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被動句的分類方法有很多,一般採取的分類方法是把被動句分為兩類,直接被動句和間接被動句。
直接被動句的動詞必須是他動詞,翻譯時一般翻譯為漢語被動句。
例:王さんは李さんに毆られた。
小王被小李打了。
例:昨日、私は先生に叱られた。
昨天,我受到了老師的批評。
動句
間接被動句不表示直接受害,而是受到其他事物的影響,間接受害。
間接被動句可以分為三類:自動詞被動句、帶賓語的間接被動句、所屬者被動句。動詞可以是自動詞也可以是他動詞。
①自動詞被動句,一般翻譯為主動的原因複句,但是也可以不寫出來。
例:ゆべ、客にきられて、勉強ができなかった。くる
昨晚,因為有客人來了,我沒能學習。
例:忙しいのに、店員に休まれて困っています。
都快忙死了還有店員請假,真讓人傷腦筋。
例:大事な人に死なれ、すっかり力を落として、寂しくしている。
非常重要的人去世了,我心力交瘁,心中十分苦悶。
②帶賓語的間接被動句,翻譯時也譯為主動句。
例:今日、食堂でテーブルの人にたばこを吸われて困りました。子供に泣かれた
今天去食堂吃飯時,旁邊桌有人吸菸,煩死了。
例:家の前に高い建物をたてられたせいで、日當たりが悪くて困っている。
我家前面蓋了一棟高樓,特別擋光,真討厭。
③所屬物間接被動句。翻譯時,翻譯為被動句。
例:彼は泥棒に財布を盜まれた。泥棒は私の財布を盜む。
他的錢包被小偷偷了。
例:妹は母に日記を読まれた。
妹妹的日記被母親讀了。
例:私は先生に子供を褒められた。
我的孩子被老師表揚了。
在漢語中,所屬關係被動句做受事主語的所屬物部分抽象名詞與具體名詞,都可以做受事主語。但是在日語裡,在敘述個人性事情時,無生命物體即沒有情感的事物不做句子主語。因為句子中隱含著受害的主體「人」。但是這種情況下的名詞都是具體名詞,日語抽象名詞則是可以做所有者被動句受事主語的。
例:彼の作品は文壇に認められた。
他的作品被文壇認可了。
例:彼の考えはやっと社會に受け入れられたのである。
他的想法終為社會所接受。
①不出現施事者的客觀敘述被動句
日語被動句中在不涉及具體的人時,只是單純地敘述客觀事實的被動句叫做客觀敘述被動句。客觀敘述被動句是主語是無生命的物體,而且多為抽象的事物。句子中不出現施事者。因為施事者不是某個人,也不是句子敘述的重點,句子只是客觀中立地敘述事物的變化,不帶有感情。這種句子被大量用於記敘、描寫、論說、科技、法規、條文、報刊、新聞等有關事實事件的文章中。在翻譯時,應翻為主動句。
例:第三回の日中財務相対話は3日、北京で開催された。
3號在北京舉行了第三次中日財務部長級對話。
例:6月末に卒業式が行われた。
畢業典禮是在6月末舉行的。
②施事者為不特定的個人時
施事者出現在句子中,但並不是特定的個人,而是某一類人、某一群人時,所表達的內容不是個別的,偶發的,而是圍繞受事主語的性質、特徵進行說明。翻譯時可譯為主動句。
例:桜は日本人に大変好まれた。
櫻花深受日本人喜愛。
例:この雑誌は若者によく読まれた。
這類雜誌在年輕人中廣為流傳。
例:その寺院(じいん)は7世紀中國から渡來した僧侶(そうりょ)によって建てられたものだ。
這個寺院是由7世紀從中國來的僧人設計的。
突然換了一個比較花哨的風格,因為我換了一個新的編輯器。可能大家不太適應。emmmmm,如果大家實在不喜歡的話,可以告訴我,我再換回來。
資料來源:
《漢日翻譯教程》蘇琦
《漢日被動句比較研究》梅曉蓮
《標準日本語語法》顧明耀
我在B站學習(十三)
我在B站學習(十四)
分場景記單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