面。

父母的高壓管控很容易讓孩子失去對於學習音樂的樂趣,變成是在為父母練琴。如果孩子沒有了驅動力,就算小的時候迫於父母的壓力練琴,但是又有多少孩子一脫離父母的管制就再也不碰鋼琴呢?

想讓音樂真正伴隨孩子,家長必須要有審美的眼光,要看到孩子的努力,讚揚他為了進步而付出的努力。

父母鼓勵孩子,讚賞孩子的努力,不代表對孩子沒有要求,只是用一種更加溫和堅定的方式、積極正面的眼光,選擇和孩子站在一起。

孩子壓力大、沒有信心的時候,多鼓勵孩子, 幫孩子放鬆;孩子太放鬆時,給孩子設立合理的目標,幫孩子找到方向和動力。

這樣父母才能和孩子和老師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動孩子在音樂的道路上走下去。

4、

其他的一些問題。

一、關於考級。

說到學琴自然不得不提考級,剛開始學琴的一年半,我們都沒有考慮考級的問題,只是跟著老師的進度往下學習,女兒的學習看起來很順利,人也很開心。

但同時我和老師都發現了一些問題。

因為沒有考試的壓力,女兒練琴的狀態過於放鬆,總是憑著自己的小聰明得過且過,每次回課,總是會有一些小毛病,比如節奏不穩、彈的不細緻,但是總是能勉強繼續往下學習。

剛好老師提出可以考慮考級。我也希望以考促學,讓女兒改掉不認真細緻的毛病。

老師覺得女兒基本功、領悟能力都不錯,可以試試從五級開始考起。

我覺得這個目標很合適,因為雖然女兒鋼琴學習時間不長,但是領悟力和基本功都還不錯,五級正好是她跳一跳能夠到的目標。

考級不是我們學習音樂的目的。

我和老師都很反對為了考級而考級,忽視基本功的練習。所以,一直到考級那個星期,不論是上課還是平時的練習,女兒的基本功訓練都沒有停過。

事實上,經過小半年的考級訓練,女兒的節奏問題、彈琴不細緻的習慣,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彈琴的能力提高了很多。

如今女兒通過了五級,我們並不急著向下一個更高的級別衝刺,而是想著要慢下來,紮實基本功的學習,繼續保持女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所以,面對考級,家長要想一想,自己為什麼讓孩子考級,是為了考級和證書而學習音樂?還是用考級促進學習,幫助孩子提高能力,改正問題?

二、練習習慣:是看遍數還是看效率?

孩子總是說,「媽媽,我彈好了,我練了5遍了!」。

不管老師如何強調彈琴要帶著耳朵聽,不管我如何強調不要求遍數,要注意手型、節奏,要「有效」的練習,可是孩子總是把練琴當成完成任務,彈完幾遍或者是混到時間就算完成任務。

我的解決方案是,告訴孩子在保證一定練習時間的基礎上,彈琴要注重質量,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遍數上。

具體方法就是,把一首曲子分成幾個小節,一個小節一小節的練習,有問題的地方多練習,而不是從頭到尾不加區別的練習。

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搬小石頭」,攔路的小石頭搬掉了,曲子彈起來也就順暢了。

還有就是注意慢練,在曲子熟練的基礎上,還是要做快練和慢練相結合。比如音階練習,熟練之後,進行快慢結合的滾動練習。比例大概是4:1。

這樣的練習就像打地基,把地基打得紮實,才能建起穩固的高樓。因為孩子有的時候會由於慣性把曲子彈下來,但是慢練和有重點的練才能讓孩子動腦,更好的控制曲子。

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練琴習慣,真正沉下心來練習,時間也會過得很快,慢慢孩子也會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也會對於練琴更加有信心。

5、

我們讓女兒彈鋼琴的最大的初衷,就是希望她能夠欣賞音樂的美,能用音樂表達自己,讓音樂成為一生的夥伴。

要想孩子在音樂這條路走下去,家長的角色非常重要。

手型、節奏,是每個琴童都會遇到的問題。家長不急不躁,把目光放在積極正面的方面,多鼓勵讚賞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就是幫助孩子走進音樂,走進藝術。

