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知道自己懷孕後都會小心翼翼的過好每一天,除了日常行動外,最在意的就是每天的飲食情況了,有的孕媽吃多點就擔心發胖,將來不好順產;有的孕媽吃少點或者吃不下,就擔心寶寶營養不良,發育緩慢。而整個懷孕分3個階段,每個階段對營養的需求是不同的,孕早期因為胚胎分化,需要從媽媽體內攝取的營養不多;孕中期是胎兒迅猛發育階段,孕媽要及時大量的補充營養;孕晚期是胎兒接近成熟階段,同樣需要攝取高質量的營養,但不需要從孕媽像孕中期那樣大補,要不然容易造成營養過程。按照以上階段的特點進行營養的補充,孕媽就能做到合理的補充,穩定的增長體重。
那麼,孕早期吃什麼對胎兒最好呢?★孕早期的營養需求孕早期即孕1-12周,這段時間胚胎發育的速度比較緩慢,每天增加1克左右,胎盤和母體的相關組織增長變化也不太明顯。因此,孕媽的進食量和懷孕之前基本不用改變,是整個孕期對營養的需求最少階段。不過,這個階段是胚胎各種器官分化的時期,母體需要全面合理的營養才能避免和缺乏營養不良,不能繼續某些不良的孕前飲食,比如燒烤宵夜、減肥節食、暴飲暴食等。胚胎分化的營養需求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水,不求孕媽多吃什麼食物,但是要保證飲食的質量,忌偏食、挑食。
★孕早期推薦食譜雞蛋:大部分孕媽在孕早期是不怎麼愛吃肉的,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雞蛋來補充營養,因為雞蛋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脫脂牛奶:懷孕期間每天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的鈣大約比平時多一倍,而多數食物中的鈣含量有限,所以孕媽媽每天可以從脫脂牛奶中攝取大量的鈣,大約200克的脫脂牛奶就能滿足孕媽對鈣的需求量。麥片:為了讓自己有一個活力的早晨,也讓孕吐反應的減輕,孕媽在早上可以用麥片來當早餐,選擇天然無添加的麥片是孕期早餐的最佳選擇,可降低體內內膽固醇水平,又能保持一早上的精神充沛。綠葉蔬菜:蔬菜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2%左右,而且還含有能夠被直接消化吸收的單糖,孕期每天吃500克的綠葉蔬菜,既能滿足營養又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葉酸:孕婦體內如果缺乏葉酸的話,會造成紅細胞生成障礙,引起巨幼紅細胞貧血,還會影響到胎兒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導致脊柱裂或者無腦兒等神經管畸形。所以在懷孕前3個月和懷孕中的前3個月都要補充葉酸,大概就是每天一粒0.4㎎的葉酸片。每天的食譜建議如下:早餐:米粥、小米粥、麥片、雞蛋、豆漿、蛋糕等,要有主副食搭配、幹稀搭配。中途點心:餅乾、水果、堅果等,少量即可。午餐:米飯、蒸魚、肉類、蔬菜、營養湯等,不要吃西餐、不喝飲料。中途點心:牛奶、酸奶、麵包、水果等。晚餐:米飯、粥、麵條、排骨湯、紫菜蛋花湯、炒瘦肉絲等,只要能確保營養,可以適當少吃一點主食,以降低攝入的熱量。
★孕早期飲食禁忌不抽菸喝酒,包括不在有煙的環境中,被動二手菸也是對胎兒有傷害的。孕早期儘量不要食用動物的肝臟,因為動物的肝臟的維生素A含量比較高,孕早期過多攝入會影響胎兒發育。不要生吃或者沒煮熟的肉類,切肉的時候儘量不接觸口和眼睛,切完要徹底洗手,因為肉類中可能有弓形蟲,一旦感染就引起胎兒先天疾病。★孕早期飲食黑名單杏仁:含有氫氰酸,能夠通過胎盤影響到胎兒的發育。黑木耳:具有滋養腸胃的作用,但卻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懷孕早期非常不利於胎盤穩固和生長。薏仁:有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孕早期食用有可能誘發流產。
山楂:有活血化瘀和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孕早期容易引起早產。螃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且藥理中屬於寒涼食品,容易引起早產和腹瀉。總結:孕早期如何正確補充營養,要做到因人、因時、因地安排膳食,注意飲食結構搭配多樣化,避免偏食,以求全面攝入營養素。我專注於孕產、月子、育嬰等方面的解答,本人持有催乳證、育嬰師證,對孕產、月子育嬰有著豐富的經驗,關注我,與您分享更多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