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健康、長壽之類的話題,除了基因這個繞不開的影響因素之外,大家最關心的可能就是飲食習慣對於壽命地影響了。
這幾種飲食習慣,讓你與長壽無緣!
1. 以精製米麵為主的飲食結構
主食,尤其是白米白面做成的主食,是每餐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精製的米麵通常經過了多道加工程序,損失了很多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每餐都以精米精面為主,肉類、蔬菜等攝入很少,會導致身體缺乏營養物質,還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發胖等問題,不利於健康。
2. 極端素食
很多人為了追求健康長壽,選擇不吃肉類,以此來預防高血脂等疾病,其實,雖然素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但是長期絕對素食,會容易造成蛋白質、鐵、鈣等物質的缺乏,這些物質只有靠攝入肉類、蛋奶等才能補充。尤其是對於體質虛弱的老人來說,容易造成營養缺乏,攝入過多的主食,同樣也可能造成血脂的升高,因為人體70%的膽固醇都來自於自身合成。建議素食主義者平時也要注意豆製品、奶、蛋、奶製品以及魚類的補充。
3. 長期偏食
比如特別愛吃甜食或者口味很重、吃得過鹹的人,很容易誘發高血壓、高血脂、胃癌等疾病,喜愛煎炸、燻烤以及醃製食物和酸菜的人,患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概率升高,容易影響壽命。
4. 暴飲暴食
有些人吃的種類很多,也比較低鹽低脂,但是食量過大,有研究表明,長期飽餐容易導致肥胖、便秘等問題,使人記憶力下降,還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所以建議控制食量,每餐7~8分飽就可以,尤其是中年容易發胖的群體更應該注意。這裡要特別強調一點,不是什麼東西好就可以隨便吃,有些人聽說粗糧對健康好,就把主食換成粗糧,毫不節制的吃,其實粗糧也是澱粉,吃多了也會導致心血管問題,還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腹脹、反酸等問題,不管吃什麼都要注意量,過猶不及,控制好總熱量的攝入。
90歲老人分享他的長壽食譜,希望對你有幫助
曾爺爺是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常年保持著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且每天堅持運動,現在身子骨依舊很硬朗。他的飲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三餐規律,只吃7分飽,吃飯喜歡細嚼慢咽,更利於消化,一餐能吃30分鐘以上,晚餐吃的時間比較早,一般五點左右就吃完了晚餐,晚上十點前入睡,從不吃宵夜。
飲食結構健康,口味清淡,做菜很少放糖和味精,鹽也放得比較少。主食以雜糧為主,尤其喜歡喝雜糧粥,肉類以瘦肉、魚肉為主,喜歡吃各種豆製品,每天都會食用一個雞蛋,一杯牛奶或者豆奶,各種蔬菜都會攝入,不挑食不偏食,幾乎不吃動物內臟和牛羊肉等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肉類。兩餐之間喜歡吃些水果、堅果,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但是食用的量都比較小,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攝入。
因為身體情況比較好,血糖血脂都正常,牙口也不錯,所以吃什麼食物都儘量保持食物的原本風味。肉不需要燉得很爛,蔬菜簡單炒一下就可以吃,水果也不用榨成果汁,最大程度保留了食物的營養元素,不容易使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流失。所以說,健康飲食其實並不難,貴在堅持,只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作息,堅持運動,健康長壽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