而家長急於求成,逼著孩子練琴、拉著孩子考級,最終孩子就是變成「強弩之末」,導致「事倍功半」。

如果枯燥的練習、痛苦的經驗,成了孩子對於音樂唯一的記憶,那孩子最後放棄樂器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總之,想要音樂成為孩子終身的陪伴,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愛上音樂。

如果鋼琴帶給孩子的不光是痛苦的記憶,更多的是美好的感受,那鋼琴就會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孩子有信心和動力堅持下去,就能繼續進步。

Photos, Maggie Lindeman

相關焦點

  • 我請教了大學鋼琴老師,關於孩子學琴那些事兒總算心裡有譜了……
    後來在公司一路做到股東,但為了兩個女兒回老家做了全職媽媽,又讀了鋼琴系研究生,邊陪娃邊深造。現在,她是大學鋼琴教師,兩個女兒的鋼琴也學得非常優秀。大女兒5歲10個月,琴齡2年4個月,已經鋼琴五級,2020 BOYA鋼琴藝術節獲寧夏賽區幼兒組一等獎,第29屆美國音樂公開賽獲寧夏賽區鋼琴幼兒組三等獎,2020第13屆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入圍全國總決賽;小女兒3歲10個月,琴齡10個月,已經在學小湯三。
  • 我請教了大學鋼琴老師,關於孩子學琴那些事兒總算心裡有譜了…
    後來在公司一路做到股東,但為了兩個女兒回老家做了全職媽媽,又讀了鋼琴系研究生,邊陪娃邊深造。現在,她是大學鋼琴教師,兩個女兒的鋼琴也學得非常優秀。大女兒5歲10個月,琴齡2年4個月,已經鋼琴五級,2020 BOYA鋼琴藝術節獲寧夏賽區幼兒組一等獎,第29屆美國音樂公開賽獲寧夏賽區鋼琴幼兒組三等獎,2020第13屆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入圍全國總決賽;小女兒3歲10個月,琴齡10個月,已經在學小湯三。
  • 那些在家用電子琴練琴的孩子,學琴結果是這樣
    網友媽媽A:孩子5歲,在學鋼琴,現在在家用電子琴練,老師反映手指觸鍵無力…網友媽媽B:孩子一直用電子琴彈,後來在家買了鋼琴後,孩子彈起來很吃力,而且很多音都彈不準…現在學琴的孩子越來越多,有很大一部分家長考慮到鋼琴成本的問題
  • 李若彤「擺拍」彈鋼琴遺憾兒時沒學琴,鋼琴陪練如何能解放父母?
    照片中她坐在鋼琴前面,一襲白裙,長發垂順,擺出彈鋼琴的動作,與紅色的鋼琴交相呼應。在配文中表達出了她對兒時沒有學習鋼琴的遺憾:「如果小時候媽媽沒那麼忙,有多餘的時間培養我的音樂造詣,說不定今天我也能真的懂得彈琴呢?」網友紛紛在下面評論:「姑姑,還是先唱歌吧!
  • 那些考完鋼琴10級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和我相反的是我家鄰居,她就是一個急脾氣的陪練媽媽,恰好,她家女兒欣欣和我兒子一起學琴。作為鄰居,我覺得最近欣欣好慘,每天都要被逼練琴,鬼哭狼嚎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特準時。兒子學琴,考級的事我基本沒怎麼想過,不是說考級不重要,而是覺得這事兒應該順其自然,水平夠了就去考,不夠正常練習就好了。畢竟,學琴又不是為了去考級。我見過了太多的孩子,太功力的學琴,他們雖然考過了所謂的10級,但卻恨透了鋼琴,發誓此生死不再摸琴,這些孩子向我詮釋了什麼叫「會了一門技術(又忘了),但恨了一門藝術。」
  • 孩子厭倦練琴,該堅持還是放棄
