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被動句你真的會用嗎?像中文的被動句轉換,「我洗了碗」「仙人掌扎了我」,輕鬆可以轉換成「碗被我洗了」,「我被仙人掌扎了」。
可是大家知道嗎
在日語中大部分的的被動句均為「有生命的人或動物做主語」,「無生命的事物做主語」的被動句卻微乎其微。
下面老師把日語中的被動句歸納為如下兩大點進行詳細說明:
(一)主語直接作用於被動對象:(主語為人、動物或事物)
1.主語是有生命的
①主語的整體被省略了。
它的句式為:~は~に~れ(られ)る
舉個慄子:「我被狗咬了。」
正常情況下這麼表達:◎私は犬に噛まれました。
②主語的部分被省略。
基本句式為:~は~に~を~れ(られ)る
舉個例子:我的手被狗咬了。」正常情況下這麼表達:◎私は犬に手を噛まれました。(〇)
但是按照我們的漢語性的會翻譯成:◎私の手は犬にかまれました。(×)
這邊就和「主語的部分被省略了」有了一些相似的地方,日語中「對整體的一部分進行說明」的表達。
舉慄子:「大象的鼻子長。」
這樣一句「對整體的一部分進行說明」的句子,又按照我們漢語的思維來說,大多會表達成:◎象の鼻は長いです。(×)
而這句話日本人就會這麼表示:◎象は鼻が長いです。
2.主語是無生命的
(註:這在日語中是算比較少見的,可以說是僅有的「無生命的事物做主語」的被動句)
①被動對象是「整體」,而非「個體」、「特別指代某個東西」。
基本句式為:~は~に~れ(られ)ている
舉個慄子:◎この本は若者に読まれている。/這本書被年輕人所看。
◎この番組は年寄りに愛されている。/這個節目很受老年人的喜愛。
②當被動對象沒必要特意指出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我們是這樣說的。
基本句式為:~が~れ(られ)る
舉個慄子:◎運動會が行われる。
再舉個慄子:◎2010年に上海で萬博が開かれました。
③動作實施的主體一般都是特定的。
基本句式為:~は~によって~れ(られ)る
註:此時表示被動對象的助詞不能使用「に」,這時候就要把助詞「に」換為「によって」
舉個慄子:◎「萬有引力の法則」はニュートンによって発見されました。(「萬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頓發現的)。
(二)當主語間接受被動對象影響的時候:(主語為人)
基本句式為:~は~に~れ(られ)る
舉個慄子:◎私は夕べ友達に來られて、勉強できなかった。(昨晚因為朋友來我沒能學習)。
◎李さんは子供に泣かれて、全然眠れませんでした。(小李讓孩子哭的,根本沒能睡)。
註:這是一種純粹表示受害的被動句,在這種被動句中主語不是直接而是間接承受某種事態的影響,對主語來說是一種遭遇,往往是不愉快的。
最後,關於被動句的語法總結老師也做了歸納,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最後一起回顧一下動詞的被動活用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