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引起肥胖,還是肥胖降低睡眠質量?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熬夜會增加食欲不振和肥胖風險。熬夜會使你發胖,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一結論。但到底是熬夜引起肥胖還是肥胖引發睡眠質量降低迫使你熬夜?
近日,佩雷爾曼醫學院和內華達大學裡諾分校的JeremyJ. Grubbs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體重過重會導致睡眠質量的降低,這與我們通常認為的睡眠不足導致肥胖的觀點正好相反。該研究發表在《PLOS Biology》。
研究人員使用秀麗隱杆線蟲進行一系列實驗。秀麗隱杆線蟲像所有其他具有神經系統的動物一樣需要睡眠。相比於人類神經迴路複雜性,它們只有302個神經元,因此是研究哺乳動物睡眠很好的研究模型。
在人類,急性睡眠中斷會導致食慾和胰島素抵抗增加,而每晚長期睡眠少於六個小時的人更可能患有肥胖和糖尿病。睡眠不足與其他慢性病有關聯,但目前尚不清楚是睡眠不足會導致肥胖,還是肥胖導致睡眠質量降低。
在先前的研究中,他們實驗室研究了秀麗隱杆線蟲中一種名為KIN-29的基因。該基因與人類的鹽誘導激酶(SIK-3)基因同源,而且該基因可發出睡眠壓力信號。出人意料的是,當研究人員在敲除KIN-29基因創建失眠的秀麗隱杆線蟲模型時,即使ATP含量降低,突變的秀麗隱杆線蟲仍會積聚過多的脂肪,類似於人的肥胖狀況。
研究人員假設脂肪儲存的釋放是促進睡眠的一種機制,而KIN-29突變體未入睡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無法釋放脂肪。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研究人員再次操縱了KIN-29突變體,這次秀麗隱杆線蟲表達了一種「釋放」其脂肪的酶。通過這種途徑,蠕蟲再次能夠入睡。
作者表示,這可能是肥胖症患者出現睡眠質量降低的原因之一。脂肪儲存和控制睡眠的腦細胞之間可能存在信號傳遞問題。
原來,與睡眠不足導致肥胖的觀點相反,體重過重會導致睡眠質量降低才是真。檢驗君想起一句歌詞: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只是因為想你才寂寞……
文章連結: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0220
肥胖為什麼會引起乳腺癌的發生?
我們知道,許多類型的癌症都與肥胖有關,有研究表明,多達十幾種以上的癌症都顯示與肥胖相關!其中就包括乳腺癌。肥胖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但其潛在機制仍然不明。
近日,Jun Zeng等人的一項研究提出了一種獨特的理論,即脂肪組織中表達的脂肪脂肪酸結合蛋白(FABP4)可促進乳腺癌腫瘤的生長,驅動乳腺癌的進一步發展。該研究發表在《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人體中的脂肪組織會在細胞中產生FABP4蛋白,並在其中加工不溶於水的長鏈脂肪酸。正常情況下,一定量的FABP4進入血液。但是,隨著脂肪組織積累量增加,更多的FABP4分泌進入循環系統。也就是說當人體肥胖時,這些分子便更多分布在細胞外部。
研究發現,在細胞內,FABP4在某些與腫瘤相關的巨噬細胞中增加,這些巨噬細胞在腫瘤中積累以促進腫瘤生長,當FABP4被抑制時,即使脂肪組織殘留,在動物模型中腫瘤的生長也會減少。
當肥胖中脂肪細胞外循環的FABP4水平升高時,該蛋白通過與乳腺癌細胞直接相互作用而促進乳腺癌的發展,此外,血液中的FABP4似乎也促進腫瘤成分與脂肪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促進癌症的發展。
作者表示,該研究可以為預防乳腺癌的發展提供新途徑,同時為開發藥物或特異性抗體靶向FABP4的治療方法提供理論依據。
文章連結:
https://www.cell.com/trends/molecular-medicine/pdf/S1471-4914(20)30076-9.pdf?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1471491420300769%3Fshowall%3Dtrue
血糖小幅上升會引起胰島素細胞大變化
糖尿病的中度血糖異常與葡萄糖誘導的胰島素分泌(GSIS)明顯喪失有關,這種功能變化是長期暴露高葡萄糖水平的β細胞表型變化而引起,通常稱為「葡萄糖毒性」。葡萄糖變化是否足以破壞β細胞分化以解釋功能改變?