    女兒7歲了,兩年前,她對鋼琴很感興趣,央求我們讓她學琴,並且學習的最初階段進步很快。但是最近,她對練琴表現得比較排斥。都說課外班要根據興趣進行,她到底是對學琴失去了興趣,還是一時的懶惰呢?我們是該放棄,還是勸她堅持?
  • 沈文裕練琴心得:鋼琴老師只管得了一周中的一個小時
    我曾聽到一位琴童家長請教一位專家權威,問孩子學琴是不是老師會起到決定性的關鍵作用;權威嚴肅地回答說:你想錯了,學琴主要靠學生自己努力和家長的引導監督,我們老師在每個星期只管得了一天中的一個小時,其餘的所有時間都該你們家長管和琴童自己支配,老師不可能代替琴童學習和練琴,所以最主要的決定性作用還是在琴童和家長自己。
  • 那些學了鋼琴又放棄的孩子,是學了多久放棄的?
    孩子五歲開始學,學了兩年換了一個老師,練專業指法,一首哈農彈了一個月,音都會就是指法不行,現在練琴如練獄,好想放棄,但是又不甘心,好煩啊!  02  龍媽媽  我家孩子五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帶他去琴行,他就坐在鋼琴邊,一直彈一直彈,其實他根本不會彈,只是瞎彈,但是當天就是不走,即使回家之後還是一再的懇求我讓他去學鋼琴。
  • 堡蘭迪斯鋼琴陪練寶提升學琴效率3倍
    原標題:堡蘭迪斯鋼琴陪練寶提升學琴效率3倍近日,中國藝術教學峰會在上海皇廷酒店隆重召開,峰會主題是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提升教育機構的教學成果和中國琴童的學琴效率。
  • 當女兒不想練琴時,金星老師用了這個方法,孩子竟然主動練鋼琴了
    導讀:當女兒不想練琴時,金星老師用了這個方法,孩子竟然主動練鋼琴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女兒不想練琴時,金星老師用了這個方法,孩子竟然主動練鋼琴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開始學琴要不要買鋼琴?剛學琴就買琴還是以後再說?
    現在學琴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有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準備給孩子學鋼琴,但是在初學時要不要給孩子買琴,還是等以後再說?,那首先得確保家裡有琴,這個是孩子學習的必需品,就像是孩子上學買的書包文具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裡連鋼琴都沒有,孩子只能是通過在琴行或者培訓中心來練琴的話,更像是一場娛樂活動,孩子和家長都是沒有對學琴這件事認真對待的,沉沒成本低,家長也沒放在心上,孩子自然就堅持不下去。
  • 孩子鋼琴彈不好?鋼琴老師現身說法,教您如何輔導孩子學鋼琴
    在孩子們從小就學習的科目裡,鋼琴,幾乎可以算是專業程度和要求最高的領域之一;但大多時候,家長自己不懂,孩子學好學壞,也就無從分辨。怎麼輔導孩子學鋼琴?看別人家孩子個個都彈得滾瓜爛熟,但我家娃彈得磕磕巴巴,練個琴都跟索命一樣。
  • 學鋼琴的孩子該如何平衡練琴與作業?
    現在小學生普遍下午放學早,為了避免晚上練琴打擾鄰居休息,建議大家趁著時間早,下午一放學回家,就先把當天的鋼琴作業完成,之後再安靜地做其他科目的作業。2 每天,定時大家經常會問「如何平衡練琴與寫作業」這樣的問題,其實是因為很多孩子每天的練琴效率實在太低,練了好久都練不好,光是彈琴一項就佔掉了大量時間,搞得沒時間寫作業,導致這些孩子都要「擠」時間練琴。
  • 孩子鋼琴該怎麼學?旅美鋼琴家茅為蕙:學琴可以業餘,不能隨便
