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貪官「59歲現象」變「35歲現象」說明了什麼?
8日,重慶市檢察院發布消息稱,目前我市職務犯罪在年齡上出現新的變化,呈現出「35歲現象」,而傳統的「59歲現象」已不再突出。從2003到2007年,我市檢方立案查辦的35歲以下職務犯罪嫌疑人有623人,佔立案總數的16.69%。(4月9日《重慶商報》)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
危險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14歲」現象,不知道家長們是怎麼看待的,可能家長們覺得沒什麼,只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過兩年就好了。
-
危險的「14歲」現象
我從多家心理諮詢機構了解到,在他們接待的青少年諮詢案例中,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4歲現象」。
-
危險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4歲現象」。14歲現象前段時間,媒體報導了一則駭人的新聞:14歲少年小肖在網吧刺殺了自己的父親。報導中寫道,小肖的作業本裡有一道題:當你的父母錯怪了你時,你會怎麼辦?他如此回答:寬容、溝通、交流。
-
危險的「14歲」現象,男孩女孩都危險!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在他們接待的青少年諮詢案例中,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前段時間,媒體報導了一則駭人的新聞:14歲少年小肖在網吧刺殺了自己的父親。通過記錄參與者對遊戲結果的滿意或者失望程度,科學家對他們每一個人的情緒反應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青少年更熱衷於能夠讓他們感到刺激的危險行為,其中14歲的少年最為突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家分析認為:「與兒童有所不同,青少年能夠權衡自身行為的好壞利弊,但他們更關注這些行為能否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刺激,而不是安全與否。
-
「心理氧吧」危險的「14歲」現象,你中招了嗎?(原創)
進入青春期,有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其中以14歲的年齡最為突出,很多人把它稱為「14歲現象」。以上這四種心態都是不可取的,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教育專家冉乃彥說:「14歲是危險叛逆期,更是最佳塑造期。14歲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獨立成熟的一面,又限於經驗、年齡獨立不起來,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難的時期。在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下足功夫,把問題妥善解決,讓孩子順利發展。」
-
「年紀輕輕,怎麼就抑鬱了?」:孩子抑鬱時,父母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來源: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在心理門診,來過很多深受抑鬱困擾的青少年。 年齡跨度從十來歲到二十出頭,但無論年紀大小,他們都有個共同點——在本應該肆意綻放的年齡,因為抑鬱變得不再明媚。 處於內心成長階段的他們,更易抑鬱 十幾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通常正處於從童年期的依賴意識,到成年人的獨立意識過渡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既有依賴的習慣,又有獨立意識的萌發。加上由於個體閱歷、思維發展的局限性,更容易產生內心的衝突,也更加敏感。
-
記者醫生警察為抑鬱症高發群體 抑鬱自評量表測試
調查結果發現,在記者群體中排名前5位的心理問題分別是:疲勞、失眠、焦慮、抑鬱、強迫。其中,九成人存在疲勞,並且身體疲勞大於腦疲勞;近四成的人存在著失眠狀況,總體失眠率比較高,且年輕者更為嚴重;55.47%的人存在焦慮,50.4%的人存在抑鬱,65.33%的人有強迫現象。另外,近一半的人有軀體症狀,表現為腸胃不適、頭痛、背痛、肩痛、頸椎病等。
-
危險的「14歲」現象,如何陪你的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還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等等一系列的問題,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英國科學家曾進行過的一項研究證實: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是14歲。英國研究者也曾對9—35歲的男性參與者進行了調查記錄,受試者被要求玩電腦遊戲。通過記錄參與者對遊戲結果的滿意或者失望程度,科學家對他們每一個人的情緒反應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青少年更熱衷於能夠讓他們感到刺激的危險行為,其中14歲的少年最為突出。
-
濟南婚戀報告首度發布,25歲到29歲年齡段結婚登記的最扎堆!