近日,Aref G. Ebrahimi等人的研究發現,在糖尿病早期,輕度的葡萄糖升高會導致表型改變,從而對β細胞功能、生長和脆弱性產生不利影響。該研究發表在《Molecular Metabolism》。
在較早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在通過手術改變在產生高血糖水平的老鼠中研究了這種現象,並發現老鼠的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較少。在最新實驗中,他們採用了相同的方法以及功能強大的「RNA測序」方法,揭示了手術後4周或10周內β細胞中基因表達的模式。
與葡萄糖毒性有關的變化表明,負責胰島素分泌的許多關鍵基因被下調,而正常抑制基因的表達則增加。同樣,與複製,衰老,應激,炎症以及控制I類和II類MHC抗原的基因表達增加相關的基因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作者表示,這些發現表明,在糖尿病早期,輕度的葡萄糖升高會導致表型改變,從而對β細胞功能、生長和脆弱性產生不利影響。
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關β細胞在血糖略微升高時的行為的新數據,為「葡萄糖毒性」效應提供了重要的補充證據,有助於推動1型和2型糖尿病的治療發展。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2877820300314?via%3Dihub
免疫系統抵抗淋巴瘤的新靶點
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患者最有前途的治療方法之一,該方法旨在「打開」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以攻擊和消除腫瘤。但是,某些腫瘤通常會發生突變,免疫系統對其也無可奈何,這其中就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近日,Elie Dheilly等人的一項研究表明,濾泡性淋巴瘤患者中組織蛋白酶S(CTSS)是一個潛在的治療靶點,可以增強對惰性和侵襲性淋巴瘤的抗腫瘤免疫反應。該結果發表在《Cancer Cell》。
組織蛋白酶S活躍時,癌細胞與一種CD4+T細胞的免疫細胞相互作用,這有助於腫瘤生長,同時它們與CD8+T細胞保持距離,這將攻擊並殺死腫瘤。由於癌症細胞和T細胞之間這種雙重關係,研究人員決定從基因上消除組織蛋白酶S,探究腫瘤生長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抑制組織蛋白酶S後,通過逆轉與T細胞的通訊來減少腫瘤的生長,CD8+T細胞現在攻擊腫瘤,而CD4+T細胞則被擋在一邊。這是誘導抗原多樣化而發生,它將產生不同的片段群,幫助T細胞識別和殺死腫瘤細胞。
作者認為組織蛋白酶S可以代表重要的治療靶點,誘導抗原多樣化是一種很有效的治療策略,可以提高腫瘤的免疫原性並增強對淋巴瘤以及其他類型腫瘤的免疫療法的反應。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535610820301562?via%3Dihub
特異性血漿miR518b是先兆子癇的潛在生物標誌物
子癇是子癇前期基礎上發生的抽搐,嚴重的會危及孕媽媽及胎兒的生命。早期監測發現並及時的處理十分重要。
近日,Munjas Jelena等人的一項研究,首次在子癇前期和健康妊娠中使用ddPCR測量了血漿microRNA,發現胎盤特異性血漿miR518b是子癇前期的潛在生物標誌物。該文達標在《Clinical Biochemistry》。
該研究納入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的婦產科診所的36名孕婦(17名健康懷孕,19名先兆子癇患者)參與其中。通過數字液滴PCR(ddPCR)測量血漿中miR210-3p,miR518b和cel-miR-39。
結果發現,與健康妊娠者相比,先兆子癇中的MiR518b顯著升高。MiR210-3p在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 0.951)。研究人員根據胎齡和吸菸狀況對miR518b進行了調整,發現子癇前期和健康妊娠組之間的差異更為顯著(P= 0.026;0.300(0.216-0.419)vs.0.172(0.121-0.245))。
子癇前期組蛋白尿高於該組第75個百分位數的患者(P= 0.033),吸菸女性(P= 0.039)的血漿miR-518b顯著升高,並且與子癇前期的尿酸呈正相關(P= 0.018,r= 0.536)。血漿miR518b能夠明顯區分先兆子癇和健康妊娠,其AUC為0.712(95%CI:0.539–0.891),P= 0.028。
作者表示,這項研究首次在子癇前期和健康妊娠中使用ddPCR測量了血漿microRNA。胎盤特異性miR-518b可以作為區分先兆子癇和健康妊娠的潛在生物標誌物,但未能證實miR210-3p具有相同的潛力,後續應在更大的研究人群中加以驗證。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9912019312184
第48期前沿報導到此結束
編輯:唐強虎 審校:方琪
點擊「在看」,讓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