    《紐約時報》曾經這樣寫道,「在中國的大城市,周六日,走在街上的孩子如果沒有背著小提琴,那他就是在去學鋼琴的路上。」很多人都覺得彈鋼琴能讓孩子更聰明,其實是有道理的。彈鋼琴眼睛要看高音譜號低音譜號,左右手要協調彈奏,還要兼顧踏板,手眼腦耳腳都能得到鍛鍊,對智力開發是有好處的。我國的琴童數量遠超其他國家,多到什麼程度呢?
  • 與孩子一起探索鋼琴之妙,欣賞音樂之美
    指尖舞動,鋼琴聲聲,陽光透過窗戶溫柔地把那雙在琴鍵上飛舞的小手一圈圈纏住,女兒優雅地坐在鋼琴旁,一串串音符從指尖流出,划過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奏出優美的旋律。女兒初次與鋼琴結緣是在孩子六歲時,機緣之下結識了馬老師。
  • 要想學好鋼琴,必須持之以恆並養成良好練琴習慣
    兜兜學鋼琴比較晚,開始學時都上幼兒園大班了,因為姐姐在外地上學,他就跟著我們來回奔跑陪讀,其實因為家裡有琴,基於不想資源浪費我心裡一直是想讓他學琴的,但又怕練琴時間沒有保障,就想著等姐姐考完學再說。我頓時愣住了,平日裡光顧著忙碌竟然忽視了孩子的需求。我說:「寶貝,那你想學什麼呀?」兜兜很認真地說:「我學鋼琴吧,想像姐姐一樣彈《雨中的印記》。」哈,看來成長環境很重要啊,弟弟潛移默化受姐姐影響了。
  • 中央音樂學院老師:孩子學琴,家長做好這4件事就足夠了…
    如果可以的話,我好像可以一輩子都去堅持彈鋼琴。它是我靈魂的伴侶,它是我一輩子必不可少的東西,我可以沒有一切,但是我不能沒有鋼琴。」  難道我們讓孩子學習鋼琴只為了考級嗎?  難道學習鋼琴只為了比別的孩子多會一門技藝嗎?  我們究竟為什麼非要讓孩子學習鋼琴呢?
  • 現代版「小龍女」左手彈鋼琴右手彈古箏,學琴到底靠的是什麼?
    左手彈鋼琴,右手彈古箏,與金庸筆下的小龍女一手畫圓,一手畫方,有異曲同工之妙。網友調侃這位9歲的「小龍女」是周伯通的第108位傳人。吉林延吉的9歲女孩何玥有個絕活兒,就是用左手彈鋼琴,右手彈古箏。想要彈好琴,首先要做到合雙手、腦先行。對於小孩子來說,學琴就能夠很好的鍛鍊孩子的協調能力,左手操作時是孩子的右腦在控制,右手操作時是左腦在控制,如果雙手同時操作,需要左右腦同時進行協調。彈琴就是左右手並行,學琴對於孩子的協調性訓練以及大腦開發有很大的幫助。
  • (最全方案)孩子不想練琴怎麼辦?
    1、放下你長輩的架子,你必須換位考慮,理解孩子孩子在家不好好練琴,大部分是家長問題,家長們或許覺得委屈,我為孩子付出這麼多,花時間花錢壞心情還嘔氣,心力交瘁,怎麼就是我的問題了!前幾年我們辦了家長的鋼琴班,學了一陣子鋼琴的家長通過自己的實踐,終於感受到了孩子們的不容易,你不試一試永遠不知道有多麻煩,如果您和孩子一起學鋼琴,您確定會比孩子學得好嗎?難說哦2、家長撂挑子似的管理練琴時間常用語言:好好練,一會兒我要來檢查!練好了才能出來啊!練一個小時啊別偷懶,我聽著呢!
  • 明星寶貝 俞璠|感謝遇見艾思鋼琴,開啟我的快樂學琴之旅
    「學鋼琴」幾乎是每個孩子的人生必修課。練琴的過程也能培養孩子的品德修養、自律靈敏。從小學習鋼琴,孩子成績和氣質都會比同齡孩子更出眾。那麼我們艾思鋼琴小學員們又是怎麼堅持學琴、練琴的呢?還好艾思鋼琴推出了線上陪練課,能夠在家也能學到鋼琴。現在一直有在上晉老師的鋼琴陪練課,上課方式很新穎,是之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不僅能夠學習到鋼琴課,還能讓我在線上見到我喜歡的晉老師!不過還是希望能夠儘快開學,去教室上課,因為學校有很多好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