原標題:濟南婚戀報告首度發布,25歲到29歲年齡段結婚登記的最扎堆! 七夕時節,婚戀話題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恰逢七月七千佛山相親大會開幕,記者通過梳理分析濟南2017年到2019年上半年的結婚登記大數據,挖掘數據背後的新聞,這也是濟南首度發布婚戀報告。數據顯示,濟南人結婚登記,25歲到29歲這個年齡段最為扎堆;緊隨其後的年齡段,男女則有所不同。
-
可怕的14歲現象,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父母一定要陪孩子度過
一個14歲的初一男生,從31樓墜下,不幸身亡。起因是,媽媽檢查作業,發現兒子作業沒有寫完。母子二人發生了爭執,媽媽盛怒之下,撕了孩子的作業本。而爭吵後媽媽沒有對兒子進行情緒安撫,就著急送讀高中的姐姐上學了。她,誰知前腳剛走,孩子就從31樓跳下來了。
-
14歲孩子學習狀態不佳,父母寬容以待還是跟他較勁?你支持哪一個
同樣是14歲孩子,同樣是學習狀態不佳,父親的不同態度,導致兩個孩子有不同的境遇。第二個父親更普遍一些,經常看到類似消息,現在離家出走、抑鬱的孩子也越來越多。14歲孩子出現問題是正常現象14歲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不是孩子想叛逆,是他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你看過青春期有關的書籍或文章,就會明白這一點,很多專家都特意談到青春期現象。
-
15歲女孩抑鬱跳樓,父親相接,雙雙身亡,好書分析如何破解抑鬱
背景四川瀘州的一名15歲女孩被查出抑鬱症之後,曾主動提出學鋼琴,可上課才僅僅一天,她便選擇了從25樓跳下結束自己的性命。企圖挽救女兒性命的父親衝上去,想要利用雙手接住孩子,但不幸雙雙遇難。女孩在跳樓的時候,並不是直接往下跳,而是有了一段時間的情緒醞釀,這並非是激情驅使的衝動行為。而且我不是很相信一名母親在失去家裡的頂梁柱和自己女兒後,還能如此冷靜的去完善一個謊言,這怕不是老柯學家了。他們不是不想幫助女兒,而是不知道怎麼辦。(4-5人之間就會有一人曾經處於抑鬱狀態當中,而且女性是高發人群。
-
微笑抑鬱症 | 測一測你的笑容背後是否藏著抑鬱?
2019年10月14日,雪莉在家中自殺;11月24日,具荷拉在家中自殺;而僅僅過了4天,泫雅再次上熱搜。11月28日,泫雅在ins自曝患有抑鬱症和恐慌症:「去醫院後才知道。就像身體不舒服要吃藥一樣的自然,感冒了就要吃感冒藥這樣一直堅強的我,無法相信自己患上了憂鬱症和恐慌障礙。」再次回憶起這些人給大家的印象,應該都是:開朗、愛笑、活潑。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是叛逆期也是塑造期,父母要陪娃度過
孩子的14歲是一個特殊時期沈女士一直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屬於比較乖的孩子,但家裡的老人提醒沈女士說,孩子就要14歲了,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所以會發生比較的叛逆,讓沈女士要多加重視。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14歲現象"實際上,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14歲現象",而所謂的"14歲現象"指的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逆反心理開始凸顯,這個時候的孩子很注重自我意識,而且往往大人越不讓做的事情,他們就缺偏要"對著幹"。
-
兒童癌症發病率在上升 3歲5歲是高發期
核心提示:兒童癌症的發病率雖然不高,但是死亡率較高,在我國14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中排第二位。專家提醒,3歲和5歲以內是兒童癌症的高發期,家長要留意孩子的身體異常情況,比如不明原因發熱,治療無效;非營養不良導致的貧血;不明原因出血等。 4歲女童患眼癌求安樂死,10歲孩患肺癌……白血病的案例也許就更多了。
-
15歲女生跳樓砸死父親!濟南大千教育專家:如何避免青少年自殺
8月22日,四川瀘縣發生一幕悲劇,一名15歲女生從25樓跳下,父親在樓下試圖接住女兒被砸傷,兩人經搶救無效雙雙身亡。同日,警方也發布通報證實了此事。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於自殺,自殺已成為我國15歲到34歲青壯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根據《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指出: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名死於自殺,還有8名自殺未遂。
-
14歲女孩損害身體來緩解痛苦!這種心理疾病在青少年群體越來越高發……
一個月前,14歲的小君(化名)走進珠江醫院心理諮詢室,她左手的小臂上,一排細密的刀疤清晰可見。ID:VCG211160596120來源:視覺中國14歲少女用刀割自己才能緩解痛苦小君曾是典型的心理諮詢師劉歡歡介紹,「在2020年過去的三個月(7-9月)中,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青少年個案時數佔所有心理諮詢個案時數的48.7%,佔比將近一半;在這些青少年諮詢個案中,屬於抑鬱情緒問題的比例高達31.1%。」
-
14歲少女損害身體來緩解痛苦!這種心理疾病在青少年群體越來越高發
14歲少女用刀割自己才能緩解痛苦一個月前,14歲的小君(化名)走進珠江醫院心理諮詢室,滿臉愁容地坐在劉歡歡對面,還沒說幾句話,就開始止不住地流淚。心理諮詢師劉歡歡介紹,「在2020年過去的三個月(7-9月)中,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青少年個案時數佔所有心理諮詢個案時數的48.7%,佔比將近一半;在這些青少年諮詢個案中,屬於抑鬱情緒問題的比例高達31.1%。」
-
14歲少女損害身體來緩解痛苦!這種心理疾病在青少年群體愈加高發
14歲少女用刀割自己才能緩解痛苦一個月前,14歲的小君(化名)走進珠江醫院心理諮詢室,滿臉愁容地坐在劉歡歡對面,還沒說幾句話,就開始止不住地流淚。小君左手的小臂上,一排細密的刀疤清晰可見。她對醫生說:「我實在是太痛苦了,只有用這種方法才能讓我從那種痛苦中暫時地解脫出來。」